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區政府近年推出政策措施,扶持科技創新業務發展,制定《從事科技創新業務企業的稅務優惠制度》法案,已在立法會通過,並將於下月(4月)1日生效,對從事科技創新業務的企業提供稅務上支持,吸引外地創新科技企業落戶本澳,推動創新科技在澳發展,促進本地產業多元化,以科技創新業務為主要業務且滿一年、列為A組納稅人及非庫房債務人的企業,可享印花稅、房屋稅、所得補充稅、僱員職業稅等稅務優惠。 中華總商會策略研究委員會主任馬志毅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從事科技創新業務企業的稅務優惠制度》法案涵蓋企業範圍廣泛,包括企業前期投入、購置設備等各方面,整體政策不錯,有助推動本澳科技創新發展。但馬志毅坦言,投資企業愈大,享受各項稅務優惠相對愈多,相對而言,中小微企及青年科創方面未能有效全方面覆蓋,他相信未來政府會逐步推出更多優惠措施面向中小微企及青年團體。 馬志毅:政府正大力推動科技發展 今年2 月,經濟局改組,成為經濟及科技發展局,增加推動科技創新發展的職責,並與科學技術發展基金按職能分工。科技基金維持現有支持科技研究工作的職能,併入經濟財政司,與經濟及科技發展局均屬經財司領導,從上、下游推動科技發展工作。曾擔任科技基金行政委員會主席的馬志毅指出,反觀近年特區政府對於科創發展部署,發現政府正大力推動本澳科技發展。 馬志毅稱,據他了解,科技發展現時方向主要協助青年創新創業,以及重點促進科研成果轉化應用;經濟及科技發展局主要做下游工作,主要在營銷方面推廣,協助企業或青年研發出的成果推出市場,開拓商機。 兩地政策加持下提供優越環境 馬志毅續稱,現時在科創方面做得較為成功的企業或工作者相對較少,但現時觀察到近年有本澳企業在內地開展科創公司,且陸續回澳發展,比如網絡、人工智能等方面,在兩地政策及合作的加持下,相信有助本澳更好發展科創事業,以及提供更好研究環境。 澳門地方細小、市場亦狹小,是否會對科創事業發展造成掣肘?馬志毅坦言:「如果你目光凈係放喺澳門市場,又真係細咗啲,係好難做(科創)」,他認為日後澳門企業或青年首先創作成果,再與大灣區的企業合作發展,相信發展前景會更大。 科創青年積極與大灣區合作研發 先後舉辦兩屆的橫琴科技創新比賽,均有澳門青年獲得冠軍大獎,馬志毅指出,其中以「語音識別人工智能」獲獎的青年團體,早年已在內地開設工廠,近年正計劃與澳門在科研方面加強合作,面向市場主要以內地為主。同時據他了解,澳門青年正積極與大灣區合作研發,包括生物科技發展等各方面。
特區政府科技委員會委員陳桂舜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近年澳門科技創新氛圍不錯,在政府大力支持下,澳門部分科創項目及產品可與內地對接,可作長遠發展。陳桂舜指出,澳門科創市場環境細小,且沒有工業產業鏈,他直言:「靠澳門自身去發展成為一個產品,基本上可以話係冇可能。」因此,澳門科研、創意概念等部分需結合國內設工廠的地方,得以長遠發展。 陳桂舜稱,下月生效的《從事科技創新業務企業的稅務優惠制度》法案,是本澳科創發展的第一步,向投資者傳遞「澳門政府支持及關注科創發展」訊息,相對上亦較實際。但他認為在發展上不單只有資金上的支援,最重要是日後本澳如何做好「市場推廣」這一方面,形成科創市場氛圍,提供平台讓不同科技產品合併,成為一個具吸引的投資產品。 提出政策吸引本澳人才留澳發展 陳桂舜建議政府未來可以主力推廣市場銜接部分,例如舉辦展會等,吸納本土以及周邊大灣區的科創企業合作,從而落戶在澳門。 他又指出,科創發展涉及人才的支撐,而由澳門所培育出來的科創碩士、博士生,因在澳沒有合適發展方向,而選擇前往國內等地發展,導致其科創成果不能長遠留澳,他認為對澳門科創發展有一定的影響,期望政府可全面訂定政策吸引人才留澳發展。 特區政府科技委員會委員陳桂舜表示,近年澳門科技創新氛圍不錯,在政府大力支持下,部分科創項目可與內地對接,長遠發展。 (《力報》攝影組攝)
