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暨青年局的青年政策公開諮詢,澳台青年交流促進會副理事長鍾健鴻建議,可以嘗試從兩個方面去啟動培育青年領袖的工作。首先,建立多元溝通渠道和建言平台機制,讓青年成為政策規劃者和社區間的橋樑;另一方面,則要搭建實踐平台加強領袖培訓。 鐘健鴻表示,青年人做為澳門的未來,進取性和創造性是不可缺少。他認為要學會發言及聆聽,才能集結重人之力解決社區與社會的問題;而搭建或完善不同的社會服務平台,才能讓更多的青年朋友去參與、去學習、去服務。進而促進青年朋友關注國家發展,留意本地社區事務、以培育國民素質,讓青年人成為特區政府施政的強力後盾。(受訪者提供圖片)
全球確診新冠肺炎人數已超過5,000萬,其中單是美國已逾萬人感染。在歐美疫情嚴峻之際,新冠疫苗研發近日傳來好消息,美國輝瑞藥廠表示,其伙拍德國生物科技公司合研的疫苗,有效預防率超過九成,消息一出,全球振奮。但接下來尚有不少問題待解決,例如疫苗持久性、價錢及生產量是否足夠等,仍是非常關鍵的問題。 輝瑞與德國生物科技公司BioNTech日前宣布,他們合作研發的疫苗保護效用率高逾九成,遠遠超出世衛和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對上市疫苗有效率達到五成的要求。目前國際上有十款疫苗進入第三階段臨床測試,輝瑞先拔頭籌取得進展,為世人打了一枝強心針,若其他疫苗陸續也達到標準,或能為環球經濟社會復常帶來希望。 輝瑞的疫苗研發為抗疫帶來曙光,另一方面,中國國藥表示,內地至少有數十萬人已接種了旗下兩款國產疫苗,並無不良反應,當中有5.6萬人之後離境,都沒有受到感染,相信未來中國亦有機會成功研發疫苗。全球有78億人,每人要接種兩劑疫苗才起作用,即需要生產156億劑。以輝瑞為例,明年可生產13億劑,但美歐日等已訂購逾十億劑,如不是全人類百分百接種,仍會存在病毒人傳人的危機。若要應付龐大疫苗量,或需倚靠中國產能,相信中國投入全國資源,有能力大規模增加生產。 事實上,疫情肆虐全球,不是一國或一間藥廠便能單獨處理,需要國際間攜手合作。全球新冠疫苗研發,其中歐美中俄都是主要力量,雖然各地疫苗研究方法不盡相同,但從科學角度來看,疫苗百花齊放絕對是好事,故不管是哪個國家研發出來的疫苗,只要是安全有效,都是好消息。輝瑞的測試尚未完成,究竟效用持續多久,仍有待觀察,但輝瑞的研發進展,代表疫苗曙光初露,我們期望未來有更多其他藥廠疫苗陸續面世。
澳門電台時事節目「澳門講場」昨(11)日邀請市政署市政管理委員會主席戴祖義、副主席柯嵐、環境衛生及執照廳廳長馮惠星、食品安全廳廳長張桂達等,共同探討抗疫防疫、加強食品安全和衛生環境等議題。柯嵐表示,市政署正與社團合作開展大廈清潔及防治鼠患工作,截至上(10)月底排查逾3,800棟大廈,當中包括137棟「三無」大廈,清潔衛生黑點逾200次,合共清理垃圾逾1,800公斤。 戴祖義表示,為配合政府整體防疫部署工作,市政署不斷優化及強化民生方面的工作,包括環境衛生及食品安全等均是市政署的重點工作。 在環境衛生方面,當局持續加強公共地方的清潔和消毒,並與團體舉行社區全民清潔活動,提升居民衛生防疫意識。 柯嵐表示,因應疫情,市政署加強公共地方的消毒和清潔,包括公共街道、各出入口岸、主要旅遊景點、巴士站等。今年6月起與社團合作開展大廈清潔及防治鼠患工作,截至上(10)月底排查逾棟大廈,當中包括137棟「三無」大廈,清潔衛生黑點逾200次,合共清理垃圾逾1,800公斤。 冷鏈食品全覆蓋消毒 食品安全方面,柯嵐表示為了確保食品安全,市政署從9月起與業界共同推行冷鏈食品追溯系統,覆蓋全澳冷鏈食品進口商戶,對所有從外地入口的貨品作全覆蓋消毒。她指出,市政署將從事廚房,有機會接觸冷暖食品的人員會進行統一登記及排查,目前署方透過短訊聯絡食店,以及到訪食店派發登記表,昨(10)日起已陸續回收表格。柯嵐續指,暫未得悉業界方面有多少人士會進行核酸檢測,署方目前預料約有逾千人。 食品安全廳廳長張桂達則表示,本澳所有食品生產場所,包括茶餐廳、食店、外賣店、麵包店、台式飲品店等共有6,800間,署方會對上述食肆進行每年一次或三年兩次的定期巡查,包括環境及人員衛生、採購、食材儲存等方面。若果食肆環境衛生欠佳,署方會立即勒令停業數日,指示全面整理。
