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社交平台、即時通訊軟件是現代人社交生活重要工具,卻也因為網絡的匿名性成為詐騙犯罪的溫床。
近期在不少網絡社交媒體平台上,陸續出現橫琴「澳門新街坊」項目的虛假宣傳資訊,並有地產經紀冒充澳門都市更新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都更公司),宣傳其他橫琴地產項目,有誤導公眾之嫌。都更公司強烈譴責有關行為,並保留法律追究權利,呼籲市民多加注意、提防,以免受騙。 都更公司昨(8)日表示,近月在臉書(Facebook)不同專頁及微信平台發現,不少地產經紀以橫琴「澳門新街坊」作招徠,以吸引網民留言、私訊詢問詳情。在市民聯繫有關經紀後,經紀會持續散播各種虛假訊息,包括已購買經濟房屋人士不符合購買橫琴「澳門新街坊」項目資格等,惟所有資料均與橫琴「澳門新街坊」項目無關或不符事實;經紀亦藉機介紹其他地產項目的呎價、戶型圖則及銷售單位數量等資料,並聲稱都更公司為其開發商及物管公司,有誤導市民購買其樓盤單位之嫌。 此外,都更公司亦發現有地產公司以「澳門新街坊」名稱開設地產專頁,令市民混淆;另有用戶於不同社交群組,發布橫琴「澳門新街坊」項目單位預售等不實資訊。都更公司正密切留意相關虛假資訊的發布情況,強烈譴責散播不實言論的行為,並保留法律追究權利及採取法律行動。以上行為,有機會觸犯刑事違法。 項目按序推進從未開放預售 橫琴「澳門新街坊」項目佔地面積約19萬平方米,項目內將建27棟樓宇,約可提供4,000多個住宅單位,均配以精裝修;項目內設有學校、衛生站、長者服務中心及家庭社區服務中心等配套設施,相關配套建成後將交予特區政府指派機構營運,運作模式均採用澳門標準。 現階段,都更公司正按序推進橫琴「澳門新街坊」項目,其規劃設計及超前鑽土質勘探工程已完成,後續的工程招標事宜將於近日開展,項目從未開放預售。有關項目詳情及進度,以都更公司發出的新聞稿及公司網頁「項目」欄目中的「澳門新街坊」資料為準(https://www.mur.com.mo/macau_new_neighborhood),呼籲市民提防受騙。 除發布新聞資訊,都更公司正陸續增設多媒體的訊息發布渠道,其中微信公眾號將於本月推出,持續以高透明度方針,讓公眾掌握公司項目的最新進展。
城市規劃委員會將討論六份規劃條件圖草案,昨(8)日起至本月22日公示收集意見。其中一份草案顯示,特區政府計劃在機場旁的建築廢料堆填區內,撥出約30,000平方米土地興建中央廚餘及油脂處理設施。 環保局今年5月曾表示,中央廚餘處理設施將在明年中完成初步設計,有望於四年多內建好第一期設施,預計每天能處理200噸工商廚餘,並將透過發酵廚餘,產生生物氣發電;若未來有條件收集更多廚餘,將會投入第二期設施建設,可處理的工商廚餘擴至現時每天產生的300至400噸廚餘。 本澳城市固廢物中有約40%屬廚餘垃圾,環保局早年就計劃在建築廢料堆填區內分階段興建廚餘處理設施,又推出食肆廚餘回收先導計劃,向中小企食肆派發廚餘回收筒,定期派員回收廚餘制成肥料,為全民廚餘回收積累經驗。 然而,有團體進行的調查顯示,廚餘回收計劃遇到的最大阻力是居民環保意識不足,建議政府向居民推廣珍惜食物的概念,推動源頭減廢。
第五屆澳門國際影展暨頒獎典禮將於今年12月3日至8日舉行,今年主題為「光影生命銀幕盛典」,合辦單位之一的澳門影視製作文化協會(簡稱:協會)再度與都靈電影工作室(TorinoFilmLab)合作,舉辦澳門—都靈電影項目培訓計劃。培訓於日前開展,由於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今年參加者透過線上模式學習與交流。 兩個本地電影項目:徐欣羨導演的《BeOrdinary》及林鍵均導演的《日漫夜長》,參加協會於6月在澳門公開招收新電影概念計劃,經過嚴格的甄選程序而獲選參與本年度培訓計劃。兩個團隊於9月中接受線上培訓,內容涵蓋專業導師一對一會面及項目小組討論等環節。 徐欣羨表示,導師提問與針對性訓練有助深化細節及啟發新思維,利於劇本拍攝及合作溝通等多方面進步。同時,組員互相閱讀項目內容,再透過線上探討提供實用意見,便捷高效。現時愈來愈多青年人熱愛拍攝製作,希望未來有更多相關計劃。林鍵均指出,本次培訓以優化故事大綱為出發點,線上體驗新穎,交流過程亦可更專注,透過與不同電影工作者分享概念,可了解國際對現時澳門電影發展的看法。 協會致力培養本地電影製作人 澳門影視製作文化協會理事長李素茵表示,協會一直致力培養澳門本地電影製作人及為亞洲與西方電影交流提供平台,同時協助年輕電影工作者發揮創意,提升澳門電影質素及與國際市場接軌的機遇,向世界展現本地具潛力的優秀項目,推動影視產業向前發展。協會今年繼續邀請澳門國際影展暨頒獎典禮的國際顧問委員會成員溫煦宇(Michael J. Werner)擔任是次培訓計劃的顧問,協助學員完成整個課程。
