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澳門順德工商業聯會主辦的「世界美食之都(中國)薈聚濠江2019 」系列活動,昨(20)日於萬豪軒酒家舉行記者招待會。主辦方介紹,活動將於下(9)月21 至23 日期間進行,24 日將於萬豪軒酒家設有慈善晚宴,餐券售價每位澳門幣2,000 元,活動收益將全數捐贈。 大會總監葉紹文指出,今年慈善晚宴收益將全數撥捐澳門慈善團體,如順利可籌得120萬澳門元。葉紹文亦表示,參與活動的地區包括成都、順德及澳門,盼活動結合三地美食文化互動,藉美食文化一同交流,並以美食總饍宴為主旨,互相影響,讓本澳廣大市民及旅客進一步了解澳門美食之都,推動澳門旅遊形象產生正面作用。 被問及廚師人才培訓問題,澳門烹飪協會代表陳植強指出,年輕人入行困難,因為廚師屬服務性行為,但當經歷一些困難的工作,說不定對未來有幫助。他指出,澳門勞動人口不多,入行廚師的年輕人比較少,廚師行業也在不斷培訓新人,希望更多年輕人入行。 「薈聚濠江2019 」舉行期間,有20多間食店將於午市及晚市時段設美食分享活動,市民及旅客可免費入場品嚐佳餚。
市政署持續推廣本澳食安標準,推動社會各界關注本澳食安標準的執行與應用,協助公眾從更客觀、科學的角度理解食品安全,將分別於下(9)月6日(星期五)及25日(星期三)下午3時在祐漢小販大樓一樓市政署食品安全廳多功能室舉辦兩場「齊來認識本澳食安標準」講座,內容包括認識本澳食安標準、食安標準與我們的生活關係等,藉此教導公眾從科學及理性角度認識食安標準及食品添加劑,增加對食安事件的判斷力,避免誤信謠言,釋除基礎疑慮。講座內容大約一小時,歡迎公眾踴躍報名參加。 市政署自《食品安全法》生效以來,一直有序地制定本澳食品安全標準,至今已完成制定11項食安標準並更新了其中一項,當中涵蓋食品添加劑、食品中禁用物質、食品殘留物、食品污染物及毒素、微生物及食品營養成分等多項標準。今年更以「認識本澳食安標準」為宣教目標,提升業界自律守法和協助市民增加對食安標準的認知。 第一場講座報名日期由即日起至本月30日,第二場報名日期由9月1日至20日,有興趣市民可於辦公時間內致電8296 9857或8296 9855報名參加,完成講座的市民將獲食安紀念品一份。 由於座位有限,額滿即止。 鑑於食品安全標準直接牽涉食品業界的日常生產與經營,市政署一直有為本澳各類型的食品業界舉辦食安標準座談會,以及以走訪上門提供宣教,務求讓本澳不同規模的食品生產經營者也能了解食安標準的重要性。
一名社屋租戶,因讓其兒子來澳定居後一直在其社屋單位同住,違反租賃合同內《未載明人士逗留於承租單位內》,租戶雖解釋因長期患病需人照顧而讓兒子入住,但因未有提供患病證明,而被房屋局解除租約,租戶不服,向行政法院提起司法上訴被判敗訴後,再向中級法院提起上訴,合議庭指房屋局未盡調查義務,裁定上訴成立,撤銷解除社屋租賃合同的決定。
澳門已進入老齡化社會,65歲及以上人口佔澳門總人口10.5%,長者人口超過七萬人,政府預計到2036年,澳門65歲或以上長者人口比例將達到20%,換言之,屆時即每五個人當中就有一位長者,安老問題再引起關注。第五任行政長官候選人賀一誠,連日落區會見各界人士收集市民意見及闡釋其政綱,在與社會人士會晤時,對安老事務著墨不少,強調過去長者為澳門發展作出貢獻,照顧長者是社會責任,強調養老責任一定要本地承擔。 為應對人口老齡化為社會帶來的挑戰,特區政府於2016年4月公布《2016至2025年長者服務十年行動計劃》,強調長者「家庭照顧,原區安老」。「家庭照顧,原區安老」是一種社會承擔養老責任模式,目的是要讓長者在獲得社區照顧服務的情況下,留在原來社區或居所生活,減低或延遲遷進安老院終老的機會。