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琴新口岸設3,625個停車位

下月底前分層分批免費開放

橫琴新區管委會主任楊川在橫琴新口岸開通儀式的記者會上透露,為方便過關旅客,橫琴口岸及周邊800米範圍內可提供公共車位11,474個。口岸設有3,625個停車位,其中地下負二層、負三層的2,520個停車位,將視旅客流量情況自昨(18)日起至9月30日止,分層分批免費向社會公眾開放,滿足廣大旅客的停車需求。 楊川又指,橫琴新口岸新旅檢區域開通後將實施「合作查驗、一次放行」通關模式,兩地查驗單位通過信息互換、監管互認、執法互助,過關旅客只需排一次隊就可完成出入境手續。而客貨車查驗也將採用「合作查驗、一次放行」模式,珠澳兩地查驗單位共享設施設備,搭建共享數據傳輸平台。橫琴新口岸全部建成投入使用後,每日可接納通關車輛輛次,年通關量人數可達8,000萬人次,車輛可達250萬輛次。 口岸周邊交通配套將陸續建成據他介紹,橫琴口岸將陸續建成珠澳軌道交通、公共交通和步行交通系統高效銜接的綜合交通樞紐,主要解決廣珠城軌、澳門輕軌、公交、長途巴士、出租車、社會車輛、行人等交通流線之間的快速接駁和轉換。 軌道交通方面,今早廣珠城軌延長線,珠機城軌一期已正式開通,起點珠海站,終點珠海長隆站,途經灣仔北站、灣仔站(暫未開通)、十字門站、橫琴北站、橫琴站等車站。未來高峰發送量約每小時5,000人,將成為連接珠澳交通網絡的換乘中心。運營初期,新線路每天有21趟列車往返,並有一列從珠海開往廣州南。未來澳門輕軌延長線將在橫琴口岸與珠機城軌形成有效銜接。 橫琴新區管委會主任楊川表示,橫琴新口岸的停車位將免費開放。 (梁啟迪攝)

19/08/2020
53736

見證路氹繁華20年

蓮花口岸功成身退

隨著橫琴新口岸旅檢通道啟用,蓮花口岸也正式功成身退。昨日下午2時30分,所有旅客禁止進入蓮花口岸邊撿大樓,最後一邊接駁巴士及最後一輛出境車輛開出,蓮花大橋往來兩地舊口岸的路段封閉。當半小時後大橋再次開通時,蓮花口岸路氹邊檢大樓已經走入歷史。 路氹邊檢大樓於2000年3月28日隨著蓮花大橋通車正式啟用,是澳門與珠海第二個路上交通邊境,自2014年12月18日起改為24小時開放,是澳門與內地除跨境工業區口岸以外,首個全天候開放的口岸。 20年來,無數的旅客經由蓮花口岸抵達澳門,見證路氹娛樂場度假村最輝煌的時期,也為關閘口岸分擔了一大部分的旅客人流。 在蓮花口岸關閉的前夕,仍有不少市民和旅客「衝關」。鄭先生表示,知道橫琴新口岸和蓮花口岸的交接工作需要半小時,故特意趕在蓮花口岸關閉前過關。 他非常期待新口岸的啟用,又指以後過關將會更加省時方便,因為蓮花口岸需要乘坐穿梭巴士才可以抵達珠海口岸,平時完成整個通關流程平均需時約15至30分鐘左右,「依家新聞好似話只需要一分鐘就可以過關」,因此相當期待。 居住珠海的內地學生馬同學昨日也在蓮花口岸關閉前通關,他認為,新口岸的開通可以更方便地上學,因為巴士可以直接開到口岸,之後過關,毋須再轉乘穿梭巴士。但現時對於巴士站的更改不是很清晰,還需自行查詢了解。 昨日下午2時30分,蓮花口岸正式停用,治安警員在大門上鎖。(新聞局提供圖片)

