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公署昨(20)日在《特區公報》刊登《2019澳門廉政公署工作報告》,當中統計去年一共接獲584宗投訴及舉報個案,均以不同形式作出舉報。廉署表示,所有的舉報中有超過50%是匿名作出,而匿名舉報當中超過66%均屬子虛烏有,與事實不符或無法進一步取得成效的個案。廉署認為,這種情況不但有「冤枉好人」之嫌,且無疑是對公共資源的一種浪費。
廉署在《工作報告》中披露,前澳葡政府出售的390個公務員宿舍,土地屬性存在混亂,有關單位在物業登記局紀錄為批租地,但工務局卻顯示為私有土地。
2019年9月,廉政公署偵破一宗本澳某教育中心涉嫌詐騙教育暨青年局「持續進修發展計劃」資助案件,發現有司法警察局偵查員參與。
廉政公署在昨(20)日發表的《2019工作報告》中指出,去年涉及反貪案件的犯罪類型有所收窄,偽造文件罪佔查處案件很大比例,直接行賄受賄的案件相對減少。
就《2019澳門廉政公署工作報告》中涉及警務人員涉嫌從事不法活動的案件,保安司司長辦公室昨(20)日發出新聞稿回應稱,保安司司長黃少澤非常重視相關情況,已即時指示轄下各部門必須加強內部管理及人員的知法守法意識,同時依法公正、嚴謹的對涉案人員開展調查,一旦證實有任何違法違紀行為,必定嚴懲不貸,絕不姑息。司法警察局及治安警察局已對涉案人員開立紀律程序跟進,而相關的調查進度也會在保安司司長辦公室網頁「警鐘長鳴」欄目內適時更新。
廉政公署昨(20)日在《2019年工作報告》指出,2019年是澳門回歸祖國20周年,也是廉政公署成立的第20年。去年廉署共接獲584宗投訴及舉報個案,屬反貪範疇開立的個案有111宗,行政申訴範疇則有473宗;收案數字較前一年的733宗減少20.3%。
新華社前晚發表評論文章表示,要在常態化疫情防控前提下,著力做好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把疫情耽誤的時間搶回來,把疫情造成的損失補回來,奪取防疫和發展雙勝利。
昨(20)日的《人民日報》頭版刊登評論文章,指要善於運用制度優勢應對風險挑戰。文章稱,全國「兩會」召開前夕,田間地頭農事繁忙,工廠車間機器轟鳴,960多萬平方公里的大地上湧動著不竭的生機與活力。
郭衛民在新聞發布會上介紹,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將於今(21)日下午3時在人民大會堂開幕,5月27日下午閉幕,會期比原計劃縮減了四天半。
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今(21)日開幕,全國政協新聞發布會昨(20)日在北京舉行,大會新聞發言人郭衛民向中外媒體介紹會議議程並回答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