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澳兩地警方繼上周四(11日)聯合搗破一個偷渡集團後,前(15)夜再聯手瓦解一個偷渡集團,涉嫌利用俗稱「水上的士」的機動舢舨接載偷渡者非法進出本澳,偷渡費每次單程高達12,000元人民幣,司警拘捕一對本澳男女,涉嫌分別負責把風接應及駕駛水上的士接載偷渡者;以及一名偷渡客,並檢獲現金約20萬元,珠海公安同時拘捕兩名年約50 多歲的偷渡集團內地主腦及成員。 司警昨(16)日在新聞發布會公布案情,被捕澳門女子姓吳、年約60歲,司警相信她是該犯罪集團的骨幹成員,負責駕駛機動舢舨;男子姓馮、年約40歲、報稱無業,負責把風及接應非法入境者,以及協助偷渡客訂酒店。被截獲一名偷渡入境的內地50多歲應姓男子,較早前因為偷渡而被本澳禁止入境,是次意圖偷渡入澳賭博。司警相信該個已運作一個多月的犯罪集團已被瓦解,在本澳落網三人已被移交檢察院偵訊。 司警稱,日前接獲情報指有犯罪集團協助偷渡客非法進出珠澳,司警隨即聯同珠海公安展開調查,並鎖定涉案兩本澳男女身份,得悉偷渡集團於本月15日偷運一名人蛇入境,於是展開跟蹤及監視,並進行部署。前(15)日晚上8 時許,司警在內港司打口截獲一名人蛇,即上述姓應男子,以及負責接應人蛇的男子馮某;同時,海關在內港一處碼頭岸邊截獲稍早接載應姓男子偷渡入境的舢舨和負責駕駛機動舢舨的女子吳某。司警在非法入境的應某身上搜獲約20萬元現金,他承認因早前偷渡被本澳禁止入境,是次再偷渡入境澳門是為了賭博,並供稱偷渡費為單程12,000元人民幣。被捕澳門男子馮某承認每次協助內地人士偷渡出入境可收取1,500元報酬。 同一時間,珠海公安亦同步收網,成功拘捕包括偷渡犯罪集團主腦在內的兩名內地男子。司警相信該個偷渡犯罪集團運作超過一個月,終被兩地警方聯手瓦解。 上周四(11日),珠澳兩地警方聯合搗破一個偷渡集團,珠海公安拘捕五名內地及一名香港男子;澳門司警則截獲兩名內地男女非法入境者及一名內地蛇頭,女偷渡客為來澳賭博支付人民幣28,000元偷渡費,男偷渡客為來澳做「換錢黨」,支付人民幣11,000元偷渡
早前有傳媒報道指,近期澳門賭場擬陸續引入人工智能技術,透過人臉識別等技術,追蹤賭客情況。 博彩監察協調局局長陳達夫昨(16)日出席公開活動時接受傳媒訪問時表示,現時已有兩至三間賭場進行人臉識別系統初步測試。有關賭場進行測試或實際應用時,必須事前知會博監局及取得同意,亦必須嚴格遵守《個人資料保護法》的規定。
立法會第一常設委員會已完成細則性審議修訂《社會屋房法律制度》法案,就之前有爭議的申請經屋年齡問題,常設委員會與政府各有讓步下達成共識; 接受政府建議,家團申請的年齡維持為18歲、個人申請則維持原法案的23歲,預期本立法會期下8月15日結束前,可提交立法會大會審議及表決。 「社屋為主、經屋為輔」一直是政府公屋政策主軸,在澳門,社屋基本上是一項社會福利,協助解決貧困戶、弱勢社群居住問題,目前約90% 社屋租戶、超過10,000 個租戶獲政府津貼,毋須交租。有意見認為不應排除18歲青年甚至學生申請社屋,但同樣有意見認為18歲青年可能仍在求學,受家庭撫養,認為18歲可以單獨申請社屋,值得商榷。 新《社屋法》法案政府建議家團申請資格維持年滿18歲,個人申請須年滿23歲,18至22歲若有特殊情況及合理解釋,例如證明有承擔家庭生活責任,可向行政長官申報審批,建議獲得普遍支持,可保障真正有需要人士外,避免濫用資源,以確保善用公屋。目前有6,349 個社屋申請家團等候「上樓」,需求甚殷,但在建中社屋單位只有2,868 個,在「社屋為主」政策下,有需要優先獲得照顧弱勢社群居住問題。 