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上午十時
2020年11月6日上午,由深圳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澳門文化局的指導,
銀娛聯同澳門管理專業協會(下稱「管協」)合辦的「銀娛青少年成就計劃」
第59屆美國總統大選選情急轉直下,民主黨挑戰者拜登在4日接連拿下威斯康星州、密歇根州兩個搖擺州,進賬26張選舉人票,同時在賓夕法尼亞州、佐治亞州不斷縮小落後差距,其中賓夕法尼亞州由原本落後十個百分點,縮小至不到三個百分點,大有一舉奠定勝局的氣勢。
美國總統大選各州結果陸續揭曉,民主黨候選人拜登贏面逐漸明朗,共和黨總統特朗普眼見形勢不妙,揚言將這場選舉訴諸最高法院,其競選團隊亦入稟法院要求關鍵州份停止點票。
本澳有不少居民需要長期照顧家中的特殊兒童、殘疾人士、長期病患者等,生活壓力相當大。社會工作局昨(5)日宣布,推出「照顧者津貼先導計劃」,將於下周一(9日)起接受申請,發放對象為兩類被照顧者,分別為重度或極重度智力殘疾人士(包括程度不分級別者)、不能自行坐立的長期卧床人士,津貼金額每月2,175元,下月起至明年11月實施,為期一年。 社工局局長韓衛昨日在會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特區政府關懷照顧者及被照顧者的需要,決定採用先行先試方式,推出「照顧者津貼先導計劃」,申請者須為澳門永久性居民和通過家團經濟狀況評估等。 試行一年再釐定未來方向 韓衛解釋,「照顧者津貼先導計劃」針對兩類被照顧對象進行試行,包括重度及極重度智力殘疾人士(包括程度不分級者),以及不能自行坐立的長期卧床人士,申請人士亦須進行家庭經濟審查。是項津貼的金額定為每月2,175澳門元,以目前社工局經濟援助制度內,一人家團最低維生指數的一半作標準。先導計劃實施期為2020年12月至2021年11月,政府會對計劃進行檢討,以為未來釐定發展方向。 約350人具條件申請 計劃受惠人數方面,韓衛補充,目前本澳約有270名重度及極重度智力殘疾人士住在社區,數據亦顯示本澳有約80名長期卧床人士具條件申請計劃,但他們審批過程未必合標準。今次計劃最高估算津貼金額共約400萬元。 「津貼」發放取決一系列條件 社工局社會互助廳廳長蔡兆源講解「計劃」詳情,「照顧者津貼」的發放取決於被照顧者及照顧者具備一系列條件,被照顧者條件包括:持有效澳門特區永久性居民身份證;居於本澳家庭居所,並與家團成員同住;通過為本項計劃而進行的家團經濟狀況評估;屬智力殘疾或長期卧床人士。 照顧者須符六大條件 照顧者條件包括:持有效澳門特區居民身份證;年滿16歲;具足夠能力為被照顧者提供適切照顧;與被照顧者同住;為其提供實際照顧,且與其具配偶、具事實婚姻關係者、其父母、三親等內直系或旁系血親、繼父、繼母、繼子、繼女任何一種關係。 授權人可代為申請 申請手續方面,提出申請之人需為被照顧者本人,又或被授權人;合法代理人:如監護人、保佐人、未成年之被照顧者的父母,又或被授權人等;倘被照顧者明顯無行為能力,則可例外地由照顧者提出。 家庭經濟狀況評估方面,家團每月總收入,以二人計的話,上限為澳門幣27,160元;三人計的話,上限為澳門幣37,460元;四人計的話,上限為澳門幣45,520元,如此類推。家團銀行存款、現金和有價證券價值的總金額亦有所限,二人計的話,上限為澳門幣239,700元;三人計的話,上限為澳門幣330,600元;四人計的話,上限為澳門幣元,如此類推。
立法會議員林玉鳳昨(5)日接受本報訪問時稱照顧者津貼以先導計劃形式推出合適。她解釋稱,計劃第一次在本澳推行,當局亦對兩類發放對象人數有一定把握,操作上較容易,可先行先試。 然而,林玉鳳指出,目前計劃只涵蓋兩類照顧者並不足夠,身體殘疾人士、特殊需要兒童等的照顧者同樣面對生活巨大壓力,其中特殊需要兒童如未能及早照顧,有機會變成永久傷殘,值得政府多撥資源處理,二千多元津貼不足以生活,故她建議在先導計劃後,可研究以最低維生指數計算,即每月派發約4,000元,以供照顧者家庭開銷。 立法會議員林玉鳳建議在先導計劃後,可向合資格對象每月派發約4,000元。(資料圖片)