特區政府早在《2019年度施政報告》有關「深化城市建設」中,以「大力促進科技創新,全面建設智慧城市」為施政重點,同時配合2018年2月國務院印發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的實施。下月生效的《從事科技創新業務企業的稅務優惠制度》法案,對從事科技創新業務企業提供稅務上支持,吸引外地創新科技企業落戶本澳,推動創新科技在澳發展。 珠澳兩地發展科創各有優勢 早於2018年在橫琴及澳門設立生物技術公司,現時發展規模約有30人的迪奇孚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第三屆「『澳中致遠』創新創業大賽」冠軍,現時為澳門青年創業孵化中心會員。 公司副總經理唐翔及其合作夥伴陳藍天接受本報訪問時認為,不論在珠海或澳門發展科創業務,均有一定的優勢,澳門在進出口業務、資金成本等方面有優勢;而內地的人力資源成本方面較容易掌握,相信科創企業需要因應公司不同的發展階段需要尋覓發展地方。唐翔舉例表示,若果科創種類需要人力資源支持,則選擇內地開設公司,而下一個階段需要發展出口業務,就會選擇在澳門開展其業務運作。 拓展業務至大灣區各城市 據了解,迪奇孚瑞是一家專注於自動檢測的生物技術公司,致力於開發領先的體外診斷設備。迪奇孚瑞依託數字微流控技術,創新自動核酸分析系統,計劃應用於醫學疾病診斷、健康指數檢測、動植物疾病檢測、食品安全檢測等領域。 陳藍天稱,澳門及內地均有科技創新扶持政策,他指出,內地綜合稅項較澳門低,同時澳門亦陸續推出不同政策扶持科創發展,因此均吸引他們在澳門及內地同步開設公司。他亦提及現時公司亦會透過其知名度,參加展會尋求合作夥伴,而現階段除了澳門及珠海,該公司亦有與廣州、順德等的高等學校及上市公司合作,佔總生意額的40%,未來亦會進一步與其他大灣區城市加強合作,拓展業務。 冀放寬外地人才赴澳簽證標準 科創發展始終離不開「人才」。唐翔指出,澳門整體人口較少,而科創細分類別較多,相信在市場狹小的澳門中尋找適合某一領域的科創人才並不容易,因此期望政府可在合乎整體社會效益上,放寬外地技術人才赴澳簽證標準,但他相信該方面仍需得到社會各界共識。此外,他又指出,科創公司初期難以營運,因此建議政府可提供租金、稅收、研發項目補助等方面作出扶持。
一名內地男子身懷「壁虎功 」,今年1月來澳在西望洋馬路一山坡護土牆爬上路邊燈柱翻牆跳入一別墅爆竊夾萬,掠得逾70萬元財物,食髓知味日前再身懷爆竊工具來澳,懷疑再圖爆竊,入境時被警方拘捕。被捕疑犯姓羅,28歲,湖南人,報稱無業。司警落案控以加重盜竊罪,案件昨(23)日下午將他移送檢察院偵辦。 【本報記者梁雄業報道】 案發在今年1月7日上午,警方接報在西望洋馬路一間別墅發生盜竊案。司警到場接觸女戶主,她報稱今年1月2日中午至1月6日下午不在家,6日下午約4時接獲鐘點工人通知,疑有賊入屋盜竊,放在主人房一個夾萬底部遭人鑿穿,夾萬內財物失去,女戶主返家經點算,失去三隻名貴手錶、一批首飾及大量現金,折合損失約澳門幣71萬4,500 元,報警調查。 攀牆瀡柱爆夾萬 司警到場調查,翻看案發單位周邊監控錄像,發現賊人在1 月5 日晚上翻牆入內。賊人先從別墅對面護土牆利用附近燈柱從高處滑下,再翻牆攀爬入屋盜竊,得手後再翻牆爬出別墅,再攀爬護土牆,沿山路逃去無蹤。 司警根據夾萬毀損痕跡,確定夾萬遭電鑽破壞;在單位外牆上亦發現賊人攀爬時留下的鞋印。調查亦發現,案發後賊人在附近山邊將犯案時穿著的鞋更換及棄置。經搜尋,成功撿獲相信是賊人棄掉的鞋,並確認鞋底紋與案發單位外牆上的鞋印脗合。 利用叢林山路逃避監控 司警形容嫌犯反偵查能力極強,能夠利用叢林山路掩飾,逃避閉路電視監控。經多番搜查,發現嫌犯沿山路走到民國馬路後,乘巴士到關閘,終成功過關回內地。 前(22)日下午約4 時,嫌犯再度從關閘入境時被警方截獲。他拒絕合作,亦拒絕交代贓物下落。司警在嫌犯身上撿獲多個電鑽鑽咀、鞋、手套、頭套及假髮,相信嫌犯「食過返尋味」,再次來澳作案。
