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利用欠缺技術分析

意見指《總規》草案「危機四伏」

澳門電台節目《澳門講場》昨(9)日與聽眾一同探討城市規劃草案內容。城規師胡玉沛形容城市總體規劃草案為「危機四伏」,認為土地利用並沒有着墨說明技術分析,欠缺詳細解釋,以商業用地為例,原海洋世界地段為商業區,何解不設於車胎公園,非要設於海邊不可? 節目上,有聽眾認為經歷多番辛苦才成功收回的疊石塘,現時被規劃為中低密度居住區是不合理,批評稱:「呢度一定係豪宅,唔會比普通市民住。」更質疑是為商人圖利;另有聽眾批評整體輕軌沒有預案,過去多個不同範疇的草案或規劃好似積木「砌完又重新再砌」,浪費時間。 胡玉沛同樣不認同疊石塘劃分為居住區。他指出,路環是澳門城市「最後的後花園」,笑言:「無理由嗰到會有公屋別墅啩?」為何仍要刻意挖掘山體?澳門各區屬於混合區城市,有工業、零售等範疇,政府是否有考量路環區是否可滿足「職住平衡」(即職工的數量與住戶的數量大體保持平衡狀態)。另一方面,胡玉沛認為慕拉士轉為商業區,或會扼殺設於該區工業大廈內的文創、藝術、物流等發展。 文遺研創協會副會長龐朝暉指出,即使該份城市規劃出台後,相信仍難以避免與文遺保育間的爭議,而18區詳細規劃需在總體規劃基礎上進行,龐朝暉擔憂政府無詳細說明,或會留下爭議伏線。 澳門經濟學會副理事長李振國則指出,草案預留較充足的土地資源給予旅遊博彩發展,建議將工業用地活化或高技術高增值升級發展,但因應社會急速發展,特區政府應更有前瞻性,預留一定土地資源發展新方向,但海洋經濟、海洋旅遊配套、碼頭設施等則未有細化說明。 門經濟學會副理事長李振國(左)、城規師胡玉沛(中)、文遺研創協會副會長龐朝暉(右)出席電台節目與聽眾一同探討城市規劃草案內容。(鍾佩欣攝)

10/09/2020
19217

前運輸工務司司長劉仕堯退休

每月退休金近六萬元

《特區公報》昨(9)日刊登行政法務司司長批示,前運輸工務司司長劉仕堯因到達公職服務年齡上限退休。劉仕堯於2007年3月起接任運輸工務司司長,直至2014年第三屆特區政府任期屆滿,他退休前任職行政長官辦公室顧問。劉仕堯在運輸工務司司長任內處理了多項涉及土地的工作,包括修訂了《土地法》和開展收回閒置土地。 行政法務司司長批示顯示,以定期委任方式擔任行政長官辦公室顧問之市政署第四職階首席顧問高級技術員劉仕堯,因符合現行《澳門公共行政工作人員通則》規定,已屆服務年齡上限而離職退休。其每月的退休金根據上述《通則》規定,以其25年工作年數作計算,由本年8月6日開始,訂定為59,434.40澳門元,並在有關金額上加上五個年資獎金。 劉仕堯於1984年12月加入澳門市政廳,歷任工程部助理技術員、工程組組長與處長、衛生暨清潔部部長、1996年7月任市政司副司長,1999年1月至澳門回歸前被任為市政廳市政司司長。澳門回歸後任臨時澳門市政局執行委員會副主席;2002年元旦起民政總署成立,獲委任民署管理委員會主席。另外,他亦曾被委任為澳門特別行政區第二、三屆立法會選委會委員、澳門環境委員會委員。他於2007年3月起接任運輸工務司司長,直至2014年第三屆特區政府任期屆滿。

