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大橋即將通車,港澳跨境私家車澳門600個常規配額,昨日終於可以接受申請,申請人至本月26日下午5時截止前,成功申請持有配額的澳門註冊私人用途輕型載客汽車,可在一年有效期內多次經大橋往來港澳兩地。 不過,目前配額只有600個,分為個人及公司配額各300個。值得注意的是,由於不少澳門人同時亦持香港身份證,若申請人在同一期間,同時持有港澳跨境私家車澳門配額及香港配額,一經發現會被收回配額,且以後的申請均不予受理,而期間所有繳付費用,亦不會發還!
在偏遠的路環九澳郊野公園,上月26日晚發生一宗風化事件,事緣一名27歲本澳女子,在燒烤期間往公廁解手,突然發現一具攝像頭由廁格後方窗口伸進來,女事主嚇得暫停解手,連忙提著衣衫由廁所追出,雖然偷窺狂剛駕車離去,但女事主機警地記下車牌號碼,最終報警將該名廁所色狼擒獲。 司警昨日透露,案中涉嫌偷拍被捕男子姓鄺(31歲),已婚,報稱一名舞台設計師;但他拒絕與警方合作,目前已被控以「侵犯私人生活罪」移送檢察院查辦。 案發上月26日,女事主與親友往路環九澳一個燒烤場燒烤後,至晚上8時許,女事主往附近郊野公園的女廁解手,據她事後向司警表示,當時感覺異樣,似被人偷看,下意識往後一看,發現有人手持一部手提攝錄機由廁所後方的窗口伸進來。女事主大驚下喝罵對方,馬上衝出廁所追截色狼,但最終仍被他駕車逃脫。 不過,女事主在昏暗環境下仍記下車牌號碼,翌日向司警報案。司警經調查後,最終於本周一(11日)在疑犯位於北區的住所內將其拘捕。司警稱,由於疑犯否認指控及拒絕合作,但仍被司警控以「侵犯私人生活罪」移送檢察院查辦
再有換錢黨成「黑吃黑」目標!司警昨日公布一宗發生於皇朝區一酒店內的搶劫案,31歲來澳從事非法兌換的內地男子,上周五(8日)收到一名姓韓(50歲)內地男子要求換錢的電話,韓男稱是經友人介紹,卻將50,000元人民幣兌換港幣,男事主應邀往上址房間進行交易,當時房間內還有另一名姓李(46歲)內地男子,正當交易完成之際,李男突然從後向事主箍頸。 韓男同時上前用膠紙封住事主嘴部,再用鞋帶綑綁事主手腳,兩人盡掠事主身上65,000港元現金及價值4,600元的手機,與在門口「睇水」的同黨一起逃去。事主經擾攘良久才掙脫綑綁,在賭場保安協助下報警求助。 兩名「黑吃黑」男子前天(12日)再度來澳,但甫入境即被司警拘捕,兩名被捕疑犯供稱,贓款已全部花光,至於「睇水」同黨在逃。另外,事主雖是受害人,但由於其行為與旅客身份不符,司警將他轉交治安警察局處理。
澳廣視董事黎奕豪涉濫用職權,指示司機替他辦理私人事務,於初級法院應訊,案件押後宣判。黎奕豪於初級法院應訊時選擇緘默,但在庭審結束前突然開腔,形容事件為一場鬧劇。 黎奕豪(圓圖)的控罪分為兩個部分。其一,在一次以澳廣視名義到美國出差後,一直逗留在當地放年假,並更改澳廣視提供的回程機票。其二,按澳廣視章程規定,只有董事主席才配有專人司機。 黎奕豪被指利用職務之便,吩咐時任董事主席的司機於辦公時間多次替他購買早餐、清洗和維修私人車輛,以及到路環領取郵包。 法庭傳召有關司機,有司機承認曾為黎奕豪辦理多項私人事務,但大多數情況均有通知上級,自己不曾拒絕請求,屬於自願性質。另有兩名司機供稱,每次只是按上級指令接送黎奕豪出席活動,沒有替他辦理其他事務。 控方於結案陳詞中指出,在更改機票一事中,澳廣視無明確規定黎奕豪的做法是否不妥,同時黎奕豪已補回更改機票日期的差價。 檢察官表示,由於澳廣視無詳細的明文規定董事的職務範圍,認為本案不涉刑事成分,辯方亦認為黎奕豪「不知者不罪」,難以界定其行為是否違法。 案件法庭下月初宣判。
