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局主辦「慶祝澳門回歸祖國19周年」﹃2018澳門國際幻彩大巡遊﹃將於下月16日(星期日)舉行,以中國及葡語系國家文化交匯的構思,串連各地經典神話傳說,呈獻一場富有民族文化色彩的回歸慶典,彰顯澳門作為中國及葡語系國家文化交匯重要節點的獨特地位。大巡遊今年主題為「VIVA任務:打開神秘密令」,啟動儀式昨日下午舉行,文化局局長穆欣欣、副局長梁惠敏、消防局副局長鄒家昌、旅遊局旅遊產品及活動廳廳長司徒琳麗、體育局體育設施管理廳廳長何華等出席。
所謂「殺頭生意有人做,蝕本生意無人做」。這裡說的是自上月24日港珠澳大橋通車後出現的非法導遊問題,據本澳導遊促進會日前指出,上月底至今,人均接團量只有五團,比對過去幾年同期平均有25至30團觀之,團量大幅減少八至九成,較2003 年「沙士」時更為嚴峻。 業界直指,出現這情況的主因,是大量非法導遊遊走於港澳兩地所致,而港珠澳大橋遂成為這幫人的「搵銀」捷徑; 倘若政府再不出手制止,如水銀瀉地湧入的非法導遊,勢必引發諸多社會問題。 首先,非法導遊所帶的「旅行團」,已違犯本澳第42/2004 號行政法規修改的旅行社及導遊職業的法律制度,對於不符合有關資格而從事導遊或接送員職業的人士,會被科處澳門幣20,000 元至30,000 元的罰款。 問題是當局如何把這些傢伙抽出來,是否在港珠澳大橋旅客入境附近進行截查?目前非法導遊還經關閘口岸及蓮花口岸搶灘,非法導遊為掩人耳目,所有團友卸下清一色的服裝及帽子,非法導遊亦不揮旗,縱使被執法人員查問,訛稱為「同鄉遊」。沒有人贓並獲,能奈何得了他們嗎?況且,當局日前的說法是,正在收集證據及資料; 若待當局完成證據收集,恐情況已不由當局操控了。 第二,非法導遊所帶的「旅行團」,據業界透露,廣東省每位團友兩日一夜平均團費1,000至1,200 元人民幣,近日連上海、吉林、長春等城市,都在組織不找澳門「地接社導遊」的「旅行團」。這些「旅行團」當然不具備購買保險的條件,一旦團友在本澳出事,情況可大可小,不可不察。 即使團友沒出意外,但如果非法導遊收夠錢後將團友「賣豬仔」呢?過去幾年由「零團費」引發的「賣豬仔」事件,可沒少見。到時候又得由當局出手打救,而那名非法導遊,極可能已第一個走先,莫說罰他/她20,000 元,能找得到那人,已算你贏了。 第三,「同鄉團」連旅遊巴費用也省卻,直接把「發財巴」當旅遊巴用,由於「發財巴」是免費乘搭,理論上「吹佢唔脹」; 但一大群「同鄉團」湧上公共巴士,情況就不一樣了,這對本已擠擁不堪的巴士服務,百上加斤,而「同鄉團」所攜帶的大型行李,定必引起巴士上其他乘客的極大不便。 最後,不排除「同鄉團」為節省酒店費用,大有可能光顧非法旅館,這又衍生更多社會問題。一句話,當局必須以「消滅於萌芽狀態」的霹靂手法,狠狠打擊非法導遊。
