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平至上 君子之爭」

廉署全力投入反賄選

廉政專員陳子勁表示,作為選舉監察機構,廉署正全力投入反賄選工作,確保選舉廉潔、公平和公正。他期望立法會選舉候選人遵守法律,與其他候選人公平競爭,秉持着「公平至上,君子之爭」,憑實力贏取選民支持。他又呼籲選民珍惜及重視手中一票,拒絕一切利益,全憑良心投票。 陳子勁稱,廉署工作包括開展明察暗訪,調查社團所舉辦的活動。提名期起,廉署已進行約900次監察活動,數字反映廉署投放許多資源及人力去推進公平選舉工作,期望問題變得嚴重前作出勸戒及介入,使違規情況不會發生,而實際上,廉署介入個案不到十分之一,包括活動流程、宣講等可能造成誤解。他認為絕大部分市民對廉潔選舉有一定認知,相信會守法守規進行,認為是值得高興的事情。 多渠道宣傳廉潔選舉 為廣泛宣揚廉潔選舉訊息,廉署透過各種渠道,包括電子媒體、報章廣告及專欄、公共地方戶外廣告、城市廣告牌、巴士廣告、製作各種刊物、印刷品及宣傳品、不同規模的講座等,將維護廉潔選舉、拒絕賄選等訊息滲透到社會每一角落。此外,亦會善用互聯網及社交媒體讓宣傳訊息直達受眾,提醒市民在參與選舉活動期間應注意的情況,知法守法,免墮賄選陷阱。 「廉潔義工隊」是廉署開展宣傳活動的重要支持力量,廉署在 2020年招募了新的義工隊成員,同時組建了首支「親子義工團」。在 2021 年,廉署匯聚新舊義工力量,讓他們參與各項廉潔選舉的宣傳工作,藉義工網絡將廉潔選舉的訊息帶入家庭、校園和社區。

25/08/2021
10443

提供利益影響選民投票意向

可以「賄選罪」論處

根據《澳門特別行政區立法會選舉法》,任何人親自或透過他人,以提供或承諾提供任何形式的利益方式,影響選民按特定意向作出包括組成或不組成提名委員會;投票或不投票;遞交或不遞交候選名單,又或擅自修改候選名單;成為或不成為投票人;在間選活動中,指定或不指定投票人,又或替換投票人;都會構成「賄選罪」。 在選舉日前第15日至選舉日(9月12日)前第二日(即8月28日至9月10 日) 午夜12時之前所作出的競選宣傳活動中,不論有否向立法會選舉管理委員會作出通知,除了相關宣傳品之外,不得透過提供或承諾提供任何形式的利益,以影響選民按特定意向上述所規定的行為,否則將以「賄選罪」論處。 提供餐飲娛樂禮物或觸犯賄選 無論是否在法定競選宣傳活動期中,亦不論有否向立法會選舉管理委員會作出申報,任何社團、公司或私人均不得在澳門特區或以外地方,以向成員、會員提供福利為名義,舉辦表面跟競選宣傳活動無關的活動,或提供餐飲、旅遊、娛樂、津貼、禮物等,但實際上是以影響選民按特定意向所規定的上述行為為目的,否則將以「賄選罪」論處。 處罰方面,按照《澳門特別行政區立法會選舉法》的規定,無論是提供利益者還是收受利益者,如果因觸犯賄選罪而被法院判處徒刑,不得被暫緩執行或以其他刑罰代替,被判刑者必須即時入獄服刑。行賄者,最高可被科處一年至八年徒刑,未遂犯亦會被科處既遂犯之刑罰。受賄者,最高可被科處三年徒刑,犯罪未遂亦可處罰。 利益授受皆會觸犯賄選罪 廉署呼籲市民如發現賄選或選舉不規則行為,可向廉署或選管會舉報。賄選不僅限於透過利益換取選票或影響選民投票意向的行為,還包括以利益誘使選民在選舉過程中作出所有具重要意義的行為,例如在組成提名委員會的階段,無論是提供利益者或是接受利益而簽署組成提名委員會表格的選民都會觸犯賄選罪。此外,以威脅、欺騙、欺詐、暴力等不法手段影響選民的投票意向,以及有關職業上的脅迫、濫用職能等行為,廉署都會嚴厲打擊。 立法會選舉管理委員會和廉署舉辦選舉講解會。(新聞局圖片)