一名來澳讀大學的20歲內地男青年,上周六晚與三名友人在福隆新街一餐廳外飲酒作樂,期間輪流以馬頭面具騷擾途人,大學生期間見一名20多歲本澳女子似對「有意」,於是當街熊抱對方,又窮追她不捨,強吻她頭臉嘴,性騷擾一輪才罷休。女子不甘受辱報警,警方翌日後待大學生入境時將他拘捕。 治安警昨日透露,案中被捕男子姓馮,年約20歲,珠海居民,現時在本澳一間大學就讀,馮男涉嫌觸犯「性騷擾罪」已被移交檢察院處理。 警方透露,自上周六接獲女事主報案後,首先翻查案發現場附近的閉路電視錄像,翌日再到上址餐廳調查,恰巧一名伊朗籍男職員認識馮男,又目睹當晚情況。據男職員稱,馮男當晚8時許,與三名友人在上址餐廳外飲酒,眾人拿出一個馬頭面具玩耍,輪流帶上面具騷擾過路途人,男職員見事件有趣,於是用手機攝下部分過程。 至當晚10時許,輪到馮男作怪,他見一名20多歲女子經過,即時從後熊抱她,嚇得大叫掙扎,女子往夜呣街方向奔跑,馮男窮追不捨,終於再將女子截停,當場除下面具強吻她頭臉嘴等部位,又上下其手,得手後逃離現場,當晚離境返回珠海。 女事主驚魂過後,致電男朋友並報警求助。治安警本周日(10日)接到馮男入境消息,馬上將他拘捕調查,惟疑犯辯稱,事發時因感覺女事主對自己有好感,才作出上述行為。
原定今年第一季完成的《最低工資》法案諮詢總結報告昨(13)日終於出爐,報告歸納收到的2,461份意見後總結指出,在同工同酬的平等原則下,最低工資應同時適用於本地及外地僱員,但考慮某類僱員工作性質的獨特性或自身狀況,建議豁免家務工作僱員(家傭)和殘疾僱員。報告又提出,於法律實施滿兩年後檢討最低工資水平,並按社會實際情況每兩年檢討一次。
城市規劃委員會今年第四次全體會議昨(13)日下午舉行,委員在聽取八幅新城A區公屋地段的介紹後紛紛提出疑問,認為當局對A區周邊交通規劃、基礎建設、商業活動等問題仍然一片空白,憂慮A區日後「唔知變咗乜景象」。 委員胡祖杰指出,規劃為公屋用途的A4、A5地段,將來在港珠澳大橋通車後必定出現塞車情況,但當局卻未有具體交通規劃。A區其他基礎建設、商業場所如何分布、城區地下管線如何鋪設,亦引起多位委員關注,委員胡玉沛批評,政府毫無量化數據說服委員認同這些公屋規劃條件圖,質疑澳門總體城市規劃究竟幾時才能出台。 謝思訓:午夜夢迴 一身冷汗委員謝思訓亦炮轟,全世界任何國家城市在制定總體規劃與發展策略時,都是「分兩條腿走路」,不可能像澳門一樣分先後次序進行。他直言,城規會委員已三次與政府討論新城A區發展,但每次都要向政府追問一樣的問題,提一模一樣的建議,擔心如此下去若干年後要遭社會詬病「點解搭車會搭唔到,買餸會買唔到,返學會返唔到?究竟城規會做咗啲乜嘢?有時我午夜夢迴,諗起都一身冷汗」。 交通事務局代表回應,屆時新城A區將有四個公共交通運乘中心,主要配合輕軌站以分散人流,目前的考量是分別在新城A區、中央綠廊的兩邊,鄰近輕軌站點進行布局;另外A 區北部亦會設置運乘中心。 工務局代表則回應,屆時A區北部及中區將有30幅公屋用地;南部或布局為私人住宅用地;至於商業活動用地則布局在南部或南部偏西側一帶;另外將來位於中區的輕軌東西向換乘站的周邊亦會構思商業設施。 當局又稱,因應《城規法》過渡規定去進行制定城市規劃條件圖的程序,至於城市總體規劃正進行前期工作,相信短期內會推出,然後再真正進行澳門總體規劃的研究。
