僑總辦慶祝祖國及特區成立晚宴

冀澳門經濟逐步復蘇展現活力

由澳門歸僑總會舉辦的「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1周年、慶祝澳門特別行政區成立21周年暨澳門歸僑總會成立52周年」聯歡晚宴於昨(21)晚假萬豪軒舉行。 歸僑總會會長劉藝良致辭表示,在中央的大力支持下,在行政長官和特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澳門防疫抗疫工作取得積極成果,並率先對內地全面恢復自由行,相信澳門經濟將逐步復蘇,活力再次展現。僑總和僑界社團將繼續大力配合和支持特區政府的常態化防疫工作和恢復經濟的各項活動,與澳門社會各界團結一致,為澳門經濟發展、民生改善工作貢獻。 劉藝良續稱,疫情雖然持續,國家發展從未止步,澳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步伐亦堅強有力。當前,澳門面臨著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一帶一路」倡議、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規劃建設等戰略機遇,澳門僑界將積極發揮自身獨特優勢,進一步發揮優勢拓展平台、推動合作,為澳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實現經濟適度多元發展作貢獻。 歸僑總會理事長王彬成表示,澳門特區防疫抗疫工作創造了社區和醫護人員零感染,死亡率為零的獨有成績,但新冠肺炎仍在全球蔓延,澳門內防反彈、外防输入的抗疫工作依然面臨挑戰。澳門僑界領導和社會各界同心同德、克服艱難,迎接澳門更好的明天。 澳門歸僑總會昨日舉辦聯歡晚宴,慶祝祖國成立71周年及澳門特區成立21周年。(馮靖欣攝)

22/10/2020
10553

訪青島回澳未申報雙雙被揭發

一醫生被調查 一居民強制隔離

因應近日青島疫情變化,本澳衛生當局要求本月13日起,入境前兩周內曾到青島人士須接受14日醫學觀察。一名本澳居民因隱瞞青島旅行史,被熱心市民舉報,衛生局前(20)日對其實施強制隔離。另外,仁伯爵綜合醫院一名整形外科醫生於今年9月25日至10月5日期間到過青島,但回澳上班時沒有按防疫規定出示健康碼和及作出申報,被醫院展開調查程序。衛生局提醒巿民配合出入境防疫措施,切勿以身試法。 因應青島疫情,衛生局於10月13日零時起,要求所有在入境前14天內曾經到青島市人士,須在指定地點接受14天醫學觀察。同時,衛生局亦將所有已入境但在入境前14天曾到過青島人士之健康碼變為黃色,要求其按照《預防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自我健康管理注意事項》進行健康管理。 上傳青島「打卡」相被舉報 衛生局於本月15日接獲熱心巿民的電郵舉報,指發現有人在社交平台上上傳近期於青島外遊的照片並於當地「打卡」,懷疑該人士返回澳門時隱瞞申報曾到青島巿,以規避隔離醫學觀察措施。經治安警察局介入調查後,鎖定嫌疑人為一名35歲男性本澳居民,他承認於本月9日至13日在青島巿逗留,並在14日於關閘入境時在澳門健康碼的健康申報中,沒有申報曾到訪青島巿的事實。衛生局決定對其採取強制隔離措施,並由警方對其涉嫌違法行為作進一步跟進。 根據《傳染病防治法》規定,進入澳門的人士應如實作出健康申報,違者可處最高六個月徒刑或科最高60日罰金,衛生局提醒巿民切勿以身試法,並呼籲巿民配合本澳現時的出入境防疫措施,以阻截輸入性病例,嚴防疫情反彈。 醫生青島回澳未申報照樣診病 衛生局前日指出,仁伯爵綜合醫院一名整形外科醫生於9月25日至10月5日曾到青島,10月6日開始上班。按相關管理規定,該名醫生需要向主管作出申報和進行自我健康管理,並需由主管作出特別工作安排。但該名醫生未有按指引向上級作出申報,繼續臨床診治工作,也未按規定於每天上班時出示健康碼。 至本周一(19日)該醫生已離開青島市14天,期間未有出現不適情況,兩次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和病毒抗體均為陰性,顯示沒有感染新冠肺炎,其曾診治病人和接觸的同事受感染可能性低。 衛局:督促嚴格執行防疫措施 就此次事件,衛生局指示仁伯爵綜合醫院作出檢討和跟進,已要求該醫生暫停上班繼續觀察七天,並對其展開調查程序;同時對該醫生曾接觸的醫護人員和病人作病毒核酸檢測,並進行風險評估和適當跟進。 此外,衛生局要求各級主管督促各員工,如14日內到過疫區必須按規定申報,並嚴格執行上班出示健康碼的規定。衛生局強調,現時全球新冠疫情嚴峻,「外防輸入,內防反彈」是目前本澳防疫目標,必須要嚴格執行各項防疫措施。