25/08/2021
13913

法律對賄選存灰色地帶

學者建議修法解決問題

第七屆立法會選舉為期兩周競選宣傳期本周六(28 日) 展開,廉政公署本周一(23 日)舉行說明會,向參選的直選組別介紹《立法會選舉法》 中關於賄選的內容和競選宣傳期應注意事項。廉政專員陳子勁建議社團在宣傳活動期期間暫緩舉辦非緊急的福利活動,即使是恆常性及持續性活動,例如派發獎學金及敬老金等,亦應考慮延至選舉後才舉行,避免「瓜田李下」;至於由參選團體組織的餐飲活動,除須顧及防疫措施外,尚要考慮派發禮物或抽獎活動須承擔觸犯《選舉法》的風險,有學者則建議相關行為應從修法著手。 立會選舉有「派禮物」傳統 澳門大學政府與行政學系副教授余永逸稱,本澳的立法會選舉一直有「派禮物」的傳統,加上臨近中秋佳節,在選舉年或非選舉年都有福利活動,社會上一直避談相關議題。即使選舉期間社團的福利活動容易令人聯想到賄選行為,若法律上沒有仔細列明都會有灰色地帶不構成違法,唯一方法就是修法。至於今年情況是否有改善,實際操作情況有待選舉期進行時才能見真章。 法例未對「利益值」作規定在第六屆立法會選舉時,有團體在投票日向長者派早餐,一個麵包和一盒鮮奶,但引起是否屬賄選的熱議。2017 年廉政公署發表工作報告時指出,雖然法律並未對構成「賄選罪」的「利益值」作出規定,但是「提供利益」與「影響選民投票意向」兩個要素間應存在因果關係。在選舉期間, 競選團隊不時透過向選民派發紀念品進行競選宣傳,由於紀念品的利益價值過低或無關重要,不足以影響選民投票意向,因此有關行為不構成「賄選罪」。 報告又指出,對於選舉投票日發生的「早餐事件」,雖然廉署的執法標準並無改變,但是在社會上引發了一定的爭議。廉署認為公眾對事件關注和討論,體現出澳門社會對賄選「零容忍」的價值取向,將對立法會選舉的公平、公正和廉潔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澳門大學政府與行政學系副教授余永逸。( 資料圖片)

25/08/2021
10330

包容共融成就抗疫

澳門新一波疫情在短短三星期內完全受控,未在社區傳播,市民以包容、和諧共融應對,共同抗疫,令社會生活迅速回復正常,今日凌晨零時起,核酸檢測結果陰性有效期回復至七天,市民旅客通關趨於便利。包容、和諧、共融是澳門傳統美德,回歸祖國21年來社會政治和諧穩定,主要原因是澳門居民包容心胸廣闊。過去一年多澳門經歷漫長抗疫困難時刻,居民無怨無悔堅持配合政府各項防疫措施,澳門成功抗疫,居民包容功不可沒。 本月初澳門確診四宗新冠肺炎,特區政府實施分區分級精準防控措施,將患者居住或工作地點列為紅碼區,隣近區域列為黃碼區,居民完全配合政府防疫政策,自動返回紅紅碼區接受14天隔離醫學觀察,毫無怨言,盡顯包容、和諧共融優良傳統與公民責任感。 確診四宗新冠病例後,政府在短時間內宣布進行首次全民核酸檢測,雖然由宣布到實行不足十小時,當局夤夜動員大批人力,包括義工及醫護人員,一夜間便妥善安排好41個核檢站點。對於澳門人而言,實行全民核檢的經歷是今生難忘,為等同抗疫,許多家庭晨早檢測點仍未開始運作,已扶老攜幼檢測點門外排隊候採樣。居民自動自覺到檢測點排隊,踴躍情況出乎意料之外,各檢測點人頭湧湧,大排長龍,雖然當日天氣不穩定,一時天烈日當空,一時風大雨大,市民雖有牢騷,有不滿,但都以包容心態面對,和諧、共融,雖然排隊等待時間逾四個小時,部分採樣點排隊輪候時間甚至長達六小時以上,但人龍都在默默排隊輪候,有序進站點採樣,反映市民高自素,配合政府防疫工作,保障社會安全。 在分級分區精準防控措施下連勝街、義字街部分地區被列為紅碼區,居民及商戶被封控離14日,經過14日等待,核酸檢測全部陰性,紅碼區解封,居民「重獲自由」,對於被封控隔離14日,居民都體諒政府策,以包容態度,表示理解當局措施始終防疫要緊,居民雖然認為實施紅碼區初期有些混亂,其後很快修正,對於政府處理手法,有居民給予80分高分。 紅碼區實施來得突然,令人措手不及,封控14日後,區內商戶均蒙受損失,尤其食肆,幾乎所有食材都已腐壞,解封後也難即時復業,但東主大多無怨言,以包容心態,認為合全澳都受影響,要以大局為重,只要驅除疾情,「有遊客嚟到澳門,就會生意興旺 」。 包容是一種美德,是在生活中長期修煉才可得到,包容能接納一切,跨越困難,找到新生,令生命飽滿,多點包容就會多一分真善美。

