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事及水務局昨(8)日宣布,兩條澳門往返深圳蛇口航線將於明天(10日)復運。 復航首四天,外港客運碼頭及氹仔客運碼頭至深圳蛇口的海上客運航線,每日均對開一班;9月14日起,調整至每日均對開兩班;9月21日起調整至每日均對開四班。 海事局表示,隨著粵澳兩地人員逐步恢復正常往來,為方便市民及旅客,紓緩陸路口岸通關壓力,經深澳兩地溝通協作,澳門外港客運碼頭和氹仔客運碼頭往返深圳蛇口兩條海上客運航線,將於9月起恢復營運。 乘船前往深圳人員必須在登船前14天內無內地及澳門以外的旅行居住史、憑粵康碼綠碼、七天內的核酸檢查陰性結果通關、且14天內須每天使用粵康碼申報健康情況。 海事局表示,已要求船公司、碼頭清潔、保安外判公司加強碼頭內公共設施和船隻的清潔消毒。所有客船乘客在航程期間必須全程佩戴口罩,否則船公司有權拒絕乘客上船。海事局提醒,乘客請在出行前做好「澳門健康碼」及「粵康碼通關憑證」的轉換操作,確保通關暢順。
受新冠疫情影響,各地出 入境仍有所規限,販毒團 伙近期改以郵寄快遞方式 走私毒品來澳,司警再偵破一宗以多士爐藏毒用快遞偷運來澳的 新販毒方式。香港販毒團伙疑先將毒品 藏在多士爐內快遞至澳門,到貨後讓一 名受團伙指使的內地男子接收快遞,司 警收到線報後將嫌犯拘捕。 司警昨(8)日舉行特別新聞發布會公布案情指,早前接獲情報,有香港販 毒團伙透過手機應用程式招攬內地人來澳販毒,向新口岸的夜場人士 販售。該團伙透過手機應用程式成功招攬一名 30 歲,報稱職業為侍應的內 地梁姓男子。販毒團伙將毒品藏在多士爐內,並快遞至澳門,到貨後再指使 嫌犯到快遞公司接收。 嫌犯日薪 800 澳門元司 警 續 稱 , 嫌 犯 於 上 周 五( 4 日 )入 境 本 澳 , 前( 7 )日 入 住 中 區 一 間 酒 店,其後前往黑沙環龍園一帶,期間偵查人員發現他神色慌張,隨即上前 截查,司警在其身上搜出56小包合共約重16.7克的可卡因毒品,市價約 60,000 澳門元。嫌犯供稱是首次來澳販毒,並以日薪澳門幣 800 元受僱於香 港販毒團伙;而每小包重 0.3 克的毒品的售價約澳門幣 1,000 至 1,500 元不等,但嫌犯指至今並未出售任何毒品。疑犯現被控「 販毒 」罪,司警已在昨 (8)日上午將疑犯移送檢察院偵辦。 以電子產品及食品掩飾運毒近期同類運毒事件在本澳頻生,其中 8 月 12 日,司警拘捕一名 39 歲台 灣男子,其涉嫌收取藏有毒品的包裹後進行散貨,警方並在嫌犯房間內發 現一個電爐,相信毒品是被錫紙包裹藏在電爐內,躲避郵寄期間 X 光機的檢 測;今年 5 月,司警發現有香港販毒團伙將毒品藏於遙控車內,再以包裹形 式寄到本澳出售,黑市價值 4.4 萬元。 司警局日前指出,以郵包販毒的案件主要用電子產品和食品等作掩飾, 案件特點是犯罪成本低、可偽造收件及寄件人資料,並透過迂迴路線將毒品 寄至本澳。