港珠澳大橋通車至明天(24日)滿一個月,交通運輸部昨(22)日在北京舉辦11 月份例行新聞發布會,交通運輸部新聞發言人吳春耕(圓圖)表示,據初步統計,截至本月20日午夜12時,大橋客運量共約179萬人次,平均每日約64,000 人次,最高約十萬3,000人次。 吳春耕稱,港珠澳大橋通車運行以來,交通運輸部積極指導廣東省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加強大橋運營監測工作,科學規範實施養護和運營管理工作。從大橋運行一個月情況看,總體上實現「安全、便利、有序、通暢」預期目標。 吳春耕續稱,通行車輛方面呈現三個特點:一是大橋通行車輛以客車為主,客車佔97.58%,貨車佔2.42%;其中,穿梭巴士和小客車佔比較大,分別達44.97%和30.54%;二是不停車收費比例高,電子不停車收費佔收費車輛80.22%;三是周末高峰特徵明顯,單日最高峰為本月18日(周日),每日通行高峰主要集中在上午10時至12時和下午5時至7時。目前港珠澳大橋整體運行平穩,未來交通運輸部將繼續指導廣東省交通運輸有關部門做好大橋安全運行相關工
南灣舊法院大樓及原司法警察局大樓新中央圖書館(簡稱「新中圖」)設計方案,中標公司MAA馬若龍建築師事務所的設計,有網民在社交網站臉書貼文,指設計與2002年西班牙雷昂市的文化設施AUDITORIO DE LEóN外觀非常相似,疑似抄襲。MAA馬若龍建築師事務所昨天(22日)下午5時召開記者會澄清,否認抄襲。馬若龍強調,他本人及他的設計團隊在設計前並不知悉報道提及的西班牙建築物,並已回函文化局作相關解釋。
司警拘捕兩名有吸毒前科本地無業男子,搜出黑市價值約18萬元毒品,包括一種在本澳比較罕見、外形似茶葉的毒品「恰特草」,司警相信兩名疑犯把「恰特草」預先包裝成茶葉出售。 兩名被捕男子均姓劉,其中一人34歲,另一人43歲,曾因多次販毒於2016年被判刑。今次兩名男子被司警以吸毒和販毒兩項罪,移送檢察院作出起訴。 司警昨(22)日在新聞發布會上稱,早前獲情報,指有人在路氹城區酒店內專向活躍賭場人士販毒。經調查後鎖定兩名可疑本地男子的樣貌特徵,掌握證據後,前(21)日採取行動,到路氹城區一酒店部署,首先截查43歲劉姓男子,在其身上搜出毒品麻古和冰毒等,其後在附近抓獲另一名36歲劉姓男子。司警進一步調查後,再從兩名疑犯合租的酒店房間內,搜出共重約156.9克毒品「恰特草」、「冰毒」、「麻古」和「開心粉」等多種毒品,以及錫紙和電子磅等毒品分拆包裝工具。 司警稱,相信兩名疑犯把「恰特草」以預先包裝方式,偽裝成茶葉出售。兩名疑犯被捕後承認吸毒和販毒,但拒絕交代毒品來源,司警仍在進一步調查。 司警早前亦曾查獲「恰特草」毒品。今年5月18日,司法警察局、澳門海關聯同廣東省珠海公安局禁毒支隊和拱北海關緝私局,聯手搗破一宗郵 包運毒案,搜出16.44公斤「恰特草」。「毒郵包」從非洲肯尼亞寄出,經內地迂迴抵達澳門後擬再運往拱北,被司警截獲。司警將計就計,依毒販原先安排換上茶葉運送拱北,並通知珠海公安跟進,在珠海拘捕兩名接貨男子,由內地司法機關跟進。 罕見毒品恰特草司警在行動中搜出在本澳比較罕見毒品「恰特草」,形狀與茶葉相近,學名Catha edulis,為衛矛科巧茶屬植物,原產於非洲和阿拉伯半島及中國大陸的海南、廣西等地,葉含興奮物質卡西酮及去甲麻黃鹼,未經提煉即可嚼碎食用,會刺激人體中樞神經,令人有幻覺、妄想、亢奮甚至自殺傾向,容易上癮,世界衞生組織早已提出警告。
