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局昨(17)日呼籲居民注意防範通過大廈共用排氣槽引起一氧化碳中毒。事緣本月10 日衛生局接獲一宗家居一氧化碳中毒事件,經初步調查顯示,事件可能由樓下單位在衛生間內安裝燃氣爐具,並將廢氣排放入大廈衛生間共用排氣槽引起。衛生局去年調查另一宗一氧化碳中毒事件中亦發現類似情況,故此呼籲居民小心防範。 衛生局稱,上述事件發生於吉慶里一低層大廈,患者為一對母女,本澳居民,本月9 日晚在各自房間睡覺,期間所有對外門窗關閉、房門打開,以便共用裝在廳內的冷氣機。兩人早上起床後感頭暈、出冷汗及四肢麻木等不適,尤以進入衛生間洗盥的母親為重。兩人由消防局救護車送院診治,經醫院檢測證實為一氧化碳中毒。 廢氣倒流入事發單位事發單位內沒有使用任何燃氣爐具,衛生間沒有窗但設抽氣裝置連接至大廈共用排氣槽。事發當晚,抽氣裝置沒運作,衛生間門通宵打開,經調查發現,該大廈地鋪衛生間內裝有工業用燃氣爐具且沒有接駁排煙管,衛生間通過連接大廈共用排氣槽的抽氣扇通風。初步調查顯示,中毒事件可能由於該地鋪內通宵運作的燃氣爐具廢氣通過大廈共用衛生間排氣槽倒流入事發單位內引起。 衛生局強調,居民不應在衛生間內安裝燃氣爐具,多層樓宇住戶更不應將燃氣爐具的廢氣排入公用衛生間排氣槽內。衛生間內有公共排氣槽開口的住戶,若懷疑其他大廈住戶將燃氣爐具的廢氣排入大廈共用衛生間排氣槽內,應立即採取常開衛生間排氣扇或封閉公共排氣槽開口等措施,以免一氧化碳中毒。
為加強港澳兩地海事安全和海上客運管理等方面的溝通合作,海事及水務局與香港海事處日前舉行了「2019港澳海上安全工作會議」, 就《珠江口區域海上船舶溢油應急計劃》、氹仔客運頭發展計劃、港珠澳大橋通車後對海上客運的影響等議題進行了深入探討和交流。 港珠澳大橋自2018年10月通車後,港澳的海上客運量出現下跌情況,而近期跌幅擴大,因應客量下跌的情況,雙方分享了客船營運商所採取的各項應對措施,並表示政府會持續監察有關情況,以及作出相應配合。 海事局亦與香港海事處分享了氹仔客運碼頭的最新發展情況,目前尚在施工階段的氹仔客運碼頭第三期工程包括消防船屋、燃油供應系統及連接澳門國際機場的海空聯運快速通道,配合預計年底通車的澳門輕軌氹仔段,乘客從氹仔碼頭站步行至碼頭只需兩分鐘,加上氹仔碼頭的直升機服務短期內亦會開始投入營運,有助氹仔客運碼頭進一步發展成離島的海陸空交通樞紐,豐富市民和旅客的出行選擇。
澳洲西澳省珀斯周日(15日)發生的嚴重交通事故,導致三名本澳女子兩死一傷。治安警昨日確定其中一名死者為去年入職的治安警員,表示會為死者家屬盡力提供協助。 治安警發言人昨日表示,意外其中一名死者為2018年入職的警員,警方對事件感到惋惜,並將向死者家屬提供協助,礙於死者私隱未能提供進一步資料。 另外,旅遊危機管理辦公室昨日下午表示,接到兩名死者家屬求助,將按家屬意願,提供適切協助,並與外交部駐澳特派員公署保持聯繫跟進事件。 中國駐珀斯總領事館已派員探望傷者,傷者現時情況穩定,總領事館將為死者家屬處理善後事宜提供協助。
《澳門特別行政區公報》昨(17)日再刊登行政長官批示,制訂一系列指引和措施,要求各司長辦公室及公共部門全力協助澳門特別行政區第五屆政府籌組工作,確保政府換屆交接工作有序圓滿完成。
