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墮網絡情緣騙局被騙20萬

兒子找人追緝騙徒又被騙48萬

年近花甲本澳女子墮入網戀騙局,被男網友騙去近20萬港元案上演下集,其子不忿母親被騙,向一名前同事申訴,欲找「有勢力人士」幫忙「緝兇」,卻被前同事「打蛇隨棍上」設局詐騙,為母出頭不成,反倒被騙48萬元,司警接報展開調查,拘捕一無業男子,控以「相當巨額詐騙」及「勒索」罪,移送檢察院處理。 司警上周五在新聞發布會稱,被捕男子姓李,澳門居民,20多歲,無業。事主是30多歲男性,本澳居民,報稱娛樂場職員,本月15日報案,聲稱懷疑被一名李姓友人以協助追查詐騙其母親騙徒為由,藉此行騙,騙去其港幣48萬元,司警接手調查。 事緣事主56歲無業母親,在2018年12月透過社交平台認識一名男子,雙方經過網上聊天後,男網友甜言蜜語之下,雙方成為網上情侶,聊天期間「男友」自稱從事化學品生意,去年1月開始聲稱到泰國洽談生意,需租住酒店放置化學物品,故向婦人借貸20萬港元;在多番遊說下,被害人最終同意,去年1月至2月期間透過本澳銀行賬戶,前後匯出折合約194,000港元的相應美金款項到「男友」指定的泰國指定銀行賬戶。其後男網友再次以不同藉口借錢,奈何婦人銀行已沒餘款,向兒子傾訴時,被兒子提醒她或已遭人詐騙,她在考慮後向司警局報案。 不忿母親被騙,「緝兇」反被騙男子,曾向李姓前同事提及母親被騙,數日後,李男主動向事主訛稱找到內地有勢力人士,可協助事主私下追緝網戀騙徒,但需支付所有追查開支,事主不虞有詐,要求李姓前同事協助。李男見「水魚」上釣,先利用自己的手機另開一個社交媒體賬戶與事主聯絡,偽裝自己為內地有勢力人士協助追緝,之後更表示已成功捉拿網騙集團中較下線人士,正向上層展開追查。 在今年6月至9月,事主先後20次以現金方式將款項交予李男再轉交「有勢力人士」,合共港幣48萬元。及後「有力人士」要求追加支付港幣元,事主因無力支付拒絕,即遭以人身安全作要脅,成功勒索事主5,000澳門元。由於騙徒不斷苛索,事主旣懷疑被騙,同時擔心安全,決定向司警報案。司警掌握嫌犯身份,通知治安警協助留意其行蹤。本月17日,嫌犯準備經關閘離境時被截獲,他承認犯罪,行騙款項除了用作日常開支,其餘已存入本澳戶口。 前同事男子藉「追緝」騙徒行騙被控「相當巨額詐騙」及「勒索」罪,移送檢察院處理。(梁雄業攝)

21/09/2020
35784

美版網絡長城

向來喜歡批評中國實施網絡審查的美國,現在自己正在構築另一座網絡長城。美國政府宣布自20日起對WeChat及TikTok實施禁措施,其中因涉及交易,被延長到27日實施。從具體措施來看,有關禁令雖達不到當初外界想像般廣泛,卻也在美國國內做到「精準打擊」、「斷絕後路」般的徹底。 自當地時間周日起,美國手機應用商店將下架中國社交應用軟件WeChat,而任何在美國透過WeChat進行的金錢轉移與支付也將被禁止。這和外界一開始的設想有些出入,與其說是對微信的追殺,不如說是築起一道自我保護的圍牆,因為有關禁令僅限於美國,並未延伸到美國以外,在美國以外使用任何手機仍然可以下載與使用微信,在中國的美國企業仍能用微信開展業務。 但是對WeChat的美國用戶來說,未來幾乎不可能在美國使用的任何服務。根據禁令,美國政府將禁止在美國為WeChat提供網絡主機服務、提供可供運作的網絡服務,包括網絡轉移或連線服務等,也就是說,不但美國應用商店下載不到WeChat,已經安裝的WeChat也將無法使用,甚至是利用VPN連線也做不到。 就像特朗普希望在墨西哥築圍牆一樣,美國想打造排除中國的網絡圍牆,註定會是徒勞無功且毫無效益。 美國不斷聲稱TikTok與WeChat有竊取美國用戶資料的風險,但這兩個應用收集的數據與臉書、谷歌、亞馬遜等美國應用沒有甚麼不同,甚至在數據滲透等問題上還不如臉書過份。TikTok與WeChat唯一的原罪只是因為他們是中國企業,而且在美國擁有廣大用戶。美國政府從未提供任何證據證明兩家公司曾向中國政府提供數據,也不曾證明中國政府利用兩個應用進行虛假宣傳或干預選舉。 事實上,假如有任何外國希望透過社交平台來散播虛假訊息進而干預大選,他們會選擇臉書,就像俄羅斯四年前幫助特朗普勝選一樣。假如有任何外國希望透過後台數據監控人民生活,他們會參考美國的做法,就像稜鏡門那樣。禁止WeChat或TikTok並不能阻止黑客對美國網絡的滲透,也不能讓美國的資訊安全更有保障,反而讓美國政府變成一個偽善又專制的政權。 四年前,特朗普吵著要用邊境圍牆擋住來自墨西哥的毒品與罪犯,四年後,他在網絡世界設下邊界,築起高牆來阻擋那些不確定是否與存在的敵人。特朗普再一次證明美國已經不是世人想像中的那個國家。

21/09/2020
29718

為求丈夫獲輕判找人「疏通」

戇妻被友訛騙250萬元

一名女子因丈夫涉及嚴重刑事案,害怕丈夫被重判,欲找人「疏通」以期輕判,卻反被友人騙取澳門幣250萬元,司警調查後拘捕一男子。 被騙女子為澳門居民,職業地產代理;被捕男子姓梁,亦是澳門居民,40多歲,無業。兩人為朋友關係。 案情指,在2019年4月,被害人丈夫因涉及一宗嚴重刑事案件,當時仍處羈押候審。期間嫌犯主動聯絡被害人,聲稱有方法可以處理上述案件,令被害人丈夫可獲輕判,但需支付澳門幣250萬元以作「疏通」,其中包括找特定人士幫忙、找律師以及賠償費用。 被害人不虞有詐,三次以現金方式將250萬交予嫌犯,被害人亦按指示,將早前聘請的律師更換為嫌犯推薦的律師,並以嫌犯提供的電話自行與該名律師聯絡,嫌犯表示只需將案件交予律師,其餘減刑等事便會透過朋友「疏通」。 直至今年4月,被害人丈夫經審判後被重判,判刑結果與嫌犯承諾相差巨大,被害人懷疑被騙向嫌犯追問,嫌犯供認沒有提供相關協助,並承諾還款,但一直拖延,被害人在5月報警求助。經調查,警方發現該名代理律師與嫌犯沒有任何接觸,且雙方並不認識,也沒有透過中介接洽。在本月17日,警方前往嫌犯位於氹仔區的住所將他拘捕,並在單位內搜獲懷疑涉案的15萬元港幣。 嫌犯供稱只是關心朋友之舉,從沒有以「疏通」之名收取被害人任何金錢,但警方經調查有充分證據顯示嫌犯有意為之,故控以「相當巨額詐騙」罪,移送檢察院處理。 警方在嫌犯位於氹仔區的住所搜獲懷疑涉案的港幣15萬元。 (梁雄業攝)

21/09/2020
14098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