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因疫情長期低迷,各行各業對未來感到悲觀,行政長官呼籲社會大眾對經濟前景抱持信心,稱經濟周期循環往復,相信正朝好的方向發展。然而對不少企業、商戶來說,捱不捱得到下一個年頭、下個月,是無比現實的殘酷問題。 澳門中小型企業聯合總商會昨(19)日發布本澳中小企營商前景信心調查結果,今年中小企營商信心指數只有30分,遠低於正負分界線50分,顯示澳門中小企對營商環境看法甚為負面。另外,分別有超過30%的受訪企業表示裁員、放無薪假是應對疫情的辦法,更有9.7%的企業考慮停業。
澳門中小型企業聯合總商會昨(19)日發布本澳中小企營商前景信心調查結果,今年中小企營商信心指數只有30分,遠低於正負分界線50分,顯示中小企業對未來營商前景看法悲觀。其中,有44%的受訪中小企認為「衛星賭場」的潛在結業問題,引致周邊地區中小企生意受挫。 澳區全國政協委員周錦輝表示,若澳門的主力產業若出現大變動,或會引發「骨牌效應」,令各行業經營舉步維艱,他期望政府能慎重處理「衛星賭場」問題,減低其結業對各行業之影響。
廣東省政府新聞辦昨(19)日啟動「中國這十年(廣東篇)」系列新聞發布會,首場主題是「雙區」建設。廣東省發改委主任鄭人豪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正穩步推進,並取得明顯的突破性成效,已建立共商共建共管共享管理機制且運行良好。「深合區」推出商事登記跨境通辦服務,澳門企業足不出戶即可落戶「深合區」,至今新設立澳資企業253家,實有澳資企業4,771家,澳資企業參與「深合區」建設熱情高漲,擁有各類國家級、省級科技創新平台20家。
海關總署廣東分署二級巡視員袁勝強昨(19)日在省政府新聞辦發布會上表示,2021年廣東對港澳進出口1.18萬億元(人民幣,下同),佔廣東外貿總值14.2%。
勞工局因應近期就業環境變化,為協助求職居民盡快就業,於本周五、六、日(22日至24日)一連三天與工聯總會(下稱合辦方)聯合舉辦「大型公眾招聘日」,為方便居民參與,招聘日分別在澳門區(關閘廣場工人體育館A館)及路氹區(威尼斯人金光會展)設有場館,歡迎有意求職本澳居民到場參與招聘活動。
旅遊局昨(19)日舉行「2022翱遊澳門無人機表演盛會」記者會,公布將在勞動節假期(5月1及2日)和接續的周末(7日和8日)四個晚上於南灣湖上演八場無人機表演,以「澳遊四季」為表演主題,今年無人機數量更增至880架。當局又冀透過活動帶動更多旅客可於「五. 一」期間來澳,希望假期期間每日訪澳旅客可超過二萬人。
內地衛生部門早在4月2日宣布再次下調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價格約三成,單人單檢降至不高於每人份28元(人民幣),多人混檢統一降至每人份不高於8元(人民幣)。全國各地隨即下調各醫療機構的核檢費用至政府指導價。而本澳因鄰近地區疫情反覆,導致市民檢測頻率增加,但本澳的檢測費仍維持在70元(澳門幣)。議員梁孫旭昨(19)日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若引進新核檢機構要考慮到本澳是否能提供合適的地點、設備和技術支援,政府應盡快解決本澳空間資源短缺問題。
教青局聯同衛生局藉一連四日復活節假期在綜藝館舉行學童接種日,反應非常踴躍,共有超過4,700名三歲以上非高等教育學生接種新冠疫苗。教青局稱,至今已有逾39,000名三至11歲非高等教育學生完成接種至少一劑新冠疫苗,接種率約佔本澳三至11歲兒童的60%(已註冊學生人數的72.6%),其中超過19,000名完成接種兩劑疫苗。而12歲以上非高等教育學生已有逾25,000人至少一劑新冠疫苗,接種率約佔本澳12至19歲人數的78%(已註冊學生人數的84%),當中超過20,000人完成接種兩劑疫苗。
2022年「全民國家安全教育展」正在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合作服務平台綜合體舉行,澳娛綜合度假股份有限公司(「澳娛綜合」)屬下員工福利諮詢委員會(「福諮會」)前(18)日統籌組織合共50名員工,「全民國家安全教育展」,讓員工了解國家安全現況及未來發展方向,厚植「愛國愛澳」精神。
為推廣澳門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價值及形象,澳門理工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設計課程日前舉辦《非遺.品賞》非物質文化遺產品牌設計展。展覽作品為透過「識別設計」及「包裝設計」教學計劃,由學生對澳門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現狀、精神內涵、符號價值等,進行田野調查、活化與創意轉化,並塑造而成的一批品牌形象及包裝設計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