22/10/2020
20189

海關治安警關閘掃蕩水客活動

搜兩舖拘14人撿貨值312萬元

澳門海關再聯同治安警察局打擊水客活動,前天(20日)在北區一商場內搗破兩間與水客活動有關店舖,查獲合共超過15,000件貨物,估值約312萬澳門元,共拘捕14名涉案人士進行調查及起訴。 澳門海關昨(21)日晚發出新聞稿稱,海關聯同治安警察局持續嚴厲打擊水客活動,透過密切監察有關活動情況,加強情報收集及執法部署,對水客活動保持高度打擊態勢。本月20日,海關與治安警察局採取聯合行動,於北區一商場內搗破兩間與水客活動有關的店舖,查獲合共超過15,000件貨物,估值約312萬澳門元。海關及治安警察局已依法對14名涉案人士進行調查及起訴。 分析情報數據鎖定騎士馬路一商場 海關稱,海關不斷地察懷疑與水客活動有關店舖,並持續與治安警察局交換情報,透過連日來所收集的情報及數據分析後,鎖定位於關閘騎士馬路一商場,懷疑為與水客活動有關的倉儲及銷售窩點。20日下午見時機成熟,海關聯同治安警察局採取行動,發現商場內有大量人士聚集,現場多個舖位囤積大批食品、飲品、酒類、藥物、護理及美妝產品等貨物。 海關及治安警人員對商場內店舖逐一核查,最終對兩間涉嫌違規店舖作出起訴,於一店舖內發現部分貨物未依法領有報關文件,而另一店舖懷疑非法聘用人員,將貨物以「螞蟻搬家」形式分批運送出境,以規避粵澳兩地海關的監管。 十名水客是外地僱員 海關根據《對外貿易法》相關規定,分別對兩名店舖負責人、一名商場業權人、一名店舖職員及十名水客作出起訴,一經判罰,最高可被科處十萬澳門元罰款,而被查獲的貨物亦會宣告歸澳門特別行政區所有。同時,治安警察局經調查發現其中一名店舖負責人涉嫌觸犯《非法入境、非法逗留及驅逐出境的法律》,將移交檢察院處理;此外,涉案十名水客涉嫌違反《聘用外地僱員法》,治安警察局已提起有關程序。海關會就有關案件作更深入的調查,跟進有否更多人士牽涉其中。 外僱違法影響在澳逗留許可 海關呼籲,市民及外僱人士切勿因貪圖利益而從事水客活動,加重防疫負擔,影響本澳得來不易的防疫成果。此外,根據《非法入境、非法逗留及驅逐出境的法律》相關規定,外僱人士倘多次作出違反法律或規章的行為,將有可能影響其在澳門的逗留許可,故切勿以身試法。海關將繼續針對水客活動作嚴厲打擊,任何人士如發現相關違法行為,可透過海關熱線28965001、傳真或電郵info@customs.gov.mo向海關舉報。

22/10/2020
10264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