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林嘉欣】昨(4)日是「五四」青年節,教育及青年發展局於昨日早上在澳門理工學院體育館舉辦「澳門學界五四青年節升旗儀式」活動,社會文化司司長歐陽瑜、澳門中聯辦副主任羅永綱、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駐澳門特別行政區特派員公署特派員劉顯法、中國人民解放軍駐澳門部隊參謀長趙建明,以及教青局局長老柏生等嘉賓出席。 「澳門學界五四青年節升旗儀式」活動一開始由鏡平學校(中學部)管樂團現場奏樂,約90位澳門學界升旗隊隊員隨著音樂步操向升旗台,升旗儀式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奏起時莊嚴地進行。 在濠江中學、教業中學、嘉諾撒聖心英文中學、氹仔中葡學校和何東中葡小學等五所學校合唱團的帶領下,場內約有700名參加者共同高唱國歌,整個場館響徹嘹亮的歌聲,洋溢高漲的愛國之情。 訓練時認識國旗及國家事物升旗儀式結束後,澳門學界升旗隊隊員羅同學表示,今年是第二次參與「澳門學界五四青年節升旗儀式」活動,為了活動已練習一年,主要練習圍繞升旗儀式和步操等,務求令升旗儀式能順利進行。他認為,在訓練期間能認識國旗,以及更多關於國家發展和軍事部隊的事物。 高三學生黃同學則表示,「五四」愛國精神十分重要,作為澳門青年,應該好好讀書,豐富自己的知識,又認為透過參與這次活動能加深了解「五四」運動的歷史。
澳門中聯辦主任傅自應在昨(4)日「五四」青年節應澳門大學學生會和澳門大學研究生會邀請,為全澳十所高校學生代表和青年社團代表共100多人作「五四」專題講座。傅自應主任通過介紹澳門的苦難歷史、回歸祖國的陣痛、在新中國成立前後的突出貢獻及回歸後的歷史性變化,指出澳門與祖國榮辱與共;「一國兩制」是解決歷史遺留的澳門問題的最佳方案,也是澳門回歸祖國後保持長期繁榮穩定的最佳制度;「一國兩制」成功實踐的關鍵在於澳門社會各界堅持弘揚愛國愛澳傳統,愛國愛澳核心價值始終在澳門社會居於主導地位,「愛國者治澳」原則得到有效落實;中國共產黨是「一國兩制」的創立者、領導者、踐行者和維護者,只有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才能確保「一國兩制」實踐不變形、不走樣。 傅自應圍繞中國共產黨擘畫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宏偉藍圖、澳門正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為澳門青年開闢廣闊發展空間等三個方面講述了中國共產黨的使命擔當、祖國與澳門的未來發展。他勉勵青年學生從歷史中吸取營養,從實踐中思辨方向,不負青春,與祖國同行。 傅自應還與現場青年學生進行了互動交流,對他們提出的中國共產黨和「一國兩制」的關係、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能夠始終充滿朝氣銳氣立於不敗之地、澳門青年如何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新時代澳門青年應如何傳承和發揚五四精神等問題一一作答,幫助青年學生解疑釋惑。 