新口岸北京街維景酒店門外,昨(22)日中午12 時許發生罕見交通意外。一輛泊在酒店外的旅遊巴,女司機開啟車門準備上車時,車輛突然向前滑行,導致右側車門撞向酒店門口石柱,女司機被夾在車門與司機位間、身受重傷。 受傷女司機年約48 歲,本地居民。據消防表示,消防隊員到場後,發現名女傷者後枕骨裂傷,清醒程度下降,由消防救護車立即送往山頂醫院急症室救治。 據了解,傷者為一名中型旅遊巴士司機,該旅遊巴停泊於維景酒店上落客區,貼近酒店之石柱邊位置,司機準備上車之際,車輛突然溜前、車門撞向石柱,司機未完全上車,被夾在車門與車身之間,於消防隊到場前已由在場人士合力救出。目前勞工局已接獲通報,處理有關事件,意外起因有待進一步調查。
一名曾任地產經紀的31歲黃姓本地女子,為貼錢送名牌以及資助內地男朋友做生意,今年5月至7月期間假冒一名客人的簽名偽造授權書,聲稱氹仔豪宅有四個「筍盤」出售,可以低於市價約15%的價格賣出。最終有三名本澳居民落訂買樓中招,成功騙取了400 萬港元的巨款。 疑犯得手後分別將騙款中的200萬港元用作購物,送贈名貴禮物給內地男友,另外200 萬元則全數資助男友創業做生意。直至本月20日,案中一名男事主經地產中心接觸到物業的真正業主,交談之下獲悉對方並從來沒 有出售有關物業的意向,事件才得以揭發。 司警接報調查後,前(21)日將經由國際機場入境的疑犯截獲。疑犯承認因貪心及貼錢愛郎而犯案,昨(22)日下午已被司警以相當巨額詐騙及偽造文件罪移送檢察院作出起訴。
現行《土地法》硬性規定未照批給合同條件在25年完成利用的土地,無論未能完成利用的責任誰屬,均將被宣告臨時批給失效,引發社會極大爭議。行政長官崔世安在發表明年度《施政報告》時亦關注此問題,主動提及已指示廉政公署對已宣告批給失效的土地進行綜合分析,提出完善土地批給監督與管理的整體方案與建議,若廉署分析認定被宣告批給失效的土地中,有不可歸責承批人的案例,政府是否會有下一步處理措施?是否意味著新《土地法》有修訂的必要?整個社會都在關注。
今年8月份,審計署報告揭示當局發展電子政務成效未如預期、步伐緩慢。行政公職局局長高炳坤、電子政務廳廳長陳繼民、法務局代副局長陳志揚、法律推廣及公共關係廳廳長羅靜萍昨(21)日出席電台時事節目「澳門講場」,探討電子政務及立法統籌工作。期間,高炳坤透露當局擬從「一網一戶」方向推動電子政務工作,今年完成統一帳戶、統一平台的行政法規。
社會文化司司長譚俊榮昨(21)日下午前往仁伯爵綜合醫院探望第65 屆格蘭披治大賽車的五名傷者,包括在葡京彎發生意外的德國女車手佛羅絲。各傷者經搶救治療,現均情況良好。 譚俊榮首先探望在葡京彎發生意外的格蘭披治三級方程式德國女車手佛羅絲,向她表達特區政府的關切和慰問。佛羅絲經手術後,各項生命體徵十分穩定,面色紅潤,談笑自如。 佛羅絲表示,這是她參加賽車運動多年以來首次受重傷,所幸在澳門得到政府醫療團隊的精心救治,她對事故發生後各方面給予的關心和幫助十分感謝,對仁伯爵綜合醫院給予的治療和照護心懷感激,康復之後不會放棄她所熱愛的賽車運動,希望早日重回賽道。同在現場的佛羅絲父親表示,十分滿意和感謝澳門政府醫療團隊對其女兒的救治,將繼續支持佛羅絲參加賽車運動。 隨後,譚俊榮又分別探望和慰問了格蘭披治電單車賽兩名英國籍受傷車手,以及葡京彎意外的本地賽道工作人員和內地攝影助理,對各人的良好恢復狀況表示祝賀,期望他們安心接受治療,早日康復。(社文司辦公室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