明天(9月10日)是「世界預防自殺日」,衛生局為響應今年「世界預防自殺日」,一如以往繼續支持民間團體舉辦預防自殺日系列活動,並呼籲市民在明(10)日晚上8時左右在窗邊點亮燭光,以紀念逝去的死者及表示對自殺防治工作的支持。 為引起大眾對自殺問題的關注,世界衛生組織和國際自殺防治學會於2003年起將每年的9月10日訂為「世界預防自殺日」,今年主題是「同心協力,預防自殺」"WorkingTogethertoPreventSuicide",藉此宣揚自殺預防工作得以奏效,需要社會各界的重視和參與;每個人都可成為防止自殺的守門員,為自殺防治工作出一分力。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報告,全球每年有80萬人自殺身亡,相當於每40秒就有一人死於自殺;2016年全球年齡標準化自殺率為每10萬人口10.5人。 澳門自殺率呈反覆下跌 根據衛生局數據,澳門2019年共錄得66例自殺個案,當中50人為澳門居民,分別為男性29人及女性21人。近年澳門居民自殺率呈反覆向下趨勢,2019年更跌至自殺監測工作開展以來的歷史新低,降至每十萬人口7.4人;至於2020年上半年的自殺死亡情況,可能基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所引致的心理及經濟因素,今年1月至6月錄得36例自殺死亡個案,較2019年同期增加六例。無論如何,自殺一個案例都嫌多,需要社會各界攜手合作,共同守護寶貴生命。 自殺成因複雜的可預防 衛生局指出,自殺成因錯綜複雜,往往涉及多個因素,值得注意的是,自殺是可以預防的。為協助減少自殺的發生,市民可在日常生活中對身邊的人多聯繫、多溝通、多關懷,並鼓勵受情緒困擾的人積極尋求專業協助。衛生局轄下的塔石、筷子基、黑沙環、青洲坊、海洋花園及湖畔嘉模衛生中心已開設心理保健門診,同時,衛生局將持續透過財政資助及技術支援方式,協助本地非牟利團體(街坊會聯合總會、澳門婦女聯合總會等)設置社區心理輔導機構。上述所提及的心理諮詢服務費用全免,歡迎有需要的市民多加利用。
特區政府公布《澳門特別行政區城市總體規劃(2020─2040)》草案公開諮詢,是特區成立以來首份城市總體規劃,是現屆政府重要施政舉措。過去多年,本澳各項發展一直滯後,包括房屋、保育,交通等,各界矛頭皆指向遲遲未出台城市總體規劃,令各項發展無所適從。經過年醞釀,城市總體規劃終於出台,雖然只是規劃未來年發展,但對澳門未來可持續發展具深遠影響,市民應就規劃諮詢內容,踴躍發表意見,提供真知灼見,共同為未來發展獻策。 城市規劃對城市發展成敗影響巨大,特區政府早在2008年已就圍繞澳門總體城市規劃開展多項研究,並形成多份研究報告,但總體城市規劃一直杳無音信。時隔年《澳門特別行政區城市總體規劃(2020─2040)》草案終於上周出台,這份規劃草案作為本澳未來年的重要發展指引,將是澳門城市未來可持續發展最重要頂層設計和行動指南,市民參與非常重要。 回歸以來,澳門土地面積增長追不上社會發展及人口增長,如何善用土地資源十分重要,《城市總體規劃》草案對土地利用和空間布局作出有系統部署、策劃和實施管理,以期可以滿足社會與經濟需要,持份者眾多,如何公平分配資源,公眾參與是城市規劃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一直以來,本澳城市發展、景觀保育不足、房屋、特別是公屋發展緩慢,交通運輸配套落後,舊區重建至都市更新,以至產業多元發展,多年未見成效,社會普遍認為並非土地資源不足,政府早已收回多幅閒置土地,問題癥結在於未有總體規劃作為發展依據。剛發表的城市總體規劃,為澳門未來發展描繪藍圖,澳門面對的發展情況,有待各界積極參與,共同制定符合澳門整體利益的總體規劃。 交通亦是多年來居民關心的施政重點,城市總體規劃草案同步公布輕軌路線、布局,提升輕軌的覆蓋範圍,結合預測未來人口增長及分區人口分布,利用輕軌建設發揮運量大、快捷優勢,完善輕軌與巴士接駁,以期改善本澳長久以來的「搭車難」問題。 《澳門特別行政區城市總體規劃(2020─2040)》草案是本澳未來發展重要指導性依據,每名民眾都是社會持份者,公眾意見非常重要,應積極為澳門未來發展建言,推動建設優質生活環境。