10/09/2020
22309

拍賣品中標人必須繳交印花稅

政府冀主辦方與取得人承擔連帶責任

立法會第三常設委員會昨〈9〉日繼續細則性討論《修改〈印花稅規章〉及〈印花稅繳稅總表〉》法案,財政局局長容光亮等政府代表出席會議。法案新文本新增三項條文,負責審議法案的第三常設委員會主席黃顯輝會後引述政府解釋,有關規範是防止有人規避應繳納的印花稅。黃顯輝表示,政府就法案提交較全面的工作文本,文本中優化競賣中數條條文,拍賣物件的中標人,包括建議不論被拍賣品是否已移交予中標人、中標人是否承認有關拍賣活動,抑或相關拍賣活動產生效力與否等,中標人都必須依法繳交,以確保政府收取應得的印花稅,同時建議主辦拍賣的私人實體與取得人須承擔連帶責任。 網上拍賣監管難另有委員關注現時有不少拍賣活動於網上進行,政府如何監管以及依法收取相關印花稅,黃顯輝引述政府代表指出,主辦方需先向市政署申請有關行政准照,再由財政局了解活動時間及地點等,而政府對現行的拍賣活動有既定稽查和監管,但如果拍賣網站的伺服器並非在本澳登記,則較難監管。 基於便民的措施,法案亦建議未來財政局工作人員接受專門的培訓,按照《公證法》規定,為有關的租賃合同簽名進行公證上的認定簽名,俗稱「認筆跡」,即是日後市民無需前往政府或私人的公證署辦理認定筆跡的手續,政府期望在統一地點處理認定筆跡,以及繳納印花稅等工作,節省市民時間。委員會認同有關便民措施。 黃顯輝又稱,因法案涉及較多技術條文,相信今個會期內未能完成細則討論,日後委員會會與政府繼續優化法案文本,有信心於下個會期內可提交至立法會大會。

10/09/2020
14539

青洲美樂花園現嚇人裂縫

居民憂善豐重現 當局指非結構問題

位於青洲河邊馬路的美樂花園,懷疑受到旁邊正興建消防站地盤施工影響,其五樓天台出現透光性裂縫,闊度約為三厘米,由五樓延伸至地下,並伴隨著石屎剝落,大廈居民擔心安全受到威脅。土地工務運輸局昨(9)日回應傳媒查詢指出,此為建築物的伸縮縫,並非結構出現裂縫,已再次安排開展進一步樓宇檢測工作,並會與小業主及承建單位保持溝通。 前(8)日在網絡社交平台有網民發帖指出,青洲美樂花園懷疑受旁邊正在興建臨時青洲消防行動站的地盤影響,五樓天台出現嚴重的透光性裂縫。事件隨即引起社會關注,昨(9)日早上不少傳媒到場了解事件。 青洲美樂花園分為三座,就記者在現場所見,第一座和第二座之間的外牆上可見一條裂縫,而在大廈內觀察,第一和第二座之間的裂縫闊度約三厘米,可以透過裂縫隱約看到屋外透入的光線。居民暫時以紅白藍膠布遮蓋天台裂縫,避免雨水滲入大廈內。 居民質疑工程引致沙土流失 大廈業主會主席陳家成昨日受訪表示,在旁的地盤每日抽走沙土,可能導致地底沙土流失造成危險,又認為是建築商疏忽引致。現時居民最擔心大廈有倒塌危機,成為第二座善豐花園。居住在美樂花園20多年的小業主馮女士指出,裂縫於近月出現,她稱「驚係驚架喇,都無辦法,唔通瞓街呀?」她希望政府多加關注,最好重建大廈。 地盤已停工美樂待加固 身兼青洲坊會副理事長的小業主陳鳳表示,得知有關情況後,已即時通知房屋局、工務局和消防局,日前政府約見了業主代表及建築商開會,建築商指地盤監測儀器顯示,有關數據未超出安全範圍。而業主則不接受有關說法,直言數據與實際情況不符,擔心安全受到威脅。 陳鳳續稱,政府最後決定勒令地盤停止鑽地樁,同時建議居民暫時以帆布遮蓋天台裂縫,避免雨水滲入大廈內。陳鳳希望當局對大廈開展加固工程後,再允許地盤復工。 工務局:監測數據保持穩定 土地工務運輸局昨日回應表示,經初步檢查在現場發現為建築物的伸縮縫,並非結構出現裂縫。 在相關工程施工前一個月,工地周邊包括美樂花園已由獨立第三方安裝監測儀器,並取得初始環境的相關數據,而對比施工期間,各項監測數據一直保持穩定,沒有明顯變化,相關監測工作會持續進行。當局昨日再次安排人員到現場開展進一步樓宇檢測工作,並會與小業主及承建單位保持溝通。 根據房屋局資料,美樂花園大廈為經濟房屋,1987年11月26日入伙,樓齡約33年。於2008年青洲社屋大樓興建期間,美樂花園小業主擔心大樓建成後對其居住環境的採光、通風造成影響,同時亦憂慮樓宇結構可能因大樓施工而受損。政府部門就此為小業主舉行解釋會,指出工程施工前承建商必須對周邊樓宇結構進行檢查,若證實周邊樓宇因施工所引致的損毀,政府定必責成承建商按程序進行修復。

