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工商聯孕育新目標新希望

助中小微企走出澳門走進大灣區

澳門工商聯會成立已11周年。新的一年,孕育新目標和希望,來自本澳各行各業會員近500位,涵蓋20多個行業,上周五(8月28日)午假JW萬豪酒店舉行簡單而隆重酒會,慶祝成立11周年會慶,超過100位領導及會員出席。 會長何敬麟在致辭時表示,2020年對本澳來說是不平凡一年,充滿著前所未有挑戰,整體經濟低迷,為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全球大流行對本澳民生和經濟造成的影響,特區政府關注本澳中小微企發展,採取了一系列推動經濟發展和改善就業舉措,推出一系列針對中小微企的經濟援助措施。由此可見,中小微企是本澳經濟的微觀主體,對促進本澳經濟適度多元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隨著國家「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逐步深化,相信定可為本澳中小微企尋找新機遇新發展提供條件和空間,期望日後透過舉辦更多不同的系列活動,協助本澳中小微企提高自身核心競爭優勢,把握發展機遇,走出澳門,走進大灣區,更加主動地發揮橋樑紐帶作用,整合資源助力大灣區建設。理事長吳華威在致辭時表示,2009年澳門工商聯會成立,經歷11個年頭的實踐和探索,目前已成為本澳工商業界聯絡交流的重要平台和本澳中小微企走出澳門,尋找新商機的重要對外窗口。今年是澳門特別行政區成立21周年,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在「粵港澳大灣區」深入推進的重要時刻,澳門工商聯會將繼續團結更多本澳工商業界人仕和中小微企,抓住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重要機遇,更加有效地加強本澳與大灣區其他城市的企業家及青年創業者的交流。

01/09/2020
10093

有片!又到「盂蘭節」

路上祭品遍地開花 點算好?

今(1)日農曆七月十四是一年一度「盂蘭節」,不少市民按傳統習俗進行燒街衣及祭祀儀式,連日來都有不少市民在自家門口街上「燒街衣」,地上放滿祭品及香燭,空氣中瀰漫著濃濃香燭煙味,不少市民在祭祀後,並沒有自行收拾祭品,令到街頭一遍狼藉,祭品沾滿行人道,事後更要市政署人員「執手尾」。市政署提醒市民,觸犯《公共地方總規章》相關規定,可被罰款600元。 盂蘭節又名「鬼節」,正日為每年農曆七月十五日子時開始,即七月十四晚上11時至十五凌晨1時,因此不少人將七月十四視為正日。一般「燒街衣」日期為農曆七月初一至十四日,今年為8月19日至9月1日。本報記者連日於晚上走訪本澳各街道,發現基本每條街道均有不少「燒街衣」祭品鋪滿行人道,而台山牌坊附近更有「燒街衣」熱門地點,不少市民帶齊祭品進行儀式,惟儀式完結後有些市民直接離開,任由香燭繼續焚燒放置不管,亦有市民待香燭燒完或直接用水淋熄離開,但不會收拾祭品,引致祭品鋪滿行人道。 市民依賴會有人清理 完成「燒街衣」的市民勞先生表示,即使儀式結束後,也不會收拾祭品,直言凌晨時分便會有人清理祭品,明日早上就會很乾淨,不用擔心,「有啲人唔得閒,係咁咦,誠心拜一拜就算數」,但求心安理得。也有市民表示,通常「燒街衣」祭品都「唔執」,大家都不會收拾,因為都不要了,晚點就有人前來清潔街道。 有市民表示,待整個「燒街衣」儀式完結後便會收拾祭品放置垃圾桶,「搞掂就會執番自己嗰份(祭品)」,沒有甚麼需要避忌事項,又認為安全第一,必須看緊火種,避免引起火災。 不收拾祭品可被罰600元滿地祭品誘發不少環境衛生問題,市政署早前已呼籲市民在「盂蘭節」祭祀應注意安全及保持環境清潔,必須使用化寶桶,避免於路中心、大廈出入口或車輛停泊處焚燒冥鏹,祭祀完畢後須清理物品及待火種熄滅後才離開,以免引起火災及產生環境衛生問題,市政署會加派稽查員進行巡查工作,若市民觸犯《公共地方總規章》相關規定,可被罰款600元,市民在保留傳統習俗的同時,亦可考慮更環保、節約的祭祀模式,如減少祭品及冥鏹數量,以減少祭祀過程產生的煙氣,盡量減低對附近居民及行人的影響,共同為保護環境出一分力。 清理祭品有辦法 完成「燒街衣」後,祭品是否可以收拾?澳門玄學大師司徒法正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按照傳統做法,通常儀式完結後拜祭者均不會將祭品拿走,直接留在街上,「拜完就放喺度,唔會執」,祭品不能直接扔掉或掃走。 惟不收拾祭品屬違法,又有何解決辦法?司徒師傳指出,基於現時法例規定,提議拜祭者可以於儀式完結後,用一個紅色袋子,如紅色膠袋將祭品放置其中,包好後再放入垃圾桶即可,市民既不違法也可解決祭品問題。

