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工事務局昨(27)日表示,密切關注疫情對本地居民就業的影響,持續提供各項適切的支援服務,從不同層面全力協助求職者盡快投入職場。 同時關注就業市場狀況,適時作出調節,首要保障本地僱員持續及優先就業,對外地僱員人數作出調控,截至7月31日,外地僱員人數有183,219名,與去年12月31日比較,減少13,319名。 因應疫情的持續影響,勞工局擴大及深化原來的「帶津培訓」計劃,按不同對象分別設有為失業人士及應屆高等院校畢業生而設的「就業導向帶津培訓計劃」;為在職人士而設的「提升技能導向帶津培訓計劃」,期望提升參與人士的職業能力,同時藉著津貼發放,紓緩各方經濟壓力。有關計劃將於9月份接受報名。 疫情發展令應屆大學畢業生就業遇到困難,勞工局於6月中旬推出「疫境自強.職出前程」職場體驗計劃,旨在讓參加者能實踐所學,擴展人脈關係,學習職場倫理,以及建立正確職業價值觀,為將來就業作更好準備,共收到1,618人報名,參加者可選擇在7月或8月開始實習,實習為期三個月,並可獲發實習津貼,現時共有705名畢業生正處實習期。 另外,勞工局自今年2月1日至今,已為名有就業需求市民成功安排面試,當中人成功獲得企業聘用。 帶津培訓首階段1,550人完成課程。(勞工局提供圖片)
昨(26)日早上6時起,三個珠澳口岸恢復粵澳兩地牌車輛通行,其中關閘口岸採取分流措施,按內地車牌號尾數,實行單號單日行駛、雙號雙日行駛限行措施。拱北海關昨日表示,截至昨日下午4時共驗放3,726台粵澳兩地牌車輛出入境。在關閘口岸,有兩地牌車主在新措施下碰釘,但認為只需改道其他口岸便可,問題不大。 在關閘口岸,昨日只允許內地車牌尾數是雙號的兩地牌車輛通行。就記者觀察,昨日早上10時許離境車道未見有車龍,現場最多有約五架車等候,等候過程約一至兩分鐘。不少駕駛者表示認同措施,認為較方便。 居住在珠海的本地居民王先生稱,之前多數使用港珠澳大橋口岸離境,認為開放關閘口岸後可分流大橋部分車輛,而關閘口岸採取單雙號限行分流措施也可以減少車流量,避免擠塞情況以及因預約抽不中而無法經關閘出境。 不過仍有市民不知道關閘口岸新措施的實行,內地車牌為單號的居民李先生(圓圖)因此未能通行,需折返使用港珠澳大橋口岸。但他向記者表示問題不大,亦認為措施合理。 兩地海關確保三口岸通關順暢 據澳門海關早前公布,三個珠澳口岸開放粵澳兩地牌車輛通行後,現時無需再通過「粵澳兩地牌私家車通關預約系統」進行預約登記。澳門海關表示,當關閘口岸的離境車道區域一旦車流過多,現場警員及關員將進行截流及分流,確保通關車輛安全有序。拱北海關方面表示,為配合新政實施做足充分準備,力促粵澳兩地牌車通關暢順有序。此外,為有效防控口岸疫情,嚴格落實「三查三排一轉運」(海關關員對出入境人員開展體溫監測、醫學巡查、醫學排查等)檢疫措施。其中,拱北海關所屬港珠澳大橋海關對正在使用的「一站式」車輛管理系統進行優化升級,將駕駛員健康申報電子資訊驗核、體溫監測等功能集成系統中,實現「指尖申報、掃碼驗證、紅外測溫、異常報警、處置放行」,進一步提高通關效率。 拱北海關所屬橫琴海關表示,為確保粵澳兩地牌車通關秩序有序恢復,已提前研判經橫琴口岸進出境的粵澳兩地牌車及澳門單牌車通行壓力,制定工作方案及應急預案,並會同地方政府、聯檢單位加強聯防聯控,提升口岸疫情防控效能和通關效率,全力保障兩地牌車安全有序通關。