澳門海關打擊非法出入境活動,持續加強對海上及沿岸巡邏,近日於新城填海A區附近破獲一宗利用機動木船協助偷渡案件,先後在岸上及木船上拘捕四名內地男子,移送司法機關處理。 海關昨(9日)晚公布案情,本月6日凌晨,海關關員巡經新城填海A區沿岸時,發現一名形跡可疑男子在徘徊,同時附近海面亦出現一艘可疑機動木船,關員懷疑有人正進行偷渡活動,遂通知海關快艇進行海陸攔截。行動中,岸上關員拘捕一名正準備偷渡出境男子,海關快艇上關員亦成功截獲該艘木船,拘捕船上三名男子,當中兩人懷疑為蛇頭,而另一人為非法入境者。行動期間,海關人員按照防疫工作指引,對截獲人士進行體溫檢測及做好一切防護措施,未發現異常情況。 兩蛇頭羈押候審 四名涉案人士分別為廣東、四川、雲南人士,年齡介乎27至46歲,當中兩名懷疑蛇頭涉嫌觸犯「協助」及「收留」罪,另兩名涉嫌偷渡男子,經調查被證實為禁止入境澳門人士,涉嫌觸犯「非法再入境」罪,已全數移送司法機關處理。經審理後,案中兩名蛇頭被羈押候審,即時移送路環懲教管理局;另外兩名非法再入境人士,一名被判處三個月徒刑,暫緩兩年執行,另一名被採取繕立身份書錄的強制措施,兩人已移交治安警察局作適當處理。 海關將涉案人士移交檢察院偵辦。(澳門海關提供圖片)
一名治安警察局警員在休班期間涉嫌醉酒駕駛被罰停職,此為今年第三宗同類事件。 該名休班警員於6月5日駕駛私家車在氹仔亞利雅架圓形地發生交通事故,治安警察局交通廳警員接報到場處理,經酒精測試發現該名警員涉嫌醉酒駕駛,案件在案發翌(6)日送交司法機關處理。隨後初級法院刑事法庭判處該名警員六個月徒刑,緩刑兩年及禁止駕駛一年三個月。 保安司司長辦公室網站的「警鐘長鳴」欄目昨(8)日公布,完成對該名警員的紀律程序調查,治安警察局局長批示對這名警員科處停職處分。 另外兩宗治安警察局休班警員涉醉駕案件,分別發生於今年4月27日及1月5日,有關警員分別被初級法院判處六個月徒刑、緩刑三年、禁止駕駛兩年,及判處四個月徒刑、緩刑一年三個月、禁止駕駛一年六個月,他們均被治安警察局科處停職處分。 警員在休班期間醉駕今年至今已發生三宗,治安警察局表示,事發後已即時將事件通報轄下各部門主管,責令各級主管加強對人員的教育及監督,必須注重個人行為及操守,遵守法紀。
路環石排灣經屋業興大廈旁業興大馬路工業區一個巨型深坑長期積滿污水引致環境衛生問題,困擾業興大廈居民長達七年,為長遠解決有關問題,環境保護局今年5月起利用質量較好的惰性拆建物料,逐步回填深坑,環境保護局昨(9)日發出新聞稿稱,目前已完成約一半回填工程,積水已大幅減少,預計今年底完工。工程完成後有助改善周邊環境質素和保障居民健康,並將消納超過12萬立方米的惰性拆建物料。 該巨型深坑長期積滿污水,「飼養」無數蚊蟲,多年來困擾業興大廈第三、六及第十座居民。經屋業興大廈居民表示,在2013年入伙時深坑已存在,長約50米、闊約30米、深約15米,夏季雨後大坑積水,孶生蚊蟲,積水發出腥臭味。 資料顯示,該深坑的地段,發展商原計劃在上址興建多層地下停車場,但由於涉及法律訟訴,工程被迫擱置。經屋業興大廈居民稱,於2013年入伙時,該深坑已存在。為長遠解決深坑積水引致的環境衛生問題,環境保護局今年5月開始,先抽走深坑積水,再利用經篩選的惰性拆建物料進行回填,至現時工程已完成一半。
