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計暨普查局資料顯示,2018年本地生產總值為4,403億澳門元,人均本地生產總值為66萬6,893澳門元( 約82,609美元),全年澳門經濟實質增長4.7%, 與2017年實質增長9.1%比較, 增長步伐明顯放慢;經濟動力源自服務出口及私人消費上升,上半年增長為7.6%,下半年則收窄至2.0%。
國際政治上有不少著名的「冤家對頭」國家,而印度和巴基斯坦兩者則可算是出了名的「死對頭」,兩個國家自從1947 年先後從英國殖民地獨立後,由於宗教文化、領土爭端等問題,摩擦不斷、衝突連連。兩國分別在1947 年、1965 年、1971 年爆發大規模戰爭,此外小範圍的爭端甚至交火亦時有發生。在今年2月中旬起,兩國又因為一宗恐怖襲擊而吵得面紅耳赤,不惜互相派遣戰機進行空襲,戰爭大有一觸即發之勢。 此次衝突源於上月14日,印控喀什米爾地區普爾瓦馬縣發生汽車炸彈客自殺式襲擊,造成40多名印度軍警身亡,巴基斯坦激進組織「穆罕默德軍」事後宣稱犯案,兩國情勢急轉直下。隨後兩國互派空軍奔襲,這兩個擁有核武器的國家如此劍拔弩張,實在令世界各國不得不提心吊膽。中國、美國、歐盟等紛紛呼籲雙方保持克制,透過對話解決問題。 然而,印巴兩國之間的歷史遺留矛盾錯綜複 雜, 包括領土爭議、宗教信仰、族群對立、恐怖主義蔓延等。印度近年來不斷以亞洲大國崛起之勢示人,總理莫迪以其強勢作風形象希望證明印度實力。随着今年5月印度大選來臨,不能排除莫迪希望藉今次衝突鞏固選情。另一方面,巴基斯坦總理伊姆蘭汗去年8月剛剛就任,但鷹派立場的軍方卻把握國防和外交大權,不受政府約束。 雖然兩國位處中南亞,但中、美、俄等在地區內亦有一定的影響力和利益所在,若各國能加強溝通協商,無疑對平息今次衝突有所幫助。據報道,巴基斯坦外長庫雷希於上月27日深夜緊急致電中國外長王毅,通報局勢最新情況,希望中方繼續為緩和當前緊張局勢發揮建設性作用。同時,中俄印三國外長27日在中國浙江省烏鎮舉行會晤,有俄羅斯學者認為,中俄兩國若能統一立場,將有助協調印巴關係。 踏入2019 年,世界局勢風起雲湧,雖然說大國之間在核武器的相互威懾下,展開大規模戰爭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亦難以保證沒有一些地區性衝突「玩火」過頭,殃及池魚。中國與印度、巴基斯坦均有國土接壤,在此次印巴衝突中應思考如何平衡局勢、確保我國權益不受侵
澳門政策研究及區域發展局局長米健(圓圖)昨(28)日在北京出席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記者會表示,《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將澳門列為大灣區發展建設的四個中心城市之一,澳門在當中具有核心引擎地位,為澳門發展帶來千載難逢機遇,顯示國家對澳門高度信任和期待,亦對澳門特有的歷史文化和多元文化共存高度肯定,同時,澳門又成為科技創新走廊支撑點,為澳門帶來擔當和挑戰,是澳門特區政府必須承擔的社會和歷史責任。 米健又認為,《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是國家新一輪改革開放的宏大戰略,將港澳納入國家發展戰略,是對「一國兩制」成功實踐,以及港澳在國家經濟和社會活動中佔有重要地位的肯定,給澳門自身發展帶來了千載難逢歷史機遇。抓住這個機遇,通過積極參與大灣區發展建設,獲得自身的跨越發展,真正實現經濟適度多元,從而為澳門社會長久的繁榮穩定,民生福祉創造條件和打下牢固基礎。
會計師事務所羅兵咸永道昨(28)日舉行《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解讀媒體發布會。多位代表講者透過視頻在大灣區四個城市包括香港、廣州、深圳及澳門,對《規劃綱要》進行解讀及建議。內容圍繞創新及科技發展、金融中心、基礎設施、智慧城市及營商環境等,並就澳門提四點建議。 羅兵咸永道澳門主管合夥人張佩萍表示,就澳門而言,建議包括一、加強基建及物流中心建設,推進澳門機場改擴建,融入大灣區高速鐵路網,擴大水路運輸效率。 二是加強建設金融服務平台、發揮與葡語系國家聯繫,澳門金融監管當局可適當放寛金融准入門檻,加快建設金融服務平台,包括特色金融、葡語系國家人民幣結算中心等。 三是建設中葡企業營運中心,培育更多中葡多語種人才,吸引更多從事中葡業務的公司在澳設立營運中心;發揮澳門中葡法律體系共存的優勢、爭取在澳門設立中葡國際商業糾紛仲裁平台。 最後是推進財稅制度改革,特區政府可與更多國家及地區,尤其是葡語系國家簽訂關於避免雙重徵稅的協定,減輕外資投資澳門的稅務負擔,深化建設中葡國家商貿合作平台。
