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修改《勞動關係法》草案,勞工事務局表示,政府將於下周三(12 月5 日)召開社會協調常設委員會會議討論,爭取透過協調收窄雙方分歧、凝聚共識,盡最大努力平衡勞資雙方權益。勞工局表示,倘若雙方同意把已有共識的修法建議先行送交立法會,政府會予以配合。
特區政府下月將破天荒出現首次「自薦 機制」。針對明年1月1日起成立的市政署,以取代原先的民政總署,雖然市政署轄下的「市政管理委員會」及「市政諮詢委員會」所有委員均由行政長官委任,但「市政諮詢委員會」卻容許由社團推薦或由個人自薦,於是出現168 人爭25 個委員席位的「漏夜趕科場」現象。 「市政諮詢委員會」雖不是公職人員,但被委任的委員,可享有出席費、交通費及外出公幹費等津貼,更重要的是,原來一介白丁,亦可透過自薦,進入政府機構的諮詢組織,為市民發聲。有時事評論員昨日接受本報訪問時指出,出現168人爭25席位的「墟冚」場面,不排除有不少人士對政府施政差強人意,希望藉自薦機會,表達訴求,從而令當局知道真正的民意所在。
立法會昨今(22及23日)一連兩天辯論《行政法務領域2019年度施政方針政策》,多名議員關注本澳電子政務發展進程,希望當局說明未來智慧政務發展規劃,以及如何改善跨部門數據共享問題。行政法務司司長陳海帆回應表示,明白社會對電子政務發展有較大意見,當局會繼續聆聽社會意見、繼續推進改善。
由汕尾市青年聯合會、澳門青年聯會、澳門汕尾市海陸豐同鄉青年主辦,澳門汕尾市海陸豐同鄉會合辦的2018「青年同心圓」澳汕青年文化交流活動於今日(25日)完滿結束一連兩日的澳汕交流。
立法會昨(22)日下午辯論明行政法務領域2019年度施政方針政策。行政法務司司長陳海帆引介時表示,明年將透過立法方式對未受牌照制度規範的食品經營生產者,如外賣店及網購店強制進行登記。 議員陳虹關注外賣店及網購店立法的具體規劃。民政總署管理委員會副主席李偉農回應稱,截至目前為止,本澳約有280餘間場所已登記,絕大部分是有實體店,有37間沒有實體店。他解釋,該登記制度主要是預防及出現食品事故情況下,食安中心可以跟進有關工作,確保食品安全。但有關登記制度亦須與時並進,當局正準備相關法律草案,冀明年提上立法日程。 李偉農續稱,無論外賣店及網購店都必須有實體店,以便行政當局可以隨時巡查,確保衛生和製作流程。
行政法務司司長陳海帆昨日表示,本年將完成《公務人員職程制度》第二階段的檢討及研究,擬定修改方案並開展諮詢,配合該方案,當局將訂定調薪的分級界線,明年將完成《公務人員職程制度》的修訂。 多名議員關心公職制度改革,陳海帆回應稱,檢討《公務人員職程制度》分兩個階段,現時第一階段已獲通過,第二階段是聽取公務員團體的意見。相關團體對現時幾個職程,包括行政文員、技術輔導員、技術員以及高級技術員等提出意見。 當局經研究後,第二階段的修改公務員職程制度方案數天前已向公務員團體諮詢,方案主要是希望取消195薪俸點、入職學歷要求為初中畢業的行政文員,因這個級別的職務與260薪俸點的技術輔導員只有少許差別。陳海帆解釋,現時195薪俸點入職要求為初中畢業,但在特區政府推行15年義務教育情況下,「初中畢業嘅人都好難搵到」,考195薪俸點的大部分入職者已具備大學學歷。至於現有的195薪俸點人員將來會有機會進入其他職程。
在昨日立法會明年度行政法務領域施政方針辯論會議上,行政法務司司長陳海帆表示,今年內將完成修改《規範飲食及飲料場所發牌制度》行政法規,設立恆常的聯合審批委員會,以加快發牌流程,進一步深化一站式服務。 此前政府向立法會公共行政事務跟進委員會介紹指,現時牌照申請方面若文件不齊、政府建議修改意見但未得以修改等,令申請時間較長,未來若無安全、衛生等嚴重大方向問題,政府可批出臨時牌照。另外,申請人在資料齊全前提下,可通過民署「一站式」服務,最快56日即可獲批發牌照。
澳門市民的「老朋友」亞洲黑熊BoBo日前離世後,民政總署計劃將其遺體製成標本,但有市民表示反對。在昨(22)日立法會明年度行政法務領域施政方針辯論會議上,議員蘇嘉豪發言希望當局「收回成命」。列席會議的民署管委會主席戴祖義回應稱,動物標本對科學研究及科普教育有十分重要意義,也是研究動物種群及品種鑑定的重要基礎依據。 戴祖義續稱,參考鄰近地區做法,會將別具意義的動物製作標本,例如香港的非洲豹「小花」等。當局希望將歷史印記繼續延續,加強廣大市民對保育動物的意識,希望市民理解當局的出發點。他又指,民署現已登記收錄的動物標本有三百多件,計劃在路環籌建動物標本室,現已完成標本修復及整體規劃,希望在明年第四季度完成建設。
在立法會《2019年財政年度施政報告》答問大會上,行政長官崔世安表示,澳門醫療系統將進入很大變化,特別專業人士方面,澳門暫未有西醫學院,所有醫生非本地受訓,完成學業回澳,提交資料由有關部門確認學歷,給予執業醫生資格。經過長期研究,政府準備推出系列新措施,最終目的是希望保持澳門醫療質量,保障市民健康,未來醫療界將有兩大變化,第一是所有外地畢業生回來要考試和接受實習後才可執業;第二,澳門將成立醫學專科學院,用統一制度培訓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