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計暨普查局公佈:本澳5至7月的整體住宅樓價指數,與4至6月持平。
案中男疑犯以盜竊及操控賣淫罪已被移交檢查院偵辦。
警方控告涉案男子謝某拾遺不報罪並移交檢察院處理。
司警發言人陳煥文表示,疑犯供稱騙取六件玉石已在內地典當並全數花光。
期盼已久的粵澳第五條陸路跨境通道-青茂口岸,昨(8)日正式通關啟用,座落於青洲何賢紳士大馬路與鴨涌馬路交界的青茂口岸為24小時運作,出入境各設有50條合作快捷查驗通道及兩條人工通道,設計通關量為每日20萬人次。昨日下午3時開通一刻,不少民眾「衝關」嘗鮮,周邊交通則暫未出現擠塞情況。 行政長官賀一誠昨日在開幕儀式上致辭表示,青茂口岸的開通對澳門意義重大,不但豐富了「一國兩制」的實踐內涵,也對推動區域合作體制機制創新具有重要意義。 【本報記者吳泳欣、陳嘉俊、梁雄業報道】 粵澳新通道青茂口岸通關儀式於昨日早上11時在青茂口岸離境大堂內舉行。行政長官賀一誠、全國政協副主席何厚鏵、廣東省省長馬興瑞、澳門中聯辦主任傅自應、國務院港澳辦副主任黃柳權、外交部駐澳特派員公署特派員劉顯法、解放軍駐澳部隊政委孫文舉、國家移民管理局副局長曲雲海、海關總署國家口岸管理辦公室副主任黨英杰等人出席,並主持開通儀式。 賀一誠致辭表示,青茂口岸是粵澳合作重點項目之一,是澳門與廣東省珠海市第五條陸路跨境通道。青茂口岸在2012年5月粵澳兩地政府簽署《粵澳新通道項目合作框架協議》後開始籌備建設,2017年4月獲國務院正式批覆同意,2018年初主體工程正式動工。 口岸建設後期遭遇新冠疫情影響,但粵澳雙方和廣大工程建設者克服重重困難和挑戰,積極應對,協同奮戰,使得建設工程有序推進和順利完工。 青茂可助拱關分流一半客流量 他表示,青茂口岸的開通將有效紓緩關閘口岸通關壓力。拱北—關閘口岸早在2011年已成為全國乃至亞洲地區最大的跨境陸路通關口岸,2019年日均客流量達40萬人次。青茂口岸距離關閘口岸約800米,實行24小時通關,日通關流量可達20萬人次,口岸的開通將為關閘口岸起到分流作用。 粵澳共建「一國兩制」合作創新 賀一誠進一步指,青茂口岸的建設和開通對推動「一國兩制」下區域合作體制機制創新具有重要意義。他指出,口岸跨越粵澳兩地,項目從策劃、立項、設計到建設施工的整個過程,都涉及內地與澳門不同的法律制度、管理規範和技術標準等。在粵澳雙方共同努力和探索下,實現了建設技術標準和政策制度的良好對接。同時,青茂口岸繼港珠澳大橋澳珠口岸和橫琴新口岸之後,又一個實施「合作查驗,一次放行」高效通關模式的口岸。 青茂口岸項目在《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中被列為建設大灣區快速交通網絡的重點推進項目。賀一誠表示,特區政府將以青茂口岸開通為契機,與廣東省一道,精誠合作,共同推動要素的跨境高效便捷有序流動,深入推進粵港澳大灣區與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的高質量建設和發展。
青茂口岸開通,吸引大批期待以久的市民及旅客,早早在開關前到口岸排隊「搶閘」。從福建來澳旅遊的旅客吳先生受訪時表示,自己很幸運在旅遊期間遇到青茂口岸開關,來澳前未預料到。他又指,青茂口岸 24 小時通關較為方便,不用再有通關限制,未來都會選擇青茂口岸通關,但要先看看內地城軌附近是否方便。 第一位出關的市民受訪時指出,曾經在港珠澳大橋及關閘口岸開通時都是第一位過關,他解釋之所以想搶先使用新口岸,是因為兩地政府都花費很多公帑建設口岸,作為市民應該去體驗一下是否好用。另有市民指,「合作查驗、一次放行」這種模式適合純粹過關的人,至於交通配套方面就認為較一般,內地那邊的安排較好。 另外,有外僱受訪時認為,青茂口岸澳門區域的配套較少,主要是商戶不多,不像拱北口岸那麼熱鬧。他又指出,青茂口岸過關路程較為長,過關走完整個口岸約需時半小時左右,而昨日下午過關人流不算多,未知青茂口岸高峰時可承受多少人流,亦認為青茂與關閘比較,關閘出境後配套較為多元化。
