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局公共關係處處長劉鳳池昨(27)日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應變協調中心新聞發布會上公布9月1日起於指定酒店作醫學觀察的收費安排。她稱,在澳門常居的澳門居民首次在指定酒店進行14日醫學觀察豁免收費,第二次起均須收費,公務或特殊原因除外;收費維持在5,600澳門元。 在澳門常居的執行標準為在入境澳門前的365日內至少有183日身處澳門;非常居澳門的澳門居民可申請首次豁免收費,經批准者可豁免收費。豁免收費的情況尤其包括基於某些特定原因而沒有身處澳門183日;特定原因包括就讀由當地主管當局認可的高等或非高等教育、住院、在澳門以外地方為在社保基金註冊的僱主提供工作、公務、為澳門服務而擔任職務或履行其他公務。 另外,至昨(27)日仍在指定酒店接受醫學觀察的人士合共1,252人,當中包括36名外僱、497名澳門居民和719名旅客。
2014年3月1日,《城市規劃法》正式生效,法律規定城市規劃包括總體規劃,社會久等六年的澳門城市總體規劃終於有進展,早前政府表示,將在下周五(9月4日)至11月2日就《城市總體規劃(2020-2040)》草案開展為期60日公開諮詢,屆時,草案具體內容將在網上向社會公布,有關當局也會舉辦多場公眾諮詢會及專場介紹會。有學者批評總體規劃拖足六年才僅僅進入諮詢初步階段,執行效率低得驚人,建議政府應思考澳門不同的土地資源,以應付未來產業發展需要。 城市規劃師林翊捷昨(27)日受訪時批評,《城規法》自2014年生效至今已六年,然而城市總體規劃卻遲遲未出台,按照常識不可能拖到現在才推出,加上現時只是推出諮詢,距離正式生效還有一段距離,「執行效率都低到幾得人驚」。 林翊捷認為,由於缺乏總體規劃,澳門城市規劃前瞻性方面較弱,「一直都係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缺少對人口和產業展望,尤其是產業方面。他指出,因社會對住房需求大增,過往政府就一昧考慮發展住宅用地,導致商業用地減少,現屆政府開始重視發展商業用地,他建議政府應該思考如何從澳門不同的土地抽取資源,以應付未來產業發展的需求。 日前工務局回應議員質詢表示,特區政府的行政、司法機關應按功能規劃及分布,應將辦公樓集中,一併考慮新城B區和南灣湖C、D區的功能布局,保護城市景觀。林翊捷表示,若土地集中興建辦公樓,雖然看似歸一,但卻缺少配套設施,對辦公樓一帶居民生活產生不便。 建議政府辦公樓穿插商業用地他舉例指出,如果公務員就餐也要搭車到其他區域,對交通都有影響,而且周末多數辦公樓會休息,屆時一片區域就會變成「死城」,不符合土地善用原則,也會產生治安隱患。因此他認為,未來政府作有關規劃時,應該在辦公樓之間穿插一些商業用地,以更好優化有關地區布局。 公開諮詢期間,總體規劃草案將上載至土地工務運輸局專題網頁。相關網上意見表將於9月展開公開諮詢時正式啟用,並會舉辦多場公眾諮詢會及專場介紹會,設置固定展板及在全澳各區設置流動巡迴展板,相關詳情將於諮詢啟動前透過新聞發佈會作進一步介紹。
《城市規劃法》早於2014年3月1日已經生效,法律中規定城市規劃包括總體規劃及詳細規劃,其中總體規劃是訂定整個澳門特別行政區的空間整治、土地使用和利用的條件,並對公共基礎設施與公用設施作出合理的綜合部署。有了總體規劃,才能針對每個特定地區的土地用途和設施配套進行具體規劃。然而,暌違六年至今,《城市總體規劃(2020-2040)草案》於下月4日終於進行公開諮詢,困擾本澳城市建設多年的問題解決有期。 社會各界對於總體規劃可謂企盼多時,由於本澳可利用土地空間較小,過往累積的城市發展問題不少,例如密集的老舊建築極待更新、居民區休閒活動空間不足、道路及泊車位不敷使用等。沒有總體規劃之下,當局面對問題只能「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不同部門的發展規劃可能受限於無地可用、或者選址困難,窒礙社會民生改善。 新城填海區的規劃發展,就是一個例子。當局在新城填海發展期間曾提出不同的各區分工定位,但似乎除了A區以公屋為主的居住用途較為確定外,其他各區的具體遲遲未有確定。