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士程度綜合能力評估出爐

合格率四成 成績三年有效

昨天(13日)出版的《特區政府公報》,刊登學士程度的綜合能力評估開考最後成績名單。是次開考共有9,225名准考人,出席率約七成,合格率僅約四成。 公職局昨日回應,表示今次考試對試卷題目及結構的配置進行了完善,以更好配合高級技術員職務內容所需強調的綜合能力。 公務華員職公會前秘書長李公榮(圓圖)昨日接受本報訪問時認為,數年前首次開考的合格率九成多,合格率相當高,當時社會有意見認為考試太容易,政府可能提高考試難度和修改評分標準,導致今次考試合格率偏低。但他認為不會影響政府招聘人手。李公榮補充,雖然舉辦統一招考政府需要投入大量人手、金錢等成本,但可掌握每個部門需要多少人手等具體資料。 合格者可開始報考對應職位今次學士程度綜合能力評估開考,是按新修訂的第23/2017號行政法規開展的第二個以學歷程度進行的綜合能力評估開考,考試今年1月20日舉行,綜合能力考試成績只分為「合格」和「不合格」,50分或以上評為合格,50分以下評為不合格,成績有效期為三年,取得「合格」成績投考人自昨(13)日起至2022年3月12日,只要符合法定要件,除可報考公共部門為填補高級技術員、獸醫、氣象高級技術員、翻譯員及文案的專業或職務能力評估開考外,亦可直接報考技術員或技術輔導員等職程的專業或職務能力評估開考。 根據第23/2017號行政法規的過渡規定,已於2017年年中公布綜合能力評估程序成績的高級技術員職程考試的「合格」人士,亦可從有關成績名單公布日期起三年內,直接報考由用人部門開展的填補上述職缺的專業或職務能力評估開考。根據計劃,下月底將進行高等專科學位程度的綜合能力考試,准考人應留意《特區政府公報》及統一管理制度專題網頁訊息。

14/03/2019
21355

牙科醫師、中醫師

當局擬不再發牌

立法會第二常設委員會昨(13)日繼續與政府代表討論《醫療人員專業資格及執業註冊法律制度》法案。會上委員關注的焦點仍然是政府如何去決定哪些醫療人員應被納入註 冊制度。委員會主席陳澤武會後引述政府表示,本澳建議納入法案的醫療人員有15個類別,相比內地六個、台灣十個和香港13 個要多。 陳澤武表示,政府代表就委員此前提出逾190條問題,給予長達169頁紙的書面回覆;但雙方討論進度不理想,主要是委員追問政府如何決定要將哪些醫療人員納入註冊制度,不納入原因又為何。 政府代表回應,被納入的15類醫療人員是國際上常見醫療分類,除營養師和中醫師為本澳新增專業外,其他13類醫療人員的認可資格發牌制度已實施多年。另外又提到分類中列明的「牙科醫生」及「中醫生」,有別於「牙科醫師」和「中醫師」,原因是兩者的學歷不同,「牙科醫師」的學歷為非正規學校課程;至於「中醫師」的學歷主要來自內地,但現時內地已再無相關課程。政府將不再向「牙科醫師」和「中醫師」發牌,但已獲發牌的人士仍可繼續執業。 十類醫療人員 專業登記制管理至於不被納入法案的十類醫療人員,政府初步建議以非註冊方式、以專業技術人員登記制度進行規管,如聽力治療師、音樂治療師、視光師、義肢矯形師等,這些人士在本澳執業人數不多,提供醫療服務風險亦較低,所以暫不考慮 納入註冊制度。

14/03/2019
33314

加大力度遏止非法司機

本澳近年接連發生由過職外僱司機引致的嚴重車禍,引起市民強烈不滿,並質疑當局打擊過界、過職司機的力度。 事實上,社會普遍認為,現行法例對於這類違法過界、過職外僱的處分較輕微,僅限於行政違法罰款。為了保障道路使用者安全,加強阻嚇之效,當局或許需要認為檢視情況,適當加重罰則。 本月初一名駕電單車的女大學生與疑屬賭場貴賓廳的七人車相撞傷重死亡,涉事七人車司機涉嫌過職工作;此外,2017年7月青洲發生一宗運油車撞死踩單車老翁意外,以及2018年初林茂塘發生貨車撞傷行人車禍,兩宗事件的涉事司機均屬外地僱員身份,亦懷疑是過界過職工作。然而,這些因交通意外而被揭發的司機,相信只是違規個案的冰山一角。 現行《聘用外地僱員法》規定, 僱主安排過職司機,按涉及每一僱員處罰款5,000至10,000澳門元,屬「嚴重」情況則可廢止僱主的外僱聘用許可並同時禁止新聘外僱,為期六個月至兩年。而根據資料,2017年因非法從事司機工作而被當局行政處罰的合共154人次,當中僅有四名僱主因安排外地僱員非法從事司機工作而被科處附加處罰,合共廢止了九名外地僱員的聘用許可。從數字上看出,被查獲與行政處罰的比例可謂非常低,難怪公眾不斷批評當局打擊不力,甚至質疑偏袒某些財團。 日前路環黑沙馬路交通意外,涉事司機為持「藍卡」內地居民,雖然警方表示初步調查不涉及過界或過職工作,傷者更疑涉非法賽車,但網民對這個說法似乎不賣帳,質疑調查結果,可見市民對本澳黑工、過界或過職司機的問題忍無可忍,只要車禍中出現「藍卡」、「外僱」、「兩地牌」等關鍵字,已經足夠觸動小城居民的情緒。 過界或過職司機是道路「計時炸彈」,有關部門必須嚴肅處理,而不是往往在出事後就說「絕不姑息」、「依法處罰」,當局除了積極跟進法律的檢討完善工作,研究加重刑罰和罰金外,亦要主動定期向社會公開交代有關處罰情況準則。與此同時,須主動加強執法,從源頭打擊過界過職司機亂象。

14/03/2019
20038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