籌建近20年、直至現時只完成往來海洋站至氹仔碼頭站的氹仔線,全長9.3公里,共11個車站,而最終造價110億澳元。在昨(3)日新聞發布會上,有傳媒關注輕軌東線造價及工期。輕軌公司執行委員會主席何蔣祺回應時表示,明白大眾關心輕軌工程造價及工期等問題,但暫時未有具體數字可以提供,只有粗略估算,何蔣祺表示適當時候會再向大眾公布。 參考鄰近軌道項目作粗略估算何蔣祺續指,澳門建造隧道方面沒有足夠統計資料,坦言市場上這一類型工程難有較標準或肯定的造價。其後,何蔣祺分享鄰近地區的軌道交通項目,比如北京(地鐵)三號線21公里長,每公里造價10多億元;香港沙中線17公里長,平均每公里造價約40多億元,何蔣祺相信特區政府可在上述基礎上,作出一個粗略的估算。 何蔣祺補充,下一階段將會有初步圖則或規模,包括機電配套、車站點大小等具體資料,屆時技術團隊會對造價方面有一個較為準確的估算。至於工期方面,初步估計由開標動工後起計算,約需五至六年時間。 何蔣祺稱,輕軌東線在規劃時已總結氹仔線經驗,將盡可能增加商業元素,期望填補部分支出,但仍需綜合考慮設置大型商鋪的安全性。
繼去(2019)年 12 月起,輕軌氹仔線完成 建設且正式運行,接著輕軌東線的規劃 備 受 關 注 。 昨( 3 )日 《 輕 軌 東 線 方 案 》 正 式對外公布,方案建議輕軌東線由關閘至氹仔北安碼頭,路線初擬全長 7.65 公里,計劃設六個 車站,預計落成後,由關閘到氹仔北安碼頭僅需 15 分 鐘。另外,輕軌東線主要以海底隧道形式興建,施工期 間基本不會佔用現有路面,建成後亦具備於惡劣天氣下 運作的條件,能提供全天候的乘車服務。 工務局昨(3)日正式公布《輕軌東 線方案》,今(4)日起至11月2 日展開為期60日的公開諮詢。方案 指出,澳門特區政府為配合城市發展 與促進社區融合,豐富和加強澳門現 有公共運輸網絡,擬興建由澳門半島 連接到氹仔的輕軌東線網絡。 輕軌東線由關閘至氹仔北安碼 頭路線初擬全長約7.65公里,當中 有250米是利用現有氹仔線軌道接 駁而成,東線共設六個車站(ES1 至 ES6),車站及軌道均在地底運行, 能提供全天候的乘車服務。 設六車站 東線與氹仔線連接輕軌東線分為三段,第一段 為澳門半島北面,設有兩個車站, 由隧道連接位於馬場北大馬路及友 誼橋大馬路對開的海床下的ES1及 ES2輕軌站;第二段為北區沿海段 及新城 A 區,連接澳門半島至新城 A 區南端,設置ES3至ES5共三個地底車站,只有部分通風口及車站出 入口會位於地面,盡量增加綠化空 間,減低對景觀的影響;第三段為 連接新城 A 區及 E 區的海底隧道,新 城E區的ES6 站為輕軌東線最後一 個車站,將興建與氹仔線連接的過 渡段,由地底緩緩向上爬升,與氹 仔線高架橋的結構相連接乘客可無 縫換乘氹仔線。 惡劣天氣下具備運作條件輕軌公司預計輕軌東線落成後, 由關閘到氹仔客運碼頭只需15分 鐘。輕軌東線主要以海底隧道形式興 建,施工期間基本不會佔用現有路 面,建成後亦具備於惡劣天氣下運作 的條件。諮詢文本指出,輕軌東線將 會成為第一條連接澳門半島及氹仔的 輕軌海底隧道,由於東線為地下線路 不受惡劣天氣影響,令線路有條件於 惡劣天氣下正常運作,相信可進一步 紓緩跨海大橋的交通。
澳門輕軌系統原規劃共有三條線,全長27公里,包括29個車站,涵蓋澳門、氹仔以及路氹城的可行路線,直至現時只有氹仔線完成建設,以及輕軌東線的規劃文本。昨(3)日的新聞發布會上,有傳媒問及最終澳門輕軌共多少條走線,以及未來發展方向。輕軌公司執行委員會主席何蔣祺回應時指出,按照政府計劃,輕軌氹仔線已建設完成,且運行當中,現階段先將輕軌氹仔線延伸至媽閣站,同時啟動石排灣線工程建設,他預料下周將會有關於石排灣線開始建設的消息可公布。 何蔣祺續指,輕軌橫琴線方面已有具體方案,現正籌備當中,他認為現時是合適時機推出東線方案規劃的考慮。何蔣祺又期望是次研究方案會提交至公眾,透過諮詢收集更多意見,包括走線、站點等內容,相信有利進行下一階段具體設計。何蔣祺重申,對輕軌路線建設的先後緩急要考慮政府的政策,現時推出輕軌東線方案,期望逐步落實整個輕軌網絡。