由澳門新聞工作者協會主辦的「啟航廿載齊見證——澳門新聞工作者協會慶祝澳門回歸祖國二十周年新聞圖片展」由即日起於澳門國際機場展出。 行政長官崔世安、澳門中聯辦宣傳文化部副部長級助理邵彬、新聞局局長陳致平等嘉賓昨(17)日出席圖片展開幕式並進行參觀。 主辧方表示, 澳門回歸祖國20年, 按照《基本法》實踐「一國兩制」、「澳人治澳」、「高度自治」,開創時代新篇章。20年來, 在本澳記者鏡頭下的真實影像,多姿多彩。新興建築和世遺城區相映成趣,新穎節慶和傳統習俗和諧包容。今次展覽精選了120餘幅新聞照片,記錄了澳門進步的軌跡,反映了一個極具生命活力的社會現實,透視背後不少精彩的動人故事。昔日的新聞照片,現在已成為珍貴歷史資料,也成為澳門經歷大時代轉變的見證。
青年事務委員會昨(17)日舉行全體會議,會上介紹了職業技術教育制度法律修訂工作。教青局中學暨技術職業教育處處長梁怡安在會後總結時表示,未來職業技術教育制度修訂重點包括加強專業性和認受性,希望社會消除職教課程學生是「讀唔成書」的刻板印象。此外,制度修訂將注重與企業合作,以及聽取高校意見,一來增加學生實習機會,其次亦有助完善中學與高校銜接。 梁怡安指出,2019 / 2020學年本澳開辦職業技術課程的學校由以往八間增加至九間,課程種類增加至大約35個,新增課程包括資訊網絡管理、廚藝以及網店營銷,希望向學生提供更多不同選擇,更早落實生涯規劃。 教青局教育研究暨教育改革輔助處代處長鄭錫杰表示,相關法規修訂著重六個方面要點,包括促進職業技術教育持續發展、建立高校銜接機制、深化校企合作、加強專業性及認受性、課程框架設定、提高專業實習成效等,爭取在今年年底開展立法程序。 此外,會議亦介紹了「藝文薈澳」系列活動國際青年音樂節、國際青年舞蹈節以及國際青年戲劇節活動情況,三項活動共有來自28個國家和地區的900多名青年參演,觀眾超過27,000人次,總預算約4,000萬元,費用與以往持平。
本地支付牌照持有單位澳門極易付股份有限公司,日前拜訪澳門街坊會聯合總會,探討如何利用電子支付平台服務社區,配合市民生活更多元化的便利服務和肩負社會責任,為本澳市民帶來更便捷的消費方式及訊息服務。 澳門特區政府一直致力推動數位支付,「智慧社區」的推動及發展勢在必行。街總理事長吳小麗認為,有效率的數據化服務能更方便市民日常的生活,及有利於社區的數據整理。街總副理事長李卓君指出,澳門不少微企業關注於支付的機具費用及服務費率的問題,對經營產生一定負擔,希望在支付收費上共同推動雙贏的服務,探討電子支付的推動方法及研究。 在澳門走進大灣區的發展趨勢方面,澳門極易付公司總經理吳銳認為,澳門與大灣區的發展非常緊密,但在不同金融機構之間的合作及應用上需更進一步推動,並期待與街坊總會共同推動本地智慧支付及周邊技術深入大灣區,繼續服務好澳門市民。
警察總局昨(17)日總結過去兩個月「雷霆2019 」聯合行動成果。聯合行動於今年7月15日展開,至本月12日期間,澳門警方在警察總局協調下,由澳門海關、治安警察局及司法警察局聯合執行,共動用警力11,239人次,展開超過700次的針對性行動,調查了24,359人,被帶返警局作身份調查3,777人,當中917人因觸犯刑事犯罪而被送往檢察院偵訊,涉及案件共755宗,其中涉及毒品犯罪共28宗,涉案者37人,撿獲海洛英、冰毒、可卡因、開心粉等毒品,共重約4,800克;破獲高利貸案共126宗,涉案共198人,其中28宗同時觸犯禁錮,涉案共48 人;破獲協助偷渡活動案九宗,涉案共十人。 