在《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公布之際,澳門特區社會文化司司長歐陽瑜接受珠海傳媒集團記者專訪時表示,隨著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加快建設,未來會有愈來愈多澳門居民走進橫琴、紮根橫琴,粵澳兩地融合愈來愈深,一體化腳步愈來愈快。 歐陽瑜司長稱,橫琴是澳門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融入國家發展的第一站,近年從加速推進基礎設施「硬聯通」,到不斷實現體制機制「軟聯通」,粵澳兩地互聯互通不斷深化,民生合作蹄疾步穩。 深合區戰略:便利澳居民生活就業截至目前,澳門居民在橫琴購置各類物業超萬套,7,700名澳門居民在橫琴辦理居住證,超過1,000名澳門居民在橫琴辦理內地社保,澳門街坊總會橫琴綜合服務中心運營以來為琴澳居民提供服務超過6.5萬人次。澳門醫生簽約入駐橫琴醫院,橫琴醫院與澳門鏡湖醫院、澳科大醫學院建立兩地專家互聘機制,累計近十萬人次澳門居民在橫琴就醫。 《總體方案》賦予深合區戰略定位之一是便利澳門居民生活就業的新空間,歐陽瑜表示,未來粵澳兩地將持續探索社會民生領域合作的新機制、新模式,推動兩地跨境民生公共服務和社會保障體系銜接,為澳門居民拓展優質的生活就業空間。 「澳門新街坊」已啟動建設 她舉例說,集居住、教育、醫療等功能於一體的綜合民生項目「澳門新街坊」已正式啟動建設,預計將為澳門居民提供4,000套住房,並同步開放澳門標準的醫療、教育、社區服務等公共服務配套,為澳門居民在橫琴就學、就業、創業、居住和生活創造更為便利的條件。 歐陽瑜表示,澳門特區政府始終鼓勵、支持青年融入大灣區發展,通過締結姊妹學校、組織學生活動、提供實習實踐機會等方式,增進青年人之間的交心和交融。目前澳門學校結對的300多所姊妹學校中,大灣區內就有100餘所,通過促進校際之間,教師之間,學生之間交流,增加學生體驗學習的機會,可以增強青年對內地的了解與認識。 加強青少年國家民族認同感 歐陽瑜表示,回歸祖國以來,澳門特區政府始終重視愛國主義教育,與澳門教育界及社會各界共同致力於推動愛國愛澳教育工作,一方面加強制度建設,從法律、規劃、課程與教材、教師培訓等方面落實工作;同時致力於形成政府與社會各界齊心協力的良好機制,支持舉辦各類活動,加強澳門青少年對國家民族的認同感和向心力,培養深厚的家國情懷。 在高等教育領域,橫琴也為澳門拓展了新空間,打開了新天地。早在2013年,澳門大學位於橫琴島的新校區正式啟用。如今,橫琴已與澳門大學、澳門科技大學共建產學研示範基地,澳門4所國家重點實驗室全部在橫琴設立分部。此外,澳門科技大學珠海校區已確定落戶珠海高新區。 鼓勵澳門高等教育「走出去」 歐陽瑜表示將積極支援和鼓勵澳門高等教育「走出去」,在推動現有人才聯合培養專案的同時,與內地高校、科研機構建立更多人才聯合培養專案,通過推動一流的人才培養、高水準的成果轉化、多元的社會服務等,緊貼特區和國家發展需求,切實助力澳門的產業多元化和可持續發展。人才工作任重道遠,澳門將緊緊抓住粵港澳大灣區、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的發展機遇,著力推動與廣東、珠海更緊密的合作,促進協同發展、互惠互利,助力澳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歐陽瑜表示,作為中西文化交融之地,澳門擁有得天獨厚的歷史文化優勢,與大灣區內地城市同根同源,同屬開放包容、兼收並蓄的嶺南文化;澳門又在幾百年中西文化的交流融合中,成就了獨特的文化魅力。歐陽瑜希望大灣區城市群能緊密攜手,尤其珠澳之間能形成標杆示範,進一步弘揚具有嶺南特色的中華傳統文化,並加強此方面的教育工作,培養青少年對文化傳承的責任感。
