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科技大學醫院將於下周一(21日)起提供病毒核酸檢測服務。
「澳門光影節一光影嘉年華」將於本月26日至10月31舉行。
澳門工商聯會與美高梅聯合舉辦的「灣區專場講解會暨澳門本地品牌展覽」活動於昨(17)日假美獅美高梅一樓宴會廳舉行。
十年前宣布破產的非凡航空公司在2008至2009年間五次向政府工商業發展基金貸款共2.1億元,以五張「空頭」本票作抵押,非凡航空倒閉後政府無法收回貸款,社會嘩然,質疑貸款審批過程疑涉及違規情況,廉政公署經過兩年調查,昨(17)日發表《關於工商業發展基金向非凡航空(澳門)有限公司發放借貸援助的調查報告》,表示未發現有人在過程中故意違反刑事法律規定,但在審批借貸申請時未嚴格要求申請文件的完整性及審視申請人的償還能力,對還款保證的要求及監督也欠缺嚴謹。廉署認為負責審批、跟進和監督有關貸款個案的公務員未能做到盡職盡責,有欠謹慎、疏漏、怠忽甚至不作為,足已構成紀律責任或顯出未盡應有監督責任及義務。 報告詳細梳理工商基金在2008至2009年向非凡航空發放五次共2.12億澳門元貸款援助的經過。工商基金管理委會由五名成員組成,除法規指定的經濟局局長及財政局代表外,其餘三名成員全部來自經濟局。非凡航空每次向工商基金申請貸款援助,均由工商基金管理委員會開會討論經濟局製作的報告書,並由時任經濟財政司司長或時任行政長官同意批准。然而,各成員均向廉署表示對航空行業營運及財務運作缺乏專業知識,在審批貸款申請時,沒有參照其他相適應法規,沒有成立包括專業人士在內的評審委員會,也無邀請有助決策的專業人士列席會議。 基金管委會辦事態度怠忽 廉署發現非凡航空的文件散亂無序,銀行交易和會計紀錄資料零碎欠完整,會計賬目只有未經核數師審核的財務報表。非凡航空的主要股東鷹揚航空則以本票作為擔保,有權限當局卻從無嚴格審查其償還能力,亦無對非凡航空財務狀況審查跟進,非凡航空從未履行任何還款協議,還不斷請求把貸款延期償還,期間還曾把借貸援助款項,部分用作歸還非凡航空個別行政管理機關成員之前以私人名義向該公司作出的貸款,未按簽訂的援助協議要求,將有關援助款項直接用於改善企業經營狀況,更無依時提交協議中所訂明的援助款項具體運用報告,這些違反借貸協議的行為,可能已產生相關民事合同責任。正正是工商基金管理委員會成員這種辦事怠忽的態度,對非凡航空的不合作態度似乎完全束手無策,導致行政當局在整個借貸事件中,被置於完全被動的境況。 未還款再申請又照批 廉署又發現非凡航空從首次借貸申請獲批之後,就一直無視工商基金在隨後每次申請時作出的多番催促,遲遲不提交經會計師或核數師審核之會計賬目及財務報告,工商基金仍一次又一次接受及繼續建議批准向非凡航空提供借貸援助。此外,無論是工商基金或其監督實體,均無對作為擔保人的鷹揚航空控股的還款能力,作出或督促作出相關審查。對於一間在澳門境外開設私人公司的財務狀況,竟然無人認真過問,就允許其代表以擔保人身份在有關本票上簽署作保證,審批過程中在文件蒐集、資訊分析及報告質量要求及監督工作嚴重不足,明顯欠缺有效及密切的跟進。 草草以符合《規章》建議審批 廉署指出,非凡航空不屬現行相關法律規定的中小企業,而處理有關貸款個案的相關公務員應清楚知悉此財政援助申請缺乏可直接援引的法律依據,卻沒有命令就此方向進行法律研究及分析,僅草草以符合《訂定工商業發展基金的規章》宗旨為由建議審批。對於作為此筆相當巨額貸款的擔保人—鷹揚航空的財務狀況分析工作嚴重欠奉,這正正是當非凡航空被宣告破產後,工商基金無法從擔保人處成功獲得債務返還的重要關鍵。 廉署建議及早推動和完善對工商基金援助使用的監察機制的立法規範,尤其必須建立完善的借貸擔保機制,嚴格審查擔保人的資產,確保債務人在未能按時還款時能以有關資產償債,避免耗費資源啟動法律程序但最終追討不果。同時,還必須建立必要的風險預警及控制的機制,確保特區公帑不會因寬鬆的信用及監管而備受損害。
