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區政府於上周三(10日)公布「豁免澳門居民前往珠海14日隔離醫學觀察」措施,開放商務、公務及有特殊情況人士申請豁免,然而系統在上周四上午開通後,一度於前(13)日因過多民眾申請而出現系統癱瘓的情況,而昨(14)日再登入系統卻顯示「暫停申請」。
內地新冠肺炎疫情出現反覆,除北京外,本月11日一架從孟加拉達卡飛往廣州的南方航空客機,有17名乘客被驗出對新冠病毒呈陽性反應。中國民航局昨(14)決定對此航班採取熔斷措施,自本月22日起暫停該航班航線運行四周。
北京連續發現多宗新冠肺炎本土感染病例,其中最早發病者於本月4日出現症狀,較北京通報日期本月11日還早了七天,外界擔憂病源或許並非新發地市場。
北京新發地市場傳出在切割三文魚的砧板上發現新冠病毒,引發一陣對三文魚的恐慌。內地媒體報道,北京市內多間壽司店已經下架三文魚商品,並加強門店防控疫情力度,而多間超市亦緊急下架三文魚。不過,究竟是魚肉本身帶有病毒,還是操做切割的人員本身帶有病毒並遺留在砧板上,目前還未能釐清。
北京市政府昨(14)日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將對5月30日以來與新發地市場有密切接觸的人員開展核酸檢測,衛健委及公安部門正制定方案,同時嚴格管控進京人員,加強貨物檢疫。
被稱為北京「菜籃子」的北京豐台區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12日爆出新冠肺炎本土感染病例,至昨日上午7時累計發現51例確診病例,以及46例無症狀感染者(核酸檢測呈陽性)。市場所在的豐台區前(13)日啟動「戰時機制」,關閉新發地農產批發市場,三區四街鄉鎮提升為疫情中風險區。北京市人民政府新聞發言人徐和建昨(14)日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將以逢熱必查、應檢盡檢原則,擴大核酸檢測採樣範圍,堅決抑制疫情擴散蔓延。北京市委書記蔡奇在前日的會議上表示,「北京已進入非常時期」。
羅理基博士大馬路鄰近東望洋山一幅土地擬興建海拔90米高樓,再次引起社會對於歷史城區保育的關注。文化局前(13)日發出新聞稿稱,相關建築項目規劃條件及建築高度皆符合第83/2008號行政長官批示內的要求,因此未有必要開展遺產影響評估的工作。
經濟局與生產力暨科技轉移中心合作推出「中小企業安裝防浸升降台」及「中小企業安裝防洪門及水泵」資助計劃將於本月30日截止,由於颱風雨季已至,中小企業特別是位處低窪地區商戶應及早做好防洪防浸工作及預防措施,當局呼籲有需要的商戶及早提交申請。
今年第二號熱帶氣旋「鸚鵡」(熱帶風暴級)昨(14)日清晨在本澳約150公里範圍內掠過,由於其烈風圈較小,本澳風力及雨勢不大,而水浸黑點內港一帶的商戶仍早早做好防侵準備,以策萬一。地球物理暨氣象局表示,受「鸚鵡」外圍環流影響,預測本澳今(15)日仍間中有驟雨及有幾陣雷暴,呼籲市民留意最新天氣消息。
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有補習社在1月底已停運,但要求家長預交2月補習費,因此引發消費爭議,教育暨青年局共收到353宗相關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