19/08/2020
25440

昨晚11時30分改掛八號風球

「海高斯」本澳100公里內掠過

氣象局於昨晚11時30改掛八號風球,預料將維持至今日上午,發出九號風球可能性中等至較高。 強烈熱帶風暴「海高斯」今(19)日清晨在本澳東南約100公里內掠過,其中心最大風速達到每小時92公里,大致趨向珠海至茂名一帶。今日剛為農曆初一,正值天文大潮,澳門氣象局在昨晚8時30分發出橙色風暴潮警告,預測今早5時至中午12時低窪地區會出現嚴重水浸,水浸高度介乎1至1.5米之間。民防中心昨晚8時30分已啟動撤離計劃。 根據氣象局資料顯示,澳門於前(17)日發出一號風球,直至昨(18)日下午3時30分改掛三號風球,因應風勢持續增強,於晚上11時30宣布改掛八號風球。氣象局續指,本澳昨晚至今日早上風力顯著增強,吹七至九級偏東風及有陣風,且有頻密的大驟雨及雷暴。 昨晚啟動撤離計劃料涉2,800人 民防行動中心昨(18)日就氣象局發出風暴潮警告舉行新聞發布會。警察總局局長、民防架構聯合行動指揮官梁文昌表示,昨晚8時30分已按橙色風暴潮標準啟動撤離計劃,而該計劃屬呼籲性,而不是強制性。梁文昌預料涉及2,800人和個商戶,他又呼籲大眾留意官方媒體消息和颱風動向。同時因應風勢增強,以及驟雨及雷暴來襲,警方已派員到低窪地區呼籲居民離開。 設四站點接載居民往避險中心 交通規劃及建設廳廳長鄺偉卓表示,已協調巴士公司安排車輛,在四個站點接載有需要人士前往避險中心,包括下環街市、營地街市、沙梨頭衛市青洲避風中心。另外,20個低窪地區停車場於在9時30分關閉,而所有路邊夜間停車位亦即時開放給有需要車輛停泊。 八號風球後一小時巴士停駛 鄺偉卓續指,本澳發出八號風球前20分鐘,所有巴士路線會陸續發出尾班車,發出風球後一小時所有巴士路線會停駛。昨日開通前往橫琴新口岸和蓮花大橋的701X路線,亦會因應蓮花大橋封閉而停駛;港珠澳大橋穿梭巴士方面,平日尾班車約晚上8時許開出。至於跨海大橋將於氣象局發出八號風球後1.5小時內封閉,而西灣大橋下層車道會在一小時內開放。 發布會上,出席的社會工作局局長韓衛表示,17間避險中心昨晚8時30分投入運作,社工局已安排130名工作人員當值,正積極安排避險中心各項物資、設備運送,管理平台準備就緒。 商戶:預咗會浸 希望損失少啲 氣象局預測今早5時至中午12時低窪地區會出現嚴重水浸,水浸高度介乎1至1.5米之間。昨午時分本報記者到內港一帶觀察,發現仍有不少的商戶自身沒有安裝防水閘。有商戶坦言,即使安裝防水閘亦不一定對商戶有用,事關「倒灌」問題持續,海水及污水依然會在室內的沙井湧出,他失望地表示,現時唯一解決方法,只能將貨品抬高,以減少經濟上的損失,他笑言:「預咗會浸,但只希望損失少啲啦」。 另有部分商戶於昨日中午時分,已陸續開始裝設防水閘以及把部分貨品抬高,亦有市民用繩索將路邊的垃圾桶與欄杆綁緊,以防水浸時被沖走。有裝設防水閘的商戶擔心水浸而造成經濟損失,故在昨午預先裝設防水閘,且將商品放在高位,而在凌晨時分亦會有員工駐守店內,以防有突發事件。他又指是次颱風似乎來勢較慢,認為有更多時間做好準備。