新聞局咋日發出新聞稿,指行政長官賀一誠高度重視廉政公署的調查報告,並指示相關部門認真研究報告所指出的問題和提出的建議,健全完善有關的制度和法規,確保公帑依法得到合理及妥善的使用。 調查報告指出,「工商基金」在批准非凡航空的貸款時,未嚴格要求文件的完整性及審查公司的償還能力,欠缺對於還款保證的要求及監督。行政長官指示經濟財政司司長,全面檢討「工商基金」貸款的審批程序,完善審批標準以及相應的監察機制;對於大額貸款或信貸擔保申請的審批更要嚴格把關,明確要求有關的款項必須以具實質償還能力的資產作擔保,最大限度減低當出現償還困難時政府款項所承受的風險。此外,行政長官還要求全面檢視「工商基金」所適用的法律規範,以法規形式明確訂定審批條件、監管機制、違規處罰等內容,做到審查監管有章可循。 確保公帑用得其所 行政長官同時要求具有資助職能的各個公共基金認真研究,嚴格審查資助條件並加強後續監督。特區政府將深入研究公共基金的職能、架構、規章,完善相關法律法規,確保政府公帑用得其所。行政長官要求各個公共部門的領導主管人員認真思考調查報告,必須在本職工作中嚴格依法行政,在行使法律賦予的審批權限時,切實做到盡忠職守。
澳門特別行政區城市總體規劃(2020-2040)草案於本月4日至11月2日開展為期60日的公開諮詢。早前運輸工務司司長羅立文指出,正考慮將新城D區填海改為在新城A區與友誼橋大馬路之間的海域填海,目前正待中央批覆計劃暫未有結論。澳門大學科技學院副教授黃承發對此表示同意,認為可減輕區內交通壓力,填海期間亦可配合輕軌東線的建設,以減低成本與難度。另一方面,則期望政府考慮連接新城B區和D區第五跨海通道的建造方向。 澳門大學澳門研究中心昨(17)日舉辦「澳門城市總體規劃」系列座談會探討有關草案,各出席學者各抒己見。會上,澳門大學科技學院副教授黃承發受訪時指出,澳氹第五通道現時規劃為連接新城B區和D區,現時特區政府考慮不填新城D區,原本規劃連接D區的第五通道建造成疑,黃承發則表示,嘉樂庇總督大橋目前已超出負荷,認為有需要在中區再建造一條通道供市民出行,故此即使不填D區,建議可於連接氹仔的出入口附近位置增加小面積填海區作連接。 冀媽閣輕軌段延伸至內港 至於輕軌的建造規劃,黃承發認為可將媽閣輕軌段延伸至內港,增填沿海位置,並在下面建造儲水池,以達防洪目的,並增加綠化面積。同時,祐漢目前正在都市更新,他認為在道路擴闊後,輕軌可規劃延至區內搭載市民。 學者關注城規18區內配置用途 澳門城規學會會長崔世平則表示,是次城規草案將本澳分為18個區域,但當中卻沒有說明詳細配套,故會議主要期望討論各區怎樣分配公共配套,如每區會否分設衛生中心、老人設施、圖書館等;其次,期望利用學術機構角色,理順分區前後及新填海區的土地用途分類,如文創區理應放入工業區還是旅遊區等;其三,本澳獲批水域管理權後欠規劃,期望政府結合城規對海域分區管理。
行政長官賀一誠昨(17)日在三亞市與海南省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劉賜貴會面,雙方就經貿、旅遊及文化等方面進一步加強合作交換意見,並就如何打造自由貿易港及充分發揮自貿港優勢、發展中醫藥產業等議題進行深入討論。 賀一誠在聽取劉賜貴介紹海南經濟發展情況後表示,海南省的三大產業發展戰略部署對澳門很有啓發。去年澳門有超過4,000萬遊客,今年由於疫情關係,旅遊業停擺,經濟受到嚴重影響。賀一誠認為,疫情是很好的警示,特區政府必定加大工作力度,推進澳門的經濟適度多元。至於海南自貿港政策和建設是難得且全新課題,澳門目前已是自由港及低稅制地區,若海南有任何需要,澳門定必全力配合。 劉賜貴在會面中介紹海南省近年的經濟發展情況以及推進自由貿易港建設的工作進度。劉賜貴表示,海南自貿港是中央給予海南的政策,目前,自由港各項工作起步良好、進展順利,中央各項政策陸續出台實施。他又認同賀一誠提到的中醫藥產業很有發展前景,建議加強在產業園區的合作,並歡迎澳門企業家到瓊設立產業園區。
