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工作局與勞工事務局昨(22)日下午舉行「2019優秀殘障僱員暨識才僱主嘉許計劃」嘉許典禮,十名優秀殘障僱員以及63名識才僱主獲得嘉許。獲嘉許的企業來自20個不同行業,合共聘用了近350名殘障人士。 勞工事務局代局長吳惠嫻致辭表示,有不少僱主多年來持續聘用殘障人士,部分僱員透過自身的努力獲得更多的培訓機會,提升其工作技能,反映企業對員工的重視。僱主亦會按不同僱員的狀況、能力安排合適崗位,並循序漸進地作出指導或調配工作,讓他們發揮所長。吳惠嫻指出,只要給予殘障人士適當啟發及指導,他們的工作表現絕不遜色。 社會工作局代局長韓衛致辭表示,獲嘉許的僱主由最初的35名,不斷增加至今年的63名,成果令人鼓舞。僱主認同殘障人士的個人潛能和就業能力,身體力行給予他們就業機會,欣賞他們認真做事和珍惜工作的態度,這份開明的態度和主動的表現,值得社會各界支持和效法。 獲嘉許僱主、誠品國際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湯錦珍表示,公司在五年前開始接觸殘障僱員,認識到原來殘障僱員可勝任很多工作。公司不斷提供培訓機會,讓殘障僱員從後勤人員慢慢轉到前線工作,看見他們有很大進步,作為僱主也感到鼓舞,希望社會能尊重及接納殘障僱員。 在教青局工作了24年的獲嘉許殘障僱員黎美娟表示,很感謝多年來支持和體諒她的同事,呼籲澳門各行各業僱主可給予殘障僱員機會,一般人認為殘障人士能力弱,但其實只要有機會,殘障僱員也會盡心盡力,為社會作出貢獻。
為響應世界清潔日活動,市政署於今年9月至11月期間持續開展「世界清潔日」之「齊關心.愛社區」清潔運動,分別與居澳外籍人士團體合作進行社區清潔及宣傳推廣活動,並為從事前線物管及清潔人員舉辦「防治鼠患」課程,期望透過一系列活動,讓公眾更多參與社區清潔事務,喚起市民大眾對家居和社區清潔的關注和重視。 清潔運動期間,市政署與「俾度莉關注印尼移工組織」、基遜(菲律賓)同鄉聯誼會,以及澳門越南同鄉聯誼會等居澳外籍團體,進行多場「社區清潔活動」,包括組織會員學習有關本澳環境衛生的專題講座、於周六及周日前往澳門舊區及離島旅遊區進行清潔活動、於較多外籍人士聚集的地區進行宣導工作等,藉以加強不同族群人士認識本澳環境衛生的知識,共同維護環境清潔衛生並自覺遵守相關法規。 此外,市政署於日前聯同澳門婦女聯合總會舉辦座談會,介紹本澳環境衛生管理工作,公共垃圾收集設施的優化歷程、挑戰及困難,以及智慧化管理等,並與團體代表及市民交流意見。 市政署將持續優化及做好監管各項環境衛生的工作,更會積極向市民大眾加強宣傳環境衛生的重要性,期望得到社會各界的配合,讓環境衛生和保持城市清潔的信息滲透至不同階層,鼓勵市民大眾一起關愛社區,共建更美好的生活環境。
中國銀行澳門分行昨(22)日舉行「慶祝澳門回歸祖國20周年新鈔成功發行暨人民幣與中國銀行澳門元貨幣文化展啟動儀式」。經濟財政司司長梁維特出席儀式致辭時表示,「澳門回歸祖國20周年鈔票」正面主景為「盛世蓮花」,背面為港珠澳大橋,充分體現出澳門特區背靠祖國,並在祖國大力支持下,取得20年來社會經濟發展的成果,也象徵著粵港澳大灣區的深度融合和對接,互連互通。
澳門電訊(CTM)與珠海華發集團簽署「大灣區產業技術戰略合作協議」,締結戰略合作夥伴關係,攜手拓展粵港澳大灣區內更多產業及技術結合的服務範疇,透過不同產業聯動發展,以科技賦能,朝著宜居、宜業、宜遊目標邁進。 根據協議,雙方將依託各自的資源和專業領域優勢,共建粵港澳大灣區大數據中心、全面布局基於互聯網協議第六版(IPV6)的下一代互聯網,推動大灣區整個雲數據服務模式構架與應用服務能級的提升。未來雙方擬開發項目包括建造基於T3標準的橫琴首個大數據中心,承載珠澳雲——全國第一個打造國際帶寬的雲項目發展、構建珠澳合作產業基地,加快推進珠澳合作工作、成立智聯網創新科研中心。 澳門電訊行政總裁潘福禧表示,將繼續致力透過自身的網絡及技術資源優勢,聯同華發集團整合更多元化的產業,打造先進尖端的平台,為澳門和灣區內居民及企業,提供智能化、生活化的營商及社區生態,推進粵港澳大灣區的智慧城市群發展。 華發集團表示,雙方將發揮各自優勢,在數據中心、產業基地、智聯網和跨境數據中心四大領域展開展深度合作,共同服務超算、人工智能、跨境金融和智慧城市等產業發展。
