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的餐桌上,必不可少的是豬肉,據統計,中國人肉類消費超過60%是豬肉,因此有關豬的事,就是大事。在豬肉價格刷新七年半高位之後,內地7月CPI同比上漲2.8%,創17個月新高,8月的數據即將在9月10日公布,外界都在觀望CPI漲幅會不會一舉破3。 今年以來,從「水果自由」到「雞蛋自由」,再到現在的「豬肉自由」,民生物價議題是內地民眾熱議的話題,相較於本澳,內地受貿易戰及非洲豬瘟疫情影響承受較多波動。媒體報道,國務院副總理胡春華在一場會議上對豬肉供應穩定發出軍令狀,認為豬肉價格波動甚至會影響即將到來的70周年國慶。 豬事體大,包括發改委丶農業農村部丶交通運輸部丶商務部都已經推出措施,一方面放鬆養殖業環境保護要求,撤銷養殖限制,一方面對養殖業丶消費者層面做出補貼,希望短期內穩定供應。其中,商務部在8月初頂著62%的高關稅(9月1日起變成72%),進口一萬噸美國豬肉,可說是不計代價。 不過,即使從政策補貼丶增加進口等層面著力,短期內仍然很難穩定供應。依照官方說法,截至今年7月,非洲豬瘟疫情共撲殺生豬116萬頭,根據荷蘭合作銀行估計,今年中國生豬產量可能下降1.5億至2億頭,這個數字的短缺不是靠增加進口可以填補。按照生豬周期,從母豬懷孕到生仔,再到育肥出欄,約需要十個月時間,若能繁母豬存欄數量至今仍在下降,豬肉供應緊張的情況勢必會持續到明年。 更結構性的問題是,非洲豬瘟帶來的間接影響,令大小養殖業卻步,小型養殖戶無法承受衝擊退出市場,大型養殖業又因為規模化養殖,發病率高,即使豬肉價格飆升,在沒有有效疫苗以前,大型養殖業不敢貿然補欄。另一項結構性因素,是人民幣近期的貶勢,這對於仰賴進口豆粕的養豬戶來說,意味著成本仍在持續上升。風險不減,成本上升,這些負面因素是否能夠被價格誘因與政策補貼抵銷,進而產生穩定供應的效果呢? 值得注意的是,地方政府的債務問題,可能因為農業補貼進一步惡化。在早前的生豬撲殺行動中,撲殺費用由地方政府與中央政府分攤,貧困地區由中央政府補貼較多,疫情可能因此出現黑數(如養豬大省山東只通報一例豬瘟個案),假如有些省份為了節省開支瞞報疫情,如今的補貼政策又要如何精準落實到位? 市場的問題還是要由市場解決,價格可以調控,供應可以用冷凍庫存應急,但要重塑一個完整健康的生豬供應鏈,便需要恢復市場的信心。內地政府必須正視疫情的嚴重性,排除虛偽瞞報的可能性,同時加速研發有效疫苗。另一方面,因為鼓勵養豬而放鬆的環保要求,必須有計劃地恢復,假如因為豬瘟疫情走上回頭路,也為免得不償失。
澳門江門同鄉會主辦「合作·共享——第四屆粵港澳大灣區論壇暨經濟民生發展學術研討會」上周五(6 日)下午在澳門大學演講廳舉行,邀請專家學者就如何在「粵港澳大灣區」戰略背景下,加強澳粵合作及建立互動機制等交流研討。澳門中聯辦協調部副部長余向軍,教青局教育研究暨資源廳長黃健武,文化局代表吳家寶,江門市委統戰部副調研員李仕華,五邑大學黨委副書記李靄康,澳門科技大學副校長龐川,議員柳智毅、邱庭彪、麥瑞權、鄭安庭、胡祖杰,澳門社會民生促進會會長陳溥森、澳門江門同鄉會會長甄瑞權、澳門江門青年會理事長夏俊英等出席。 甄瑞權指出,澳門是大灣區西部唯一中心城市,《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出台後,澳門的「以中華文化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定位跟濃厚和淳樸的澳門社團文化有關,期望可借助是次研討會,打造澳粵深入合作交流的高水準互動平台。 