19/08/2020
28264

參考新學年開學情況作安排

社工局:9月具條件復托

因受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影響,所有受資助托兒所今年1月29日起暫停服務,並呼籲私人托兒所跟隨暫停服務。社工局局長韓衛昨(17)日透露,局方較早前已經與托兒所召開會議,新學年下(9)月開課時,「確定了基本有條件復托」,但仍要參考應變協調中心及衛生局意見,亦要視乎教青局整體開學情況。局方會參考教青局開學時間作一定安排,相信會採用保險做法即以循序漸進方式,逐漸增加復托名額,避免「一窩蜂」投入服務。 今年1月28日,社會文化司司長歐陽瑜在新冠病毒感染應變協調中心新聞發布會上宣布,因應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由1月29日起本澳所有受資助托兒所暫停服務,恢復時間有待通知同時呼籲私人托兒所暫停托兒服務。歐陽瑜指,明白不少雙職家庭需要托兒服務,但經考慮幼兒的人身安全後,決定暫停受資助托兒所服務。 本澳有不少雙職家庭需要托兒服務,社會工作局了解到有部分家長於疫情期間,在照顧幼兒上有一定困難,有見及此,當局與部分托兒所商討推出「友善措施」。受社工局資助托兒所自6月22日起陸續推出友善托兒服務,以減輕疫情期間家長照顧幼兒壓力,推出「友善措施」為原先在托幼兒提供基本日常照顧等友善服務,但過程不設培育及互動性活動。 復托具體方案已準備好社工局局長韓衛昨(17)日出席活動接受傳媒訪問時表示,關於復托安排,除政府意願和疫情考慮外,還要視乎托兒所特殊措施執行情況和家長意願,他稱,友善服務托額足夠,但有家長以安全作考慮有一定比例的學兒未返回澳門。 他透露,局方較早前已經與托兒所召開會議,「確定了基本有條件復托」,但仍要參考應變協調中心及衛生局意見,亦要視乎教青局整9體開學情況,局方會參考教青局開學時間作一定安排,相信會採用保險做法即以循序漸進方式,逐漸增加復托名額,避免「一窩蜂」投入服務。 此外,韓衛還透露,具體方案已經準備好,待各學校具體開學日期,料有一至兩周時間錯開復托時間,避免令交通等方面造成較大壓力。

18/08/2020
31883

氹仔日昇長者中心投入使用

為年滿55歲居民提供支援服務

街總氹仔日昇長者中心昨(17)日開幕,為年滿55歲或以上居民提供便利及優質支援服務,包括開展教育、發展及社交康樂活動,提供膳食服務、護老者支援服務、個案輔導及資源轉介等,以達到改善長者的生活質素,推動社會共同建立互助關懷的社區為目標。社工局局長韓衛出席並主持開幕儀式,他指出,特區政府自2016年開始落實《2016至2025年的長者服務十年行動計劃》,持續增加長者服務範疇的資源投放,透過與民間機構共同合作開展多元化長者服務,以回應長者的各種服務需要。 韓衛相信日昇長者中心投入服務,可以為日昇樓以至鄰近屋苑長者提供服務,同時能藉社區推廣活動,提升長者對特區政府政策和服務的認識,為他們的「原居安老」提供更有利條件。 街總理事長吳小麗致辭時表示,街總率先引進新的護老科技元素,把智慧科技輔具與遊戲相結合並應用於失智症長者的治療當中,讓他們更享受治療過程,同時開展「玩具圖書館」服務,讓長者「寓遊戲於健腦」以預防和延緩失智症。 此外,街總也十分關注長者精神健康,特別是社區仍存在一批隱蔽及缺乏社會支援長者,透過舉辦「關愛社區大行動」,由商戶、義工和學生等組成的發掘社區隱蔽長者大行動,使一些尚未接受社會支援服務的長者及時得到社區的關愛。