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暨澳門回歸祖國20周年「雙慶」,君慧慈善會主辦、新天傳訊協辦「君慧慈善會賀雙慶金曲夜」,上周四(17日)晚上8時於何黎婉華庇道演藝劇院舉行,為近600名澳門長者帶來精彩的金曲表演。 君慧慈善會會長陳慧玲博士、創會召集人李碧君女士、社福機構代表沙梨頭土地廟慈善會秘書長陸南帶領一眾歌手為金曲夜揭開序幕。本次表演歌手陣容鼎盛,包括香港卡拉之星王俊棠、「排骨仔」敖嘉年、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配角提名寶珮如、本地著名歌手程文政、澳門星夢傳奇文化協會歌手麥素華、蔣鳳珊、黃焯權、奧菲前來助演,帶來精彩節目,演唱逾20首經典金曲,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暨澳門回歸祖國20 周年。 君慧慈善會承傳往年精神,繼續創造長者喜愛的活動,帶來「雙慶」的活力與金曲的經典交融,同時讓以長者為主的社區人士,投入到熱烈的「雙慶」活動和經典粵語金曲氣氛中,使長者能夠推動互相分享「雙慶」的共同回憶,共同歌頌祖國繁榮和澳門美好未來。
澳門大學英語辯論隊共有八名選手、四支隊伍參與「第十五屆澳門高等院校學生辯論比賽」,奪得八個項獎,包括大學組的冠、亞、決賽最佳辯論員各一項及五個初賽最佳辯論員獎項。澳大英語辯論隊也創造了澳門高校英語辯論賽歷來的首次九連勝的佳績。 比賽中,由工商管理學院四年級學生、鄭裕彤書院的張藝和社會科學學院研究生李佳能組成的澳大一隊成功在初賽以第一名的名次進入準決賽。由人文學院三年級學生、霍英東珍禧書院的梁馨元和人文學院三年級學生、紹邦書院的劉格至組成的澳大三隊則以初賽第二名的名次進入準決賽。 澳大四隊、社會科學學院三年級學生、呂志和書院的周咏怡和工商管理學院三年級學生、鄭裕彤書院的岑樂怡以及澳大二隊、人文學院三年級學生、張崑崙書院的萬穎佳和科技學院二年級學生、紹邦書院的劉福祺成績優越,但限於比賽章程,未能進入準決賽。兩組在初賽裡分別排行第三名及第六名。李佳能、張藝、劉格至、劉福祺及萬穎佳囊括了是次比賽中初賽最佳辯論員第一至第五名的獎項。 準決賽由八支隊伍展開競逐,澳大一、三隊以高分的成績進入決賽。在決賽中,各隊唇槍舌戰,為爭奪冠軍使盡渾身解數。最終由澳大一隊的張藝和李佳能奪得決賽冠軍,澳大三隊劉格至和梁馨元與澳門科技大學和澳門旅遊學院並列亞軍。澳大一隊的張藝更榮獲決賽最佳辯論員。
澳門理工學院與創意空間創意產業中心合辦的「十面圍觀」優秀學生作品展正在創意空間舉行,展期至本周六(26日),歡迎有興趣人士到場欣賞。 澳門理工學院表示,是次展覽題為「十面圍觀」,旨在全面展示學生的優秀作品和專業實力,以全方位展現澳門理工學院設計課程的教學成果。參展學生除了用心創作其作品之外,還負責整個展覽的具體籌劃和組織工作,從實踐中積累策展經驗。 本次參展作品題材豐富,形式多樣,包括攝影、立體設計、字體設計、包裝設計、空間設計和數碼媒體設計等。部分作品更獲入選第八屆大理國際影會,以及獲得第四屆「Y 設計展」澳門畢業設計作品聯展視覺傳達組別的十優獎項等。
嘉樂庇總督大橋旁興建海底隧道工程(即澳氹第五條通道)環境影響評價由即日起至11月5日進行第二階段公示,公眾可於填寫公眾意見表後,通過信函、電話、傳真、電子郵件向土地工務運輸局或環評單位提出意見及建議,詳情可瀏覽土地工務運輸局網站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