【本報記者梁雄業】青茂口岸昨(8)日正式啟用,治安警察局青茂出入境事務站副警司梁英東表示,開關首日50條出入境合作快捷查驗通道、兩條人工通道下午全部啟用,整體運作暢順,現場人流有序。他又指部分市民未習慣「合作查驗、一次放行」模式,需由警員提醒才能使用正確證件過關。 本報記者到現場了解開通首日的交通情況,昨日下午開關時並未出現塞車,由於行人及出入境人士不算多,附近交通暢順。巴士站設在口岸周邊,沿途市民均正常使用;的士站設在口岸一樓,停泊的士頗多,但未見太多旅客及市民候車。 交通事務局表示,青茂口岸設有16條巴士路線可前往鄰近青茂口岸之六個巴士站點;口岸地庫層設有公共停車場,連同四個周邊的公共停車場,合共提供4,782個泊位,包括2,192個輕型汽車泊位及個電單車泊位;的士上客區設於口岸一樓,普通的士須於地面層上落客區下客後,沿何賢紳士大馬路前往口岸一樓的士上客區接載乘客。
《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出台,街坊總會理事長陳家良認為方案為橫琴開發指明目標及方向,關鍵在於細節的落實,重點要推進規則對接,希冀兩地政府發揮「敢為人先」精神,突破體制機制的藩籬,深入推進基礎設施「硬聯通」和機制「軟聯通」,逐步實現琴澳一體化發展。 陳家良表示,自國家2009年始開發橫琴至今已12年,與澳門的關聯愈發密切,例如澳門大學橫琴新校區的落成、橫琴口岸新聯檢大樓的啟用,伴隨著《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的發布,更是將粵澳合作推入更高質量的新階段,要在橫琴深度開發上全面合作,粵澳政府共商共建共管共享。他相信接近三個澳門面積的橫琴能為澳門城市的長遠發展、產業轉型提供廣闊的空間,亦能為澳門居民擴寬職業道路、提升生活質素。 他續稱,這份總體方案願景非常美好,在產業發展、社會民生、居民就業等多方面著墨,但如何落實、執行到位成為關鍵問題,粵澳兩地存在的機制規則差異是最大的阻礙,其次現時有疫情因素阻擾,這些因素令橫琴粵澳深度開發困難重重,要通過兩地政府共同努力,加強合作、大膽創新,從而打破制度壁壘、實現規則對接,將「制度之異」變成「制度之利」,並且總體方案中大力推動的高新科技產業、大健康產業、現代金融產業、中醫藥產業等,由於現時橫琴及澳門發展水平不一,需要兩地政府投入更多資源,幫扶相關企業成長、招攬更多資金及優秀人才。 此外,亦希望特區政府加快推動澳門輕軌連接橫琴、「澳門新街坊」項目進度等“ 硬件”建設,為進入橫琴發展和生活的居民創設條件。(街總提供圖片)
廣東省省長馬興瑞昨(8)日於青茂口岸通關儀式上致辭表示,青茂口岸開通是繼新橫琴口岸開通後,粵澳兩地深度合作取得的又一重大成果。 今年廣東將貫徹國家主席習近平、黨中央對於推進粵港澳大灣區的決策部署,舉全省之力推進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的建設,把廣東與澳門的各自優勢疊加起來,全面深化粵澳在經貿投資、科技創新、文旅會展、公共服務、醫療衛生等領域的合作交流,大力支持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努力在更高水平促進粵澳兩地優勢互補,互惠共贏,為推進大灣區建設,保證澳門特色「一國兩制」成功實踐、行穩致遠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馬興瑞說,近年來,在國家主席習近平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下,粵港澳大灣區每年都有大事、喜事,年年都有重大利好。最近中央作出開發、開放橫琴、前海的重大部署,再次賦予大灣區新的重大機遇。 他表示,作為粵澳重大跨境民生工程,青茂口岸是繼港珠澳大橋口岸、新橫琴口岸,又一個採取「合作查驗、一次放行」通關模式的口岸,設有100條自助通道、24小時運作,設計日通關流量達至20萬人次,有效緩解拱北口岸節假日的通關壓力,大大地提升兩地人員通關效率和體驗。青茂口岸直接連接廣珠城軌,澳門居民可經口岸抵達珠海城軌站後,前往全國各地,必將有助澳門融入大灣區城際鐵路網絡及國家高鐵網,讓更多澳門居民共享大灣區發展的成果,為全面深化粵澳合作,推進大灣區建設注入新動力。 廣東省省長馬興瑞表示,將會舉全省之力推進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的建設。(吳泳欣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