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安司司長辦公室昨(20)日總結今年上半年罪案和執法統計數字,上半年警方共開立刑事專案調查案件4,691宗,與2019年同期相比減少2,229宗,下降32.2%。其中涉及博彩業的罪案顯著下降,包括「非法禁錮」29宗,大幅下降82.8%,「高利貸」共50宗,下降83.1%。但保安司司長黃少澤指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入境旅客大幅減少,為本澳博彩業帶來嚴重衝擊,由於期內涉及博彩業的罪案統計數據不具代表性,故是次總結不發表「澳門博彩業對澳門治安影響的評估意見」。 本澳上半年罪案同比減少32.2%,「侵犯人身罪」組別中共錄得961宗,同比下降22.9%。其中「剝奪他人行動自由罪」或俗稱「非法禁錮」的案件共29宗,同比減少140宗,大幅下降82.8%;「普通傷人」共601宗,同比減少62宗,下降9.4%;「強姦」案件共13宗,下降百分之43.5%。而「侮辱」案件及「對兒童的性侵犯」案件均錄得增長,分別為48宗和十宗,同比分別增加26.3%和50%。 涉高利貸案件跌83.1% 「侵犯財產罪」共有2,608宗,與去年同期相比減少1,628宗,下降38.4%。其中俗稱「該歷代」的「暴利」共50宗,大幅下降83.1%;「詐騙」共445宗,同比減少149宗,下降25.1%;而「盜竊」與「搶劫」則分別錄得659宗與18宗,同比分別下降51.1%及52.6%。 在預防與打擊非法入境方面,今年首兩季截獲非法入境者共324名,比去年減少151人,下降31.8%,其中265人來自中國內地,59人來自其他國家。逾期逗留人士共有7,148人,同比減少6,181人,下降46.4%。警方與海關合共查獲協助偷渡案24宗,同比下降33.3%,亦透過相關聯防機制與內地警方合作,上半年四次將調查資料及情報交予珠海警方,雙方共同偵破多宗偷渡案件。 總體治安態勢良好 黃少澤總結時稱,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本澳博彩業受嚴重衝擊,由於期內涉及博彩業的罪案統計數據不具代表性,是次總結不發表「澳門博彩業對澳門治安影響的評估意見」。此外,受疫情及警方持續加強巡查力度的雙重影響,本澳所有主要類型犯罪數量均有所下降,總體治安態勢良好,而新冠肺炎疫情對經濟民生所造成的負面影響不容忽視,警方注意到詐騙、販毒等犯罪的行為模式出現新變化,並已適時調整部署,做好應對措施。 黃少澤並提到,今年下半年,保安當局將繼續積極配合衛生部門做好各項防疫工作,保持高度警覺,加強與周邊地區的警務部門聯絡與合作,提高應對能力,以確保本澳社會的穩定祥和。
澳門金融管理局、環境保護局及澳門銀行公會,昨(20)日簽署《 共同推動澳門綠色金 融發展 》倡議書(下稱《 倡議書 》),支持澳門經濟朝多元、綠色及可持續發展的方向推進,提升本地金融產品在粵港澳大灣區及國際市場競爭力和吸引力。 金管局行政管理委員會主席陳守信、環保局局長譚偉 文及銀行公會主席李光共同簽署《 倡議書 》。《 倡議 書 》主張把綠色理念融入社會長遠發展中,透過加強社 會的環保意識,提高各界對綠色事業和綠色金融的認知 和參與;同時鼓勵澳門金融機構開發多元化的綠色金融 產品,規範相關業務採用國家和國際認可的綠色金融標 準,鼓勵透過獨立公正的第三方認證,從而提升產品的 公信力和國際市場中的競爭力。 