10/09/2020
26478

騙徒「 送服務上門 」教操作轉賬

七旬翁遭電騙痛失近80萬

電話騙案無日無之,手法層出不窮,更非常貼心,騙徒為求騙取巨款不惜現真身,安排來澳「送服務上門」,親自陪同受害人到銀行開設網上賬戶,再用手機電子賬戶轉走存款近80萬元。事主係一名年近七旬老翁,早前墮入電騙陷阱,誤信涉及內地一宗「刑事案」,被內地有關部門要求交出所有資金「審查」,但因老翁不熟手機操作,騙徒隨即變陣,更派「職員」陪同事主開設網上銀行,取得相關帳號及密碼,最終騙走事主合共近80萬元。 司警發言人陳煥文昨(9)日在記者會通報案情稱,案中男事主為69歲本澳居民,今年7月中在家中的固網電話接獲自稱「澳門電信管理局」職員來電,指其內地實名登記的電話號碼涉及「內地電騙案」,將凍結本澳的銀行賬戶資金。電話其後轉線至「北京檢察院科長」,對方訛稱會進一步調查事件,要求事主交出所有資金到對方提供的「安全賬戶」中調查。事主表示不熟手機操作,電話於是轉線到科長的上司「檢察官」,教導他手機轉賬,但亦不成功。 騙徒親身上陣指導轉帳事主雖然上當受騙,但因不懂得電子轉賬操作,差點可逃過一劫。騙徒眼見「水魚」已上釣只差臨門一腳,一不做二不休,竟於同月底安排一名男子登門尋找事主,聲稱來自內地,親自陪同事主到銀行開設網上賬戶,事主不虞有詐,將相關賬號及密碼交給該男子處理,開戶後按指示回家等候消息,但一直無下 文。直至本月6日,事主自行到銀行打簿,驚覺戶口只剩500澳門元,72萬澳門元及50,000元人民幣遭人提走,即時聯絡騙徒卻已失聯。事主懷疑受騙於是報警求助,司警接手調查案件,暫未有人被捕。

10/09/2020
10419

持修計劃重出發 加強監管發揮最大化功效

持續進修發展計劃實施多年,過去不斷爆出有教育機構以偽造文件、冒簽等方式「呃資助」,計劃一度需要暫停並予以整頓;直至今年月,新一期持發計劃才重新接受申請,每名受益人的資助金額上限維持6,000元。特區政府鼓勵居民修讀課程終身學習絕對是好事,然而,市面上的教育機構質素一直被批良莠不齊,如何強化監察和規範,才是關鍵。 特區政府在2011年推出「持續進修發展計劃」,目的是透過資助澳門居民持續進修,加強本澳的學習氛圍,並提升個人素養和技能,從而配合經濟產業多元發展及營造學習型社會。該計劃已實行了三個階段,每階段為期三年。計劃自推出以來,確實受到大眾歡迎,不少市民利用課餘或工餘時間,報讀一些有興趣的進修培訓課程,以增長自身知識。然而,計劃亦不時被批評課程形式大於內容,更不時有教育機構被揭發出詐騙、濫用資助、偽造文件和管理不善等違規情況。 為應對五花八門的詐騙方式,當局積極進行各項優化完善工作,包括於新一階段計劃將引入全面電子化模式,採取電子報名、電子簽到、電子實時監察等一系列措施,並透過建構及完善資訊系統,更具親身性及實時性,從而更全面及有效強化計劃的監察工作,至於成效怎樣,則仍有待觀察。 持續進修計劃過往三期花費龐大公帑,超過億元,新一期計劃中,政府亦預算八億元,絕不是少錢,相信現時不少教育機構都在磨拳擦掌,盤算如何瓜分市場,如何做到有效監察,確保公帑合法、公正和具有效益妥善使用,值得社會關注。誠如行政長官賀一誠所言,當局必須慎重,給「正正規規」學習的澳門市民,使計劃發揮最大化功效。 澳門經濟與社會高速發展,活到老、學到老,持續提升個人技能,至關重要。政府向來高度重視人才培養,市民亦希望自我增值,尤其疫情仍然影響環球情況下,本澳失業率和經濟仍受影響,因此目前推出新一輪持修計劃是合適時機,當局應趁機會鼓勵居民報讀一些實用性的技能課程,提升個人競爭力,更好的裝備自己,應對現時社會狀況。