18/08/2020
34307

本澳近期多宗墮樓事件

韓衛籲有需要人士應尋求專業協助

針對本澳近期發生多宗墮樓事件,當中一宗涉及社工局屬下院舍,社會工作局局長韓衛昨(17)日接受傳媒訪問時表示,社工局接獲通報後即與有關院舍溝通,院舍有做必要個案紀錄,強調院友每次申請外出都經過嚴格評估,院舍內並沒有出現不適合出院的情況,但他表示,不適宜透露出院後遇到的特殊情況。韓衛又表示,疫情及多個危機下,市民定必產生更多擔憂,例如與家人相處、生活節奏產生較大變化等,對一般人都會造成一定的生活壓力,他呼籲市民要關心每一個家庭成員。他又指,社會環境與以往幾十年的生活發生很大變化,「環境改變是客觀存在,在這個改變下一定會對人的心靈、情緒以及身體產生壓力」。他期望大家要正視,「唔好覺得我無事啊,但有啲嘢係會爆煲嘅」,市民要做好生活安排。若覺得有任何適應不到,希望大家可向社會服務中心尋求協助,相信有專業的協助是具有很大幫助。 另外,受疫情影響市民經濟壓力大增,因此有網民質疑永利棄嬰案與此有關,對於疫情下申請經濟援助有否上升。韓衛回應指,棄嬰個案在本澳屬於低出現率情況,疫情下有部分市民對未來比較擔憂,故向社區中心查詢了解經濟援助申請以查詢資料較多,但符合條件而獲得援助金支援數目與去年相比沒有明顯增幅。他相信只要本澳疫情控制好,經濟及各方面跟上,應對新環境,期望下半年做得更加好。

18/08/2020
28512

禁止外地廢紙進口轉運

何偉添:象徵大於實際

為完善本澳固體廢物進口管理制度,加強防範外地廢紙進口及轉運對本澳造成環境風險,經參考鄰近地區對廢紙的管制方向及綜合分析本澳的實際情況,《特區公報》昨日刊登第166/2020號行政長官批示,禁止外地廢紙的進口及轉運,以保障本澳環境質素及回收處理措施的有效運作。有關批示於今(18)日起生效。對此,生態學會會長何偉添昨(17)日接受訪問時表示,本澳根本沒有可能入口廢紙,回收業一值是想方設法將廢紙運出去,認為有關措施是象徵大於實際,但對長遠來講也是好事。 何偉添昨日接受本報訪問時指出,現時本澳所有的廢紙均只是出口,根本沒有可能入口廢紙;因本澳一直沒有大型存放場地,也沒有相關處理企業或生產場地等,所以何來進口廢紙。 本澳廢紙只出不入何偉添指,本澳回收業界一直都是想方設法能讓廢紙運出去賣,因此早前內地收緊了有關洋垃圾的入口,令澳門的廢紙只能賣到一些資源緊絀的地方。他相信現時本澳每年入口廢紙的數量為零,但廢紙出口的數量就有不少。 長遠有利於澳門他續稱,雖然有關批示目前來說是「象徵大於實際」,但亦難免日後會有廢紙欲入口本澳,因此由現時起禁止亦並非壞事,長遠來說此做法也是有利於澳門。另外,因廢紙的入口過程中可能夾雜一些有害生物、細菌等,所以禁止入口對本澳環境衛生來說是好事,並且亦不會增加本澳土地的負擔。

18/08/2020
23798

兩措施為中小企注入70億元

援助申請下月中截止

新冠肺炎疫情衝擊本澳經濟,特區政府推出多項扶助中小企業的措施。經濟局全力加快各項扶助中小企業計劃的審批工作,推出兩項臨時性的支援措施,協助中小企取得流動及營運資金,以解燃眉之急。 自2月1日至8月15日,「中小企業援助計劃」以及「中小企業銀行貸款利息補貼計劃」合共接收逾11,000宗申請,當中超過80%個案已獲批,為澳門中小企業注入超過70億元的流動資金(包括18.1億的政府貸款及52.1億的銀行貸款)。臨時放寬申請條件擴大支援範圍為擴大支援受疫情影響的中小企,特區政府臨時放寬「中小企業援助計劃」的申請條件,營業滿一年且符合其他資格的中小企業,亦可因應疫情影響而提出申請。自2月1日至8月15日,「中小企業援助計劃」共收到6,464宗申請,已批准5,009宗(約78%),批准貸款金額約為18.1億;其中,769宗獲批申請受惠於臨時放寬措施。 「利息補貼計劃」89%申請已獲批而為增強中小企業的資金流動性,特區政府推出臨時性的「中小企業銀行貸款利息補貼計劃」,透過提供上限為四厘,貸款上限為200萬元,補貼期最長為三年的利息補貼,讓中小企業取得銀行的抗疫貸款時減免利息負擔。利息補貼計劃自3月17日推出至8月15日,已接收4,598宗申請,批准4,069宗(約89%),獲補貼的銀行貸款金額約52.1億澳門元,涉及的利息補貼約為3.2億澳門元。 「中小企業援助計劃」臨時放寬申請條件的實施期將於9月10日結束;而「中小企業銀行貸款利息補貼計劃」的申請期亦將於9月17日結束。有需要的中小企業,可透過經濟局網頁了解計劃細節並及早提出申請。