助力澳門融入國家綠色發展規劃此外,《 倡議書 》鼓勵培育澳門綠色金融人才,透 過加強區域及國際間交流合作,共同推動各地綠色金融 市場互聯互通,為澳門打造成為灣區「 綠色金融平台 」 奠下基礎。 金管局相信,《 倡議書 》的簽署將促進澳門綠色金 融發展,助力澳門融入國家綠色發展規劃。結合社會各 界的支持,將可逐步實現以金融支撐可持續發展的目標。 引入國際綠色金融認證標準早在今年 5 月時,金管局已就發展綠色金融開展工 作,包括與環保局、銀行公會就簽署《 倡議書 》並達成 共識,主要是引入國家及國際的綠色金融認證標準,透 過《 倡議書 》推動綠色金融發展,配合廣東省綠色金融 項目,持續開展綠色金融工作。在此基礎上,希望未來 配合大灣區統一的綠色金融認證標準。 預計每年三至四萬億元投入綠色投資金管局主席陳守信在今年3月出席一個活動時提到,綠色金融發展空間很大,當時他稱,我國作為全球綠色金融的主倡導者,正在穩步推進各項工作。在國家「 一帶一路 」倡議及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背景下,綠色基礎設施、生態環境和流域治理、綠色科技及高端裝備等,預計每年將帶來三至四萬億人民幣的綠色投資需求,其中 80% 以上的資金需要依靠市場融通,為綠色金融帶來龐大的發展空間。
澳門首個以防疫防災為主題的專業論壇及展覽會「國際環境危機治理論壇及展覽」(IECMF),將於今年11月19至21日在澳門威尼斯人會議展覽中心舉行,邀請相關範疇的專家學者探討和分享治理經驗。IECMF主辦單位代表在粵澳工商聯會會長施家倫及澳門展貿協會會長林中賢一行八人日前拜訪金沙中國,獲金沙中國總裁王英偉、企業傳訊及社會事務副總裁沈頌年熱情接待,雙方就IECMF舉辦內容、籌備情況、疫情措施等交流。 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今年大會特別以防疫抗疫為重心,邀請國家呼吸道傳染病防治領域的領軍人物、抗疫戰前線主力軍、環境治理專家以及城市建設及防災行業的成功人士等擔任論壇重要演講嘉賓。展覽方面分別設置澳門展區、粵港澳大灣區展區以及香港及海外展區,並特別設立國際資訊館、本地資訊館和六大博企資訊館。 施家倫指新冠病毒肆虐多月,對世界各國公共衛生治理帶來嚴峻挑戰,環境治理更是全球各國關注議題,唯有深入總結危機應變管理經驗,凝聚各地力量,完善環境治理的方案。IECMF以澳門中西文化、人文相融優勢為核心,與粵港澳大灣區城市會展聯盟聯合發起,並輻射葡語系國家,邀請國際知名專家學者參與,展現我國面對疫情防控經驗,充分發揮集體行動力和合作精神,同時促進救災資源、教育機構、醫療物資、大數據管理、金融保險等相關行業共同發展。 王英偉認同舉辦IECMF的理念,表示危機應變突顯出社會關懷,指粵港澳大灣區近一億一千萬人口生活,若輻射葡語系國家,人口基數逾五億人,論壇意義重大,樂意支持IECMF舉行,將安排參展及演講,以及委派採購部門親臨會場參觀採購。
菠蘿青科技有限公司與工銀澳門昨(20)日假旅遊塔舉行「紅點積分平台」發布會。主辦單位負責人菠蘿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創始人劉智龍,合作單位負責人工銀澳門行政總裁徐克恩,工商銀行澳門門分行總經理林孜,工銀澳門副行政總裁黃獻軍等出席。 菠蘿青科技創始人劉智龍稱,通過區塊鏈積分創新+新媒體營銷手段,不僅可宣傳商家的品牌形象,也可通過「紅點平台」幫助實現數字化精準營銷。