傅自應結合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以「從歷史中汲取營養 從實踐中思辨方向——如何走近百年中國共產黨」為題,從四個方面與青年學生分享了中國共產黨100年來的發展歷程。從國家曾經的歷史榮光、近代的衰落、仁人志士的救國探索、在開放中找到馬克思主義等四個階段回顧了中國歷史,指出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是歷史的必然選擇,要堅定文明自信、堅持開放理念、尊重歷史選擇。 傅自應從中國共產黨的創立、為執政地位的奮鬥、建立新中國、鞏固政權、社會主義建設、改革開放、新時代的歷史性變革與成就等七個階段闡釋了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的偉大歷程,指出中國共產黨是一個值得中國人民信賴的黨,是一個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的黨,是一個善於團結全民族最大多數人共同奮鬥的黨。 傅自應主任應邀為澳門青年學生作「五四」專題講座。 (澳門中聯辦圖片)
澳門廣府人(珠璣)聯誼會設立婦女會、青年會、慈善義工會及體育會等四會,昨(4)日假萬豪軒酒家舉行成立暨就職典禮,全國政協副主席何厚鏵,行政長官代表、社會文化司司長歐陽瑜,澳門中聯辦協調部部長傅鐵生,全國政協委員、廣府人(珠璣)聯誼會創會會長蕭德雄,廣東省歸國華僑聯合會主席黎靜,澳區全國人大代表劉藝良,全國政協港澳台僑委會副主任、婦女聯合總會會長賀定一,澳門童軍總理事會主席梁少培等出席。 珠璣會會長梁伯進期望透過四會成立,進一步推進會務發展,團結愛國愛澳力量,支持政府依法施政,全面準確貫徹「一國兩制」,為祖國和澳門長期繁榮富強貢獻力量,勉勵四會全體理監事,發揚廣府人團結自強、堅韌不拔精神,弘揚澳門社會愛國愛澳優良傳統,團結愛國愛澳力量,做好各項會務工作,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奮鬥。 推動澳門「一國兩制」行穩致遠 珠璣會理事長何敬麟致辭表示,今年適逢中國共產黨建黨百年,是國家「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也是奔向2035年遠景目標的新起點。面對國家與特區共同發展的大局,珠璣會視之為行動綱領,成立四屬會,將繼續發揚廣府人精神,全力以赴,各司其職,將青年、婦女、慈善義工及體育等四方面工作做得更細緻,更落到實處。 繼續發揚愛國主義優良傳統,帶頭做堅定的愛國者,鞏固愛國者治澳的局面,讓愛國愛澳薪火相傳,為推動澳門「一國兩制」成功實踐行穩致遠,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澳門廣府人(珠璣)聯誼會成立四屬會拓展會務,團結愛國愛澳力量為實現中國夢奮鬥。(澳門廣府人(珠璣)聯誼會提供圖片)
蘇夫人慈善真智協會與唯德蘇夫人姑值理會,前天(3日)上午於馬場北大馬路海景園地舖舉行護國夫人唯德蘇姑廟喬遷暨蘇夫人姑中藥房開張慶典。唯德蘇夫人姑值理會會員大會主席施家倫稱,兩團體作為愛國愛澳組織,始終堅定愛國宗教根本方向,秉持蘇夫人姑「護國、衛生、衍聖、崇福」指引,踐行愛國愛澳、服務奉獻精神,凝聚全澳社會向善的人心力量,在救危扶難、賑災助學等慈善公益方面作出不懈努力。 施家倫稱,蘇夫人姑是泉州居民主要民間信仰之一,因廣施恩德、懲惡揚善、善良孝順,在明朝被朝廷封為護國衛生、衍聖崇福夫人。