陳溥森稱,研討會討論在粵港澳大灣區的背景下,加強灣區城市合作、共享發展等,期望藉此形成共識,為粵澳經濟、文化發展助跑,加強兩地經濟及文化建設的交流。夏俊英期望論壇未來有更多高校、團體、專家參與,向大灣區各政府提交具建設性、接地氣的建議,推動特區經濟持續發展、居民安居樂業、社會和諧穩定。 與會學者、五邑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兼教授肖健華表示,江澳旅遊合作具有迫切需求,其中江門旅遊發展整體比較落後,主因是缺乏巨額資金、管理方法落後、缺乏高層次旅遊人才,及不夠國際化,而這些正好與澳門形成互補。 另一與會學者、澳門大學工商管理學院教授兼持續進修中心主任劉丁己表示,「粵港澳大灣區」高等教育的交流與合作是推進一體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培養人才發展的重要關鍵,然而高等教育機構於學位教育方面限制較多,當中細節如人員流動的簽證、交通、語言,以及兩地經濟發展差異等,仍需要繼續努力。
由網絡安全公司Palo Alto Networks主辦的「Palo Alto Networks Solution Day Macau 2019 」,上周五(6日)於澳門君悅酒店宴會廳舉行,合共邀請20多間全球性的網絡安全公司參展。主辦方指澳門在網絡安全發展相當具潛力,並冀透過本澳開拓大灣區及大陸市場。 Palo Alto Networks香港及澳門區董事總經理馮志剛受訪時表示,網絡安全發展在澳門市場相當具潛力,因澳門是作為大灣區「9+2 」城市中的一員,所以要拓展大中華的市場便要透過大灣區進入國內;而香港及澳門在大灣區中均扮演重要角色,兩地有不同技術人才,以及在政策上亦較為開放,因此該公司未來亦會投放大量資源在港澳地區發展,從而放眼大灣區的商機,進而開拓大陸市場。 馮志剛續稱, 在過去十年網絡安全發展不斷蛻變,無論是企業或是普羅大眾對於網絡安全亦愈來愈重視,而在相關範疇裡的人員、程序和技術,三者缺一不可。他認為,其實現時每個人都應對網絡安全存在安全意識,又舉例指,如隨便打開一封電郵或隨便使用一個公共的WI-FI ,均已可能構成一個網絡安全漏洞,因此具備相關意識非常重要,而該公司的產品技術上亦會更強調自動化及具整合性,務求當有問題發生時可為客戶的端點更迅速及有針對性地解決。
題為「蓮花二十·煙花三十」的第30 屆澳門國際煙花比賽匯演於前(7 日)晚正式上演,來自馬來西亞和菲律賓兩支煙花隊率先獻技。旅遊局局長文綺華與嘉賓在澳門旅遊塔露天廣場主持開幕儀式,此外,火樹銀花嘉年華及第四屆澳門國際花燈節同樣於同一天晚上揭幕,為煙花比賽匯演增添色彩。 今年旅遊局作出突破,由過往十隊煙花隊分五晚演出增至12隊六個晚上,橫跨中秋節、國慶節及十一黃金周,12場精彩演出分別於9月7日(馬來西亞、菲律賓)、9月13日中秋節(葡萄牙、韓國)、9 月21 日(英國、羅馬尼亞)、9 月28 日(南非、加拿大)、10月1日國慶節(法國、中國)及10月5日(日本、澳洲)在澳門旅遊塔對開海面比拼實力。每晚兩場煙花比賽於9時正及9時40分舉行,各場表演時間約18 分鐘。 旅遊局今年繼續支持社團舉辦「第四屆澳門國際花燈節」,由7日起至10月15日分別在澳門壹號廣場及永利澳門之海濱長廊及南灣·雅文湖畔設有燈飾裝置藝術品;此外,資助社團舉辦「第30屆澳門國際煙花比賽匯演周末手作坊計劃」和「雅文·青藝匯」,於每個煙花比賽當日分別在南灣·雅文湖畔的M軸空間和廣場區進行,配合澳門國際煙花比賽匯演、中秋節及十一黃金周,讓市民和旅客感受休閒的旅遊文化藝術氣氛。