第六屆立法會第三會期於本周二(15日)完結,議員施家倫及宋碧琪總結本會期工作時指出,本會期失業求助數量較往年多,其中不乏較大年紀及剛畢業大學生,大部分個案中因疫情關係而被企業解僱,由於他們自身還要承擔供樓、養家等經濟壓力,長時間失業令他們感到焦慮。 作為議員,已向他們提供一些工作機會資訊或轉介勞工局、相關職能部門。 求助個案以房屋、醫療為主 過去第三會期共接到4,768宗市民求助個案,主要集中在房屋事務、醫療事務、民生民政等方面。施家倫指出,疫情下,本澳經濟形勢複雜嚴峻,居民就業出路愈來愈狹窄,認為特區政府需正視問題,及時推出有效舉措,尋求多元產業的突破,保障住房、醫療、交通等基本民生需求。另一方面要盡快結合城市總規劃做好施政規劃,制定好短中長期發展目標和各項指標,公屋建設和都市更新設有時間表,保障社會房屋及經濟房屋供應數量,明確承諾上樓輪候時間。 冀提升立法效率回應社會訴求 宋碧琪表示,第三會期立法工作大增,但經屋法修訂未能同步將經屋恆常性申請制度化,社屋及經屋制度的差異化及政策覆蓋面不到位,形成社屋富戶的假象,期望政府正視問題,設法為民解困。 宋碧琪續指,本會期審議30項法案,完成26項立法,另外本會期原有13項法案提出,仍有八項未交到立法會,立法效率未得到有效提升以回應社會訴求,建議政府集中力量做好五大法典或其他重大法律的修法完善工作,提高立法效率。
由澳門中小型企業聯合總商會主辦,於澳門漁人碼頭舉行的第三屆燈光夜市,本周末加碼舉行壓軸大抽獎,頭獎有機會奪得YAMAHA全新勁戰六代一部,更設有不同大小獎項如最新款華為電話、iPad及人氣遊戲機NintendoSwitch等,真正令你食得開心,玩得過癮! 本周末(19至20日)兩晚更舉行「汽車之夜」,一眾品牌將會為開學後帶來第一個真正綜合性優惠車展,各款人氣家庭車、休旅車及房車同台列陣,更有華僑永亨銀行為你提供優越車貸服務及即時初步評估,想把握機會換車,記得萬勿錯過。 「第三屆燈光夜市」於7月15日至本月20日逢星期五、六、日傍晚5時至晚上10時在澳門漁人碼頭舉行,為配合澳門打造世界休閒旅遊城市及「美食之都」,本屆燈光夜市融入不同元素帶動中小微企經濟發展,推出約100個展位,向觀眾展示國際及本地美食、創意產品。 「 第三屆燈光夜市 」將會於本周末加碼舉行壓軸大抽獎,舉行「 汽車之夜 」優惠車展。(主辦單位提供圖片)
教青局昨(17)日下午舉辦傳媒茶話會,由教青局局長老柏生介紹新學年局方相關工作情況。老柏生會上指,逾七成未滿三周歲以下幼兒將於下周起回校上課,其餘約兩成幼兒學生家長決定待幼兒滿三周歲才上學;當局又指,因應疫情關係,明年預算將會扣減,但會維持剛性指標的開支。另外,第四階段「持續進修發展計劃」暫不開放網上授課機構參加。 老柏生介紹,2020/2021學年全澳共有78所學校121個校部,各教育階段學生人數預計有人,比對上學年的82,683人增加2.8%;教學人員有8,038人,比對上學年的8,029人增加0.1%。 至於三周歲以下幼兒可於下周一月(21日)及28日起回校上學,老柏生表示,有55.85%幼兒將在21日回校上學,17.07%將在在28日回校,自訂21日或28日回校的幼兒佔4.09%,其餘約23%、約400多名幼兒學生家長決定待幼兒滿三周歲才上學。 學生保持距離減少接觸 他續稱,局方密切留意學校安全設置準備是否符合條件,例如課室設置隔板,學生保持距離及避免過多接觸,當局亦持續與學校溝通及到校園視察,確保衛生安全措施充足。 對於教青局與高等教育局即將合併,老柏生透露,兩局合併涉及法規、行政、財政等工作,目前法規層面推進接近完成,希望今年內解決所需問題,合併時間將適時公布。 而因應疫情關係,學校管理暨行政廳長馮若梅表示,教青局明年預算將會扣減,但會維持剛性指標的開支,如免費教育、學費津貼、學生福利、學生保險、學費援助及奬助學金等,至於國際青年舞蹈節等活動,及出差和外訪等將會減少。 網課暫不允許持修 第四階段「持續進修發展計劃」於今年9月1日至2023年8月31日期間推行,當局指,過去不斷實地檢查參加「計劃」的機構,有部分機構設施設備相對殘舊,已要求進行改善。老柏生補充,由於網上授課難以監督出席人數,為確保公帑合理使用,暫不開放網上授課機構參加「計劃」。 另外,老柏生稱,計劃於今年第四季就「非高等教育中長期規劃(2021-2030)」及「澳門青年政策(2021-2030)」作公開諮詢,其中青年政策對象年齡擬由以往的13歲至29歲,上調至13歲至35歲。至於青少年愛國愛澳教育基地將於12月開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