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改革開放初期,中央提出「國際大循 環」(外循環)的概念,希望利用國際資本,壯大 自身經濟,而「 雁行理論 」就是當年奉行的標準模 式。所謂雁行,就是「 兩頭在外 」,資本技術從海 外引進,利用中國廉價的土地與勞動力,成就中間 製造與組裝的「 世界工廠 」,實現數十年的高速增 長。國際大循環的概念伴隨著全球化的深入發展, 過去曾經是無庸置疑的模式,但現在,面對反全球 化的浪潮,以「 內循環 」為主導的模式或是更穩當 的做法。 在今年 5月的全國兩會期間,國家主席習近平 參加經濟界政協委員聯組會時,談到「國內國際雙 循環」的說法。國際的循環過去佔據中國經濟發展 很大的比重,現在將轉變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相較於國 際循環,國內循環將會更加重要。 這個轉變,一部分是因為國內自身的經濟結構 改革,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國際形勢的變化。美國總 統特朗普不斷強調要與中國「 完全脫鉤 」,儘管中國 並不同意,實際上也需要為脫鉤做準備。內循環的 要義,其實就是「 被動脫鉤 」。 無論是「 雙循環 」或「 內循環 」,對比改革開放 以來的「 國際大循環 」,都是截然不同的發展模式, 也將產生深遠的影響。未來的世界,將被型塑為以 美國體系運行的區域,以及以中國體系運行的區域 間的較量。很多人稱為新冷戰或冷戰2.0。 然而,雖然同樣是兩種不同意識形態、不同 治理體制之間的對抗,但如同前駐美大使周文重所說,中國不搞軍事集團,中國的做法與前蘇聯完 全不同,因此不應該把中國看成第二個蘇聯。假 如美國真的將中國當成第二個蘇聯,恐怕自身要吃 大虧。 「 內循環 」為主導的政策方向,不斷被中央多 次提及,無論是副總理劉鶴在參加陸家嘴論壇時 的發言,或者習近平 月在企業家座談會上的重 申,再到近期談長三角一體化時的說法,都確認 了「 內循環 」的官方地位。在這樣的背景條件下,「 十四五 」戰略規劃的經濟方針已經初步顯露。 相較於不斷變化的外部環境,內需市場是相較 之下更為可控,「 內循環 」不但談的是發展,說的也 是「 國家安全 」,面對美國的封鎖與圍堵,確保「 內循環 」的「 血液流通 」是生死攸關的問題。 本地技術與本地需求,擺脫對外技術依賴, 促進區域經濟整合發展、城鎮化加速推進, 將是未來國家經濟政策著重的方向。
今年光影節將會提前下(9)月26日展開,旅遊局局長文綺華前(22)日受訪表示,光影節現時處於判標程序,正落實相關細節,預計開幕式將於9月26日舉行,至10月31日結束。另外,當局原定9至10月舉行的國際煙花比賽匯演取消,但國慶當日仍會舉行煙花表演,目前為判標階段,正籌備具體細節。 文綺華前日出席活動後受訪時表示,今年光影節設有四條路線,並設有光影互動遊戲等。她又透露,今年除了會在新增的黑沙環圖書館和十月初五街中國土特產大廈兩個景點上演光雕表演之外,當局將首次把主要的光雕表演移師到塔石廣場,利用廣場多棟建築物組成的立面,相信場地寬闊會相當具震撼性,她個人對此亦相當期待。她又稱,每年光影節當局都會發掘不同的表演場地,希望為大家帶來新鮮感。 年度盛事每年吸引大批遊客「澳門光影節」是澳門年度重要旅遊盛事,旅遊局由2015年起舉辦,每年均吸引大批遊客到訪。 澳門光影節為期一個月,過去在每年12月舉行,今年因新冠疾情關係,提早在9月26日展開,至10月31日結束,以配合提振經濟。光影節間在澳門半島及離島多個景點上演,節內容包括光雕表演、燈飾裝置、互動遊戲和系列活動等。市民和遊客能從中以光影藝術角度欣賞澳門的醉人夜景和了解澳門深厚的歷史文化。
