澳門約有70,000名長者

賀一誠:社會需承養老責任

第五任行政長官選舉候選人賀一誠,昨(15)日繼續落區拜訪活動,上午先後走訪沙梨頭街市及綠楊長者日間護理中心,聽取市民心聲。期間,賀一誠受訪表示,澳門已邁入老年化社會,目前超過十分之一人口、約70,000人為長者,長者為澳門社會貢獻良多,照顧好他們的晚年生活是社會責任。 賀一誠一行昨日上午先到沙梨頭街市與街坊攤販打招呼,賀一誠笑稱自己「唔識買餸」、「魚都唔識分」。期間不少攤販對近日生意及街市安排有不滿聲音,有售賣豬肉的攤販向賀一誠反映,因為近日豬肉供應量減少,導致生意額下降;亦有乾物雜貨檔檔主「投訴」,認為搬上街市二樓後生意欠佳,長者不願行上行落「買鹹魚」,賀一誠亦一一聽取有關意見。 其後賀一誠及其團隊到訪綠楊長者日間護理中心,了解護理中心日常情況並關心長者近況。中心職員向賀一誠講解長者日常活動,包括物理治療及娛樂,賀一誠亦與長者握手、交流。賀一誠稱,第一線人員比較「接地氣」,未來會向社福界了解實際情況,再按需要分配資源,強調長者年輕時為澳門貢獻良多,作妥善照顧是社會的責任。 本地安老為主賀一誠表示,本澳已經踏入老年化社會,有超過十分之一人口為長者,即大約70,000人,如果他們均需要院舍服務,這是一個大數目。有傳媒詢問未來安老政策會是考慮留澳還是到內地?賀一誠回應稱,一定是以本地安老為主,如果有65歲以上的長者,並非需要日托,同時希望有更好的生活質素,認為橫琴值得考慮。因橫琴現正進行的「澳門新街坊」工程非常龐大,有學校又有本澳的衛生中心,如長者、年輕人願意搬過去,是一個好的選擇。

16/08/2019
9789

聆聽青年初創項目

賀一誠:一定支持

第五任行政長官候選人賀一誠連日落區視察及會見團體聽取意見,昨(15)日下午賀一誠及其競選團隊前往澳門青年創業孵化中心參觀,並與進駐的初創會員進行交流。賀一誠指出,青年創業是政府一定要支持的過程,有助經濟產業多元,他又建議較為成熟、可以「落地」的初創項目要成立公司,摸索如何產業化。 參觀期間,賀一誠聆聽多名初創會員的介紹,包括有微電子、中醫藥、教育及網絡服務等範疇。賀一誠其後受訪表示,以自己的經驗,感覺有部分的創業項目已經可以「落地」,他建議青年要開創自己的公司「慢慢摸索」,拋開一些初創孵化階段的掣肘。有傳媒問及支持青創所用的公帑監管問題,賀一誠就認為,立法會對此方面已經有所監管,只要是清晰透明,「我諗大家都唔會有意見」。 政府可發揮「搭橋」作用有初創者向賀一誠反映欠缺「天使投資基金」支持,賀一誠表示澳門金融業界在此方面較為保守,認同未來仍要繼續努力。他又認為,若太多人做同一類型創業會導致同質化,成功案例較少,若青年可以找到適合澳門社會環境的發展項目,例如教育出版、長者健康保養等,孵化中心以及相關政府部門就可以發揮「搭橋、對口」作用。 賀一誠在與初創者交流時坦言,自己有多年經營實業經驗,在參觀過程中對不同範疇的項目亦「對答如流」、認識頗深。賀一誠又寄語青年,在他自己創業的年代政府不會有資助和孵化,「當年唔興呢樣嘢」,而是靠自身對市場的熟悉和了解去經營,如今政府和孵化中心提供創業的政策和條件,青年亦要多思考產品及服務如何市場化。

