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0統考」昨放榜

合格率僅30% 下降顯著

俗稱「260統考」的高中畢業學歷程度綜合能力評估已於今年7月26日進行,昨(2)日出版的《特區公報》刊登了開考最後成績名單,合共名准考人中,出席率為76%,合格者共有3,321人,合格率為30%。是次開考成績有效期為三年,取得合格成績的投考人可在期限內報考技術輔導員、氣象技術員、海上交通控制員等職程的專業或職務能力評估開考。 行政公職局昨日發出新聞稿稱,是次開考是按新修訂的第23/2017號行政法規開展的第四個以學歷程度進行的綜合能力評估開考,考試成績只分為「合格」和「不合格」,50分或以上評為合格,50分以下評為不合格。考試出席率為76%,合格率為30%,最高成績為93分,取得70分或以上的合格者超過200人。 合格三年內可報考相應公職 是次高中程度綜合能力評估開考的成績有效期為三年,取得「合格」成績的投考人,自本月2日起至2023年9月1日,只要符合法定要件,可報考公共部門為填補技術輔導員、公關督導員、車輛查驗員、車輛駕駛考試員、郵務輔導技術員、照相排版系統操作員、督察(僅第一及第二職等)、氣象技術員、海上交通控制員、水文員、海事督導員、無線電通訊輔導技術員及地形測量員的專業或職務能力評估開考。相關職位薪俸起點260點,以現時每點91元計算,月薪約23,660元。 考生呻難度高 合格率歷次新低 在本次開考之前,「統一管理制度」共進行了三次綜合能力開考,包括小學畢業、高等專科學位、學士學位三種學歷程度,合格率分別為60%、50%、40%,本次高中畢業程度開考合格率30%創下新低。 本次考試題目共有60題選擇題,分為「語文理解」、「語理及數理邏輯」、「數學運算的一般應用」、「執行行政工作的基本技能和知識」及「澳門法例」五個範疇,考試時間為一小時,平均一分鐘需完成一題。 當日考試結束後,有考生認為難度較大,特別是數學題目需時較長,考試時間太緊湊。亦有考生指,考題內容尚可接受,認為如何合理分配時間也是能力的體現。 第四季開展「430統考」 為了讓部門可按自身的用人需要隨時開展專業或職務能力評估開考,以招聘公務人員,行政公職局會按不同的學歷程度定期開展綜合能力評估開考,當局將於今年第四季開展學士學位程度(職位薪俸起點430點)的綜合能力評估開考,呼籲有意投考人士作好準備,並應留意在《特區公報》刊登的開考通告。

03/09/2020
44396

首兩日約80%學生開學

270名幼童使用托所友善措施

新學年各階段教育機構陸續開學,昨(2)日為開學第二日,教育暨青年局教育廳廳長黃嘉祺昨早出席電台時事節目「澳門講場」表示,首兩日全澳共有80%學生(約60,000名)開學,各方安排大致順利,局方亦不斷與有關部門溝通協調,交通情況較為暢順,並派員到學校協助開學。 黃嘉祺稱,由於部分學生已有一段時間未返回校園,當局已要求學校在開學期間教授「開學第一課」,教導及增強學生的防疫意識。當局亦要求學校檢視防疫用品及設施,在抗疫期間也有給予有關指引,規範校方在防疫衛生措施及課堂安排等。 對於未滿三歲的幼兒未能如期開學,仍有較多家長表示不滿,並感到措施對相關幼兒不公平。黃嘉祺回應稱,局方自今年7月學期結束後,一直與衛生局和學校關注疫情發展作出多個預案,最終推出相關措施。他重申,考慮到防疫政策,三歲以下幼童未必能長期佩戴口罩,只能暫時不開學,對部分家庭造成不便,局方表示抱歉。 逾270幼童使用友善措施 黃嘉祺指出,當局與社工局協調受資助托兒所提供友善措施,至今暫時有300名未滿三歲幼童的家長查詢,其中270多名已確定使用措施。他續稱,托兒所空間相對較大,幼童在托時會被安排相隔足夠距離,故期間無須佩戴口罩。一段時間後只要幼童年滿三周歲便可入學,但進入校園須佩戴口罩。 被問及三周歲幼童分批陸續開學,會否影響教學進度,黃嘉祺稱,大部分學校能理解措施及配合,校方也認同教師有足夠專業可照顧不同時期回校的學童,他強調年幼學童非著重知識性內容、毋須追趕進度。由於各間幼稚園在明年1月份有相應評核制度,黃嘉祺稱,如學生在今年11月至12月才入學,時間較為倉猝,會建議校方豁免其有關評核。