「紅點平台」利用多種線上營銷工具,精準分析消費數據,增強合作商家品牌知名度的同時,更可進一步拓展跨界客戶資源,為商家帶來全新客戶群體。 工銀澳門副行政總裁黃獻軍致辭時表示,工銀澳門為「紅點積分平台」提供POS端機載體,在原有商戶的支付服務上提供更便捷的商戶應用,相信將有助於澳門本地智慧金融服務的發展。工銀澳門一直致力推動更多澳門本地企業移動支付和創新性產品建設,希望通過不斷開拓創新,並且依託工商銀行集團先進的科技力量,為澳門中小企提供更創新,便捷的金融服務,希望通過本次合作,為菠蘿青科技等一眾本澳新型互聯網科技公司,帶來更加智慧和多元化的創新發展可能,並以智慧金融作為重點發展方向,助力澳門建設智慧城市。
新冠病毒疫情今年初爆發後,口罩需求大增,本澳有關售賣口罩的詐騙案亦有所增加。據保安司司長辦公室公布,今年上半年的450宗詐騙案中,涉及網購口罩詐騙案共32宗,其中十宗已偵破,其餘案件仍在調查。 今年上半年詐騙案共有445宗,同比下降。其中,「利用電腦或互聯網詐騙」案共184宗,比去年同期上升42.6%。保安司指出,互聯網詐騙案上升的主因之一,是有不法分子自今年1月底開始,在網絡假借售賣口罩等醫療物品的名義行騙。保安司指出,除個人外,商業公司也可能成為詐騙目標,呼籲大眾切勿從不明渠道購買口罩。 另外,今年上半年錄得「行駛他人證件」案件共64宗,同比上升93.9%,當中非法使用他人證件購買口罩等醫療物資的案件佔總數。保安司指出,數據顯示,有關犯罪由首季的37宗減至第二季的13宗,認為反映警方的針對性行動取得成效。 保安司司長辦公室公布,今年上半年涉及網購口罩詐騙案共32宗,其中十宗已偵破,其餘案件仍在調查。(資料圖片)
保安司司長辦公室昨(20)日公布,販毒案件持續呈下降趨勢,今年上半年共錄得34宗,同比減少25宗,下降42.4%。隨着疫情在全球的發展,本澳與周邊城市的日常交通往來自3月起受到限制,部分跨境販毒集團改循水路等方式販運毒品。保安司表示對此高度關注,做出針對性調整與部署的同時,也與內地相關部門保持緊密合作與情報互通。 保安司又提到,警方使用俗稱「天眼」的「全澳城市電子監察系統」輔助調查的案件共宗,其中包括「嚴重傷人」、「綁架」、「縱火」等嚴重暴力案件。上半年縱火案共有18宗,同比減少四宗,下降18.2%,其中十宗已偵破。 經警方調查,縱火案中有13宗由亂丟煙蒂引致。對此,除加強社區、大廈以及其他公共場所的防火巡查外,消防局於上半年面向公眾開展了十餘次防火安全知識講座,並持續透過燈箱廣告、電視電台、報章以及社交軟件平台等多渠道、多方式向市民宣傳消防安全資訊。 保安司司長辦公室指出,疫情影響本澳與周邊城市的日常交通,部分跨境販毒集團改循水路等方式販運毒品。 (資料圖片)
日前,「國際環境危機治理論壇及展覽(IECMF)」主辦單位代表在粵澳工商聯會會長施家倫、澳門展貿協會會長林中賢帶領下,一行八人到訪金沙中國並獲總裁王英偉、企業傳訊及社會事務副總裁沈頌年的熱情接待……
社會千呼萬喚的《澳門城市總體規劃(2020-2040)草案》,將於9月4日至11月2日開展公開諮詢,為期60日。至於草案內容,則需要等到諮詢期開展才能讓公眾查閱。土地工務運輸局昨(19)日表示,相關詳情將於諮詢啟動前透過新聞發布會作進一步介紹。 土地工務運輸局昨日發新聞稿指,屆時草案將上載至局方專題網頁(專題網頁及相關網上意見表將於9月展開公開諮詢時正式啟用)以供查閱,以及可於辦公時間內前往土地工務運輸局城市規劃廳查閱。並會舉辦多場公眾諮詢會及專場介紹會,設置固定展板及在全澳各區設置流動巡迴展板。 另外,有關草案的推廣、展示和公開諮詢資訊,已刊登於昨日出版的第34期《澳門特別行政區公報》第二組。 