澳門餐飲行業協會第五屆「我最愛餐廳選舉」頒獎典禮昨(8)日舉行,餐飲行業協會會長李蔭良表示,今年外賣平台接單量遠不及去年,在進駐及離開平台的商戶數字皆逾百宗,但整體數量出入不大,他解釋離開平台的商戶主要因為平台的結賬周期不理想、服務不到位等。至於近期亦有新外賣平台競爭者加入,以及政府加大監督力度,業界期望餐飲業與外賣平台業界可了解對方營運成本,相信在公平競爭下收費及結賬周期會有所優化。 餐飲行業協會會長李蔭良昨日受訪時表示,本澳疫情由今年4至5月起開始穩定,加上消費卡的推出,本澳餐飲界的內需已大致復原,而因疫情封關期間,部分餐飲業界生意額更有上升趨勢;惟旅遊區附近的餐飲業仍需要多加扶持。至於外賣平台方面,他稱疫情期間外賣平台接單量約比去年下跌五成,自今年8月起交易數字逐漸回升,相信要在年底或明年初才有望回升至疫情前的交易水平。他又提到,未來餐飲行業協會將致力深度旅遊服務質素,以及著力跨境電商合作,促進業界智慧餐飲發展。 澳門餐飲行業協會昨日於科學館舉行第五屆「我最愛餐廳選舉」頒獎典禮,五屆累68萬人次投票。今年,餐飲場所被分為28個類別,連同「金蓮花菜式獎」、「年度餐飲典範人物」、「人民日報獎」及「編輯大獎」等,共有146個獎項。 其中獲獎的三寶冰室負責人蘇先生表示,頒獎典禮有助餐飲業界推廣宣傳,疫情期間其茶餐廳生意額上升兩至三成,但現時較難聘請人手,主要原因是工種、工作地點及待遇問題,他亦希望外賣平台的結算周期及手續費可再改進。
網絡交友可謂陷阱重重,日前再有一名「熱血」青年墮入裸聊騙局,先後兩次被勒索,損失28,000澳門元,當騙徒食髓知味欲再次索款時,事主終於醒覺,並向司警報案求助。 事主24歲,本澳居民,任職倉務員,於今年7月下旬在社交平台認識一名女子,雙方交換聯繫方式後保持聯絡。至本月3日下午,該名女子提出進行視像裸聊,事主立刻答允,並按指示掃描二維碼下載一個手機應用程式。其後一名操純正普通話的女子與事主裸聊兩分鐘後突然暫停,隨後事主收到裸聊視頻及通訊錄截圖,對方勒索其購買8,000元點數卡。 因擔心裸照外傳,事主按對方要求購買點數卡,將序號及密碼拍照傳送給對方。之後,騙徒「獅子開大口」再向事主勒索購買20,000元點數卡,事主照做。至本月4日,食髓知味的騙徒再次要求事主購買點數卡,事主忍無可忍決定報警求助。司警已接手案件作進一步調查。
為加強九澳油庫在發生事故時的應變處理及溝通協調能力,消防局於本〈月〉日上午,聯同澳門油庫管理有限公司在九澳油庫內舉行火警疏散演習,期望藉此提高突發事故發生時的救援效率。 是次演習模擬於路環九澳油庫內其中一個油罐在維修作業過程中,由於一名工人在進行燒焊工作時,所產生之火花點燃了鄰近的帆布而引發火警,火勢不斷擴大並波及油罐外圍之棚架,期間有一名工人於撤離時吸入濃煙不適。其後,油庫負責人隨即啟動火警疏散計劃,指令現場停止操作,及按照內部應急計劃疏散了58名人員到逃生集合點,同時致電消防局報案。消防局接報後立即派遣10輛救援車輛及43名消防人員趕赴現場,立即展開滅火救援工作,將火勢撲滅,並模擬將一名傷者送往醫院治理。 是次演習,消防局表示與九澳油庫共派出百多名人員參與,過程順利且達到預期目的及效果;同類演習將會定期舉行,主要目的是測試發生事故時的應變能力及溝通機制,提升九澳油庫的安全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