國際環境危機治理論壇及展覽(IECMF)將於今年11月19至21日在澳門威尼斯人會議展覽中心舉行,為做好籌備工作,粵澳工商聯會會長施家倫及澳門展貿協會會長林中賢一行八人,日前拜訪經濟財政司,獲司長李偉農、經財司司長辦公室主任辜美玲及貿促局主席劉偉明等接見,雙方就促進IECMF平台優勢,澳門與內地疫情聯防聯控措施,疫情下會展業發展等議題進行交流。 施家倫介紹IECMF發起目的,指國家具環境危機治理應對經驗,特別是抗擊疫情總體策略非常成功,粵港澳聯防聯控機制與本澳的城市防控策略有機結合,是區域危機治理合作的可行性樣板。論壇將發揮澳門中西文化交流合作基地和國際會展平台優勢,積極促進中國與外國、區域城市間,乃至社會不同持份者間的危機治理經驗交流,為國際環境危機治理合作注入更多互學互鑒、互相支持的正能量。 經濟財政司司長李偉農對舉辦IECMF給予肯定及支持,指出環境危機是現代城市治理的重大考驗,保障安全是經濟社會有序運行的前提,並感謝全澳市民的全力配合,令本澳的防疫取得成效,給旅客健康安全城市的信心。他讚賞會展業界堅守崗位以及為維持團隊所作出的努力,認為IECMF不僅可以促進不同地區、城市間的交流,完善危機應對方案,還可以為會展業逐步復甦注入動力。
因應澳門地區學子近期集中於8月底及9月前往倫敦及巴黎開學,長榮航空特地加開澳門-台北四個航班,並且調整部分班次飛航時間,讓航班銜接更加順暢,以滿足旅客需求。 長榮航空表示,台灣現在已經恢復商務人士入境申請以及經由台北轉機的飛航服務,旅客除可以搭乘長榮航空澳門-台北航線入境台灣,亦可搭配由台灣直飛歐洲、北美、日、韓及東南亞主要城市的航班前往世界各地。 長榮航空表示,在疫情期間善盡航空業者的企業社會責任,持續提供往返世界各主要城市基本運能,為了讓旅客安心搭機,也制定嚴密的防疫措施,包括要求旅客配合登機前測量體溫、搭機全程佩戴口罩並簡化機上服務流程、加強航機清潔消毒等防疫作為,並要求空服員服勤前測量體溫、服務旅客時全程穿著隔離衣、配戴護目鏡、口罩及手套等。
市政署昨(26)日表示,為進一步加強對輸入冷鏈食品的防疫防控,持續提升貨物流向及溯源機制的績效,市政署開發的冷鏈食品追溯系統於本周已全面開通。下月1日起,貨主需主動通過追溯系統對進口的冷鏈食品進行申報,紀錄每日出貨退貨的下游公司、貨品數量等,以便市政署更加精準追蹤冷鏈食品的貨源、庫存與流向,降低病毒傳播的風險。 市政署表示,自9月1日起,市政署在進口檢疫時,會為每批受檢的冷鏈食品發出專屬二維碼,食品進口商必須為入庫儲存的每箱貨物張貼相對應的二維碼以示識別。出貨時,業界只需掃描貨物上的二維碼,即可在電子系統內更新資料,同步完成冷鏈食品流向的申報手續。 嚴守冷鏈防疫安全線透過冷鏈食品追蹤系統,監管部門與業界能夠更精準追蹤有關資料,一旦發現異常,監管單位便可更及時掌握庫存數量,集中排查產品流向,鎖定及觀察可能接觸到問題貨品的風險人群,及時控制疫病傳播風險。市政署會持續維護系統數據資料,適時實地查核,協助業界做好冷鏈食品追溯及管理工作,嚴守本澳冷鏈防疫安全線。日前,市政署已為澳門200多家冷鏈食品進口商舉行了講解會,介紹追溯系統,聽取業界意見,簡化申報手續。 冷鏈食品入口商及分銷商可瀏覽食安資訊網www.foodsafety.gov.mo了解冷鏈食品追溯系統。如對系統操作有任何疑問,可於本月26日至28日辦公時間內致電市政署82969910或82969978查詢,市政署會持續提供技術支援並聽取持分者意見優化系統。 市政署將配合整體防疫部署,不斷提升冷鏈配送食品由入口至零售各環節的監管工作,對進口冷鏈食品、環境和從業人員等實施三層面防疫防控措施,並與食品業界保持密切溝通,共同鞏固防疫成效。
