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國駐巴西大使館、駐里約總領館、重慶市人民政府、巴西里約州政府等單位共同主辦的國際抗疫合作系列線上研討會(第三期)上月舉行,11日、18日及25日分別就電商物流抗疫、中西醫結合抗疫和文化合作抗疫三個主題進行討論,以專場形式展開。並在新媒體平台全球直播。中葡論壇(澳門)常設秘書處作為支持單位,繼續推動中國內地、葡語國家及相關機構代表參與。 研討會上,與會嘉賓圍繞港口項目、貨運抗疫合作、物流抗疫等議題深入討論。中國外運股份有限公司銷售總監伊莎貝爾·弗尼爾表示,疫情影響全球供應鏈的重組與布局,同時加快中國外運在電商板塊的發展。中交上海航道局巴西海事服務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羅俊則表示,該公司在疫情防範的同時,做好生產和各項日常疫情防控工作,密切關注疫情發展形勢。 國際抗疫合作系列線上研討會開展中國與巴西合作交流,為抗疫起到積極作用。(新聞局提供圖片)
澳門永靖同鄉會2020年度賀國慶迎中秋暨獎學金頒獎禮聯歡宴會於8月29日晚在祐漢黃金酒樓舉行。
「世界廣府人共建大灣區」大會計劃於2023年在澳舉行
昨晚2020世界華埠國際選美大賽之「活出健康美」粉紅慈善晚宴,假澳門銀河綠洲宴會廳舉行
踏進9月,本澳中、小、幼各教育階段新學年於今(1)日起分批及錯峰開課,據教青局資料顯示,超過60%學校於今日開學,約15%在明(2)日開學,其餘將在後(3)日或以後開學。而約1,000多名未滿三周歲的幼兒,須滿三周歲才能上學引起眾多家長關注,教青局昨(31)日在應變協調中心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正與社工局協調受資助托兒所友善措施,支援有需要的家庭,至今共收到26名學童家長查詢,其中17人已確認獲安排使用托兒所友善措施服務。此外,學校開學後的課程教學須遵守防疫指引,有校長表示,已充分準備開學工作,並遵循政府相關防疫指引。 教青局教育廳廳長黃嘉祺昨日表示,大部分幼兒、小學、中學及特殊教育學校於今日起陸續開學,當局早在7月開始與不同部門保持溝通,並要求學校進行演習,以檢視學校的設備和消毒物品儲備是否足夠,並與交通部門都做好充分準備。 教青局稱,學校在開學後的課程教學須遵守衛生局防疫指引,關於體育課的防疫指引亦有更新,學校可開展羽毛球、乒乓球及體操等有一米間距的運動,學生也可脫下口罩,但須保持社交距離;而籃球及足球等運動,以及音樂課因學生需吹奏樂器,無法佩戴口罩,暫不開展。 學校開學工作準備充足 菜農子弟學校校長王國英昨日接受本報訪問表示,已充分準備開學工作,包括為校園消毒和派發防疫指引等,而中、小學在上學年已復課,有足夠開學經驗,相信問題不大;但從幼稚園升小一的學生已有七個月沒上學,相信在復課後要強化其防疫知識。 王國英稱,由於疫情關係,托兒所名額有限,90%新入學的K1學生沒有入托經驗,部分學生在開學時或會出現情緒不安,這是今年開學的最大挑戰。校方會就有關方面作出彈性處理,例如讓家長在安定學生情緒後才離開,或可選擇「返半日」,在調適後才變回全日上課。 26宗求助三歲以下學童求助 至於未滿三周歲的1,000多名幼兒未能上學,教青局表示,已與社工局協調受資助托兒所友善措施,支援有照顧需要的家庭,當局兩條查詢熱線截至昨日共收到26名學童家長查詢,其中17人已確認獲安排使用有關的服務,七人仍待補交資料,兩人仍在考慮是否需要有關的措施。 加派警員協調交通 因應逾半數學校集中在今日上午8時30分至9時30分舉行開學禮,交通局估計約30,000名學生在同一時段出行,呼籲市民提早出門、規劃出行方式和路線。此外,治安警察局公共關係處長李德輝昨日在應變協調中心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當局於今日重新開啟關閘出入境事務站的跨境學生專道,以及加派人員在各學校周邊維持秩序。在交通安排方面,警方會加派警員在學校周邊作疏導交通工作,亦會設置臨時上落客區,以方便家長停泊車輛接送子女上落車。治安警察局會與交通局及巴士公司保持緊密聯繫,以確保開學日交通暢順。
氣象局於今日開始實施三級制新暴雨警告信號。其中當黃色暴雨警告信號生效期間,所有教育階段及特殊教育的班級照常上課;當紅色或黑色暴雨警告信號於上午6時30分仍然生效,或於6時30分至9時正期間發出,小、幼及特殊教育的班級全日停課,中學教育上午停課;當紅色或黑色暴雨警告信號於上午11時30分仍然生效,或於11時30分至下午2時正期間發出,所有教育階段及特殊教育的班級下午停課。 當紅色或黑色暴雨警告信號在上午或下午教育活動的時段內發出,所有教育階段及特殊教育的班級應繼續教育活動,直至上午或下午放學,且在安全的情況下方可讓學生離校回家。 氣象局三級制新暴雨警告信號於今日開始實施(資料圖片)