於2015年,《施政報告》中,特區政府計劃於新城區東側建設政法區,集中政府部門辦公以提高效率、減少租賃私人寫字樓開支。然而,根據葡文電台日前報道,政府決定撤回B區政法區計劃,轉而將相關機構建設於南灣湖一帶。 再將目光放前,有關愛都酒店再利用計劃、以及舊法院大樓改建中央圖書館計劃,推出之時亦因為城市規劃問題而引來爭議,擱置至今亦未能有所進展。今年月,社會文化司司長歐陽瑜在立法會表示,這兩個計劃需待總體規劃出台後,再研究是否適合興建相應設施。可以看出,缺乏總體城規的弊病,將會實實際際地阻礙本地區社會發展,而且影響相當長遠。 需要承認的是,在本澳僅有3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作城市規劃、而且要面面俱到,確實存在很大難度。在多年的發展歷程中,澳門自然地形成了不同的區位分布,如果將來要配合新城區布局以及產業多元發展,是否要改動這些舊有格局?本屆政府表明要加大公共投資基建,並展現出大刀闊斧改革的決心,希望下周面世的總體規劃諮詢文本可以令大家眼前一亮。
司警近日接獲市民舉報,聲稱透過手機通訊軟件接到一名自稱為香港人的陌生人士訊息,對方以熟稔的語氣與其寒暄,隨後又向市民打聽在澳門進行股票投資的情況,由於近期傳媒報道發生多宗網上投資騙案,騙徒作案手法與上述情況類似,故市民心生警惕之下馬上拉黑對方並向司警局舉報。司警提醒市民,進行投資前必須提高警惕,以免墮入騙局。 司警昨日表示,雖然司警至今並未接到由此而衍生的犯罪舉報,但騙徒作案手法層出不窮,故發出預警提醒市民,進行投資前必須提高警惕,建議市民時刻保持警覺,切勿隨便接受陌生人的交友邀請;切勿點擊陌生人所提供的連結或下載來源不明的軟件、檔案,以防手機或電腦被病毒入侵;切勿輕信背景不明的投資或理財公司,更不要輕易將金錢交予他人代為管理;以免墮入騙局,如有疑問應向相關監管機構查詢。
三名居民及外僱的提款卡及信用卡,懷疑遭人盜用資料後套現,向司警報案調查,三人合共損失17,700澳門元。司警已接手調查,暫時未有人被捕。 本月11日凌晨,一名50多歲本澳男子,手機收到銀行短訊通知,指其信用卡被人在銀行提款機提取9,000港元,事主檢查證實信用卡發現並無遺失,亦未曾外借,懷疑被人盜用卡資料及套現,近日向司警報案求助。 另外兩宗同類案件事主均為女子,分別是一名本地居民及一名內地外僱,其中30歲鄧姓本地女子報案稱信用卡懷疑被人盜用,在香港被刷卡消費,折合約2,700澳門元。 20多歲海姓內地女子早前到本地銀行申請提款卡,至25日早上9時許,收到兩筆共6,000澳門元的提款短信通知,隨即致電銀行了解,被告知是在本地銀行的現金提款記錄,懷疑賬戶被盜用即報警調查兩名女事主均報稱從無提款及卡一直跟身並無遺失或外借。司警已接手調查三宗案件,不排除有人盜取他人的卡資料後犯案,案件有待進一步跟進。
昨(27)日,YAMAHA澳門總經銷商躍馬車行舉辦了「CygnusGryphus勁戰六代新車發布會」,邀請一眾澳門本地車迷和同業者到場共賞全新六代「勁戰」澳門新車發布。發布會簡單而隆重,由躍馬車行店長譚志生為現場來賓介紹新車性能及特點,活動期間亦有播放由本地用家精心製作的率先試車短片,並現場分享駕駛感受。 本周末(28至30日),躍馬車行、飛行車行和騎士廊將聯合舉辦以「感受全新進化.勁戰六代車展」為主題的推廣活動,希望讓更多市民瞭解六代「勁戰」的風采和優勢。不僅如此,屆時大部份YAMAHA車款都將享有減價優惠,購車更會獲贈多份精美禮品。與此同時,躍馬車行維修服務中心將會推出多款電單車消耗品優惠,而騎士廊亦會推出商品八折優惠。
統計暨普查局昨日公布最新就業調查,本期(5月至7月)本地居民失業率上升0.3個百分點至3.8%,總體失業率則上升0.2個百分點至2.7%。據統計,博彩及博彩中介業和零售業的就業居民人數有所減少,而尋找新工作的失業人口中,之前從事博彩或博彩中介業的失業人數增幅較大。工聯指出,博彩相關行業失業人數上升,與博彩公司改變做法有關。 統計局公布最新一期就業調查,今期勞動人口共40.65萬人,勞動力參與率為70.5%;其中就業人數為39.54萬人,較上一期減少人,主要是由於居澳外地僱員人數有所減少。就業居民人數為萬人,減少1,600人。按行業統計,博彩及博彩中介業和零售業的就業居民人數減少,建築業則有所增加。