01/09/2020
20837

盂蘭節來臨

消防局籲祭祀期間應注意火種處理

消防局昨日表示,由於盂蘭節的到來,居民會按傳統習俗進行焚香、燒衣等祭祀活動,引致火災的發生機會增加。故此消防局於盂蘭節前夕在本澳各區積極進行一系列的行動部署及防火宣傳活動,包括透過刊登街道燈箱、電台及新媒體等作出防火呼籲,開辦消防安全講座,於各區加派車輛巡查,以及向居民派發宣傳單張及海報。 希望藉此提高居民節日期間的防火安全意識,減少火災發生的機會。 是次防火宣傳活動於今年8月7日至9月4日期間進行,分別於本澳三個堂區(嘉模堂區、花地瑪堂區、花王堂區)拜訪本澳民間團體,包括8月7日、10日及12日派出消防局官員拜訪「民眾建澳聯盟」、「沙梨頭坊眾互助會」及「澳門街坊總會離島辦事處」,就盂蘭節期間的防火工作及行動部署等方面交換意見,並於該區及附近區域派發進行宣傳活動。同時當局還為坊會及團體會員開辦防火講座、救護知識講座及燃料安全知識講座。此外,當局組織了「救護小先鋒」學員參與當中的宣傳活動,向沿途市民及商戶講解節日防火注意事項,增添學員對社會的責任感,以及透過他們將防火意識傳遞給家人及朋友。 消防局向全澳市民作出呼籲,在祭祀期間應注意火種處理;冥鏹應在化寶盆內燃燒;燃燒時亦應遠離易燃物品;在離開或將灰燼傾倒前;應用水將灰燼淋熄,並應確保完全熄滅;倘若發生事故應盡快通知消防局,消防局求助電話為119、120、28572222。

01/09/2020
14892

賭牌競投聚焦社會責任

意見倡設僱員保障基金

現有賭牌將於2022年6月到期,有了過去20年來的發展經驗,各界都期望對賭牌發放及博企的社會責任制定更加科學完善的制度。經濟財政司司長李偉農早前曾表示,有關法律制度草案爭取於今年年底進行公開諮詢,屆時整套制度或將更加清晰。 賭牌重新競投事關本澳經濟社會未來的發展,雖然諮詢尚未開始,但各界已對此累積多項意見。在賭牌競投的審核方面,有意見認為應採取更加科學、嚴謹方式,可增加競投委員會的人數;博企社會責任方面,意見則認為應調撥資源,成立僱員保障基金以積穀防飢。 由澳門大學校友會主辦的澳門博彩業未來發展與機遇研討會,昨(30)日上午於皇都酒店舉行,會上主要探討2022年賭牌重新競投及博彩相關從業員的保障等問題。博監局副局長梁文潤、高教局代副局長陳旭偉、多個團體代表及學者出席。 出席講者、立法會議員梁孫旭表示,賭牌的重新競投,無論從自身產業的發展,抑或對本澳整體的經濟、社會及民生的影響來說都舉足輕重,期望特區政府充分收集社會各界的意見,分析利弊,平衡社會整體利益,藉著賭牌重新競投的機遇,制定一個有利澳門長遠發展和符合整體社會利益的競投方案。 增加競投委員會人數確保公平公正 他認為,過去制定賭牌競投方案前,由於缺乏科學的研究和分析,也沒有完善的社會諮詢機制,導致在制定競投評審標準時,未能夠顧及各方面的利益,也難以預計賭權開放將為社會帶來的問題。 因此當局在籌備賭牌重新競投方案和修改幸運博彩法律制度時,可考慮增加競投委員會的人數,除了主要官員之外,可考慮讓代表社會利益的人士和負責廉政的官員參與其中,確保競投的公平公正性和以社會利益為原則。 他續稱,面對重新制定批給合同的機遇,除了要求博企要有合理的投資金額和要求足夠的儲備金之外,同時應利用博企的投資計劃發展非博彩元素,並支持培育新興產業、支持資訊科技和中小企發展,藉以推動經濟適度多元和和創新發展。 廣泛收集意見釐清社會責任內涵 在博企的社會責任方面,梁孫旭認為,本澳不少政策向博彩業傾斜,社會期望博企要為社會承擔一定的責任。建議政府應就博企社會責任的內涵收集社會意見,制定符合本澳社會利益的各項博企社會責任元素,在競投條件中作為其中衡量的指標,並在承批合同中加入特別負擔和連帶的社會責任。 他又指,未來博彩稅收的分配應更加完善,根據現行制度,除35%的博彩直接稅外,博彩承批公司每年須撥出不超過其博彩經營毛收入2%之款項用於公共基金,以及3%之款項用於發展城市建設、推廣旅遊及提供社會保障。除此之外,他建議可調撥資源,成立「博彩從業員保障基金」,積穀防飢,提升行業福利水平,亦為從業提供足夠保障。 疫情影響積極性意見倡延長現時賭牌 另一講者、廣州中山大學港澳經濟研究中心主任袁持平教授則表示,隨著內地來澳自由行簽註逐步開放,相信來澳旅客人流會恢復較快,建議當局可動態觀察博彩業恢復情況。現時距離重新競投賭牌仍有兩年時間,當局可按原有計劃開展,但又指疫情對本澳經濟影響深遠,博企參與賭牌競投的積極性或會降低,不利於本澳長遠發展。 澳門博彩中介人協會理事林繼光指出,疫情對本澳的經濟影響前所未見,即使現時逐步恢復自由行,對於本澳博彩業的提振亦是非常輕微,因此預料重投賭牌前,博彩收入仍不樂觀。他建議當局延長現時的賭牌,待合適時機再重新競投。