數百年來,備受泉州一代居民尊敬和崇拜,隨著數千萬旅居台港澳同胞和海外僑胞,在台港澳地區和世界各地廣為流傳,成為港澳台同胞和海內外華人華僑重要的精神信仰和聯繫紐帶。未來將以蘇夫人姑信仰為紐帶,面向台灣和東南亞國家,謀劃開展各類宗教文化交流活動,透過潛移默化影響,加深台灣同胞和海內外華人對中華民族的認同。 蘇夫人慈善真智協會會長許黃麗真稱,蘇夫人慈善真智協會創會11年來,努力宣傳孝順敬老的家庭文化,積極開展各類賑災救助慈善活動。 喬遷唯德蘇姑廟,開設蘇夫人姑中藥房,旨在護國衛生方面作出更大的努力。 蘇夫人慈善真智協會舉行護國夫人唯德蘇姑廟喬遷暨蘇夫人姑中藥房開張慶典。(蘇夫人慈善真智協會提供圖片)
為推動企業設施升級換代、增強競爭力,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及可持續發展,特區政府推出《鼓勵企業升級發展補貼計劃》,合資格的商業企業主以銀行貸款或融資租賃方式在澳門特別行政區進行有助實現本計劃宗旨的投資項目時,可獲得利息或租金補貼,貸款利息補貼方面年補貼率上限為4%,每年可獲補貼的貸款總金額上限為六億元(澳門幣,下同),每一受益人每年可獲補貼的貸款金額上限為1,000萬元。 融資租賃租金補貼年補貼率上限為4%,每年可獲補貼的融資租賃租金總金額上限為二億元,每一受益人每年可獲補貼的融資租賃租金金額上限為萬元。 對政府推出的《鼓勵企業升級發展補貼計劃》,中小企聯合總商會理事長馮健富接受訪問時表示歡迎,他指出,計劃主要能惠及餐飲及零售業的優化提升,令中小企能夠涵接最新的電子化系統發展。其中在餐飲業方面,業界可以利用貸款更新目前的點餐、外賣系統,日後客戶下單時,便不用費時使用人力下單,方便快捷之餘亦更準確;其次在零售方面可更新倉儲系統,令繁複的貨物盤點環節變得便利。 馮健富:營運電子化澳門相對遲緩 馮健富指出,內地不少發達城市普遍已在使用電子化系統協助中小企營運,澳門在這方面發展相對遲緩,今次政府推出相關計劃能為中小企提供誘因,更換目前使用的系統,追上電子營運發展。馮健富又指出,澳門作為旅遊城市,內地旅客普遍已習慣使用電子系統點餐,澳門餐飲業的確是時候追上發展。 他認為相關計劃推行有助中小企提升電子化發展,去年消費卡推出時社會亦有聲音表示難以操作,推出後反而推動市民進一步使用電子支付,他相信只要政府加強宣傳解說《鼓勵企業升級發展補貼計劃》,中小企及市民明白電子化後的便利性,便會有更多商戶投入計劃。 李卓君:提供誘因落實電子化 中南區工商會理事長李卓君接受訪問時表示,商戶將營運系統升級至電子化是大趨勢,他亦支持政府推出的《鼓勵企業升級發展補貼計劃》。他指出,疫下各企業都陷入不同程度的停擺狀態,由於客量不多,部分餐飲業更作出暫停營業的選擇。然而,最近疫情漸趨穩定,旅遊業有復蘇勢頭,部分餐飲業及零售業已打算重新開業,但要再開門做生意,便需要重新購置爐頭等生財用具,政府今次推出相關計劃的確合時,能令中小企在全面復業前,多想一步是否需要更新設備,運用貸款便能更換最新的電子化設備,切合現今電子化發展。 助老舖決心更換設備 李卓君又指出,中小企特別是年輕人開設的商舖,不難追上設備更新,老字號等則缺乏一個誘因去推動系統轉為電子化發展,今次計劃便能夠提供足夠目的性,令老舖更新系統。他又指不少老舖店東其實都想更新電子化系統,但不知從何入手,亦害怕更改系統帶來的風險,今次《鼓勵企業升級發展補貼計劃》不用特地調動手頭資金更換設備,老舖便能下決心更換設備。 更新電子化設備接軌未來發展 李卓君明白社會正在經歷電子化的潮流發展,內地旅客甚至本地客戶都開始習慣使用電子下單、線上線下購買產品,然而本澳部分中小企仍處人手下單、人手點貨的階段,與社會發展存在落差。當下疫情未穩,旅客數字仍未回復,他認為中小企可借這個階段,使用政府《鼓勵企業升級發展補貼計劃》,借助政府貸款更新電子化設備,接軌未來商業發展。