規劃六年才有草案為了解決長期以來存在的澳門城市規劃程序隨意性的問題,特區政府早於2008年已開展多項與城市總體規劃相關的研究。2013年《城規法》獲立法會通過,並於2014年3月1日生效,當中訂明「城市規劃包括總體規劃及詳細規劃」,但六年過去,總體規劃仍未有定案,一直為社會所詬病。 直到今年4月,工務局在其網站公布,澳門總體規劃項目的研究單位已提交草案,正進行部門審核程序。工務局局長陳寶霞表示,工務局不斷與各部門就總體規劃的交通、專業項目舉行多次會議,部分達成共識,並把會議結果交予顧問團隊編製草案,完成草案後交給七至八人的跨部門團隊研究,爭取今年內公開諮詢總體規劃。 土地未來無總規被拖延受澳門城市總體規劃仍未出台所影響,近年多項城市建設計劃亦因此被拖延進度,尤其是拖延超過十年的都市更新建設、多幅在新《土地法》生效後被政府收回的閒置土地、至今仍未公布的《青洲區整治規劃方案》,以至新城填海區多個區域的規劃。有關問題亦遭城規會委員多次批評,在未有城市總體規劃之下,城規會委員一直就工務局發出的規劃條件圖發表意見,安排顯然不妥當。
颱風「海高斯」在南海突然向偏北移動接近澳門,風力及雨勢雖然顯著增強,但並未對澳門造成嚴重影響,中區社區服務諮詢委員會委員何永康認為,這全賴民防中心期間的工作,又認為需要由民防、治水、城規、宣傳四方面著手,才能有效解決颱風帶來的問題,政府應持續完善體系,做好民防工作外,亦要持續做好其餘三項工作,尤其藉城市規劃減少颱風對澳門構成的破壞。 何永康表示,澳門舊區殘舊樓宇多,不少更是無人居住,颱風期間殘舊樓宇都會出現破損,塌下等問題,他認為這些都需要城市規劃才能解決,希望政府加快出台《澳門城市總體規劃》,並且加快完善都市更新法律工作,讓澳門的總體規劃得以落實,並藉都市更新加快舊城區的活化速度,同時在城市規劃上應考慮各區風力問題,將城市規劃跟颱風治水進行結合,進一步減少風力對澳門帶來的影響。 何永康稱,「海高斯」風力雖然次於「天鴿」,但自「天鴿」後澳門已持續完善民防體系,社會對颱風警覺性提高,風後的恢復工作亦十分迅速,這是政府及全澳居民共同努力成果。 他指出,政府在民防做了大量工作,但治水工程仍需要一段較長時間才能完成,部分項目仍未有落實,例如現時跟治水有關的內港工程仍未完成,澳門半島的蓄水池項目仍在研究,路環「兩湖一岸」治水方案未有下文等,特區政府必須重視。即使民防、治水及宣傳工作做得充足,考慮到澳門社會實際狀況,尤其風力對澳門造成的破壞,政府必須加入城市規劃元素,才能減少颱風對澳門帶來的影響。
一項由澳門共建好家園協會發布的調查顯示,逾1,500名滿18歲或以上澳門居民中,約66%受訪者受新冠病毒疫情影響,面對健康問題、經濟收入,以及工作或學習等因素影響,感到焦慮不安,尤以中低收入家庭受到的衝擊最大,且失業者及中低收入居民與家人的關係顯疏離。除經濟因素外,家庭主要壓力來自「需安排時間」及「子女學習」。 調查於7月下旬透過街頭隨機抽樣及網上問卷方式進行,共收集到1,505份有效問卷,受訪者之中超過87%為在職人士;72%已婚。 協會建議政府設定社會服務熔斷機制,平衡工作與家庭的關係,包括明確疫情在不同階段或出現反覆時,各項社會服務的停運及復運規定;提倡設立非常時期特別假制度,減輕照顧者的身心壓力;結合照顧者津貼,讓居民在非常時期因需照顧子女而放假,減輕照顧者的經濟壓力;呼籲私人機構安排員工在家工作,或採取彈性上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