近年來,隨著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以及珠澳區域合作進一步密切,不少實質性惠民合作進一步走上日程,集養老、居住、教育、醫療等功能於一體的橫琴「澳門新街坊」就是其中之一。佔地面積19萬平方米、約可提供4,000多個住宅單位的「澳門新街坊」專供澳人購買,對比澳門高昂的樓價,可謂是不少市民心中的一方美好家園。但是,近日社交平台出現不少藉此「招搖撞騙」的虛假廣告,當局應該及時向社會釋放更多相關資訊,令市民有辨別能力,並且嚴加監管虛假廣告,長遠而言更應出台政策,防止炒賣。 都更公司昨日發文表示,發現不少社交媒體平台,陸續出現橫琴「澳門新街坊」項目的虛假宣傳資訊,並有地產經紀冒充都更公司,宣傳其他橫琴地產項目。呼籲市民多加注意、提防,以免受騙。都更公司又指,現階段正按序推進橫琴「澳門新街坊」項目,其規劃設計及超前鑽土質勘探工程已完成,後續的工程招標事宜將於近日開展,項目從未開放預售。至於未來,除發布新聞資訊之外,會增設多媒體的訊息發布渠道,包括微信公眾號,讓公眾掌握公司項目的最新進展。 橫琴方面曾表示,「澳門新街坊」將採取限房價和限地價的方式,在橫琴周邊的樓價基礎上下調一定比例,作為澳門居民最後購買的價格,惠及澳門居民。曾有預測指「澳門新街坊」交樓成本價約為每平方米三萬元左右,況且不與澳門房價對比,即便相較周圍動輒五六萬的價格,也都極具吸引力。加之在疫情之下,各行各業經濟受到影響,地產的「金九銀十」也表現疲弱,極易令不合規的業界將目標瞄準「澳門新街坊」。 事實上,存在虛假宣傳資訊的內地物業項目豈止「澳門新街坊」?不少違規業界利用噱頭吸引居民赴內地置業,因內地和澳門本身法律不同,過程中難以察覺紕漏,輕則「貨不對版」不獲成交,重則誤入購房陷阱,造成損失。未來隨著大灣區城市日益融合,必將有更多澳門人赴內地置業,當局應該加以監管,真正為在大灣區內工作生活的澳門居民創造便利條件。市民本身也要擦亮雙眼,避免造成財產損失。
由於網絡的高匿名性,雖然警方能夠掌握騙徒的犯罪模式,卻往往難以將罪犯繩之以法,被騙走的金錢也難以追回。
一對姊妹及一名婦人,涉嫌自稱是「馬來西亞莊園發展計劃」澳門總代理,於2017年在本澳舉行投資講座,聲稱可於七個月回本,一至兩年回報率高達320%,亦可吸納下線投資及可提成;七名本澳居民信以為真,見有利可圖便付款,在付款後對方給予網上賬戶觀看收益,投資款項被轉換成積分。惟有關網頁於2018年初開始無法登入,三名婦人被追問時分別以項目轉型、公司被收購等藉口拖延,「投資者」懷疑被騙,今年3月分別報案,司警調查後前(7)日拘捕一對姊妹,涉嫌騙取至少七名事主合共近370萬澳門元。司警仍在追緝另一婦人。 司警昨(8)日公布此宗「巨額詐騙」及「層壓式傳銷」案,指三名婦人涉嫌以虛構投資計劃行騙。被捕姊妹姓張,為本澳居民,分別為62及55歲,姊姊報稱髮型屋東主,妹妹則報稱無業,二人涉「相當巨額詐騙」及「層壓式傳銷」罪送交檢察院處理。司警指,暫時接獲七名本澳事主報案,包括一男六女,年齡介乎35至73歲,損失4.7萬至150萬澳門元。 兩年回報率達320%? 案情指,七名事主因工作關係或透過朋友介紹認識本案在逃婦人及兩姊妹。三名婦人疑在2017年在本澳舉行投資講座,推介「SKY」公司的馬來西亞莊園發展計劃,並聲稱可於七個月回本,一至兩年回報率高達320%;投資收益可分為靜態及動態兩種。靜態收益主要視乎投資者購買星級會籍多少而定,購買愈多及星級愈高,在投資期結束後,收取投資總額的利益愈多;動態收益是會員介紹下線參與投資,並根據被介紹人所投資的金額,介紹人則可收取額外收益。 司警表示,前(7)日分別在北區及氹仔帶拘捕涉妺的本地姊妹,並搜出多本數簿等,且懷疑有另一名涉案女子在逃。司警又呼籲若有曾參與相關投資的居民盡快報案。
內地一連八日「國慶中秋黃金周」假期昨(8)日迎來最後一天。
昨(8)日為「世界視覺日」,澳門奧比斯「愛眼行動2020 」啟動儀式昨日下午3時假澳門科學館舉行,今年以「打開希望之窗」為題。
近期不少市民及外僱成為水客大軍,以螞蟻搬家的方式運送貨品到珠海,主要為奶粉、化妝品、日用品和食品等,每次可賺取幾十至幾百元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