為鼓勵商業企業主提升商業企業的競爭力,促進經濟適度多元及可持續發展,尤其為實現產業化發展、技術革新、企業轉型、改善經營及生產條件等目標,特區政府致力完善對在澳門進行投資的鼓勵措施,在第16/2009 號行政法規《企業融資貸款利息補貼》基礎上,制定新的相關措施,推出及落實第7/2021 號行政法規《鼓勵企業升級發展補貼計劃》,以取代原有的行政法規。 新法規新增將融資租賃方式納入可獲補貼的範圍,與現時的銀行貸款方式雙軌並行。符合資格的投資者,透過銀行貸款或融資租賃的方式,投資有助澳門經濟發展的項目時,均可提出補貼申請以獲得財務鼓勵。藉此加大支持企業升級發展的力度的同時,亦可推動融資租賃行業在澳門的長遠發展,促進經濟適度多元。 可獲補貼貸款上限1,000萬元 合資格的商業企業主以銀行貸款或融資租賃方式在澳門特別行政區進行有助實現本計劃宗旨的投資項目時,可獲得利息或租金補貼,補貼的期間最長為四年。補貼計劃的年補貼率上限、整體計劃每年可獲許可給予補貼的總貸款金額/總租金金額上限,以及每一受益人每年可獲許可給予補貼的貸款金額/租金金額上限,以公布於《澳門特別行政區公報》的行政長官批示訂定。 在貸款利息補貼方面,年補貼率上限為4%,每年可獲補貼的貸款總金額上限為澳門元六億元,每一受益人每年可獲補貼的貸款金額上限為1,000萬元;融資租賃租金補貼方面,年補貼率上限為4%,每年可獲補貼的融資租賃租金總金額上限為澳門元2億元,每一受益人每年可獲補貼的融資租賃租金金額上限為1,000萬元。 所有行業均可提出補貼申請 服務對象及申請資格方面,基本上所有經濟活動行業均可提出補貼申請,但經營金融業務的企業或在公共批給或轉批給制度下經營經濟活動的企業除外。為實現本計劃的宗旨而在澳門特別行政區進行投資,且符合以下條件的「商業企業主」可提出申請:一,已按法定要求作出開業申報的自然人或公司;二,非在公共批給及轉批給制度下經營經濟活動;非屬經營金融業務;三,未有任何債務正藉稅務執行程序進行徵收;四,處於適當的財務及營運狀況;五,依法具備經營相關業務所需的准照或同等性質的憑證(如正在籌備業務而尚未具備相關業務准照或憑證者,須作出書面聲明)。 需每12個月提交投資狀況報告 新法規訂明受惠企業於獲補貼期間,需要每12個月提交投資項目狀況報告。同時,賦予經濟及科技發展局監察職權,檢查和核實獲補貼的投資項目所涉及的財產用途和使用情況,以有效監督保障相關投資項目的落實。受惠企業可享受貸款利息或融資租賃租金補貼,以進行有助企業提升競爭力、促進經濟適度多元及可持續發展的投資項目,實現產業化發展、技術革新、企業轉型、改善經營及生產條件等目標。 《鼓勵企業升級發展補貼計劃》正接受申請,關於計劃的詳細資料及各項申請程序,請瀏覽經濟及科技發展局網頁(https://www.dsedt.gov.mo/zh_TW/ web/public/pg_ii_pbdve),或致電2888 2088查詢。 《鼓勵企業升級發展補貼計劃》旨在推動企業設施升級換代、增強競爭力。 (經科局圖片)