16/08/2019
12063

確切保障消費者權益

本澳過去出現過不少消費爭議,當局雖然設有投訴機制,但消費者委員會在面對有關問題時,卻無相應權限對不良商家作出處罰,令消委會一直被外界認為是「冇牙老虎」。經過多年討論,《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法案終在今個立法會期內提上議事日程,當中建議增加消委會權限、重視消費者獲取資訊的權利等,有關修訂除了有望完善本澳居民的消費利益,對於作為旅遊城市的澳門而言,相信亦有正面影響。 翻查資料,澳門現行保障消費者權益的法律主要包括1988年及1995年頒布的《消費者的保護》及《重組消費者委員會》,但兩部法律均制訂多年,而近年消費者對維護自身權益的意識又逐漸提高,加上消費模式不斷改變,目前法律明顯已不合時宜,令損害居民消費權益或不公平交易的情況仍不時發生。 市場上的商品,尤其是民生必須品如豬肉、石油產品等的價格資訊是否公開透明,對維護消費者權益及保障民生起著重要作用。目前,立法會常設委員會正細則性審議《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法案,根政府官員透露,過往曾向商戶索取價格數據時反而收到律師信,故擴大消委會的職能及組織架構有其必要性,當中應包括可取得由入貨至零售等不同環節的價格資料;同時,當民生必須品價格出現明顯不合理時,可考慮把各個環節的價格資訊公開,平衡營商家及消費者的權益。 當然,要確切保護消費者利益,單單擴大消委會職能並不足夠,其他具爭議的問題如聯合定價、壟斷、濫用市場優勢等行為暫未納入法案,希望當局盡快出台其他法律進行規管;另外,隨著消費模式、經營手法和經濟環境等發生巨大變化,《消保法》亦應與時並進,定期進行檢討,以適應社會實際環境。修法時亦須明確、合理,提出簡化解決爭議的機制,以對消費者的權益和商家均有比較全面的保護。相信有關法案的通過和實施,有助更好地保護本地消費者以及遊客的合法權益,創造更公平的營商環境和消費環境。

15/08/2019
25131

第十屆全國殘運會在天津舉行

澳門代表團45人参六項賽事

中國第十屆殘疾人運動會暨第七屆特殊奧林匹克運動會(下稱「全國殘運會」)辭行儀式昨日(14日)下午事5時30在政總部舉行,由社會文化司司長譚俊榮主持,體育局局長潘永權及澳門殘奧會會長陳明金均出席主持。 第七屆全國殘運會將於8月25日至9月1日在天津舉行,合共設有34個比賽項目。由73人組成的澳門特區殘疾人士體育代表團將赴天津參加全國殘運會,參賽的45名澳門運動員分別在田徑、游泳、乒乓球、羽毛球、硬地滾球及滾球六項比賽中,與全國各地的運動健將一較高下。 社會文化司司長譚俊榮在致辭中表示,特區政府重視殘疾人運動的發展,持續加強與本澳殘奧會及相關團體的合作,創造更適宜的條件,鼓勵和支持殘疾人增強運動,提升體質。2016年起實施新修訂的《高水平體育賽事獎金頒發規章》,劃一殘疾人體育與健全人體育的獎勵規範及條文,體現出「傷健共融」和「體育公平」的原則,提升了澳門殘疾人體育競技水平。我們希望家庭和學校多鼓勵和支持殘疾兒童、青少年參加運動和鍛煉,提升體能,助推本澳殘疾人體育運動的發展。 澳門代表團團長菲能地表示,「今次每個項目住一家酒店,環境較為複雜,但我有國40多年帶領運動員的經驗,相信問題可以迎刃而解。」他希望上次兩名得獎的乒乓球選手林愛敏和余彩紅,能夠取得足夠分數,參加明年在東京舉行的特奧會,她們為上屆澳門代表團取得一金兩銅佳績。而首次參加全國賽的田徑運動員史少康,以推鉛球成績最好,他表示上次在世界賽擲出八米成績。對於今次比賽,他說:「要盡自己所能,在這個舞台上好好發揮。不光是我,其他運動員亦同樣可以做到最好。」

15/08/2019
17611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