新冠肺炎疫情已持續一段時間,世界多國正加緊研發疫苗,本澳亦有大學參與新冠病毒重組RBD蛋白疫苗研發,其中以俄羅斯最快跑出,早前宣布會提供大規模接種,但引來外界關注其是否安全。各地科學家能否研發出有效疫苗仍是未知之數,然而,疫苗注射入人體,必須安全審慎,絕不能操之過急。 各國新冠病毒疫苗研發就如一場國際競賽,現時全球有過百項新冠肺炎疫苗研究,已進入第三期大規模臨床測試者只有少數。特區政府早前表示,目前全球共有六種疫苗正開展三期臨床試驗,分別涉及三間內地疫苗生產商和三間外國生產商,政府一直與全球六間疫苗生產商保持聯絡,一旦有疫苗完成三期試驗,且證實安全和有效,特區政府會即時採購。 一、二、三期臨床試驗是藥品開發的國際標準,為了安全性和有效性,一般情況下疫苗應該通過三期臨床試驗。俄羅斯總統普京早前宣布成為首個註冊新冠肺炎疫苗國家,並計劃10月開始大規模接種,但疫苗只經過兩期臨床試驗,歐美專家批評俄國未經過第三階段臨床測試就大規模接種是不道德。全球疫情嚴峻,疫苗研發的確分秒必爭,只是疫苗要全面投產使用,必須有足夠臨床科學證據,證明疫苗安全並且有效用。而在香港和歐洲,近日先後證實有人二次感染新冠肺炎,令人關注研發中的疫苗能否有長期免疫效果。 事實上,疫情嚴重衝擊環球經濟,疫苗被視為最有效抵禦新冠病毒的方法,若疫苗面世,每個人都能接種、產生抗體,經濟活動便可重啟。本澳衛生官員過去亦多次被問及疫苗採購進度,幸好在全球疫情大流行下,澳門處於比較安全的環境,未有迫切需要為市民接種疫苗,故仍有時間觀察及考慮哪款疫苗最有效和安全。澳門現階段首要任務仍是提升防疫能力,加強檢測和追蹤工作,讓疫下經濟民生得以盡快恢復。
一對同居多年且有婚姻事實關係的本地男女,為協助男方的內地侄兒一家三口來澳居留,叔嬸二人分拆「上市」!各自迎娶和下嫁年齡少近20多歲的侄兒及其妻子。最終事件被警方揭發,涉案侄兒夫妻被拘捕,叔嬸二人則仍在內地潛逃,警方將會繼續追捕。 案中被捕的侄兒夫妻分別姓盧(男),47歲;以及姓黃(女),43歲;兩人於1998年在內地結婚並育有一子。至於在逃的叔嬸則分別姓盧(男),63歲;以及姓許(女),63歲。嫌犯涉及偽造文件罪,已被移送檢察院處理。 治安警早前接獲身份證明局通報一宗懷疑假結婚案,調查後發現涉案的上述四人正身處內地。本月16日,侄兒盧某與妻子黃某由關閘入境時被捕,他們承認犯案,供稱兩人早在1998年於內地結婚後誕下一子,2014年離婚。為了取得澳門居留權,侄兒盧某找叔父幫忙,同年與前妻黃某假結婚,助黃某及兒子申請來澳定居。同一時間,侄兒盧某又迎娶比其年長近20年的嬸嬸許某,製造另一段假結婚。被捕二人聲稱事件中沒有涉及報酬。治安警現時正追緝身處內地的叔嬸盧某及許某下落。