為鼓勵中小企發展移動化商業模式,尤其利用數字化解決方案提升營運效率,首階段經濟及科技發展局推出「餐飲業後台電子化資助計劃」。參與計劃中小企可通過安裝系統及設備以實現落單、通知後台及付款全程電子化。 「餐飲業後台電子化資助計劃」委託生產力暨科技轉移中心負責執行供應商甄選、接收及處理申請檔以及核查等工作,以確保服務品質及計劃的順利推進。生產力中心已就餐飲業後臺電子數碼化與業界初步接觸,收集商戶就系統需求提出的多項建議。 線上線下聯動推廣銷售 經科局支援中小企業發展新零售模式開拓商機,透過與內地大型電商平台加強合作,協助中小企業線上線下聯動推廣銷售,助力澳門品牌拓展龐大的內地市場。 去年11月,經科局邀請內地知名電商旗下新零售商超盒馬鮮生來澳舉辦選品會,選購本地企業產品在內地平台銷售。目前,盒馬鮮生已經與多家本地企業達成合作意向,部分企業的商品更已陸續上架銷售。 引入「直播帶貨」助中小企發展 去年12月,經科局支持內地知名電商集團阿里巴巴舉行「澳門百店」系列活動,透過直播帶貨的新零售模式,支援企業在電商平台上推廣和銷售澳門優質產品。商戶回饋反應普遍正面,更有商戶秒速售罄「爆款」商品,起到極強的帶頭示範作用。 此外,經科局近年創新地把移動支付方式應用到與地區商會合作舉辦的消費活動中。透過本澳多間手機支付平台送出具導向性的「中小企電子消費券」,引導居民到中小商戶再次消費,促進社區消費迴圈以提振經濟,同時推動移動支付在澳的普及發展。 2020年的「消費嘉年華」系列活動共獲超過1.6萬間商戶參加,涉及交易額逾9.8億澳門元,均較2019年增加超過一倍。截至今年2月底,近860萬元的「中小企電子消費券」已被核銷,導向中小商戶的二次消費額超過2.6億澳門元。
房屋問題一直是居最關心議題之一,政府正研究構建合理的房屋置業階梯,提出構建社會房屋、經濟房屋、夾心階層住房、長者公寓及私人樓宇「五個房屋階梯」理念。政府認為現時社會房屋供應已基本可保障弱勢群體,「社屋為主,經屋為輔」已完成歷史使命,但經屋仍供不應求,那些計分排名靠後的經屋申請人依然較難買到經屋。另外,一些收入水平超出經屋申請資格上限居民未能追上私人樓價升幅,其置業需求亦難實現。為協助這些群體解決居住問題,政府提出建造「夾心階層住房」。 社會十分關注「夾屋」, 在公開諮詢中收到多份合共超過28,000條意見,反映社會對「夾屋」關注度。政府上月底發表公開諮詢總結報告,顯示社會普遍支持「夾心階層住房」政策,支持率高達92.6%,反映未有置業能力市民對「夾屋」寄予厚望,是能達成置業安居階梯。 「夾心階層住房」最為關鍵是「夾心階層」定義,要實行《夾心階層住房方案》首先要確立「夾心階層」定義,政府在諮詢文本中提出兩個定義,定義一是收入水平超出經屋申請資格上限或雖具申請經屋資格但在計分排序輪候在較後位置,在置業安居選項中既希望獲得較佳居住環境但又未能追上私人住宅售價升幅居民;定義二是收入水平超出經屋申請資格上限無法申請經屋,既希望獲得較佳居住環境但又未能追上私人住宅售價升幅居民。 在公開諮詢中,支持定義一的有60.1%,認為可照顧收入水平超出經屋申請資格設定上限人群,並兼顧及分流經屋排序靠後者,可紓緩經屋部分需求,為經屋輪候者提供新的置業階梯,緩解這部分居民的置業問題,部分人有可能同時申請經屋和「夾屋」。 但支持定義二也不少,有33.7%,定義二明確經屋和「夾屋」申請資格不可重疊,經屋申請排序靠後者無法申請「夾屋」。 「夾心階層住房方案」獲市民壓倒性支持,但需要清晰「夾屋」定位與功能,興建數量要有科學數據支持,也要顧及私樓市場,現時擁有私人物業70%澳門居民的利益需要照顧,不能造成負資產。「夾屋」、經屋與私樓三者應是互有關連,需審慎評估,平衡各方利益,確保房屋市場健康平穩發展,也能讓有住屋需求居民早日實現置業安居目標。