18/08/2020
23525

深汕兩地現零星病例

衛生局料不影響恢復自由行

疫情數個月以來旅客絕跡,本澳經濟大受打擊。經兩地政府積極協商,本月12日起,珠海市率先恢復赴澳門旅遊簽註,本月26日、9月23日廣東省及內地所有地區亦將依次恢復簽註,為本澳經濟帶來曙光。然而,廣東在時隔三個多月後再出現本地確診個案,社會關注會否對自由行安排造成影響。澳門衛生當局昨(17)日回應指出,廣東省已採取了積極和有效的防控措施,若未來疫情沒有太大改變下,自由行措施會繼續實行。在昨日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應變協調中心新聞發 布會上,有傳媒關注日前廣東汕尾市及深 圳市出現本地確診病例,本澳會否對來自兩地的 旅客或返澳居民實行特殊檢疫措施。傳染病防制 暨疾病監測部協調員梁亦好醫生回應指,當深汕 兩地出現新確診病例時,當地很快已啟動應急機 制,例如深圳在很短的時間中,已對於初發病例 所居住地和工作地方的所有人員進行核酸檢測, 僅在一日時間中已對八萬多人進行大範圍的核酸 檢測,同時對確診患者的居住地和工作地方進行 清潔消毒工作。 而在汕尾方面,對患者居住地的居民和醫護 人員進行大範圍的流行病學調查和追蹤,發現三 例無症狀感染,均為患者家人。梁亦好指出,現 時廣東進行大範圍的核酸檢測工作情況下,未發 現有更多的病例,當局會繼續留意情況,但相信 疫情已受控,如有需要時將會調整防控措施。 預料不影響廣東自由行現時廣東省未見繼續出現新病例,有傳媒關 注本月 26 日恢復廣東省居民來澳旅遊簽註措施會否有變。梁亦好指出,當地政府已採取及時有效 措施,而目前距離 26 日仍有一段時間,當局將會 密切留意情況,如疫情沒有太大改變,相信旅遊 簽註措施會繼續實行。 有居民反映在內地不少居民外出不會佩戴口 罩,擔心訪澳旅客入澳後亦不佩戴口罩。梁亦好 表示,現時澳門有很多防疫指引,包括要求所有 乘坐交通工具的人士需佩戴口罩,司機起督促作 用。梁亦好強調,市民如何做好自身的防疫工作 尤為重要,包括戴口罩、勤洗手、與他人保持距 離等。返偏遠地區應帶備紙質報告自本月 12 日起澳門居民進入內地各省可獲豁 免隔離醫學觀察,然而有居民反映前往黑龍江等 地區仍需被隔離 14 日。對此梁亦好指出,中國內 地面積大,涉及省、市、村等不同地區,訊息傳 遞或有延遲誤差。近日相關查詢已減少,相信是 內地各省市已陸續接收到相關措施的信息。 梁亦好建議,市民到內地較偏遠地區時,應 帶備衛生局發出的紙質核酸檢測報告,以及國務院頒發的相關公告,以方便當地查檢。檢測報告 亦印有本澳衛生局的查詢熱線,有需要時可供當 地人員致電查詢。 此外,由於本地疫情持續緩和,現時每星期 一、三、五舉行的應變協調中心發布會,將於本 周開始調整為每周一、四舉行,時間不變。

18/08/2020
21655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