在澳門人口日趨老齡化的現實環境中,雖然特區政府近年不斷增建安老院舍床位,但對於老齡人口不斷增加,社會須關注長者長期照護問題,以同等心去關愛長者,幫助長者在熟悉的社區環境中安老。 原區安老,長者與家人共同生活,能讓他們生活更充實,親情對長者極為重要,考慮到現時有大量雙職家庭每日為生活奔波,有條件的情況下都希望原區安老,但若然是長期病患者、單親需要照顧,當局需要構建軟、硬件配合,為未來老齡化社會作準備。 原區安老也可分流社區上非緊急入住安老院舍及減輕輪侯院舍壓力,但前提是要有完善的社區醫療及家居護養服務作支援,社區醫療及家居護養服務收費比院舍廉宜,能分擔家庭照顧病弱長者壓力,另一方面,家居護養服務能讓子女外出工作的同時,亦安心在家有人協助照顧長者,一盡孝愛本分,落實「家庭照顧,原區安老」是本澳安老政策重中之重。 政府一直提倡「原居安老」理念, 「家庭照顧,社區安老」是未來長者政策重要一環,政府應考慮加大資助社區醫護及家居護養服務,研究政策鼓勵及支援家屬照顧長者,同時在社區發掘及培訓義工,幫助有能力自理長者留在社區生活,讓長者活得健康、開心、有尊嚴,達至老有所依、老有所養、老有所樂。
由澳門善明會和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聯合主辦的「2019善溉花信人生 續寫愛心篇章」慈善晚宴將於9月17日晚上7時假澳門漁人碼頭會展中心舉行,主辦單位冀透過澳門地區籌款活動,支援「春蕾計劃」助學及捐建「兒童快樂家園」,扶助貧困女童完成學業,並為國內留守兒童提供一個安全健康及溫暖快樂的學習環境。 善明會昨(20)日下午舉行新聞發布會,大會主席兼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理事陳美儀表示,為讓更多女童接受教育,善明會2015年與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在澳門發動「春蕾計劃」募捐活動,共籌得善款300多萬,資助700多名女生就學,包括重慶市、青海省、甘肅省、貴州省、湖南省等,並對受助「春蕾生」進行回訪,很多受助者更在工作崗位上有出色的表現,實現了利用知識脫貧。 中心主任余希雯介紹「兒童快樂家園」計劃時表示,善明會近年關注到留守兒童的問題,由於長期與父母分離,在生理及心理健康上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 「兒童快樂家園」是為農村留守兒童而設的一所兒童學習、娛樂場所,為留守兒童提供托管服務、家庭教育指導、心理諮詢等服務,定期開展多種關愛服務活動,優化留守兒童成長環境。 善明會呼籲企業和社會各界愛心人士共同為「春蕾計劃」和「兒童快樂家園」捐款。澳門幣5,000 元即可捐助一名「春蕾生」完成高一至高三的三年課程,而每個「兒童快樂家園」項目捐建金額為10 萬元,將為鄉村留守兒童提供陪伴、娛樂、學習輔導等,並購置硬體設施,包括電腦、圖書、音樂器材、體育用品、兒童玩具等。 另外,該會還將於9月17日上午舉行《兒童家庭教育課程》,對來澳工作的勞動人口家庭進行輔導支援,屆時將邀請在澳工作的內地僱員報名參與。
入境者非法偷運鮮肉方法層出不窮,日前海關便截獲一名澳門中年女性,她涉嫌以腰部位置,以綁纏方式收藏5.7公斤豬肉企圖入境,海關最終識破並對其作出起訴。 涉案人士為本澳居民,年約64歲,女性。事發在前(19)日,關閘口岸關員在截查該名女子時,發現其腰部位置有異物隆起,懷疑藏有可疑物品。經進一步檢查,關員在其腰部位置發現5.7公斤以綁纏方式收藏的豬肉,企圖利用上衣作掩飾蒙混過關。 海關目前已根據《對外貿易法》之相關規定對該名女子作出起訴,一經判罰,可科處澳門幣5千元至10萬元罰款,而被查獲的貨物亦會宣告歸澳門特別行政區所有。本月8日,海關亦查獲同類個案,一名本地男子將雞隻以綁纏方式藏於小腿上,企圖走私入境,被關員截獲。
