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出入境管制措施放寬後,走水貨活動猖獗,卻有人利用走水貨詐騙,一男子訛稱有門路走水貨回內地,詐騙一名相識四年友人託付七支總值近14萬元的蘇格蘭名牌威士忌酒,為詐騙朋友,騙徒「做戲做全套」,不單虛構水客取貨後失蹤,更陪友人到警局報假案。最終被司警揭發因欠債,騙得名酒後立即變賣還債。司警拘捕涉案男子並起回贓物。 司警昨(21)日通報案情,被捕男子姓郭,32歲,本澳居民,職業宴會部主任,涉嫌「巨額詐騙」罪已被送交檢察院處理。男事主亦為一名本澳居民,與嫌犯相識近四年。 自稱有門路走水貨根據案情,事主受內地朋友委託,今年8月10日協助購買七支蘇格蘭名牌威士忌,總值近14萬港元,郭某聲稱有門路找水客將酒帶回內地,每支300元運費。事主信以為真,按指示將該批威士忌放到關閘一商場店舖內。三日後(8月13日) 事主仍未見有消息,聯絡郭某,被告知一名李姓水客已提貨,並向事主展示一張水客身份證手機相片,訛稱懷疑水客已私吞有關威士忌。 「天眼」揭發真相在8月14日,郭應事主要求一同向司警報案。司警調查發現案件疑點重重,經分析包括翻查案發地點附近天眼,得悉當時到店舖提貨人並非水客,而是黑沙環某酒舖一名店東。司警其後成功聯絡該店東,證實郭向酒舖稱因賭輸急需用現金,以十萬元轉售上述七支名酒。司警其後於酒舖成功起回有關贓物。前(20)日,郭某經關閘準備離澳時被警方拘捕,供稱利用網上發現的假證相片虛構水客身份,而詐騙得來的十萬元已用作還債。 一名男子訛稱有門路走水貨回內地,詐騙友人託付七支總值近14萬元的蘇格蘭名牌威士忌被捕。(劉凱輝攝)
司警揭發一名本澳女子為賺取50,000港元償還賭債,與一名內地男子假結婚,協助對方騙取澳門非永久居民身份證,事敗被捕。 日司警昨日公布案情,被捕女子姓黃,54歲,本澳居民;涉偽「造具特別價值文件」罪已被送交檢察院處理。案情指,司警早前接獲舉報,指涉案黃某與一名內地男子假結婚,並協助對方取得身份證。其後司警再接獲檢察院轉介一宗假結婚案,調查發現為同一宗案件。經調查,得悉與黃某結婚的所謂內地丈夫,早已在2007年10月於內地結婚,黃某其後申請「丈夫」來澳家庭團聚,直至去年8月取得非永久居民身份證。 司警經分析調查後鎖定目標,前(20)日黃某經關閘入境時被捕,她承認犯案,供稱早已認識涉案的內地「丈夫」,因自己欠下港元賭債,及後「丈夫」的家人幫忙還清賭債,其後被遊說假結婚報恩,以協助對方取得澳門居留。司警正追緝在逃「丈夫」下落,案件有待進一步跟進。 司警根據舉報偵破一女子為還賭債結婚。(資料圖片)
澳門消防局昨(21)日公布今年首三季消防工作數據。資料顯示,今年1月至9月消防局火警出勤數為606宗,較去年同比下降。而今年疫情關係,消防由1月起負責運送疑似個案,至今共運送2,114宗,涉及人。 首三季救護車出勤宗數為27,544宗,較去年同期下降了4,156宗,下降13.11%;火警出勤數為606宗,較去年同比下降,當中不需開喉的個案為384宗,116宗為燒焦食物;拯救工作數字為1,034宗,同比下降。消防指出,首三季火警原因主要是忘記關爐、燃燒香燭冥鏹為主,合共178宗,佔火警總出勤的29.37%。 而消防局首三季亦進行了7,828次巡查,其中針對油站、中途倉、油庫及食肆等地方共進行了3,470次危險品安全巡查。 消防局教育宣傳及公關處代處長劉皓瑋表示,首三季消防車出勤宗數下降原因經分析後,認為是受疫情影響,來澳旅客減少、以及本澳居民使用救護車服務情況有關。他呼籲,市民切勿濫用救護車服務,應將救護服務留給有需要市民,同時亦提醒各位駕駛者在安全情況下可讓出道路給緊急車輛通行。 消防局昨(21)日公布今年首三季消防工作數據,當局由1月起負責運送疑似個案,至今共運送2,114宗。(陳嘉俊攝)
受澳門中華媽祖基金會主席顏延齡、執行委員會主席陳明金委託,
吉林省農業農村廳、吉林省貿促會、中國貿促會駐澳門代表處主辦
會展設立其中一個好處,就是給予各種品牌企業一個解決問題的平台,讓企業掌握市場最新定位。
作為澳門重要商會之一,澳門中華總商會一直都對本澳會展業發展作出巨大貢獻。
澳門緬甸友好協會會長黃瓊成
山東青島上周發現多宗新冠肺炎本地確診個案,源頭疑似來自碼頭裝卸冷鏈貨物的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