輕軌東線建議採用海底隧道形式興建,同時相信施工期間基本不會佔用路面。《輕軌東線方案》諮詢文本指出,輕軌東線的隧道主要有三種建造方式,分別是明挖回填式、暗挖隧道及使用隧道鑽挖機,屆時會因應當地的地質狀況及環境因素,選取適當的建造方式。 至於施工期間的臨時交通安排,為避免施工車輛加劇對現有交通的影響,輕軌東線工程初期將於關閘附近的沿海區域,建造臨時海上平台,以便施工車輛進出。此外,在新城A區南面及新城E區北面海邊,將設置建築物料臨時碼頭上落點,利用海上運輸以減輕陸上交通的壓力。
因應本澳幼兒、小學、中學及特殊教育學校於9月初陸續開學,兒童口罩需求增加,特區政府在開學前已積極部署加大採購兒童口罩,近日亦成功添購部份數量,在新一輪(第21輪)保障口罩供應澳門居民計劃期間,符合資格市民將可一次性購買30個兒童口罩。已購買15個兒童口罩和15個成人口罩的市民,倘當中的成人口罩未使用,屆時亦將允許置換成兒童口罩。 仁伯爵綜合醫院醫務主任羅奕龍醫生在昨(3)日的新冠肺炎應變協調中心新聞發布會上稱,第21輪保障口罩供應澳門居民計劃已由上8)月30開始,將於本(9)月28日完結,每位合資格人士可以透過計劃於指定藥房或衛生中心一次過購買30個口罩,其中,滿三周歲至四周歲兒童,每人每次可選擇購買15個兒童口罩和15個成人口罩,或30個成人口罩。 他稱,在第20輪計劃中,每人每次選購小童口罩30個的共有15,791人,每人每次選購小童口罩15個和成人口罩15個的共有6,954人;而第21輪計劃執行至昨日,每人每次選購小童口罩30個的共有3,956人,每人每次選購小童口罩15個和成人口罩15個的共1,694人,雖然數據顯示市民對兒童口罩的需求只佔整體的一小部分。 可一次購30個兒童口罩因應本澳幼兒、小學、中學及特殊教育學校於本月初陸續開學,特區政府在開學前已積極部署加大採購兒童口罩,近日亦成功添購部分數量,預計相關防護物資近日陸續抵澳,應變協調中心在短期內將增加兒童口罩供應,符合資格市民可以在新一輪計劃期間一次性購買30個兒童口罩,至於已購買15個兒童口罩和15個成人口罩的市民,倘當中的成人口罩未使用,屆時亦將允許置換成兒童口罩。羅奕龍醫生呼籲未購買兒童口罩的居民不需急於購買,而需更換兒童口罩的市民,當局會計算貨量後,盡快公布允許更換的時間表,他強調當局有足夠數量供市民更換。 已購成人口罩包裝未拆可置換另外,他重申,當局會仔細檢測市民拿來更換的口罩,若原包裝未拆開,基於不浪費原則,會重新使用;若是已打開包裝的則會報廢處理。他指出,市民有把成人口罩置換成兒童口罩的權利,但現時市面上的兒童口罩供應充足,亦不難購買,呼籲若已打開口罩包裝,市民應避免浪費繼續使用,善用公共資源。
仁伯爵綜合醫院醫務主任羅奕龍醫生昨(3)日 在應變協調中心情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將於明(5) 日起開始為作為「 重點人群 」的餐飲業前線員工 作核酸檢測,預計涉及 50,000 人,而每天可為約 3,000 至 4,000 人進行檢測,整個計劃預計在兩星 期內完成。 科大醫院助政府核檢進度順利另外,對於有消息稱,科大醫院將協助政府作 核酸檢測,羅奕龍醫生回應稱,目前進度順利,但 至於何時推出會與相關機構協商,有確定消息時或 會以新聞稿形式向外界公布。
傳染病防制暨疾監測部協調員梁亦好醫生在昨(3)日宣布,因應烏魯14木齊的最新疫情發展,衛生局根據第2/2004號法律《傳染病防治法》第14條的規定,自今(4)日凌晨零時起,取消在入境前14日內曾經到烏魯木齊的人士須按照衛生當局的要求在指定地點接受14天醫學觀察的措施,亦即內地所有地區都被列為低風險地區。 至於有關葡國旅客往內地的旅遊限制,旅遊局公共關係處處長劉鳳池表示,雖然澳門情況較為平穩,但周邊地區或旅遊市場未必太平穩,當局會繼續透過駐外代表了解其情況,暫時未有相關安排。 被問及有將前往北京就學的學生,收到通知需集中隔離七天的情況;梁亦好醫生表示,澳門居民前往內地各城市不必進行醫學觀察的措施並沒有改變,明白內地每個地方都有其防控措施,衛生局會就事件作進一步了解;但目前並未收到相關求助;據了解,現時澳門直航至內地每個城市的人士均不必做醫學觀察。
