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體育局與澳門武術總會聯合主辦,旅遊局、文化局和文化產業基金協辦的「2019 武林群英會」將於8月1日至4日隆重舉行。主辦單位昨日( 16日) 下午假澳門科學館會議中心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活動內容及籌備工作。體育局局長潘永權致辭時表示,這項活動涵蓋了武術內涵也匯聚各地文化特色,適合不同年齡人士參與,期望透過不同形式的武術活動,集合本澳和世界各地的武術運動員同台競技,以武會友,將武術歷史、功夫精髓、傳統文化融入活動中,同時讓市民、遊客能參與其中,增加廣大市民對武術的認識和興趣。
氣象局計劃修訂分級暴雨警告信號,但有意見指現時暴雨信號通報的方式亦行之有效,看不到有修改的必要。氣象局代副局長鄧耀民昨(16)日表示,局方傾向重新分級的做法,希望更進一步反映不同程度暴雨的情況或對災害帶來的風險,以及對社會的影響,當局會繼續聽取社會意見。 氣象局計劃修訂分級暴雨警告信號,初步考慮劃分為三級,分別是第一級累積雨量較少,影響出行;第二級累積雨量增多,注意安全;第三級累積雨量嚴重,注意防災。鄧耀民表示,因應社會發展,現行單一的暴雨警告信號已不能滿足現時社會各界的運作情況,當局經過幾個月的科學審視及分析判斷後,決定進行修訂工作。但具體的分級做法,社會如何就分級機制採取應急措施、彈性處理機制等,當局會持續聽取政府各部門及社會機構的意見。 教青局教育廳廳長江毅在剛過去的周日出席澳門論壇後受訪表示,透過傳媒才得悉氣象局計劃將暴雨警告信號分級。當收到相關的正式諮詢文件後,教青局會因應情況部署;但他認為現時暴雨信號通報的方式亦行之有效,看不到有修改的必要。
立法會土地及公共批給事務跟進委員會成員,昨(16)日到土地工務運輸局參觀內港擋潮閘模型,了解項目概況及擋潮閘運作流程。運輸工務司司長羅立文及土地工務運輸局代局長劉振滄為議員作介紹。 特區政府計劃在灣仔水道近媽閣出口段興建擋潮閘,其設計包括有通航閘、洩水閘、船閘、泵站及管理區域。《澳門內港擋潮閘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已於今年4月完成,現時正聽取中央有關部委意見中
酒店賭場再現黑吃黑事件,三名男子本月14日凌晨以兌換港幣為由,誘騙一名內地男換錢黨前往賭場酒店房間後以暴力制服對方,搶走近20萬元財物,司警接報調查,拘捕兩名湖北男子,另一逃脫。 司警昨日表示,被捕兩名湖北男子年齡分別姓張,32歲,以及姓夏37歲,涉嫌觸犯搶劫及加重之非法入境實施犯罪等罪名,已被移送檢察院處理,同時正追緝在逃男子下落。 案情指,案發前兩名疑犯曾以港元向被劫男換錢黨兌換人民幣,且成功交易兩次。本月14日凌晨,雙方再相約在路氹某賭場酒店房間內交易,換錢黨到場後隨即被三名男子襲擊,毆打及使用刺激性液體傷害,事主寡不敵眾被打傷,更被索帶綑綁手腳及用眼罩蒙眼,事主被搶去近20萬元財物。得手後,張、夏兩人即時前往賭場搏殺,在逃男子當時負責在房間內看守事主。事主以對方只有一人,於是掙脫企圖逃走,雙方再發生激烈搏鬥,事主被制服,以及再被毆打。由於事主傷勢嚴重,在房內賊人立即通知張、夏二人返回房間;經商議後,三人將輸剩的99,000港元現金放回房內即逃之夭夭。事主其後自行鬆綁報警,前往醫院接受治療。 司警接報調查成功後鎖定兩名劫匪躲藏在氹仔潮州街一個單位內,同日晚上8時許兩人離開住所時被捕,至於另一名劫匪相信已由蓮花口岸潛逃回內地。司警又指兩人均是偷渡入境本澳,其中夏某涉及今年5月另一宗同類換錢黨被劫案,當時搶走事主12萬港元及強迫對方轉賬20,000元人民幣。兩名男子昨日已被移送檢察院法
拱北海關本月8日在橫琴口岸查獲一名旅客走私毒品入境案。 當日淩晨,一名男子從珠海橫琴口岸旅檢大廳無申報通道入境,當值海關關員發現該名男子行色異常,試圖逃避海關監管,對其截查詢問,該男子全程保持沉默不作答,一直唉聲歎氣並用手捂住褲袋。 經檢查,關員從其身穿的長褲口袋內發現裝有晶狀物品的透明袋一個、裝有白色粉末的透明袋一個、裝有淺黃色粉末的小包裝袋29個。經拱北海關緝私局司法鑒定中心毒品定性鑒定,查獲的晶狀物品為毒品氯胺酮40.68克、白色粉末物品為氟胺酮15.23克、淺黃色粉末為毒品MDMA48.96克。目前,該案件已移交緝私部門進一步偵辦中。 拱北海關提醒,廣大出入境旅客應充分認識毒品的危害及走私毒品的嚴重後果,堅決同毒品說不!
—名「有米」地產女經紀被認識僅兩天美國男網友以送厚禮為名,騙走64萬元「包裹手續費」。司警調查後迅速拘捕一對本澳夫婦,涉嫌協助接收及轉移黑錢至海外給詐騙集團,司警成功攔截受害人被騙的其中16萬元,另外26萬元贓款則已被轉移至海外,包括香港銀行賬戶,司警正進一步調查案件。 被捕本地夫婦分別姓李,62歲,報稱貿易公司負責人;其妻姓徐,42歲,售貨員;夫婦二人涉嫌觸犯「清洗黑錢罪」,昨(16)日已被移送檢察院處理。 地產女經紀被騙64 萬墮入該宗網上情緣騙局是一名30多歲本地「有米」地產女經紀。騙徒假扮美國航空公司經理,本月3日在網上認識女事主僅兩天後便訛聲送厚禮,速遞包裹裡除有電子產品及現金外,更有多個名牌「包包」。最終,女事主在騙徒凌厲攻勢下,先後在本地多間銀行匯出近64 萬港元「包裹手續費」。 司警接報調查後,根據事主入賬紀錄,迅速鎖定目標,發現一對本地夫婦即涉案的李某及徐某,懷疑幫助詐騙集團轉移黑錢。夫婦二人除在本澳某銀行開設賬戶,負責接收受害人的騙款外,更會轉移贓款。前日司警趁兩名嫌疑人到銀行提取16萬元時,將他們拘捕,其後在二人住所起出多張銀行轉賬單據及存摺。李某辯稱早前透過手機軟件認識一名「客戶」,雙方有貿易生意往來,曾協助匯款五筆「生意款項」,又稱每次只收取800元「手續費」。惟司警調查發現,李某的貿易公司為空殼公司,根本從來沒有營運,亦沒有從事所謂的生意,有強烈跡象顯示夫婦二人串謀及協助詐騙集團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