被形容為澳門回歸以來最嚴重家暴,丈夫涉嫌用滾油及通渠水淋妻案在初級法院審結,法官將案押後至下(10)月10 日下午3 時30 分判刑。 初級法院上周五(6日)下午進行結案陳詞,檢察官與輔助人律師均指被告黃某所作所為極度惡劣及手法殘忍,要求法庭予以嚴厲刑罰;而辯護人律師則請求法庭念在被告初犯,能對其作出公正裁決。
一名台灣青年追討同行友人償還欠款不果,向司警虛報被友人搶劫,司警翻查附近閉路電視及天眼錄像,查無其事,報案人聰明反被聰明誤,被揭發報假案,被警方控以「誣告」罪,移交檢察院偵辦。 司警通報案情稱,被捕男子姓鄭,25歲,持台灣地區護照,報稱文員。本月5日晚上10時30分報警求助,聲稱在關閘廣場被友人搶劫。經警方深入調查後發現,鄭於本月3日與一友人從台灣來澳遊玩,其後分道揚鑣,直至本月5日,鄭報案聲稱相約友人到關閘廣場會面,其友人要求借5,000元人民幣,但他一口拒絕,發生推撞後,搶去其錢包,損失18,000 元人民幣,故要追討友人刑事責任。 司警深入調查後,發現報案人所稱的友人,案發當日並非在澳門境內,且翻查附近閉路電視,並無上述事件發生。警方認為事件與報案人所述事實不符,並以誣告罪將報案人拘捕。報案人承認誣告他人,並聲稱因早前友人拖欠他債項,因此出此下策。
一名在酒店任職房務員的內地男子,趁房客熟睡之際,穿著酒店制服,使用員工房卡進入房間內,盜取現金7,000港元,最終事敗被拘捕。 被捕男子33歲,姓丁,內地居民,持藍卡,涉嫌「盜竊」罪被捕。治安警通報案情稱,案發於氹仔一酒店。本月2日晚間7時許,房客從熟睡中驚醒,發現一名男酒店員工在房間內,當時該酒店員工聲稱自己在清潔房間,但房客事前並無要求酒店清潔房間,當下立即要求員工離開。 當晚10時許,房客發現外套內95,000港幣有7,000元不翼而飛,立即報警求助。 警方翻查酒店視頻監控記錄,於本月5日鎖定疑犯,並於關閘口岸入境大堂成功拘捕疑犯。疑犯否認盜竊犯罪,聲稱自己是按公司指引進入房間工作。治安警以「盜竊」罪控告疑犯,送交檢察院處理。
司警再接獲兩宗電話詐騙案,幸兩宗案件事主防騙意識高,均未上當,得保不失並馬上報警調查。 上月(8月)30日,一名50多歲本澳女子報稱接獲一間速遞公司電話,字頭為「+00 」,稱其包裹內藏有違禁品需被扣查,需轉56,000港元至一個香港銀行戶口作抵押,並要求女子不可告知他人,否則內地警方會發出通緝令。其後女子「愈諗愈唔對路」告知友人,隨後揭發案件,目前案件已移交調查科作跟進。 另一宗案件同為以速遞郵件有問題作行騙手段騙案,一名本澳女子接獲「+86 」字頭的電話,要求女子轉賬一定金額到其賬戶,但女子防範意識高,果斷掛線並向警方報案,最終無任何損失。 司警指出,近日有多宗報稱快遞公司的電話詐騙,呼籲市民提高警覺,切勿向他人透露個人資料或轉賬匯款,如有懷疑可向警方求助。
司警一名首席刑偵人員, 涉嫌收受高利貸集團利益, 利用職務之便,多次查閱司警內部警務、案件等機密資料,並向黑社會操控的高利貸集團通風報訊。嫌疑人被捕後,承認收受免費飲食及夜場飲酒消遣等作為利益犯案,司警正進一步調查有否收受金錢等方面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