31/08/2020
36388

珠澳品牌合作發布會

冀推動廣告業發展 加強品牌效應

橫琴口岸媒體珠澳品牌戰略合作發布會上周五(28日)舉行,中國傳播行銷界、粵港澳大灣區的媒體、企業、廣告界等近百名來自粵澳界的企業代表及媒體人士出席,共同探討珠澳合作的新機遇新未來,增進粵港澳大灣區廣告傳播界人士交流協作,同時見證珠澳企業品牌戰略合作協定簽約。 珠海傳媒集團總經理韓悅表示,橫琴口岸、珠機城際一期站點的媒體資源,由傳媒風行獨家運營管理。傳媒風行將握住當前重大機遇,充分發揮珠海國有傳媒類資源經營商的獨家優勢,強化責任擔當,努力推動整個珠海戶外廣告行業健康良好發展。 橫琴口岸商機無限大橫琴集團黨委書記田偉則表示,橫琴口岸新旅檢區域為代表的基礎設施的互融互通,標誌著粵港澳人員往來與產業合作已進入更深化、多元、豐富的新階段,相信新橫琴口岸可為珠澳合作帶來新機遇,以及無限商機。 田偉續稱,「橫琴口岸及綜合交通樞紐」項目由大橫琴集團投資建設,投資金額260億元。橫琴口岸新旅檢區域於8月18日正式開通。新的橫琴口岸設計年旅客通關量8,000萬人次,日通關量22.2萬人次,提供24小時通關服務。 促進人流物流資金流中國人民大學教授郭國慶認為,橫琴口岸地理位置優越,集口岸通關、交通樞紐、商務配套於一體,100公里半徑範圍內擁有5個國際國內機場和8條高速公路,還擁有全國第二的地下城軌車站,是內地惟一與香港、澳門陸橋相連的地方。橫琴口岸必將形成巨大的人流、物流、資訊流、資金流,從而為品牌戶外傳播帶來更多受眾和機遇。發布會上,與會人士均一致認為,橫琴口岸新旅檢區域採用「合作查驗、一次放行」的新型通關模式,承載著人們對粵澳合作新發展的深遠期待。在橫琴口岸發布廣告,覆蓋精準目標客群,品牌賦能效應更加強勁,是粵港澳大灣區不可或缺的傳播媒介。 強強聯手參與橫琴發展是次活動由珠海傳媒集團、珠海大橫琴集團聯合主辦,由珠海傳媒風行戶外媒體經營有限公司、珠海大橫琴口岸實業有限公司、珠海大橫琴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承辦,以及澳門天策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為合作夥伴。

31/08/2020
25198

「鍾南山青年科技創新獎基金」發布儀式

馬志毅:26個疫情科研項目獲批

「鍾南山青年科技創新獎」、「鍾南山青年科技創新獎基金」發布儀式上周五(28日)在廣州舉行。「共和國勳章」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共青團中央書記處常務書記、全國青聯主席汪鴻雁,廣東省政府副省長李紅軍,澳門科學技術發展基金行政委員會主席馬志毅出席活動並講話。 鍾南山院士在致辭中表示,「培養一個公共衛生工作者,培養一個搞生命醫學的科技工作者很不容易,週期比較長,作為廣東能有這麼一個機會建立這個獎,先從醫學和生命科學做起,希望我們的年輕人不但對自己有一個要求,當前的形勢要更應該有個追求,不但要有志氣,而且要爭取不但要有熱情,而更重要的現在年輕人一定要有激情!」馬志毅致辭時表示,科技基金為加強澳門本地有效應對新冠疫情,於今年2月緊急向本澳大專院校和科技企業等機構徵集相關科研項目。短短十日共收到74份申請中,最終共有26個項目獲得資助,其中22個屬於高等院校項目,四個屬於科技企業項目。共批准資助金額約1,000萬澳門元。當中包括科技大學AI人工智能新冠肺炎CT診斷以及澳門大學的檢測芯片及快速檢測設備等具產業化前景的項目。 「鍾南山青年科技創新獎基金」除支持獎項評選表彰獎勵外,還將大力扶持青年生命科學領域創新創優、支持基層公共衛生防疫、青年科技創新交流以及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創業就業和共青團事業等。「鍾南山青年科技創新獎」每年面向全國醫學和生命科學等領域的38歲以下青年科技工作者展開評選,每次評選不超過十人。

31/08/2020
19753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