另外,39人屬於司法機關拘留命令及攔截令的對象,其中九人被即時送往監獄服刑。除此之外,警方亦截獲了涉嫌從事非法兌換貨幣活動(俗稱「換錢黨」)625人﹔不法借貸(俗稱「扒仔」)69人;賣淫118人,相關人士均依法被遣離本澳。 總結「雷霆2019 」聯合行動,在粵港澳三地保安部門的努力及市民的支持下,達到預期成效。警察總局將持續密切注視本澳治安形勢的變化,對不穩定因素保持高度警惕,並加強粵港澳三地警方情報交流,適時制定針對性打擊策略,打擊各類型的不法跨境活動,確保本澳治安環境保持穩定。同時,做好新中國成立70 周年、澳門回歸20 周年等多項重大慶典及活動的安保部署。
消防局昨(17)日早上與南光天然氣公司在路環南光天然氣門站內舉行天然氣洩漏事故演習,測試雙方在緊急狀況下的協調能力與溝通機制;演習雙方合共派出60名人員參與,消防局派遣八輛緊急車輛及30名隊員趕赴現場展開救援工作,對現場洩漏的天然氣進行處理,當局表示過程順利達到預期效果。 消防局路環行動站主任陳新賢表示,是次演習內容是模擬路環南光天然氣門站內其中一條天然氣輸送管道發生破裂,由於破裂具有一定規模,站內員工未能處理,因此啟動內部緊急應變方案,疏散站內所有人到安全地方並致電消防局報案求助;消防於接報後隨即派出八部緊急應變車輛及30名人員到場,按照緊急預案展開救援工作,以雲梯、排煙車及消防員開喉對洩漏的天然氣進行稀釋,並有效地控制事故。 陳新賢指出,是次演習歷時約40分鐘,消防及南光天然氣共派出60名人員參與,演習的主要目的是測試雙方在緊急狀況下的協調能力與溝通機制,整個過程順利且達到當局預期目的與效果,而稍後亦會與各相關單位進行檢討會議,藉此提升當局日後處理同類事故的應變能力。他又補充,是次演習中未有模擬有傷者,合共疏散約15人,且模擬的天然氣洩漏濃度為中等,未達到爆炸下限。
一名本澳工程公司項目經理,涉嫌訛稱負責路氹某大型酒店的地盤工程項目,詐騙一名內地商人購買224萬元人民幣的1,000噸鋼材,收貨後「食夾棍」,以低於市價的170萬元人民幣「甩手」,近160萬澳門元「袋袋平安」。司警近日成功拘捕涉案本澳男子,現正追查有關贓款去向。 被捕男子姓高,58歲,澳門居民,報稱工程公司項目經理;涉嫌巨額詐騙罪已被司警移送檢察院處理。至於被騙去千噸鋼材的被害人則為一名內地男商人。 案情指,2015 年涉案高某向被害人訛稱正承接路氹某大型酒店項目,需要採購大量鋼材,要求被害人供貨。期間高某更「拋磚引玉」,先付30 萬澳門元作為訂金,被害人不虞有詐之下被騙。被害人其後按高某的訂單指示,同年7 至8 月份,三次將共重1,000 噸市值224 萬元人民幣的鋼材,運送至珠海。高某收貨後即「食夾棍」,以170 萬元人民幣將該批鋼材轉售,從中賺取近160 萬澳門元。高某之後又不停拖尾數,最終失去聯絡。 被害人2016年先在內地報案,直至今年4月再向司警舉報。經司警調查發現高某根本無負責相關的酒店項目,亦與有關酒店無合作關係,懷疑有心詐騙。經分析鎖定目標,至本月12日在北區街頭拘捕高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