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特朗普為救市真的施展渾身解數,先係減息,再而量寬,甚至出到人人派錢,真的能想到的金融或銀彈措施,他也豪不吝惜,義無反顧地推出市場。可真的能解決問題?
立法會第二常設委員會昨(23)日續議《非高等教育私立學校通則》,委員會主席陳澤武在會後記者會指出,委員會大致同意政府意見。委員會之後將與政府進行技術會議,預計一、兩次會議後法案便能完成審議。
澳門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委員會(下稱委員會)昨(23)日上午在政府總部召開本年度首次全體會議,就本澳維護國家安全工作的最新情況進行討論。委員會主席、行政長官賀一誠發言時指出,未來將透過委員會做好本澳維護國家安全工作的決策統籌,妥善推進國安配套立法,對各類影響國家安全的風險進行前瞻有效評估,深入開展相關宣傳教育,以及促進科學決策,把維護國家安全工作做得更好。
審計署公布《跟進歷年審計報告-持續進修發展計劃》衡工量值式審計報告,指出教育暨青年局自2012年的審計報告至今,四項需跟進問題中仍有三項存在不足,落實審計意見和建議的力度不夠,效力不彰,但數以億計的公帑卻持續花費,有必要進行深入整改,再決定日後如何更好地推行《計劃》。
審計署昨(23)日公布《跟進歷年審計報告-澳門基金會對社團的資助發放》,深入探討澳門基金會對社團資助款項監督工作的改善情況,結果顯示由2012年6月公布審計報告至2018年12月,澳基會相關工作的改善情況未如理想。
審計署跟進2010年11月公布的《民政總署的綠化工作》審計報告,指出當初三項需要跟進的審計發現經歷多年仍未有全面改善,包括只著重對平面地形容易檢查的樹木進行護理,忽視數量多或難以前往檢查的斜坡樹木,樹木資料的掌握或巡查機制的設定均相對薄弱,對行人構成潛在風險。審計署認為,市政署必須摒除捨難取易的作風,從根本出發改善問題。
審計署透過審計監督工作,希望確保特區政府各部門善用公帑、有效落實各項社會民生相關工作。然而,一直以來有意見指政府部門對審計報告「意見接受、做法照舊」,無法起到真正監督施政的效用。對此,審計署於去年(2019)逐步開展檢視工作,對自回歸起至2017年3月20日期間公布的所有專項及衡工量值式審計報告作出跟進,揭示錯而不改、敷衍了事、消極應對的不良作風,提醒公共部門盡快改善。
儘管特區政府已對全世界發出封關令,禁止所有外籍人士入境,實施最嚴格的出入境管制,但大量海外返澳人士仍在持續增加本澳的疫情風險。過去兩日本澳新增五宗新冠肺炎確診個案,分別是一對由美國紐約返澳的母子、由英國返澳的19歲及20歲留學生,以及由愛爾蘭經德國返澳的44歲男性居民。令本澳新冠肺炎確診個案上升至22宗。本月16日以來增加的12宗確診病例,全部都是輸入性個案。
第七輪保障口罩供應澳門居民計劃於今(23)日開始,售賣點及售賣時間等與第六輪相同,對象為本澳永久及非永久居民、持外地僱員身份認別證(俗稱藍卡)人士。衛生局轄下衛生中心及衛生站、衛生局協議藥房、本澳三個社團(工聯、街總、婦聯)繼續提供售賣口罩服務,即全澳共有84個售賣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