新《社屋法》採取計分制及引入恆常申請機制,按照由公布於《澳門特別行政區公報》的行政長官批示訂定的得分表所計算的得分,由高至低依次排列的方式進行分配。在恆常申請機制下,市民隨時可申請社屋。運輸工務司長羅立文強調,未來社屋供應可應付恆常申請需求,並有信心社屋上樓期為四年半,新政策下,最低限度申請人能預期大概可以上樓時間,不像現時般望天長盼。 要保障申請人四年半時間可上樓,規劃最重要,實行恆常申請,當局可掌握公共房屋需求情況,政府可以根據需求量規劃興建數量,以敷市民需求,現行有公屋單位始開隊申請,只會引起市民恐慌性申請,因為不知下次幾時始再開隊,實施恆常申請,政府掌握需求量,可以根據需求量建造,並可以在限定時間內供應。
由博彩監察協調局、社會工作局及澳門大學博彩研究所合辦的「負責任博彩推廣2019 」,昨(16)日上午假旅遊塔會展娛樂中心舉行記者會。 今年「負責任博彩推廣」主題為「博彩不是搏命,娛樂就要節制」,讓社會大眾及訪澳旅客認識負責任博彩的正確行為及價值觀,促進澳門負責任博彩氛圍。 博彩監察協調局局長陳達夫致辭時表示,過去十年,政府持續投放資源,以各種渠道包括修訂法例、資助社區活動、研發資訊亭、針對不同階層人士,如中小學生及大專生開展預防賭博教育工作,以及設立專業賭博輔導員培訓體係等,使澳門居民留意「負責任博彩」的程度,由2009年舉辦系列活動之前的16.2%,逐年提高至2017年的63.7%,成效令人鼓舞。陳達夫亦提及,今年將持續向入境旅客宣傳預防賭博失調的訊息,並加強對本澳居民宣傳負責任博彩的教育工作。 主辦單位期望持續與社會各持份者合作,共同推廣負責任博彩,努力把澳門構建成更和諧健康的旅遊休閒城市。是次負責任博彩系列活動的內容,在7月至12月,透過與民間機構合作進行社區宣傳推廣及多元化社區活動。
《僱員的最低工資》法案現正在立法會第二常設委員會審議,法案建議適用範圍不包括家傭及殘疾人士。有殘疾團體認為,法案不宜完全拒殘疾人士於門外,建議設立殘疾人士生產力評估機制,按照評估分配最低工資的百分比,體現公平性。 澳門特殊奧運會執行總監蕭宇康接受本報訪問時稱,香港或其他地方皆實行生產力評估機制,舉例指若評估為一般人工作能力的70%,則可以獲得最低工資的70%,若被評估為與普通人工作者能力一致,自然可以獲得最低工資或以上的薪酬。 他認為,評估機制除認可殘疾人士的工作能力外,也應該令殘疾人士可了解自己適合的工作範疇,「可能修車工作技能只有普通人的70%,但在寫作工作方面可能有100% 」。希望法案的補充方案有更全面、多角度性的制度,讓不同程度的殘疾人士獲得工作機會,且獲得公平的薪酬。 蕭宇康又指,在殘疾人士當中,聾人及肢體殘障人士一般能獲得較高薪酬。特奧會的個案中有「臨界智能障礙」人士,因現時經濟好,人力資源緊張,他們目前就業尚算理想,基本能獲得符合目前最低工資每小時30元的薪酬,最高月薪可達到15,000元。 傷殘人士服務協進會秘書長何國明接受本報訪問時也認為,應為殘疾人士設立生產力評估機制,體現公平性。以他所知,很多肢體殘障的工作能力正常,薪酬與普通人的水平不會差太遠,擔心若《最低工資》法案一旦豁免殘疾人士,會對有正常工作能力的傷殘人士不
