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弘揚中華文化、承傳和推廣魯班精神及工藝,文化局將於8月舉辦「魯班木工藝入門工作坊」,費用全免,歡迎年滿16歲或以上的市民報名參加。
港澳大灣區「跨境理財通」試點快將開展,雖然目前仍未有具體措施如何運作,但對大灣區內的理財業務肯定是正面。
為持續優化中小企業營商環境,以先導方式扶助具特色餐飲及零售業,推動企業提高整體服務水平和品牌形象,經濟局推出「澳門特色店計劃」,首階段在十月初五日街一帶試行,經地區商會推薦並由當局審核後,首批獲認可商號有41間,包括餐飲企業24間及零售企業17間,「計劃」啟動已十日,參與商戶表示生意額有上升,政府免費提供支援值得支持。
受疫情影響,本澳失業率較去年同期有所上升,其中總體失業率為2.4%,本地居民失業率為3.4%。工會聯合總會副理事長、立法會議員李靜儀昨日受訪表示,疫情初期受影響較大的行業主要為旅遊業,現時基本各行各業都受到影響。市場招聘崗位減少,應屆畢業生就業也面對一定困難。
勞工事務局與本澳企業合作舉辦的「疫境自強.職出前程」職場體驗計劃,共提供1,800個崗位名額,最後收到1,618人報名,有部分實習崗位報名人數超出崗位面試名額比例,因此,局方已於7月7日以電腦抽籤方式進行甄選,獲入選面試階段的參加者名單於7月9日在勞工事務局網頁公布。考慮到部分實習範疇仍有崗位提供,局方將有專人於明(14)日前聯絡名單內未獲分派面試應屆畢業生,就餘下實習崗位作出面試安排。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本澳各行各業深受影響,經濟呈下行趨勢,不少本地企業無奈裁員或實施減薪等措施。就此情況,群力智庫中心日前對本地勞動力市場及居民對就業前景的信心展開調查,訪談本地應屆畢業生及街頭問卷調查18歲以上本澳居民,共發出973份問卷,有效率為96.2%。調查結果顯示,約65%受訪者面對最大工作壓力是失業、開工不足、放無薪假等;約30%受訪者對短期內就業前景表示悲觀,建議政府制定整體經濟未來部署和預案,給予居民信心。
為進一步優化轉換健康碼通關流程及完善通關措施,保安司司長黃少澤、社會文化司司長歐陽瑜、警察總局局長梁文昌、海關關長黃文忠、治安警察局局長吳錦華、衛生局局長李展潤、科學技術發展基金行政委員會委員陳允熙,昨(12)日下午前往關閘出入境事務站進行實地視察及作出工作指導。
香港昨(12)日新增38宗新型冠狀病毒確診個案,30宗為本地感染,當中13宗未知源頭。
社會文化司司長歐陽瑜表示,特區政府一直與內地和香港政府就通關便利等事宜保持聯繫,並持續研判疫情發展,適時推出新措施。她強調,任何措施都會以澳門居民的安全為大前提。
為總結和分析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衛生局成立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研究小組」,總結過去半年本澳在疫情防控策略、公共衛生措施和臨床診治等方面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