中國銀行澳門分行(下稱「澳門中銀」)藉著成立70年行慶、中銀歡樂跑活動十周年的重要時刻,今年在全民抗疫下,繼續響應澳門特區政府「齊運動,健體魄」呼籲,結合數字化技術,以全新線上跑形式舉辦「中國銀行澳門分行70周年特別呈獻開心健康.線上RUN」,突破時間、距離和場地界限,以一場隨時、隨地、隨意的跑步比賽,期望為澳門市民帶來數字化的跑步體驗,讓市民在防疫期間繼續強身健體以及挑戰自我。 「線上RUN」由澳門中銀主辦,澳門田徑總會協辦,大熊貓基金為支持單位。活動記者會昨日下午3時在中銀大廈33樓宴會廳舉行,「線上RUN」由今(6)日上午10時至11月20日下午5時期間接受報名,比賽將於11月27日凌晨零時至12月5日午夜11時59分期間舉行。參賽者可以通過澳門中銀手機銀行使用「悅跑圈」App報名,報名費每人50澳門元。比賽期間使用「悅跑圈」App累計完成10公里,視為成功挑戰者。比賽不分組別,設名額3,000名,額滿即止。查詢可致電中銀服務熱線:88895566或瀏覽澳門中銀手機銀行及中國銀行澳門分行微信銀行(微號:BOC88895566)。 中銀體協會長楊志光表示,澳門中銀多年持續關注本地體育事業發展,致力打造多元體育場景。
立法會第二常設委員會上周三審議《2019年預算執行情況》,發現有六個部門及基金預算執行率偏低,二常會昨(5)日邀請有關政府部門及基金解釋問題。其中,「環保與節能基金」去年預算2,450萬元,實際執行率只有(約350萬元),執行率最低。基金解釋,去年收到關於環保、節能產品和設備資助計劃的申請個案有49宗,當中有35宗因報價不合理未獲批准,日後或會修改申請規章以提高執行率。 政府前(4)日公布「回收業設備及車輛資助計劃」申請期再延長一年至明年11月25日。該計劃由「環保與節能基金」負責。基金解釋,「回收業設備及車輛資助計劃」去年有萬元預算,但實際支出僅19萬元,主要原因是去年收到12宗申請,但只有一宗獲批。 基金指出,目前有較多回收商使用的土地不合法,一旦給予資助等同變相鼓勵非法經營,而有回收商認為,隨著行業日漸式微,即使購置車輛亦不一定「有錢賺」,故申請數目較少。 樓宇維修基金擬取消部分項目 「樓宇維修基金」去年預算4,000多萬元,執行率58%。二常會主席陳澤武引述基金解釋稱,現時低層樓宇3,300多間,有2,400多間申請有關基金,但部門資助計劃如「僭建物自願拆卸資助計劃」申請個案較少,「低層樓宇共同部分檢測臨時資助計劃」更是無人申請,基金或考慮未來取消申請較少的項目。 至於「房屋貸款基金」去年有200多萬元預算,執行率為31%,陳澤武稱,該部門由郵政儲金局管理,主要為現行或退休公務員提供購買公屋津貼,如首期津貼500元,但《新經屋法》已建議廢止該基金,故待完成手上的199個案後,該項津貼將被取消。 多項投資未注資致執行率低 另外,財政局去年共同開支預算為32億元,最終只使用23億元。財政局解釋稱,有12億元將注資到「蘇澳合作園區」項目,正等候中央審批。至於路環直升機維修機庫搬遷,政府需向亞太航空分三期支付五億多元賠償費,今年將支付最後一期費用,約2.2億元。 而「工商業發展基金」去年預算執行率僅22%,政府解釋稱,去年資助「中葡發展基金」的14.2億元至今年才給付,導致去年執行率偏低。治安警察局福利會去年計劃在全澳11區設置「治安警小食部」,並擬設置一套預算700多萬元的採購、管理系統,此外,並計劃裝修兩間店舖用作治安警俱樂部,現正處審標程序;有六間店舖去年出租不成功。
澳區全國政協委員陳明金早前提案建議提高粵港澳大灣區抗災抗疫應對突發公共事件能力,包括設立粵港澳大灣區抗災抗疫專職協調管理機構;聯合編制共建共用基礎設施體系專項規劃,以法律形式保障「專項規劃」實施;加強統一調配提高應對災情疫情防控能力等,提案日前獲廣東省政府函覆,表示提案內容針對性強,對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具有重要參考意義,省政府將認真研究吸納。 粵省府函覆擬設應急會議機制 廣東省政府表示,將優化完善《粵港應急管理合作協議》和《粵澳應急管理合作協議》,探索推動建立粵港澳大灣區應急管理聯席會議制度,成立大灣區應急管理聯動機制專責小組,統籌協調推進大灣區應急管理工作。此外,廣東省應急管理廳已制定《粵港澳大灣區應急管理規劃(2020-2025)》,並徵求香港保安局和澳門警察總局意見,旨在加強三地應急管理信息共享,提升應急處置聯動能力,是未來五年內三地聯合應對突發事件的專項規劃。 防災抗災方面,省政府稱,將大灣區堤防鞏固提升工程、東江幹流治理工程納入水利重大項目建設總指揮部協調範圍,推進大灣區重大水利防洪減災建設,及加快推進西江幹流治理、大灣區重點易澇區整治等項目建設。 此外,廣東省政府將強化跨區域系統性風險評估,探索建立系統性風險提級管控制度,健全完善大灣區重大安全風險聯防聯控機制,同時強化重點區域風險評估。同時,廣東省正修訂《廣東省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強化粵港澳大灣區交流合作,並加強與香港、澳門溝通,共建應急聯動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