兩名本澳女大學生日前在菜園巷某小食店光顧期間,被小食店的34歲本地男店主劉某用手機偷拍裙底春光。事件其後被揭發,治安警警員登門拘捕劉某,他聲稱因一時衝動之下犯案;惟警員在他的手機內發現另一段偷拍裙底片段,現已以「侵入私人生活」將其移送檢察院處理。 案發在前(25)日下午,治安警警員巡邏期間,在黑沙環馬路與菜園巷交界發現兩名神色慌張的20多歲女子,隨即上前查問。兩名女大學生聲稱,早前在菜園巷一間小食店買食物時懷疑被人偷拍裙底,事件由一名女途人告知。警員隨即對兩名嚇得花容失色的女大學生提供協助,陪同二人前往事發小食店調查,並即場截獲涉事小食店店主劉某。經查問,已婚的店主劉某承認較早前見到兩名女大學生後,由於其中一人身穿短裙,一時衝動之下起色心犯案,趁店員招呼兩名女事主期間,自己則趁機用手機偷拍裙底春光。 警員之後在劉某的手機內發現另一段同類偷拍裙底影片,劉某承認是本月21日同樣在店內偷拍所得,警員其後到其住所進行搜查,則未有進一步發現。
冒充快遞職員、內地公安或本地政府部門人員,以及網上借貸等詐騙案最近層出不窮。兩名本地男子及一名男外僱險墮入騙局,幸好三人最終「懸崖勒馬」沒有損失錢財,但個人資料已經外洩。司警已接手調查案件,暫未有人被捕。 一名20多歲本地無業男子日前報稱,本月21日接到「快遞職員」來電,指其包裹內藏違禁品。事主雖否認,但電話仍轉駁至「假上海公安」,對方直指事主在內地清洗黑錢,要求提供身份資料。事主照辦後,至本月24日收到「假公安」偽造的一張有事主身份資料及相片的拘留令。此時輪到「假檢察官」登場,要求事主在網上開設一個港幣銀行賬戶,方便轉賬。其後事主又按對方指示,到對方提供的網站登記有關資料。 心存疑慮的事主首次登記資料時故意輸入假資料,但即時被「假檢察官」發現,並恐嚇事主再填寫假資料,會派人來澳將其拘捕,事主害怕之下只好填寫真實資料。但不久後即發現其本澳另一個銀行賬戶內的50,000元被轉入新開設的賬戶內。此時事主終於確定受騙,立即更改網上交易密碼,最終50,000元幸保不失。 雖無錢財損失但個資外洩第二宗案件的事主是一名本地18歲男學生,他報稱於本月25日在家中的固網電話收到來電,對方自稱是出入境管制廳人員,但操流利普通話;騙徒指事主因涉及詐騙案將被禁止出入境。之後,電話轉駁至「假北京公安」,期間除要求事主提供手機號碼外,又要求事主提供證件及相片等資料,聲稱有關資料用作審查,事主照辦,直到不久後與家人談及事件,才知悉上當受騙,於是報警追究,事件中沒有損失,但個人資料已外洩。 第三宗案件則是一名20多歲的男外僱向司警報案,稱本月25日凌晨在網上下載借貸程式,希望借款人民幣50,000元,聯絡客服了解借貸細節期間,客服要求事主提供身份和銀行賬戶等資料,同時須先支付人民幣15,000元作為認證費,才會批出50,000元的貸款。事主覺得可疑之下沒有付款,報案處理。
國家文化和旅遊部昨(26)日上午發出公告,宣布聯同有關部門建立了跨境賭博旅遊目的地「黑名單」制度,將對內地民眾前往「黑名單」中的境外城市和景區採取限制措施。消息一出引發諸多想像,究竟甚麼情況會被列入「黑名單」?有關措施會造成甚麼影響?目前仍待更多政策細節公布。 有博彩業界及學界人士指出,有關措施應是針對東南亞設有賭場的國家,社會大眾毋須過分解讀,而長遠來看,「黑名單」措施更將對本澳有利。 國家文化和旅遊部在公告中指出,近年來隨着對外往來日益便利,內地民眾出境旅遊人數持續增長,增進了中外友好交流與合作。「但境外一些城市開設賭場,吸引中國遊客出境賭博,擾亂中國出境旅遊市場經營秩序,危害中國公民人身和財產安全。」據此,文化和旅遊部會同有關部門建立了跨境賭博旅遊目的地「黑名單」制度,將對中國公民前往「黑名單」中的境外「城市」和「景區」採取相關旅遊限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