03/09/2020
16267

私校校董會章程設迴避制度

學校財政賬目須交教青局監督

《非高等教育私立學校通則》將於明(2021)年9月1日生效,學校須設有包括教師及家長在內的校董會,其職權可任免校長,以及監管辦學方針等。有任職教師的市民昨(2)日致電時事節目「澳門講場」表示,擔憂校董會成員或會涉及利益衝突,導致學校財政賬目模糊混亂。 出席節目的教育暨青年局顧問高級技術員盧小鵬回應稱,法例規定校董會需制定章程,章程內容包括迴避制度,即校董會討論議題若涉及個別成員利益,有關人士需迴避討論,並不能參與處理相關事項。財政賬目方面,校方亦需向教青局提供會計帳目,以便當局監督學校財政支出。 至於有家長關注加入校董會的方法,盧小鵬表示,需視乎學校制定的相關章程,《基本法》保障教學自主,私校通則亦讓辦學實體自行任命有助學校發展的人士加入校董會,但學校校董會章程制定後,需交由教青局確認才能生效,體現自主和監察的平衡。 另外,有家長擔憂新學年中學的歷史、地理、視覺藝術和音樂等科目成為必修課後,會加大學生學習壓力。教青局教育研究暨教育改革輔助處處長鄭錫杰解釋,有關修改對總課時沒有增減,相信不會增加學生太大壓力,但可令學習更系統化、更全面,培養學生愛國愛澳精神。 教青局顧問高級技術員盧小鵬(右一)表示,《 非高等教育私立學校通則 》規定校董會章程內容須包括迴避制度,避免利益衝突。 (馮靖欣攝)

03/09/2020
14026

為追進度學生或需「加班」補課

中區社諮委倡彈性處理考核成績

中區社區服務諮詢委員會昨(2)日召開平常會議,邀請教青局代表探討新學年的防疫及學習籌備工作。委員會副召集人徐達明及委員李仲言會後引述教青局代表指出,新學年階段學習進度已進行適當調整,但數學、化學等科目的連貫性較高,因此必須持續進行授課,個別甚至於放學後或需與學生進行「加班」補課,從而使學生追趕學習進度。 多名委員在議程前發言關注開學情況。委員杜妙玲表示,早前學生主要依靠網上學習維持進度,未必能適應新課程進度,建議教青局與學校加強合作,科學訂定新學期的課程安排,如彈性處理考核成績,按學生學習情況減少評核次數,減輕學生學習負擔。委員何桂誠稱,當局推出開學措施倉猝,對學校及家長造成困擾,當局應持續跟進有關安排效果,總結經驗教訓,提前做好宣傳和溝通,以消除社會疑慮。 會後,徐達明引述教青局代表指出,因應今年5至7月部分學生不能正常回校上課,為了追趕學習進度,教青局早前與各學校導師進行網上教學培訓,期望各學生學習進度一致,導師會因應個別學生學習問題進行網上輔導。 中區社諮會昨日探討新學年學習籌備工作,有委員建議引入多元評核方式,按學生情況而彈性處理。