25/08/2021
17077

無懼隔離堅持來澳會紅顏

八旬港翁遭爛賭婦盜走五萬元

一名82歲香港老翁,老尚風流,上月來澳旅遊賭博期間結識一名中年澳門女子,兩人一見如故相談甚歡,老翁以為遇「晚春」,不惜由香港來澳需隔離14天醫學觀察,仍來澳及相約「舊相好」結伴同遊及「搏殺」,豈料「色字頭上一把刀」,兩人賭場「搏殺」後返回酒店房間休息「短叙」,一小時後醒來,老翁發覺身上的50,000港元現金及女子已不翼而飛,疑被女子偷竊,報警調查,涉嫌關女子前(23)日經關閘返回本澳時被司警拘捕,揭發疑犯嗜,並涉及另一宗詐騙案。 【本報記者陳宇東報道】 司警昨(24)日舉行聞發布會通報案情,被捕涉案女子姓陳, 40歲,澳門居民,報稱無業,被警方控以「加重盜竊」罪並移送檢察院處理。事主為一名82歲香港男子,於本月11日晚上11時向司警局報案,報稱被涉案女嫌犯在酒店房間內盜竊其財物, 損失50,000港元,要求警方調查。 事主向警方報稱,早於上月(7月)來澳旅遊賭博時認識涉案女子,當時他入住中區一娛樂場酒店,之後在娛樂!博時,在場認識嫌犯;兩人一見如故相談甚歡,兩人結伴同遊及賭博,其後他回香港。至本(8)月初,老翁再次來澳,並相約涉案女子見面,一起旅遊賭博。 老翁本月11日來澳,與涉案女子同遊及賭博,一同外出消遣後,於11日晚上9時一同返回事主所租住位於中區一酒店的房間休息。一小時後,老翁在當晚10許睡醒,發現女子已不在房間,他放在隨身單肩袋內的50,000港元現金也不翼而飛,懷疑被盜於是報警求助。 司警展開調查,發現涉案女子於案發當晚乘坐的士離開酒店,再經深入調查後鎖定嫌犯身份,但發現她已離開澳門。至前(23)日,涉案女子經關閘返回本澳被截獲,被警方帶返警局作進一步調查。涉案女子承認犯案,供稱當時趁事主入睡後,乘機盜去其於袋內現金,於翌日再到娛樂場「搏殺」,但盜來的元已全數輸光。司警透露,嫌犯過往有賭博習慣,且涉及另一宗詐騙案件,當局目前仍在調查中。

25/08/2021
20977

下環坊會籲加強巡查執法

取締無煙道式燃氣熱水爐

《建築物燃氣設施的技術規範》行政法規將於下(9) 月23 日生效,法規禁止安裝無煙道式燃氣熱水爐,下環坊會理事長張振鴻昨(24) 日表示,行政法規有助防止一氣化碳中毒事故,但目前舊區仍有少數住宅使用無煙道式燃氣熱水爐,冀政府藉法規生效,加強巡查和執法,嚴防有人攜帶無煙道式燃氣熱水爐進入本澳,並建議一併取締無煙道式熱水爐,確保家居安全。 張振鴻表示,一氧化碳當人體吸入一定量後就會昏迷,吸入過量甚至在短時內死亡。近年,每年寒冷冬季,本澳都會發生一氣化碳中毒事件,據統計資料,光2020 年冬天就連續發生十多起類似事故。 經消防局調查,本澳住宅發生一氣化碳中毒事件主因是相關住宅浴室的燃氣熱水爐基上是無煙道式,或燃氣熱水爐沒有安裝排煙管,特別是長者、小孩,因安全意識偏低,加上天氣寒冷,在使用熱水爐時,沒能保持浴室良好通風,導致燃氣不能完全燃燒而產生大量一氧化碳氣體,進而造成悲劇發生。 他表示,利用法律手段解決長期以來的住宅安全問題,但目前舊區仍有少數住戶包括出租屋及長者住戶仍在使用無煙道式燃氣熱水爐,而且熱水爐使用期限已較長,存在較大安全隱患,冀政府藉法規生效,加強巡查和執法,要求住戶或業主更換無煙道式熱爐,對有特殊困難住戶給予適當資助,邀請專業人員重新安裝電熱水爐,或安裝煙道式、室外式等安全性高燃氣熱水爐,防止一氣化碳中毒悲劇重演。

25/08/2021
9537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