一名本地男子聲稱由於近期無法在新口岸賭場貴賓廳將現金籌碼兌換為現金,於是透過手機應用程式相約他人進行「黑市」交易,詎料遇上「練功券」詐騙,最終被騙去1,060萬港元現金籌碼。本澳警方接報後迅速破案,拘捕包括主腦在內的兩名本地男子、起回相關籌碼,並透過粵澳警務機制通知內地警方,將參與作案的兩名內地男子拘捕歸案。 司警昨(31)日上午舉行特別發布會通報案情,案中被騙去千萬元籌碼的男事主為一名20多歲的本澳居民,無業;在本澳被捕的嫌犯分別姓范(相信為案中主腦,34歲、澳門居民、無業);姓鍾(32歲、澳門居民、的士司機)。至於同案中兩名內地男子分別姓吳24歲,以及姓陳24歲,現時已在內地落網。 逾千萬元籌碼只換來四萬現金 案發於上星期五(28日)晚上10時半,事主與三名友人準備將大批籌碼兌換成港元現金,而位於新口岸的有關賭廳現階段暫時不提供此服務,於是事主透過手機應用程式相約進行「黑市」兌換,與對方協議以1,060萬港元籌
一名菲律賓女子以介紹一對同鄉兄妹在澳工作為名,詐騙對方6,500元「介紹費」。涉案女子被治安警拘捕,她承認犯案,並供稱有關的「介紹費」已被其私吞及花光。 治安警透露,被捕菲律賓女子姓Azures,35歲,無業,持護照入境,涉嫌觸犯「詐騙」罪已被移送檢察院處理。案中被騙的一對菲律賓兄妹同樣持護照入境。 案發在今年7月,事主兄妹透過朋友介紹認識嫌犯,嫌犯聲稱有能力介紹本澳工作,但需先支付6,500元「介紹費」。事主如數支付後卻一直未獲介紹工作,直至上(8)月12日嫌犯更直接承認自己無法介紹工作。事主兄妹要求退款不果後報警求助。 上月28日,嫌疑人準備經關閘離境時被治安警拘捕,她承認犯案,並供稱有關的工作「介紹費」已被其私吞及花光。案件已移送檢察院處理。 一名菲律賓女子以介紹工作為名,詐騙一對同鄉兄妹6,500元,被治安警拘捕。(治安警察局提供圖片)
為實施「污者自付」源頭減廢的環保理念,減少本澳產生的建築廢料量並減輕建築廢料堆填區的處置壓力,徵收拆建物料的「傾卸費」的《建築廢料管理制度》行政法規,將於明(2021)年1月17日正式生效,《澳門特區公報》昨(31)日刊登行政長官批示,訂定拆建物料的「傾卸費」及「傾卸許可」式樣,並與行政法規於明年1月17日同時實施。 根據行政長官批示,拆建物料傾卸費分三類,其中惰性拆建物料的傾卸費為每公噸澳門幣70元,主要為在工程中產生且已妥善分類的可用作填料的物料,如泥土、沙石、純混凝土塊、附帶少量鋼筋的混凝土等及該等物料的混合物。 特別拆建物料的傾卸費為每公噸澳門幣200元,主要為在工程中產生的塘泥、海泥及其混合物等開挖物料,以及如瀝青、玻璃纖維、隔熱棉及其混合物等雜項物料。 其他拆建物料的傾卸費為每公噸澳門幣200元,包括在工程中產生的可燃廢料、化學廢料及可回收再用物料,以及該等物料的混合物。 可燃廢料運往焚化中心處理惰性拆建物料及特別拆建物料須運往建築廢料堆填區作最終處置,其他拆建物料須按其性質優先運往以下設施作處理;屬可燃廢料運往澳門垃圾焚化中心;屬化學廢料運往澳門特殊和危險廢物處理站;屬可回收再用物料則運往回收商的設施。 「傾卸許可」有樣式尺寸《建築廢料管理制度》行政法規明年實施後,進入建築廢料堆填區傾卸廢料,需事先取得環保局的「傾卸許可」,「傾卸許可」樣式尺寸為85.5毫米×54毫米,顏色為淺藍色,其正面下方載有黃色及黑色的長帶,印有環境保護局的標誌及「傾卸許可」中、葡文字樣。 有「許可」方可進建築廢料堆填區運載建築廢料以作傾卸的車輛須事先取得環境保護局發出的「傾卸許可」方可進入建築廢料堆填區,並須按所傾卸廢料的性質及重量計算傾卸費,繳付方式包括立即繳付(在傾卸建築廢料後離開建築廢料堆填區時繳付)、按月繳付(經環保局批准,在傾卸建築廢料後的翌月底前繳付)。環保局、市政署及治安警察局負責監察遵守情況,若發現違反《建築廢料管理制度》的行政違法行為,將科處相關罰款。
一名本澳中學生近日在瀏覽內地某著名視頻網站期間,被一名網友告知只需掃描二維碼便可免費獲取遊戲道具,該學生其後使用父親的手機賬戶掃碼,結果出現多筆交易,並被騙徒轉走54,000多元人民幣。司警已接手調查,暫時未有人被捕。 案發在上(8)月28日,一名本澳中學生瀏覽一個內地著名的視頻網站期間,發現有人聲稱可免費贈送網絡遊戲道具。其後事主按指示加入一個聊天群組,期間一名網友添加他為好友,聲稱可贈送道具,但需先掃描一個指定的二維碼。 由於事主的手機無法掃描,於是使用其父親的手機進行掃描。 當中涉及支付操作令事主起疑,對方則解釋只是進行「掃碼支付」的手續,並不會真正收費。在事主信以為真多次掃碼後,其父親始覺事件不妥,查看手機並檢查銀行賬戶時,驚見已被扣費54,000多元人民幣。父子懷疑被騙之下,一同前往司警局報案,司警已立案展開調查。 司警發言人李瀚妮通報,一名本澳中學生使用父親手機掃描二維碼後,被騙徒轉走54,000多元人民幣案情。(劉凱輝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