10/09/2020
9691

美樂花園裂縫或因水土流失

工程師促政府作補救方案

對於青洲美樂花園出現裂縫,澳門資深工程師蕭志泳昨(9)日受訪指出,若地盤進行抽取地下水土工程,可能會導致地下水土流失,或多或少會對周邊樓宇造成影響,由於無法了解現時土質和地盤具體施工情況,因此存在較多不肯定因素。 蕭志泳續稱,由於美樂花園已有數十年樓齡,當時的施工技術相對落後,建造樓宇時未必有「樁基礎」,而是透過「花籃式」打造地基,「可能係以簡單嘅鋼管樁或者木杉樁,如果有樁基礎,就唔會有太大影響,宜家好難肯定」。 或以鋼架作臨時支撐 目前大廈裂縫寬可透光,住戶均人心惶惶,蕭志泳認為,裂縫在如此短時間內出現,大廈的安全程度無法預測,有關地盤應該馬上停工,並建議政府及承建商應重視問題,盡快找出造成裂縫的原因,並了解地盤的施工技術,「先把脈,再治療,先可以對症下藥」。他又建議政府應給出補救方法,或可考慮以鋼架作臨時支撑,避免裂縫加大。 至於裂縫出現是否涉及大廈樓宇結構問題,蕭志泳表示,存在多方面影響因素,包括地盤工程是否進行開挖泥土工程、建造大廈時施工設計方法、地下土質隨歲月變遷而有所改變等。他又認為,城市是要不斷發展,但應該恰當平衡各方面利益,達到有效發展。

10/09/2020
18005

送手遊道具及紅包作餌

變態男外僱誘騙男童拍攝下體被捕

治安警昨(9)日公布一宗「 對兒童之性侵 」 及「 與未成年人色情物品 」案件。一名男外僱涉 嫌以贈送網絡遊戲道具和發送手機「 紅包 」為 由,誘騙本澳九名男童向其發送下體相片及影片 供其欣賞,並曾相約涉案男童到公園打機期間作 出撫摸行為,亦有一名男童被誘騙拍攝下體相片 及影片。 被捕男子姓周,30歲,報稱是一名店務 員,為一名外僱。治安警昨(9)日通報案情稱, 於本月 6 日一名本澳女子帶同其兒子(受害人男 童一)報案,男童表示,在 8 月下旬與其朋友(受 害人男童二)在氹仔某快餐店期間,一名陌生男 子向他們搭訕,並邀請他們一起玩手機遊戲,其 後更交換聊天軟件,並不斷透過聊天軟件要求兩 男童傳送自拍下體照片,而兩位男童均拒絕。 男童一其後將嫌犯賬號刪除,但男童二受男 子贈送的手機遊戲虛擬道具所吸引,更應邀在本 月 2 日下午到氹仔某公園一起打機,打機期間嫌犯 曾撫摸男童二的腹部及下體,男童二當時因害怕 沒有作出反抗,其後男童二亦將嫌犯的賬號刪除。 警方接手調查後,透過公園監控系統鎖定嫌 犯身份,在本月 7 日於氹仔柯維納馬路將其截獲。 經查問後嫌犯供稱,早前在氹仔基馬拉斯大馬路 附近,透過贈送遊戲虛擬道具和發送「 紅包 」為由,加了九名男童(當中包括兩名本案受害者) 聊天軟件,而這九人中曾有一人被 28 元手機「 紅 包 」誘騙,向嫌犯發送了其下體相片及影片。 治安警稱,發現嫌犯的三部手機和移動硬盤 搜出合共約 17,000 張色情照片和 2,000 條色情影 片;嫌犯稱大部分照片均是在網上下載及經內地 男童向其發送所得。治安警將其控以對「 兒童性 侵犯 」,及「 未成年人色情物品 」罪,移送檢察 院處理;同時亦已通知教青局及社工局跟進。警 方又呼籲其他受害人前來報案,家長應多關心子 女,提高子女自我保護意識。

10/09/2020
16432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