全澳失業人數為1.11萬人,較上期增加1,000人。 長期放無薪假 不少人選擇離職 對於博彩從事員失業人數持續上升,工聯博彩企業員工協會總幹事蔡錦富指有兩個原因,包括在疫情下一些博彩業務公司一改以往做法,不再與已屆退休年齡的僱員續約,他指過往博彩公司都會與這些僱員再續約一至兩年,但今年受疫情影響,在無特別原因之下,只要僱員己屆退休年齡,一律不被續約。他又表示,這些僱員當中有不少人反映不想退休,希望再就業。 另一方面,雖然六大博企承諾在疫情下不會裁員,但其他博彩業務公司的僱員,例如貴賓廳的公關、賬房員工等失業情況的確有上升,由於不少僱員長期被公司放無薪假,因而選擇主動與公司中止僱傭關係。 不少零售僱員留職停薪幾個月 澳門人才網客戶服務經理劉飛表示,現時的求職者當中不乏之前從事零售業和貴賓廳的人士。特別在零售業方面,他表示,受疫情影響,現時零售名店基本上已無新的招聘計劃,此外還有不少零售店自本澳疫情開始後至今仍然停業,有不少零售僱員已處於停薪留職的情況好幾個月。 劉飛表示,不少零售僱員停業數月後開始撑不住,加上隨著本澳疫情放緩,內地「自由行」有望全面恢復在即,不少人選擇主動出擊,離開舊東家,尋找新工作。 最新一期就業調查結果顯示,本澳失業率持續攀升。(張庚睿攝)
青年就業博覽會將於本周末(29及30日)假澳門科技大學R座舉行,將提供多元化就業服務,參展企業及機構逾60間,涵蓋金融、資訊科技、休閒娛樂、設施、工程、銷售、酒店及餐飲等行業領域,合共提供超過3,000個職位空缺。 青年就業博覽會由勞工事務局、澳門中華新青年協會與澳門中華學生聯合總會舉辦,並即場提供生涯規劃諮詢、履歷撰寫指導、模擬面試工作坊及即影即有履歷相片拍攝等服務,讓參加者掌握撰寫履歷要訣及面試技巧,並為有意即場求職人士做好應徵準備。 博覽會設有職業技能展示及體驗區,讓青年親身體驗及認識不同行業的實際技能操作及就業資訊,從而加深對職業技能的認識及了解。同時,主辦單位亦會於場內舉辦多場新興行業的相關講座,內容涵蓋互聯網金融、雲端計算、新網絡媒體及灣區發展資訊介紹等,協助青年了解職場的最新資訊,有助本澳青年更好地規劃適合自己的發展方向。 為配合特區政府的防疫措施,今年主辦單位將會採取預約方式安排參加者入場,有意參與活動的本澳青年,可先登入大會網頁進行預約;入場人士必須要佩戴口罩及出示健康碼,進場前須量度體溫。 本地居民失業率持續攀升,本周末舉行的青年就業博覽會是求職的好機會。(張庚睿攝)
新濠一直致力履行企業社會責任,當中包括透過開展一系列多元化的中小企業支援項目,全力支持本澳中小企業開拓可持續發展機遇,裝備他們應對當前和未來的挑戰,造就雙贏的局面,共同持續推動本澳社區及商界繁榮發展。2019年新濠向澳門本地企業及分銷商進行的採購佔總體採購的80%,逾30%來自小微企業。而為全力支援中小企渡過疫情,新濠透過「小善大愛」理念,自今年2月起已經聯絡1,200多家中小企和協會提供協助,為他們進行各種清潔消毒服務,幫助企業重回正軌,公司亦送出230多件辦公室和酒店傢俱予超過40家本地中小企 「找數快——14天付款計劃」 全力支援本澳中小企共渡時艱 新濠日前宣佈推出全新特快付款計劃「找數快」,支持及履行對本澳中小企的長遠承諾,以推動本澳的可持續及多元化發展。在此計劃下,所有合符資格的本澳中小企供應商在交付貨品或服務後的14天內將獲付款。新濠期望透過推出此計劃達致兩大目標:一)全力支援本澳中小企紓緩其現金流壓力,並二)在面對當前的困難與挑戰時,與本澳中小企攜手共渡時艱。
勞工局昨(27)日公布,於3月中旬推出的首階段「帶津培訓」計劃所有課程均已完結,共有1,721名市民參與,人完成課程,合共為914名學員完成轉介工作,並有567人員成功獲得企業聘用。隨著本澳失業率持續攀升,有勞工團體人士建議,特區政府就下月開辦的新一輪「帶津培訓」邊走邊調整,視乎需要增加培訓名額。 綜合勞工局資料顯示,首階段「帶津培訓」計劃分三輪推出,共提供2,000個培訓名額;共設31個課程,合共開辦96個培訓班。培訓範疇包括建築及設施維護、餐飲、酒店、零售、個人護理等。透過培訓賦能結合就業配對,讓參與者學習職業技能,並於短時間內獲得面試見工。 梁孫旭:工種不多影響參加意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