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女子到一牙醫診所箍牙,覆診時被牙醫遊說採用美國最新式牙套,女子答應並給付牙醫8,000港元(下同)訂造,但多個月仍未看到牙套「實物」,更被要求追加1.6萬元才能有牙套。事主拒絕並要求退還8,000元訂金,該牙醫卻稱只能退4,000元,並聲稱會將當中4,000元捐給慈善團體。事主不滿牙醫做法,將事件上載社交平台討論,引起熱議。 本報記者向有關牙醫查詢,展開長達38分鐘的對話後,牙醫不同意記者刊登對話內容。記者向事主查詢,事主表示已向消費者委員會、治安警及司警求助,涉及該牙醫事件共有五人,甚至有人繳付20,000多港元後,等了兩年都未有「牙套」箍牙,涉及金額共達17萬港元。
本澳竟有食肆大膽售賣貓肉?市政署收到投訴,指懷疑有食肆售賣貓肉,市政署遂聯同治安警到有關場所了解,原來因為食肆東主家中裝修,故將其飼養於家中的三隻貓暫養於店內,引起公眾誤會。
統計局最新公布本澳人口統計數據顯示,本澳老年人口(65歲及以上)佔12.2%,顯示澳門已進入老齡社會,長者的精神健康與身體機能健康同等重要,足以引起政府、社會和家庭重視及共同關注,板營坊會會長鄒金玉表示,疫下需要共同做好長者精神健康預防工作。
立法會議梁鴻細日前向政府提交有關土地使用之書面質詢,土地工務運輸局回應指出,對土地批給卷宗和臨時佔用准照等事宜發表意見,單在2021年委員會處理案卷合共126宗。
旨在打擊非法旅館的修改第3/2010號法律《禁止非法提供住宿》法律,將於下月(4月)1日起生效,《澳門特區公報》前(7)日刊登行政長官命令,公布法律於下月1日起生效。 法律第二條列明「非法提供住宿」定義:未獲給予逗留特別許可的非澳門特區居民,如其入境澳門特區時獲許可逗留的期限不多於90日,僅可接受由合法經營的酒店業場所提供住宿,未持有酒店業場所准照、在非屬酒店用途的樓宇或獨立單位內向上款所指人士提供住宿,為非法提供住宿。
澳門生產力暨科技轉移中心昨(8)日發出新聞稿稱,儘管本澳經濟受到新冠疫情的影響,但去年申請「國際管理系統標準認證資助計劃」的本澳企業較前年上升近兩成,顯示本澳中小企逆境求進,保持韌力,為後疫情的經濟反彈謀求準備。中心強調,一向致力推動,並透過相關的支援服務,協助中小企提升生產力及競爭力。
澳門旅遊學院推出全新「探索澳旅院」計劃,包含師生分享、校園參觀等活動,以及多個不同主題的講座、工作坊,歡迎各中學從中自由組合搭配,為學生度身訂造與別不同的校園探索之旅,讓中學生全方位多角度地了解及體驗邁向27載的澳門旅遊學院。
旅遊局於3月至6月期間在澳門美食網站推出一系列影片,展現澳門土生菜的文化底蘊和烹飪技藝,加強澳門作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創意城市美食之都」促進美食文化傳承角色,助力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
澳門海關持續加大關閘口岸關檢部署遏止「水客」行為,繼上周在關閘出境旅客檢查區合共查獲四宗手提電話偷運出境個案後,在過去周末再在關閘口岸關檢查獲五宗以身體夾藏偷運手提電話出境個案,合共查獲150部舊手提電話,估值約39萬澳門元,拘控五男女。
中山坦洲鎮一名女子持探親證來澳,目的卻是「走水貨」,一日來回珠澳兩地多次,其中兩日每日來回多達十次,每次來澳都是到關閘廣場一間商舖買貨後馬上出境,到拱北口岸對面拱北口岸市場一店舖交貨,最終因需核檢證明通關,到檢測站採樣被檢出感染新冠肺炎病毒,令珠澳兩地均要馬上採取防止病毒擴散措施,動員大批人力物力進行防疫工作,凸顯此類往來澳門通行證會被人濫用,對兩地防疫工作構成風險,有需要盡快堵塞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