03/09/2020
8875

地產中介 車行老闆 串通銀行內鬼

騙貸225萬元

司警偵破一宗詐騙銀行貸款案件,兩名地產經紀聯同一間車行東主,串通一名在銀行內擔任副主管的「內鬼」,利用虛假文件在今年6月至8月申請合共225萬元貸款,其中兩宗已獲批出90萬元。警方拘捕九名本澳涉案人士,並持續調查是否涉及更多貸款申請,相信仍有多名在逃人士。 司警上月19日接獲本澳一間銀行報案,指其在審批兩宗由新口岸區某車行於7月份提交、涉及金額約港幣45萬元的汽車貸款過程中,發現貸款申請人提交的入息聲明書及銀行賬戶流水懷疑為偽造,且申請人無法應銀行要求提供有關銀行賬戶流水正本以作核實,因此對有關資料真實性存在懷疑,有關貸款亦不獲批准。 車行老闆與銀行副行長是親兄弟 銀行方面進一步翻查紀錄發現,今年6月還有兩宗可疑個案,同樣經上述車行進行買車交易而申請貸款,並成功獲批貸款共90萬元,而該車行程姓東主與該銀行程姓副行長為親兄弟關係,同時,有關貸款均是由該名銀行副行長接洽。 抽15%至20%貸款額作手續費本月1日早上,司警分別前往各涉案借貸申請人、車行東主及銀行副行長的住所調查。並在有關車行搜獲涉案車輛交易文件。根據上述借貸申請人供稱,其朋友在新口岸區一間地產公司任職中介,該朋友聲稱有辦法透過虛假車輛買賣交易獲取貸款,即使申請人工資收入較低存款較少也沒關係,只需提供個人資料或銀行賬戶資料便可辦理。若成功申請,該地產中介或車行將會扣起15%至20%的貸款額為手續費。 主謀懷疑涉及多宗偽造文件案 司警前往涉事地產公司調查,將涉案的地產中介吳某、湯某及其電腦設備、十多萬港元現金帶走作進一步調查。警方在吳某的電腦內,發現約20份日期為2016年至今懷疑偽造的入息工作證明文件,當中包括涉案五名借款人士,相信均為偽造。 司警懷疑吳某為案中主犯,由其及湯姓嫌犯負責物色需要貸款人士,再由吳某負責偽造借貸申請人的銀行賬戶交易流水及入息工作證明等,最後將有關資料轉交予車行。程姓車行東主(兄)再將資料轉交予任職銀行副行長的弟弟。 未繳交正本資料仍能獲批貸款 在該銀行副行長轉介下,有關審批程序會加快,在今年6月份的兩宗涉案貸款審批過程中,申請人沒有提交銀行賬戶交易紀錄正本,仍能成功通過審批。在兩宗成功批核個案中,車行獲得90萬元款項後,將16萬元扣起,再與地產中介平分,其餘由地產中介交予借貸申請人。借貸申請人辦理好汽車登記後數天,車行便以低約一成的價格再將車輛轉售他人。 司警表示,案中共拘捕九名本澳男子,分別是任職地產中介的38歲吳某(主謀)、31歲的地產中介湯某、32歲車行東主程某、27歲銀行分行副行長程某,以及五名年約30多歲的貸款申請人。依「相當巨額詐騙」罪及「偽造文件」罪送交檢察院處理。其中一名貸款申請人為治安警員,治安警察局表示已開展紀律程序,並強調會嚴格依法處理,絕不姑息。 警方相信,本案詐騙團伙於2016年已開始運作,為他人偽造工作入息證明及銀行賬戶資料,合謀使用偽造文件協助他人辦理車貸,甚至房貸,將繼續進一步深入調查,以及追查是否有更多人士涉案。

03/09/2020
34844

照顧者津貼先導計劃

爭取第四季推出

自上屆政府已開始研究的「照顧者津貼」,或在今年推出先導計劃。社工局昨(1)日回覆議員宋碧琪書面質詢時表示,有關計劃爭取在今年第四季推出,特定的弱勢群體為先行先試的對象。另外亦將設立家居養護服務中心,為社區上的體弱長者及其他有需要的居民提供各類型的長期照顧服務,並為相關家庭的照顧者提供培訓、情緒支援等服務。 立法會議員宋碧琪早前提出書面質詢,促請政府適時公布「特區長者生活狀況及長期照顧服務需求」的相關研究報告,讓社會了解長者院舍的需求狀況。並指本澳的長者院舍宿位供不應求,需求不斷上升,「照顧者津貼」是短期內對有需要家庭最好的支援措施,要求政府交代規劃內容及時間表。 將確保先導計劃取得社會共識社工局回覆表示,特區政府在聽取社會各界意見後,決定透過先導計劃的方式,以特定的弱勢社群作為先行先試的實施對象,強調先導計劃涉及優先對象的選取、界定的標準、評估的機制、審批的安排與實施的監察等系列複雜問題,必須謹慎處理。尤其需要確保先導計劃能夠取得社會共識,不會造成社會矛盾,又或削弱家庭的照顧功能,有關計劃爭取在本年第四季推出,具體情況將在適當時間向社會公布。 長期照顧服務需求研究報告將公布另外,早前委託專業研究機構開展「澳門特區長者生活狀況及長期照顧服務需求」的研究。社工局稱,有關研究機構已於6月底向局方遞交報告的初稿,現時局方正在檢視有關報告,並對研究的結果及建議的可行性進行分析,其後將會綜合報告內容、社會實況、資源條件及可持續發展等各項因素,制定規劃與相關建議供特區政府考慮,並在適當時間向社會公布情況。 南北區增設家居養護服務中心至於居家照護支援服務方面,社工局表示,現時正透過支持六支家居照顧及支援服務隊、一項家居護養服務、六間日間護理中心,為體弱長者提供家居式及社區式的生活支援,護理照顧及康復治療等服務。社工局亦將於未來兩年内增設一支家居照顧及支援服務隊,並分別在本澳的南、北兩區設立支援家庭照顧者的家居護養服務中心。服務中心除了提供家居式的照顧、護理和康復服務外,亦將為相關家庭的照顧者提供培訓、情緒支援、互助小組、社交活動、服務諮詢及個案轉介等各類支援服務,協助他們處理在照顧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從而減輕照顧壓力,提高身心的健康水平。

02/09/2020
34190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