澳氹第四條跨海大橋設計連建造工程,昨天(2月28日)於建設發展辦公室舉行預先評定資格之限制招標,共收到七份申請書。建設辦表示,預計今年第四季完成判給工作。
筷子基林茂塘蘭花前地運順新邨B座23樓一單位發生火警,冒出大量濃煙,逾100住戶居民疏散,消防人員接報到場灌救,在起火單位救出83歲男戶主,送往山頂醫院急救,其後不治死亡,另有一男兩女居民吸入濃煙不適送院治療,司警接手調查後,懷疑起火原因乃電器設備故障所引致,死者死因有待法醫檢驗。
氹仔孫逸仙博士大馬路近泉鴻花園福苑,昨(28)日凌晨約1時30分發生交通意外,一輛治安警察局警車懷疑失控衝上行人道,撞毀多個鐵欄,車頭損毀嚴重,半邊車身更卡在行人道及被撞毀鐵欄間,需由交通廳拖車拖走處理。 治安警透露,涉事男警員姓黃,九二年入職,現時為一等警員,當時正執行公務,事故後需由救護車送院接受治療,現時已經出院,經酒測後酒精讀數為零。意外真正起因有待進一步調查。
為加強緊急事故應變及協調處理能力,澳門海關分別於本周二及三(26日及27日)進行車輛通關系統故障應急演練,測試和訓練人員在遇到事故時的應變能力。 演練安排在珠澳跨境工業區口岸和關閘口岸出入境車道進行,模擬「車輛自動通關系統」發生故障,海關立即啟動緊急應變機制,除派員搶修外,亦啟用「車輛出入境登記後備系統」,並增派關員到通關車道以人手驗證過境車輛,同時將故障事件即時通報治安警察局出入境管制廳,要求協助監察及維持出入境車輛通關秩序。演練亦模擬將系統故障的訊息即時向外界發布,讓市民及旅客盡快知悉,以便及時調整出行安排。 最後,經技術人員搶修成功,「車輛自動通關系統」恢復正常運作,故障應急演練結束。 海關表示,會持續在各陸路口岸進行相關的演練,期望透過演練測試和評估應急處理、溝通協調、通報及訊息發布機制,提升各相關部門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當遇上同類事故時,能快速有效地應對,將影響減至最低。
有別於受司法訴訟困擾及廉政公署調查而未能歸屬的閒置土地,原來本澳還有不少官地可供利用,但就一直荒廢至今。澳門社會綜合研究學會會長葛萬金昨日在報章撰文及回應本報訪問時提出質疑,有荒廢至今逾20年的官地,是否浪費? 葛萬金又指,政府機構每年支付部門租用商業單位作為部門辦公場所的支出驚人,反之,荒廢官地又不予重視,兩者是否顯示政府在財務及行政管理上之雙重失誤? 為了亡羊補牢,葛萬金認為,政府第一步是成立「澳門土地儲備資料庫」,統一本澳政府所有可供使用土地的資料並向外公布;第二步,整理有關資料後,按部就班規劃未來城市發展藍圖;第三步,不應更不能把這麼重要的工作留待下屆政府處理。
政府長期聲稱土地供應緊絀,但不少官地卻長期閒置,甚或被不法人士非法佔用,惹來坊間強烈抨擊。以毗鄰澳門遊艇會的林茂海邊馬路F地段為例,房屋局2017年指出,林茂海邊馬路A及F地段已被規劃成公屋項目,日後將續深化建築圖則設計,進一步落實興建計劃的時間表。但事隔兩年,上址仍只見雜草叢生。 長期關注林茂海邊馬路地段的澳門沙梨頭坊會埋事長陸南德昨日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唔明政府一直放喺到做咩,有咩意思,又唔規劃?」他指出,政府應盡早交代該地段最新規劃,並且訂立落實興建計劃的時間表予大眾得悉,再者,如整體規劃需時,考慮到該區人口密度愈來愈高,加上泊車位不足,是否可先實行臨時措施,善用空置土地,例如設置停車場,或興建公園予區內市民活動遊玩。陸南德續稱,政府換屆在即,「今屆政府都應該唔會點郁」,但仍期望下屆政府能特事特辦,盡早規劃。 其實早於1995年,為提升居民生活質素和改善區內營商環境,當時已提出「林茂海邊大馬路都市道路規劃」,包括增加休憩空間和構建由筷子基南灣至內港一帶的空中步行通道,由運順新邨接通至金灣豪庭的空中步行系統。 陸南德表示,當時行人路的設備欠缺,且空中步行通道可保障行人安全,因此才有該規劃出台。陸南德認為,當時政府已有一系列前瞻性規劃,他質問政府何解計劃至今天已無聲無息擱置?他指出,現時該區的車流量逐漸增加,為長遠規劃理應盡早跟進上述規劃,以配合政府一直大力推行的「綠色出行」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