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人緣何易墮電話詐騙?

今年7月中至11月中的四個月期間,警方共接獲近4,500宗假冒本澳政府部門人員電話詐騙舉報或查詢,當中88宗案件受害人報稱有損失,共損失澳門幣逾1,400 萬元,報稱有損失受害人中,70% 是34歲或以下青年人,近30% 是學生,當中超過80%是就讀大學一至四年級學生。眾多青年人及大學生墮落電話詐騙案成為受害人,反映不少大學生欠缺分析及明辨是非能力,只是服從,欠缺批判性思維,明辨是非,值得社會關注。 澳門警方早前走進大專院校校園向大專學生宣傳預防電話詐騙成為國際花邊新聞,受害人並非長者而是年輕人及大專學生佔大多數,在今日智能手機普及,資訊流通快而速,新聞報道及警方通告預防被騙方法訊息早已見諸網路上,但仍有不少年輕人被騙,顯見現代青年人,對發生在周邊事物亳不關注。 墮入電話詐騙蒙受損失學生中,有三分二是本地學生,三分一是來自內地學生,可見受騙學生仍然以本地人居多,他們的家人,朋友,都是在這裡生活,發生在周邊事物,理應互相走告,不可能一無所知,但仍跌落陷阱,唯一解釋是他們之間十分疏離,甚少交流,毫不理會發生在周邊事物,只顧自掃門前雪。 今日的青年人,智能手機在生活中不可或缺,但主要用於娛樂,玩手遊、閒聊、微信、交友,真正用於獲取新聞資訊,鳳毛麟角。警方分析電話詐騙案中,受害青年大學生很少利用智能手機獲取新聞資訊,他們容易墮入騙局的主要原因,與他們的習慣性服從心理、對政府部門缺乏認知及害怕惹上官非有關。這一情況值得社會關注,大學教育是要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明辨是非,不應盲目服從,以海綿式思維,單向的去接受。 20至30幾歲青年人,思想應已成熟,但仍未能通過分析和評估作出判斷,以致墮入電話詐騙蒙受損失,需要警方走進大專院校展開防騙宣傳工作,向學生講解最新的電話詐騙手法及預防方法,甚至安排已升讀大學的「滅罪小先鋒」學員,一同參與防騙宣傳工作,以圖發揮朋輩正面影響力,將防罪資訊於校園內廣泛傳播,提醒大學生們如接到來歷不明電話,加強防範,避免墮入電話詐騙,確實是非常諷刺。

29/11/2017
22984

本澳反洗錢趨專業化

有逾500名公認反洗錢師

「反洗錢師專業協會」昨舉行交流活動,邀請專家作專業的分享講座。該會理事長歐陽耀光(右圖)稱,反洗錢工作逐漸走向制度化、專業化和普及化,目前本澳已經有超過 500 名公認的反洗錢師,協會未來的工作重點亦會促進反洗錢及反恐融資的專業水平,達至國際標準,以及組織反洗錢從業人員培訓和交流,提升本澳的反洗錢形象。 歐陽耀光致辭時稱,近年來,反洗錢的工作備受」「重視,各國金融機構、大型企業,全力積極配合實施反洗錢和反恐怖融資政策,以遏止該等罪行,而為了有效執行有關政策措施,反洗錢工作亦走向制度化、專業化及普及化。在澳門,近年從業人員紛紛考取專業資格,提升反洗錢的專業水平和能力。 他又指,目前本澳已有逾 500 位公認反洗錢師,為了使反洗錢師能夠有一個平台進行持續學習、研究及交流,今年 5 月成立「澳門反洗錢師專業協會」。 另外,澳門特區在去年參與亞太地區反洗錢組織之間的相互評估,澳門獲得了高度的評價,取得理想成績。 他受訪時稱,協會在 9 月底起陸續在本澳中學舉行反洗錢科普教育講座,希望增加青少年對反洗錢的認知和提高過自我保護意識。他稱,不法分子常利用青少年防罪意識不足,利用甜頭誘騙青少年,例如是申請銀行戶口給他們作「不尋常交易」等。

29/11/2017
25649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