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關持續加強對入境車輛及旅客的檢查工作,以打擊非法走私食材活動。本月20日,海關在關閘口岸查獲一宗以嬰兒手推車運載走私食材入境個案,一名內地女子被海關拘捕及起訴。 案件發生於本月20日上午,關閘口岸海關人員在入境旅客檢查區執勤期間,發現一名女子快速推行嬰兒車通過入境旅客通道,關員察覺嬰兒車載物品沉重,並有毛氈覆蓋於表面,遂對其進行截查。經檢查後發現嬰兒車內及背後掛鈎上載有大量未經檢疫食材,包括牛肉、已宰雞隻及其他肉類製品合共31.5公斤。 涉案人士為一名內地女子,聲稱有關食材是幫助他人運送到本澳。海關已根據《對外貿易法》之相關規定,對涉案女子作出起訴,一經定罪,違法者可被科處澳門幣5,000至10萬元罰款,而被查獲的貨物亦會宣告歸澳門特別行政區所有。
社會文化司司長譚俊榮去年建議將經營非法旅館應作刑事化; 但保安司司長黃少澤則不同意把經營非法旅館刑事化。行政長官其後批示成立「研究經營非法旅館刑事化問題 跨部門工作小組」,就非法旅館應否刑事化進行分析。跨部門工作小組日前發表報告,認為刑事化並非解決現存非法旅館問題的有效手段。 從2003 年開始,澳門的旅客人數不斷上升,同時非法旅館問題亦逐漸出現。經營非法旅館違法人士猖獗,警察總局近期統籌司警及治安警雷厲打擊非法旅館,本月至今已經成功查封近30間非法旅館,當中更發現涉及有人經營偽基站、窩藏黑工、賣淫、非法禁錮、逾期逗留等犯罪行為。 報告指出,現行《禁止非法提供住宿》所定的處罰嚴厲,尤其每一獨立單位可科處20萬至80萬元罰款,罰款額已較其他國家及地區高很多。而且入屋調查命令狀、臨時措施等執法手段亦較為全面。然而,翻查資料,法例生效以來,非法旅館開罰個案中,僅有大約一成個案繳交罰款,原因並非證據不足,而是非法旅館經營者及控制者大部分為外地人,這些人之後一走了之,政府只能禁止其再入境,倘不交罰款且不再入境,則難以追究責任。 結果依舊「打擊一間,轉頭就開另一間」,近日甚至有人拆毁當局封條繼續營運,視法律如無物。 報告認為,不宜將經營非法旅館簡單歸結為現有法律制裁不足,進而認為只有刑事化才能有效遏止,而應在制度檢討和完善、優化和強化執法手段和措施,採取綜合性的預防和遏制措施,當局須加強情報收集工作,包括成立專責小組瀏覽互聯網網頁、流動手機應用程式、社交媒體、討論區等,搜尋懷疑非法旅館的資訊。如發現非法旅館的資料,專責小組便能主動跟進調查。如有足夠證據證明該處所涉及非法旅館即採取行動。 此外,非法旅館隱身在住宅大廈中,單位業主、房地產中介人、物業管理公司都是持份者,有責任杜絕非法旅館出現,以免影響自身大廈的衛生治安及樓價。因此,政府亦應向這些持份者埋手,加強他們在遏止非法旅館的責任。
行政會本月20日完成討論《修改第5/2006號法律(司法警察局)》法律草案以及《司法警察局特別職程制度》法律草案,草案公布後引起網上熱烈討論,當中一點「司警人員晉升開考的名單、任用、表揚等,在經適當說明理由的例外情況下,行政長官可豁免其公布」更成為網民討論焦點,有網民更形容為「秘密警察」。 司法警察局昨(21)日就事件作出回應,指出相關建議是基於司警局負責預防和打擊犯罪,部分工作人員在調查特定犯罪(如販毒及有組織犯罪)時,須採用隱藏身份的偵查措施,例如跟蹤、監視等,故有必要將相關人員的身份隱藏。 司警亦稱,由於執行上述秘密職務具特殊性質,且涉及嚴重犯罪,若公開有關人員的身份,將對其人身安全構成一定的危險性。司警續指,修改法例草案是參考葡萄牙相關法例去訂明。
《澳門特別行政區五年發展規劃(2016-2020年)》是澳門特區成立以來首份未來發展總體規劃,行政長官崔世安為澳門未來可持續發展行穩致遠及未來各項事業發展奠下基石,制定這份五年發展規劃,兼顧了短、中、長期發展需要,是特區治理走向系統化、民主化、精細化的首份重要戰略部署規劃,尤以回應民生所需,經濟穩健發展,優化產業結構,加強澳門與國家及國際來往合作為主軸,在2016 年9 月8 日發表之後立即實施,政府決心與居民一起努力推進「一個中心」、「一個平台」建設,加強各部門統籌行動和協同效應,持續提升綜合競爭力,齊心建設幸福家園,全力促進澳門長期繁榮安定。
交通諮詢委員會昨日下午假交通事務局大樓舉行會議,包括向委員介紹港珠澳大橋之最新使用情況;蓮花口岸和澳方交通樞紐平台最新規劃情況。橫琴口岸主體地下基礎設施已全部完工,外界期望有關部門將於澳門回歸20 周年紀念日實現旅客邊檢通道率先運行,林衍新會後向傳媒表示,當局將分兩階段安排蓮花口岸搬遷。
交通事務局局長林衍新昨日表示,估計明年將有14.4萬台機動車輛需要進行檢驗,比今年增長14%。人手工作壓力大,車主若沒有預約,等候驗車時間較長,當局希望改善相關情況。
琴澳青年創業就業協會首屆理監事就職典禮暨珠海市全民醫保澳門居民專場座談會,昨(21)日於橫琴東西匯文藝會客廳展示中心舉行。 琴澳青年創業就業協會創會會長馬志達(右圖)致辭表示,協會旨在打造琴澳合作聯誼平台,提供橫琴最新資訊及交流平台,為有志於橫琴發展之澳門青年在投資、創業、就業、生活等方面提供便利化服務,推動澳門青年更好地利用橫琴成才發展。 他補充協會會員現時人數約30名,當中部分在橫琴自主開設公司或已就業。隨著橫琴建設期成熟,飲食、物流、科技等行業配套越趨齊全,加之縮短澳門及橫琴兩地通關時間,相信可吸引更多澳門青年在橫琴就業。 是次座談會除標誌著琴澳青年創業就業協會成立之外,對於常住澳門居民參加珠海醫保亦作出探討。珠海市醫療保障各醫療待遇保障科科長肖鈺娟昨日受訪表示,目前已有約2,600人參與醫保,而澳門市民子女在珠海就讀而投醫保的則約有500人;是次在橫琴開展的澳門居民參加珠海醫保的四個多月以來,目前已逾340名常住澳橫琴之澳門市民子女參加了珠海醫保計劃方案 取明年向珠海全市推展相關醫保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