由教育暨青年局青年試館主辦、澳門青年藝能志願工作會承辦的「青年生活體驗實踐計劃2019—義教篇」,參與活動的24位青年上月經過一系列培訓後,於本月7日至13日期間赴貴州省從江縣烏英教學點開展為期七天的教學實踐及生活體驗,並於本周(18)日在青年試館舉行分享會。 「青年生活體驗實踐計劃2019—義教篇」是根據澳門特區政府施政方針中的「青年志願扶貧計劃」開展。本年活動計劃的參加者共分為文化組、科普組、表演組、烹飪組及康體組5個組別進行教學實踐。在培訓過程中,每位參加者需學習撰寫教案和設計教學流程,並從團隊訓練裡學習團隊工作及發揮個人潛能。 參與上述計劃的學員均表示是次生活體驗的經歷十分難能可貴,在教學實踐過程中體會了當老師準備教案的辛勞,參加者還協助當地學校美化校園及探訪貧困家庭,透過身體力行為當地學校作出建設。在七天遠離城市的生活中,參加者了解到中國內地貧困地區水和電力資源的缺乏,實際體會到資源的寶貴。
澳門專才發展學會昨(20)日上午到訪《力報》,與《力報》總裁劉向明、執行總編輯陳偉斌會面,雙方就澳門各範疇的專業人才發展、培訓以及新媒體未來發展等方面進行交流,專才發展學會冀透過《力報》將本澳更多不同行業的人才培訓發展情況推廣到社會。 澳門專才發展學會副理事長岑鴻炳表示,本澳的確是有不少人才存在,只是某些行業中沒有得到發展而被埋沒,令人才應用得不到充分發掘,而該會主要是針對人才的發展培訓進行相關研究推動。 澳門專才發展學會發展與研究中心總監簡浩賢稱,第五屆行政長官候選人賀一誠早前亦提出過要「人才建澳、人才興澳」,他認為更重要的是要做好「人才引澳、人才在澳」的工作,將相關人才帶進來,扎根澳門才能更有效推動社會發展。 《力報》執行總編輯陳偉斌表示,近年坊間對人才需求的討論的確愈加熱烈,他認同本澳在人才培訓方面仍需加強,他指《力報》過去亦有不少與人才發展相關的報道,認為未來可與澳門專才發展學會作多方面的合作,以新媒體的影響力將人才培訓發展推廣開去,引起社會更多的關注。
一名20多歲的年輕莊荷涉嫌當值期間監守自盜,先後至少三次偷取賭枱上珠盤內合共30,000港元籌碼。案件得以被揭發,全因其在賭場員工用餐區用餐時,所偷的籌碼不慎從褲袋中掉落,恰好被監控部門職員目睹。該名職員隨即翻查監控片段,揭發有人監守自盜一事,並即時報警將涉案年輕莊荷送交法辦。
早前有澳門居民計劃發起本月19 日晚上在議事亭前地集會,警方根據集會權和示威權法律不容許相關集會,在當日晚上警方派出多名警員到場維持秩序,期間有人被截查,亦有在場人士被帶返警區調查。治安警發言人李德輝昨(20)日表示,19日晚上共帶走七名人士,並重申行動中沒有拘捕任何人士,只是協助作身份調查。 在昨日舉行的警方例行記者會上,治安警發言人李德輝表示,警方如對個別人士身份有質疑,可以帶到警署作出六個小時的調查,如沒有任何身份問題及違法行為,就會被釋放。有傳媒問及治安警用甚麼理據帶走個別人士,以及是否有政治考量,李德輝重申警方可以基於個別人士身份將他們帶返警署調查,他亦重申在行動中沒有拘捕任何人士,當中沒有任何政治考量。被帶走的其中兩人身上帶有涉及香港事件的宣傳貼紙,另有一名香港人在現場拍攝,因治安警已發出批示不容許這次集會,警方認為他們有可能是非法集會,因此帶走調查。 另外,司警於19 日晚派出刑事偵查人員,前往殷皇子馬路一帶娛樂場周邊、福隆新街及議事亭前地一帶進行例行反罪惡巡查行動,行動中合共截查了30 人,沒有帶走任何人士。司警發言人李瀚妮表示,當晚只是例行的反罪惡行動,沒有收到任何情報,亦與有否集會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