新馬路轉入龍嵩正街附近今年3月出現路陷,民政總署考慮到新馬路使用的石板渠已逾90年歷史,路面亦使用約30年,已有不同程度的損壞,有必要進行維修,遂決定由本月30日至8月31日,分兩階段對新馬路部分路段進行排水系統及重鋪路面工程。交通局表示,由於工程期間涉及巴士改道,預計市民出行比平時需多花20至30分鐘車程,呼籲提早出門。 作為貫穿澳門東西的主要交通樞紐和重點遊客區,新馬路是澳門的「心臟」地帶,相信市民及駕駛者都會體諒工程進行,明白維持新馬路路面質素及使用壽命的必要性,但縱觀市民對是次下水道工程的看法,大部分意見都批評澳門掘路工程經常因質量問題導致「整完幾個月又要再整」的重複開挖情況。更有網民諷剌是次新馬路下水道工程或會一如其他掘路工程般,因工程質量參差問題,竣工不久就會再出現地陷,結果又需要重複開挖,勞民傷財。 對於是次下水道工程, 社會上有另一種聲音,質疑當局為何要選擇在雨季期間展開工程。 道路工程時間是本月30日至8月31日,正正就是澳門打風及降雨旺季。根據澳門氣象局預測,今年夏季(6月至8月)累積雨量將屬正常至偏多。 同時,預料今年影響本澳的熱帶氣旋個數約有五至七個。因此,有意見擔心或會受天雨影響,不但令工程施工時間延長,亦對市民出行造成更多不便。 新馬路對上一次路面重鋪已是1989 年,經過近30年日夜勞損和風雨洗禮,新馬路確實有必要重修,但相較於30年前的新馬路,澳門的人口密度及車輛數目已經多出不知多少倍; 加上沒有一條平行於新馬路而代替其功能的道路,工程期間車輛需繞經周邊道路例如羅理基博士大馬路、河邊新街,預計車流量將較平日激增五成,勢必波及沙梨頭及司打口一帶的交通。 因此,是次工程絕對考驗民署、交通局、治安警的決策能力及前線人員的實力,過程必須要速戰速決,與迫近的降雨天氣及隨著時間日積月累的民怨競賽,並且把對當區商戶及市民的影響減至最低; 同時,當局亦應藉是次工程的契機,完善新馬路附近的路標及行人指示,做好分流旅客的作用。
四年一度世界盃足球賽(14)日晚上11時在俄羅斯莫斯科開鑼,揭幕戰由主辦國俄羅斯對沙特阿拉伯,正式掀起國際足壇狂熱。「睇波」當然要約齊一大班朋友,入波時齊高呼,犯規時齊高噓才過癮。本報記者在開波前,到一向眾多球迷聚腳的酒吧區訪問,酒吧負責人均表示,已為世界盃做好準備,期間會延長營業時間,預計生意會增長30 至40%。
澳門海關最近接連破獲水客採用不同方式由珠海偷運生鮮食材來澳,為確保食物安全,海關與民政總署食品安全中心,連日於本澳市內採取聯合行動,分別查獲11間食肆及一名收集者,涉嫌銷售及走私未經檢疫食材,共檢獲蔬菜226公斤、肉類134公斤及加工食品87公斤。 民署將根據《食品安全法》,對涉案食肆及收集者作出起訴,如構成犯罪,違法者最高可被判處五年徒刑或被科處最高600日罰金;如屬行政違法,則可被科處澳門幣50,000元至60萬元的罰款。 海關與民署食安中心將持續打擊走私食材活動,加強巡查本澳食肆及販賣食材地點,阻截來歷不明食品流入本澳,以保本地區食品安全。海關及民署呼籲,市民若懷疑有食肆或零售場所售賣來歷不明的食材,或發現有走私未經檢疫食品的活動,應立即向海關或食安中心舉報。海關熱線2896 5001、食安專線2833 8181。 另外,端午佳節在即,為保障市民食用安全,民署、衛生局與消委會於本澳市面餐廳食肆、外賣店及超市等地點,共抽取30件糉子樣本進行微生物學和化學檢驗,所有樣本的檢測結果均未見異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