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保法》獲一般性通過

有議員憂消費者惡意退貨

立法會昨日一般性通過《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法案,法案建議,就供應消費品及提供服務的合同,設立較嚴謹的制度,對與合同規定不相符而視為瑕疵消費品或服務,訂定相關的處理方法或賠償條件及方式等。並規定了「冷靜期」,賦予消費者在一定期間內享有自由解除合同的權利。 議員高開賢認為法案較傾斜消費者,「冷靜期」或容易出現消費者惡意退貨等行為,希望法案可平衡兩者的利益。消費者委員會主席黃翰寧解釋,法案因應消費者在遠程及商業場所以外訂立預繳式合約,或在未有充分接觸或認識商品服務的真實狀況,或未有充分考慮下簽訂合同而設立「冷靜期」,亦有例外情況,例如因應商品的特性、如保存期限短、衛生問題、個人化原因影響二次銷售,服務已完全提供或預訂已影響其他消費者未能購買商品等的情況下,消費者無法享有自由解除合同的權利。 亦有議員關注有關壟斷、聯合訂價等情況。經濟財政司司長梁維特回應時稱,經研究後認為相關情況未能透過消委會處理,政府未來將會出台公平競爭法規管,有關法律正由經濟局內部研究。 政府建議《消保法》不適用於幸運博彩、醫療服務、法律服務、會計及審計服務、教育服務、涉及有價證券的金融服務或因應金融市場的波動而訂定價格的商品及服務的金融服務。

21/03/2019
17734

老齡化社會下發掘銀髮商機

去年12月23日, 在這個迎接普天同慶的聖誕節前夕,一名90歲長者懷疑不堪生活苦悶墮樓自殺,不禁令社會再度關注長者生活質素及精神健康。長者退休後如「冇乜細藝」,也容易因生活沉悶、喪偶、健康轉差或財政問題而「鑽牛角尖」,造成悲劇下場。 澳門人均壽命高達83.85 歲,全球排名第二最長,本地人口的老年人口撫養比率為19.2%,即約五名成年人撫養一名老年人。面對老齡化社會,政府和社會常常將重點放在如何改善長者的安老、醫療、出行方面,但其實隨著上世紀經濟起飛及消費主義的盛行,一眾銀髮族經過大半生的辛勞工作及一點一滴的累積,他們的積蓄比年輕一代更多,消費觀念亦絕不保守。不論是食、衣、住、行、育、樂等各個方面,銀髮產業市場都潛藏巨大的商機。 根據阿里巴巴去年10月發布的《銀髮族消費升級數據》, 研究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消費行為; 數據發現,銀髮族的消費升級趨勢明顯,涵蓋美妝、出境旅遊及健康等方面的消費。於淘寶天貓上,銀髮族用戶數目近三年來增長了1.6 倍,當中「銀髮血拼一族」增長最快的地區為河北、安徽、黑龍江、北京及重慶,互聯網消費潛力巨大。 隨著中老年人口不斷增加,銀髮族消費市場已被視為內地未來一個巨大商機。反觀老年人口佔整體人口一成的澳門,長者社交圈子最多只能在公園流連捉棋,聽收音機,跳廣場舞。市面上似乎不見有專門讓長者消費娛樂而設的場所,提供購物,美容、醫療保健、旅遊等銀髮族願意消費的範疇,或是一個合適的交友管道,例如台灣有專門為長者而設生活館,讓長者透過各類型的活動結交朋友,拓展人際關係。 根據統計暨普查局2018 年人口數據顯示,本澳人口老化持續,全澳65歲以上人口佔11.1%,老化指數更是連續第22年上升。人口老齡化是澳門必須面對的大問題,常言道「有危便有機」。隨著銀髮族消費力上升,特區政府及企業能否研究在澳門開發針對長者消費的新興產業市場,發展多元產業,這個問題很值得思考。

21/03/2019
34518

澳大與中科院成立聯合實驗室

研究腦與認知科學

「澳門大學–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腦與認知科學聯合實驗室」成立典禮昨(20)日下午3時30分在澳大劉少榮樓舉行,澳門大學校長宋永華教授致辭時表示,聯合實驗室的成立,不僅是對雙方在腦與認知科學領域方面研究成就的肯定,且有利於雙方優勢互補,澳門大學將繼續積極融入國家前沿科技的發展,進一步立足澳門、融入灣區,為澳門和國家的科技發展事業作出更多貢獻。 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所長許瑞明稱,聯合實驗室的建立將有利於發揮各方科研和學科的優勢,促進彼此在相關科學領域的研究與發展,開展腦與認知科學研究等領域的創新性合作研究。此外,澳門的科研人員亦可從兒童習得的認知科學、決策心理學、神經科學及腦成像診斷疾病等領域做創新性研究。 「聯合實驗室」成立典禮完成後,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及腦與認知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何生教授作關於「人腦對意識下視覺信息的推理加工」的專題講座,分析大腦在意識下進行的推理過程。他介紹,人腦在加工信息時,不同人可能會有不同的速度。例如當一個人加工某一種信息時,若其加工慢,即可能意味著這個人加工另外的視覺信息亦會慢。結論是每個人的大腦中,控制加工信息速度的機制,不是有一個統一的時鐘來控制,可能是有自己的相對獨立的時鐘控制。 何生教授指出,大腦在意識下可對視覺信息進行複雜的推理及多種精神疾病對大腦動態知覺產生影響,故當某些人的視覺信息加工方面出現問題時,則是提前預知其可能會患上精神疾病的風險。

21/03/2019
14187

文產基金去年資助47個項目

共批出7,600萬元

文化產業基金昨(20)日舉行傳媒茶聚,總結去年資助工作情況,出席人員包括文化產業基金行政委員會主席梁慶庭、委員朱妙麗及王勁秋。 朱妙麗表示,2018年基金共資助47個項目,總批出資助金額7,600萬元,包括無償資助3,300萬元,免息貸款4,300萬元。截至3月,批准資助一個項目免息貸款500萬元,並資助「出版綜合服務平台」和「影視綜合服務平台」,金額分別為500萬元和約594萬元。 在專項資助方面,21個社區文創資助項目共資助600萬元,其中包括210萬元設計費及390萬元實施費用,通過設計團隊開發包括餐飲及零售特色店的故事,進行包裝,並通過專家對設計團隊進行五次輔導,預計各項目的實施計劃將於今年中陸續完成。 截至2018年底,78個常規資助項目的監察報告中顯示,基金資助的無償資助總額為5,490萬元和免息貸款6,904萬元,拉動資助企業自身投入項目總額2.97億元,佔項目總投資額逾七成。而78個項目共創造了1,081個職位。 另外,文化產業基金推出「文化展演-品牌推廣專項資助計劃」,自本月25日至7月5日期間接受申請,支持音樂、舞蹈、戲劇、魔術及戲曲等項目,資助名額十名,經評審擇優選拔,資助額上限為80萬元,以實報實銷的形式資助,項目執行期12個月。

21/03/2019
67583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