司警偵破兩宗涉及盜用信用卡跨境網上消費案件,拘捕七名本澳居民。當中六人涉嫌透過手機App為跨境犯罪集團提供盜取的信用卡資料充值手遊,每筆交易收取30元人民幣報酬,至少有五名事主的信用卡被盜刷合共元。另一被捕本澳男子則涉嫌盜用他人信用卡資料在海外網購名牌衣服,再透過水客運往內地銷售圖利,初步估計已獲取超過45萬元。司警表示,兩宗案件是港澳警方合作打擊盜用信用卡網上消費的代號「翊星行動2.0 」聯合行動之一,香港警方上月已拘捕九人,涉及金額約94,800港元。 【本報記者劉凱輝報道】 網上手機遊戲充值 司警去年10月聯同香港警方成立特別專案小組,建立互聯互通犯罪訊息和情報交流機制,進行「翊星行動」打擊盜用信用卡犯罪,已成功搗破一個跨境盜用信用卡犯罪集團,兩地警方共拘捕37 名嫌犯。今年4 月,司警局與香港警方再進行打擊盜用信用卡資料在網上消費的「翊星行動2.0 」聯合行動,兩地警方發現犯罪集團提供他人的信用卡資料,再招攬下線成員登入自己的手機App Store 平台刷卡消費,涉及總額超過15 萬元。司警調查後拘捕六名本澳居民,包括五男一女,年齡介乎22至35歲,分別報稱客服主任,學生,物流司機,兩名外賣員,一無業及一名22歲女學生,涉嫌電腦詐騙已被送交檢察院處理。 最少五張信用卡資料被盜司警稱,上月21 日在不同地點拘捕六男女,其中五人承認在社交網站被人招攬,透過上線成員提供被盜信用卡資料然後用自己手機APP平台使用有關盜卡資料,替犯罪集團進行網上手機遊戲充值,每筆交易可獲30 元人民幣作報酬,另一名嫌犯拒絕合作。司警調查發現,最少五張本澳銀行的信用卡資料被盜,以上述方式盜刷共53,000 元。司警稱,已對涉案嫌犯的手提電話及電腦設備作進一步電子取證,以查明是否涉及更多信用卡資料被盜用。 歐洲網購600萬元名牌衣服 司警調查期間,同時拘捕一名姓蔣35歲本澳無業男子,涉嫌是盜刷集團骨幹成員,負責租用住宅單位接收由同黨以盜刷購買的外國名牌服裝,再以螞蟻搬家方式轉到內地變賣圖利,他過去數月最少獲利超過45 萬元。司警經調查以涉電腦詐騙及贓物罪拘捕該男子及送交檢察院處理。 司警透露案情稱,今年2至3月先後接獲本澳銀行及九名市民報案,報稱信用卡資料被盜用作網上購買外國商品,主要從歐洲商店網購,全是名牌衣服;涉及25 張信用卡,受害人損失金額近16 萬元。司警深入調查發現,盜刷集團透過速遞公司將購買的貨品運抵本澳,送往蔣某以月租元租賃的黑沙環單位,蔣某接貨後再安排水客以螞蟻搬家方式帶往內地轉售圖利;由去年12月至今年3 月走水貨超過400 件貨品,總值約600萬元。
【本報記者劉凱輝】兩名內地男子於本月3日晚,懷疑賭輸錢後犯案,涉嫌扮客人引誘一名換錢黨兌款,雙方首次成功交易兌換十萬港元,稍後又相約要兌換20萬港元。到路氹某酒店房交易期間,兩名疑犯要求事主先交出現金才轉賬,兩人收取事主19萬港元現金後,藉故要求到房外轉賬。三人步出房門,兩名賊人趁機逃走,不料其中一人被事主攔截,另一人則箍著事主頸部圖助同伴脫身,三人糾纏期間驚動酒店保安從而揭發事件,司警到場拘捕兩名劫匪,即場起回被搶的現金。 被捕的兩名男子均姓王,分別40及42歲,同來自黑龍江;現涉嫌搶劫罪已被送交檢察院處理。 至於案中的男事主為一名內地換錢黨,由2018年從事非法兌換至今,將被另案處理。(劉凱輝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