終審法院辦公室昨(16)日發出新聞稿,公布中級法院撤銷一名「多金」賭廳存款人在初級法院的民事索償判決,裁定重審案件。 案情指,一名存款人稱曾向「多金」賭廳作出四次貸款,合共1,700萬澳門元,存放於「多金」設於「永利」娛樂場內貴賓廳的賬房,但在要求對方還款時遭拒,因此向初級法院民事法庭提訴。 「多金」及「永利」在答辯中聲稱其賬房總監無權作出貸款行為,也無權收取賭客的金錢或支付之後,存款人因此改了訴因,改稱給予「多金」上述款項的行為並非「貸款」,而是「寄存合同」,獲持案法官透過批示接納。但初級法院判決指,基於未能證實存款人曾向「多金」貸款,裁定訴訟理由不成立,駁回其針對「多金」及「永利」提出的請求。存款人不服,向中級法院提起上訴。 中級法院合議庭指,從初院法官接納存款人在反駁中「更改」訴因那一刻起,被上訴判決應以寄存合同而非貸款的角度去對案件作出分析,但初院卻沒有這樣做。儘管「貸款」未被證實,但須分析的是存款人在反駁中提出的「寄存合同」是否真實存在,以及從寄存合同的角度去看原告的還款請求能否成立,而這是被初院完全忽略。 合議庭還指出,有些未被初級法院認定的事實事宜,如果從給予「多金」的款項是以「寄存合同」的名義作出考慮則可能得出另一解答。因此,合議庭裁定撤銷被上訴的判決,以便重新審理所有事實事宜,並應加入原告在反駁中提出的有關事項。(資料圖片)
今屆的國際青年舞蹈節己經舉辦到第十七屆,教育暨青年局經過三十多年的精心製作,舞蹈節已經成為國際青年舞者交流的品牌活動。
「新時代同心行」華西地區(貴州省)參訪團昨(16)日前往貴州省平塘縣繼續學習,重點行程考察俗稱「中國天眼」的500 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了解此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身兼團長的行政法務司司長陳海帆表示,希望澳門學生和青年透過今次參訪貴州,了解國家的高速發展,從而對國家有更多的認同感和歸屬感。
原立法會議員賀一誠參選第五屆行政長官,辭任立法會議員,其議員空缺將於今年11月24日補選,行政長官批示委任的「立法會選舉管理委員會」,昨(16)日下午在政府總部舉行就職儀式,主席唐曉峰,委員黎裕豪、戴祖義、高炳坤、容光亮及陳致平,在行政長官崔世安監誓下宣誓儀式。 選管會主席唐曉峰會見傳媒時表示,現時距離立法會補選日還有四個月,將逐步開展選務工作,並計劃今(17)日召開會議,就選舉日程等具體事項進行討論。 被問及補選的議席是否能夠在特區成立紀念日前確定,唐曉峰表示,補選的日期為11月24日,距離回歸紀念日仍有大半個月時間,相信應能趕及,但強調具體仍要待開會後決定日程方可確定。 就立法會選管會部分成員兼任行政長官選舉管理委員會工作的情況上,唐曉峰認為,各成員有信心兼任相關工作才接受相關任命,加上成員間過去都有合作和共識,相信沒有大問題。他表示,在法律規定下,兩個管理委員會都有概定程序和會議日程進行相關選務工作。 唐曉峰指出,今次補選合資格法人選民最多可派出22人投票。按照行政公職局今年1月16日展示的2019年選民登記冊資料顯示,合資格法人選民有774名,其中工商、金融界有107名,勞工界71名,專業界57名,社會服務界131名,文化界127名,教育界23名,體育界258名。
立法會常設委員會正在細則性審議《民防綱要法》法案,當中最受關注是法案第25條《突發公共事件下的妨害公共安全、秩序與安寧罪》(俗稱《謠言罪》),有意見擔憂法案條文表述含糊、會令市民誤墮法網。保安司司長黃少澤日前表示已重新檢討相關條文,並送交立法會常設委員會,他月底將會列席會議與議員「逐條逐字」討論,當局態度是開誠布公,歡迎社會人士及團體繼續就法案發表意見。 保安司司長辦公室前(15日)晚發出新聞稿,以《嚴訂罪名力保安寧》為題,從三點闡釋法案第25條《突發公共事件下的妨害公共安全、秩序與安寧罪》,以期釋除各種疑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