澳門電台時事節目「澳門講場」昨(11)日邀請市政署代表與共同探討衛生環境問題。 有市民指出,現時公廁環境較華麗,質疑花費大量公帑。出席的市政署管委會主席戴祖義回應時表示,署方優化公廁工程並非以精美華麗為出發點,而是以衛生角度、非接觸式進行設計,主要考慮配合目前疫情、提高整體公廁質量,以及方便管理等原因,署方期望在氣味、質量等方面進行改善。戴祖義直言:「設計師可能花啲心思設計啦。」署方在施工造價上會盡量控制,不會花費大量公帑,而現時公廁施工造價平均100萬元。 戴祖義補充,署方正計劃重整60個及翻新23個公廁,正爭取今年內完成70個公廁的工程,其餘工程則盡量於明(2021)年首季完成。 戴祖義坦言,至今仍難以統計優化公廁工程一共創造多少個本地職位,招標制度中亦沒有設定明確比例,但會作為加分項目,而過去在現場巡查中暫未發現承建商違反投標承諾。 戴祖義續指,市政署正計劃翻新部分公園、兒童設施等,期望以工代賑的方式,為本地人提供就業機會。 市政署管委會主席戴祖義(右二)透露,現時公廁施工造價平均一百多萬。(鍾佩欣攝)
一名70歲男子懷疑墮入網上內地「退休投資計劃」騙局,起初收到少許「回報利息」,其後便沒有下文,最終投資40萬元人民幣全數被騙。司警現已接手調查案件,暫時未有人被捕。 案中的男事主70歲,本澳居民,無業。他今年2月透過微信群組認識一名男網友,隨後兩人成為網友及保持聯絡。其後男網友聲稱在內地有一項名為「聯盟基金會」的退休投資計劃,日息為投資額的。事主信以為真,由今年2至8月合共投資40萬元人民幣到所謂的基金會。初期賬面顯示有20,000元人民幣的利息回報,但由9月開始便再沒有下文,事主聯絡有關「客服」不果,懷疑受騙報警求助,事件中共損失40萬元人民幣。 司警發言人陳煥文表示,司警已接手調查案件,暫時未有人被捕。(劉凱輝攝)
2020澳門咖啡與茶協會舉辦「咖啡與茶繽FUN DAY」於2020年11月7日星期六在海洋會所花園餐廳進行。
博鰲亞洲論壇首屆「國際科技與創新論壇大會」昨(10)日上午在澳門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合作服務平台綜合體舉行開幕式,論壇東道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發來賀信,由大會主席、全國政協副主席何厚鏵代為宣讀。
街市與居民生活息息相關,居民每日生活必需品,蔬果、鮮肉、食米、油鹽等副食品,都是來自街市。澳門回歸後,隨著經濟迅速發展,居民生活大幅改善,但管理街市的《市政條例》及《市政規章》沿用了60年一直未有修訂,街市服務未能與時俱進,仍停留在半個世紀前狀況,過去十多年,要求改革街市聲音從未停止,直至最近政府始制定《公共街市管理制度》法律草案,短期內提交立法會審議。市民期能法案通過實施,可提升街市服務,提升市民生活質素。 一直以來,街市販商最為市民詬病不僅是各類鮮活食品售價持續高企,種類不多,更甚是不少檔位經常休市,承租人承租檔位後經營一段短時間便停業,甚至將檔位轉租他人經營或用作貨倉存放貨物,未履行租約規定。根據現行《市立市場規章》規定,街市是供市民所需,可購買鮮活食品、蔬菜及糧食,街市未能提供市民所需,有違設置街市目的。 《市立市場規章》1960年1月6日通過實施,1989年改為《街市條例》,實行至今已超過60年,且內容過於空泛、簡單,缺乏有效稽查機制與處罰制度,《街市條例》早己不合時宜,無法適應今日社會發展及需要,回歸20年來,始終街市管理法律。過去多年,社會一直要求街市管理上有需要在傳統發展、進場機制、經營管理等方面進行調整,令市民受惠。 特區政府現時管理九座公共街市,但管理及營運多年來飽受市民批評,現行公共街市營運主要依靠政府資助,根據法例,只要年滿18歲澳門永久居民就可申請參加抽籤檔位,毋須繳付任何費用,抽中亦可獲免租,因此不少抽中檔位未有積極經營,尤其沒有經驗者,經營一段短時間便停業,檔位空置,浪費資源,未能為市民提供生活需,要求引入競投機制,經營者需付出成本,可提高其積極性及競爭性。 街市對社區非常重要,除關乎市民買餸選擇,與生活質素息息相關,是構成社區經濟重要元素,街市緊扣社區,為基層市民帶來就未有整體性修改或制訂一套符合當前社會需要的業機會,既維持商戶生計,又滿足市民需要,互相支持,產生街坊感情,是居民重要生活設施,本澳街市落後於澳門經濟社會發展步伐,有需要匡正街市營運,注入活力,普「特色店」展區內容豐富,吸引惠市民。
博鰲亞洲論壇「國際科技與創新論壇首屆大會」昨(10)日舉行分論壇,其中一個分論壇討論航天科技發展與太空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