中國銀行澳門分行副行長、澳門金業同業公會會長葉兆佳昨(3)日表示,過去澳門的黃金交易部分通過香港處理,為融入國家發展,今年初澳門中銀加入上海黄金交易所國際會員,成功把人民幣計價的黃金交易產品引進澳門,通過「上金所」在深圳設立的國際板倉庫至國內加工後直接運至本澳,有望降低迂迴的運輸成本,為本澳珠寶金商提供多一種可靠來源的選擇。 中國銀行與上海黃金交易所昨日舉行「滬澳黃金之路」研討會,採用澳門現場加線上直播形式進行;並邀請澳門金業同業公會會員及中國銀行澳門分行相關機構客戶參加,就黃金之路實物加工出口的業務模式進行推廣。 葉兆佳介紹稱,「上金所」在深圳設立的國際板倉庫提供的實物黃金符合LBMA國際標準,有嚴格完善的出入庫把控,期望通過滬澳黃金之路的合作項目,運用該行的代理服務經驗,以及靈活的融資配套,促使澳門的金融業、金飾珠寶業,與上海黃金交易所、國內黃金加工產業的多方合作共贏。 出席研討會的盛豐集團總經理李居仁表示,目前業界在疫情下營運仍面臨困難,主要因為早前金價高企時出現大量拋售金飾的情況,加上香港方面貨運受疫情影響,新產品未能輸往本澳,令業界在資金回套方面有困難,甚至出現虧損。他希望透過今次研討會調整貨運路線,降低成本的同時,防止貨運受疫情反覆影響。
就早前善豐花園重建出現資金鏈問題,本身是同善堂值理會主席的立法會議員崔世平昨(3)日接受傳媒訪問時表示,同善堂於善豐花園約有30個單位,以及一、兩個車位,而支付工程費方面一直按照與承建商的共識進行,他重申,同善堂不存在為其他業主墊支,只是作為單位業主而需承擔相關費用。他稱,同善堂有準時支付工程費予承建商,做好自己本份,若建築商出現困難,亦可適當調動資金的付款時間,讓建築商能度過難關。 崔世平指出,善豐花園目前重建至八樓,亦一直保持與相關業主及銀行聯繫。他稱,目前進展是可以的,相信事件可得到妥善處理;他亦呼籲還有小部分的業主盡快與銀行達成共識,好讓建築物能早日入伙,這亦是大家最大的共同意願。 他續稱,重建工程一直沒有停過,建築商亦相信事件能得到圓滿解決,因此沒有任何需停工的訊息。他又指,據悉銀行方面亦已為小業主提供相當的優惠,相信未來會出現停工的可能性亦不大,因建築商亦有相關追討的渠道。
特區政府推出「擴客源. 興經濟.保就業」計劃, 透過向旅客提供機票、酒 店及消費優惠,吸引更多旅客來澳消費、延長留澳時間以拉長消費 鏈,帶動經濟復蘇。昨(3)日舉行的立法 會全體會議上,多名議員認同計劃,並建 議政府加強宣傳講解,發掘旅遊新元素, 讓舊區更多中小企可以受惠。 議員崔世平建議,在旅客消費優惠中,鼓勵 旅客到社區內的中小企與文化社團,參 與深度文化體驗旅遊項目,例如考慮合適的傳 統手工藝技能項目設計體驗活動,刺激休閒娛 樂市場發掘新元素。此外,目前發放給旅客的 通用消費券,適用於全澳門微信商戶的線下消 費,建議政府將部分消費優惠的適用範圍引導 至社區內的中小商舖,並配合「 論區行賞 」步 行路線,藉此吸引旅客至社區消費。 議員何潤生表示,自珠海恢復澳門自由行 簽註後,內港往來灣仔輪渡航線已於 8 月 20 日 恢復營運,口岸通關時間為每天早上 7 時至晚上 10 時,客船班次由本月 3 日開始由為每小時一 班改為半小時一班,相信能方便旅客及居民出 行。希望政府藉碼頭全面復航的契機,加強宣 傳內港一帶的特色商戶、產品等,吸引更多旅 客前來消費,提振舊區經濟,扶助舊區中小企。 議員馮家超及馬志成聯合發言時表示,認同當局「 擴客源 」的政策,希望不同政府部門 互相配合,分頭與酒店、餐飲、零售、交通等 行業溝通,向他們解釋政策、提出要求和制訂 指引,市場、企業共同支持,力求將這項刺激 經濟計劃做細做好,讓其發揮最佳效用。 延長留澳拉動二次消費「 擴客源、興經濟、保就業 」計劃於本月 1 日推出,旅客來澳前可通過關注澳門特區旅遊 局的微信公眾號和飛豬小程序,分別參與酒店 和機票優惠的抽獎活動。獲獎的旅客在預訂本 澳酒店時,可獲房價優惠,上限為人民幣 500 元。下一階段獲獎的旅客預訂澳門航空機票, 可獲贈同行人員的機票優惠。 旅客抵澳後,通過微信支付的境外遊禮包 小程式,領取線上消費優惠回贈。有關回贈需 要透過再消費才能核銷,藉以產生旅客的二次 消費,拉動經濟的槓桿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