經濟房屋青洲坊大廈公共停車場、商業、社會設施及巴士轉乘站等的防火捲閘被指防火效能未符要求,結果以1,200萬元更換100道防火捲閘,備受社會質疑浪費公帑及涉及違法行為,廉政公署立案調查,經兩年調查日前公布調查結果,指出事件中不存在不法行為,但指出事件突顯公共部門之間普遍存在協調與合作問題,部門各自為政,僅著眼於自身事務,欠缺大局考慮,未能主動跟其他公共部門溝通,但誰應為事件負責?調查報告無結論,也就是說事件無人需負責。 廉署報告指出,事件突顯公共部門之間協調與合作問題,當中房屋局沒有嚴格履行《經屋法》所賦予統籌協調角色;工務局、消防局從頭至尾沒有將彼等對防火捲閘耐火級別標準與建設辦或房屋局溝通;工務局、消防局亦沒有向建設辦指出可以替代方案滿足防火安全法律要求,使青洲坊大廈換閘工程在「散沙一盤」狀態下,相關部門或機關對自身權限法律認知不足,部門之間各自為政,缺乏溝通而導致信息孤島情況。 工務局及消防局至少在2017年2月已達成共識,防火捲閘隔熱性要求可透過替代方案滿足,只要在人員逃生及阻止火勢蔓延條件不低於原來要求即可,但兩局在提出青洲坊大廈防火捲閘問題後,除要求建設辦換閘外,卻完全無人提及過此一替代性方案的存在或可行性,建設辦為了使青洲坊大廈建築工程符合《防火安全規章》規定而更換防火捲閘,但工務局及消防局在實務上容許業界採取替代方案,卻硬性要求建設辦換閘,不惜耗費1,264萬元公帑更換剛剛安裝、價值482萬元防火捲閘。 行政改革是第五屆特區政府首要工作之一,多個政府部門今年1月及2月改組合併,成效拭目以待。部門合併架構重整不足以改革公共行政,還需要加強公共行政人員責任感,認真履職,承擔應有責任,服務民眾。在公共行政上,各部門均應根據本身職能職責,與相關部門互動互通,尋求最佳途徑服務民眾。公共行政改革除了部門架構重整,還須進行部門功能性整合。 更換防火捲閘浪費了482 萬元公帑,算是買了一個教訓,特區政府正積極推行電子政務,可借助資訊技術和手段,運用大數據,打造「數字政府」,加強訊息互通,提升公共行政素質,建設一個高效、便民、便商服務型政府,令服務水平達到市民期待。
治安警察局交通廳人員日前在氹仔雞頸馬路、鮑公馬路及關閘馬路一帶展開查車行動,共截獲六輛懷疑非法改裝的私家車及電單車,有關車輛被帶返交通廳處理。治安警指出,經檢驗後,有關車輛分別涉及排氣喉發出的噪音超過法定標準、輪胎尺寸與登記摺所載不符,交通廳已作出相應檢控,並通知駕駛者與上述車輛前往交通事務局進行檢驗。 治安警察局呼籲車主應守法出行,注重交通安全,切勿非法改裝車輛及作出超速駕駛等行為,一旦發生交通事故後果不堪設想。(治安警察局提供圖片)
澳門中山火炬開發區同鄉會3月22日晚七時半假萬豪軒酒家舉行成立四周年暨第二屆理監事就職聯歡晚會。常務副會長鄭天渭表示,該會將續發揚愛國愛澳愛鄉傳統,配合政府做好防疫工作。
為發揚關愛社區、關愛弱勢社群及澳人愛澳精神,中葡產業文化交流促進會(澳門)聯同會員單位,於3月22日下午在澳門弱智人士家長協進會曉光中心舉行「以經貿帶動愛心、有愛創明天」系列首發活動發布會,希望通過本次活動能帶動愛澳正能量,亦讓更多市民大眾關注澳門弱勢社群。
化州市政協十二屆六次會議本月16日上午在該市華偉圖書館開幕。澳區委員黃志華、梁活昌、羅江左、陳素芬、陳玉清、林春明及胡友樾出席,楊志偉因病請假。參會期間......
新一輪電子消費優惠計劃引起社會廣泛討論,不少團體拜訪有關部門反映意見,希望政府推出更「有感」的優惠措施,普惠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