由澳門無疆界青年協會舉辦的「開心帶你玩澳門」活動,前(22)日下午於盧家大屋進行啟動儀式,旅遊局局長文綺華及教青局青年廳廳長張敏輝等嘉賓出席。活動於前(22日)及昨(23日)兩天於盧家大屋舉行,本周末(29日及30日)在鄭家大屋舉行,現場設有駐場講解員向市民及遊客講解景點特色,同時設有手作紀念品體驗、茶藝體驗和文藝表演等。 澳門無疆界青年協會會長趙崇灝表示,該會近年積極推廣文化旅遊,期望藉舉行一系列文化旅遊相關活動,能共同營造良好的文化旅遊印象,亦盼能為振興澳門旅遊經濟出力;因此是次活動能為澳門市民和旅客帶出不一樣的文化旅遊體驗,並藉著有趣輕鬆的服務體驗,讓參加者共同發掘澳門小城的魅力所在。
教青暨青年局日前宣布下周二(9月1日)新學年本澳中學、小學及 幼稚園均開學,其中9月1日約60%學校開學、9月2日約15%學校開學,其餘學校則在9月3日或以後開學,務求令學校做到錯峰開學,以減低人群聚集風險,做好防疫工作等。有學校指,開學當日不同年級將會安排在不同時段上學,以及利用不同校門進入校園,做好在時間地點上錯峰開學。 澳門坊眾學校副校長陳家良昨(23)日接受本報問時表示,暑假期間校方一直有就防疫等工作開會,以及關注教青局發布的最新資訊;日前亦收到當局的相關開學指引,要求做好錯峰開學的工作,中、小學會按照之前的部署,做好戴口罩、測體溫、消毒雙手等才可進入校園。他又指,此次教青局的指引是假定幼稚園亦能順利開課,所以校方也會制定相關通知給予家長,讓他們為幼童做好相關準備。 陳家良續稱,坊眾學校的開學日期是定在9月2日,避免了9月1日或有太多學校開學的風險;而9月2日當天各年級的上學時間亦會錯開,首先是中學最早、其次到小學,最後到幼稚園,冀能集中精力做好幼稚園學生進入校園的工作。他續稱,校方會利用校園的各個門口,不同年級的學生會以學校各個不同位置進入校園,以做到錯開人群聚集。 陳家良指,開學前幾天學校亦會做好課室及校園設施的清潔工作;鑑於目前本澳的疫情相對穩定,自由行亦相繼開放,校方信心能做好防疫工作,到9月時能順利開學。 教青局籲家長教導子女防疫知識 新學年即將陸續開學,教青局呼籲家長關注特區政府的防疫措施,並密切留意交通和天氣的情況,以及子女的身體狀況,教導子女防疫知識及保持良好衛生習慣的重要;跨境學生更須在開學前留意出入境政策,並適時完成核酸檢測,為開學做好準備。為確保新學年順利開學,教青局會派員於學校開課首日到校實地瞭解情況。 教青局表示,將持續透過學校會議及信函與學校保持緊密溝通,請學校做好新學年的準備工作,關注及配合執行校園防疫措施,保持校園清潔衛生。教青局將繼續密切關注疫情發展,適時公佈倘有的調整。
市政署計劃在氹仔市中心四幅閒置地建設臨時性車胎公園,並將拆卸有數十年歷史的「紗廠」工業遺址,引起爭議,社會有意見希望可以保留。行政法務司司長張永春上周五(21日)出席行政會新聞發布會後接受傳媒訪問時表示,理解居民對澳門舊有建築不捨,但該廠房不屬法定文物,該處又因低於路面經常嚴重積水,屋頂有石棉瓦,是有損健康的禁用建築材料,有必要拆卸。 他指出,該處衛生環境惡劣,其中的空置廠房因低於路面而不時嚴重積水,均造成長期的衛生隱患,附近居民一直投訴,希望衛生問題盡快得以解決;再者,廠房部分屋頂有石棉瓦,是有害健康的禁用建築材料,亦有必要拆卸。他補充,經徵詢文化局意見,該等舊廠房並不屬於《文遺法》規定必須保留之建築。 張永春表示,建設臨時設施旨在善用閒置地,提升土地效率,讓居民可盡快使用到休閒設施,並藉此盡快解決該處長期的衛生隱患。特區政府對氹仔該四幅閒置地發展用途的取態,是配合氹仔社區發展,建設社區活動設施和公園,以提升社區居住環境和生活品質。 他稱,政府考慮到將來該土地地段上興建永久性公共設施,但須配合日後的總體城市規劃、諮詢意見,且需經過一系列法定程序,需時要數年之長;為了能盡快善用閒置地,滿足居民使用休閒設施訴求,故政府提出先利用該四幅閒置地興建臨時公園。 張永春表示,建設臨時設施旨在善用閒置地,提升土地效率,讓居民可盡快使用到休閒設施,並藉此盡快解決該處長期的衛生隱患。 (新聞局提供圖片)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本澳經濟大受打擊,各行各業均受嚴重影響。根據澳門統計局日前公布數據顯示,本澳經濟增長按年跌67.8%;而今年6月博彩業全職僱員平均薪酬(不包括花紅及獎金)為23,200澳門元,按年下跌5.5%;荷官的平均薪酬為19,270澳門元,下跌7.6%。澳門博彩力量協會會員大會主席劉家榮(圓圖)受訪時指出,受疫情影響本澳博彩從業員出現多方面困難,冀下月恢復全國自由行後能增加遊客來澳,亦希望「十.一黃金周」期間能令收入稍有好轉。 劉家榮表示,目前博彩從業員的困難在幾方面,首先是遊客未能來澳,影響到整體消費力;其次是賭廳資金鏈出現問題,甚至有小道消息指賭廳的轉碼及提款均有困難,雖未有實質證據,但無可否認對整個博彩業都帶來影響;其三就是全球經濟衰退,令「豪客」數量大減,同時因賭客長時間未能來澳,令內地開始出現「地下賭場」,長此下去或對本澳博彩業造成很大影響。 至於賭場員工薪酬會否因着自由行逐步恢復而回升?劉家榮稱,賭場員工實際上沒有減薪,他們損失的是自願放無薪假的薪酬,嚴格來說不能定性為減薪;但他們的確損失「花紅」獎金,以往大部分從業員年中均會獲得一份不成文的「花紅」,他笑言今年「花紅」自然取消,如一個家庭兩夫妻都從事賭場,便有機會損失五至六萬元收入;至於明年年初的「花紅」,劉家榮亦不感樂觀。 劉家榮相信今個月賭收亦不會有太大增加。 他相信要待恢復全國自由行後,遊客數量才會真正回升,至於快將來到的「十.一國慶黃金周」,也相信會增加遊客來澳意欲,但資金會否真正落到博彩業仍是未知之數,故業界仍是保持審慎觀望態度。
經濟局昨(23)日表示,隨著內地居民赴澳門旅遊簽註(即「自由行」)將逐漸恢復,加上內港往返灣仔航線復航,預計到訪內港的旅客將逐步增加,相信可為該區商戶帶來商機。 經濟局昨日發出新聞稿指,昨日為內港與灣仔航線復運的首個周日,局方繼續派員到內港碼頭派發「特色店計劃」宣傳品加強推廣,吸引更多旅客到特色店和附近社區消費。 另外,經濟局已協助首批41間特色店入駐內地知名生活消費平台(大眾點評),以配合內地遊客在網上獲取旅遊資訊的習慣,為未來內地旅客重新來澳做好充分準備。 經濟局介紹,一直透過線上線下聯動、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相結合的方式持續加強「特色店計劃」的宣傳。包括為「特色店計劃」建立網上專頁;製作宣傳片,並在人流較多的關閘等出入境口岸及政府多個網點播放;同時,利用傳統媒體及本地知名網路媒體製作節目,為特色店作深度宣傳。 經濟局預計到訪內港區的旅客將逐步增加,昨日到內港碼頭向旅客推廣特色店。(經濟局提供圖片)
統計暨普查局資料顯示,6月營業額同比下跌的受訪飲食商戶比例較5月增加6%至79%,其中日韓餐廳的相應比例(65%)顯著增加35%。 另一方面,認為營業額按年上升的受訪飲食商戶比例較5月減少5%至12%,當中中式酒樓飯店的有關比例(11%)減少6%。 零售業方面與5月情況相同,有80%受訪商戶反映6月營業額同比下跌,同時受訪的皮具、鐘錶珠寶、成人服裝和化妝品及衛生用品零售商均表示6月營業額按年下跌,而百貨商戶的有關比例亦維持在73%;車商方面則減少11%至44%。另一方面,有16%受訪商戶認為6月營業額按年上升,比例較上一個月減少約1%;超級市場的相應比例下跌22%至67%。 對於7月的業務表現,預期營業額將同比上升或相若的受訪飲食商戶比例較6月減少5%至20%,零售商戶(22%)則增加1%。另一方面,有35%受訪飲食商戶和50%零售商戶預計營業額按年下跌五成或以上,有關比例較6月分別增加2%及4%。 「飲食業及零售業景氣調查」以營業額選取受訪對象,目前包括186個飲食業及135個零售業的樣本,分別約佔2018年度相關行業收益的50%及65%。調查結果未作整體推算,只反映調查樣本商戶對景氣情況的估計。
8月21日,「2020國際家居展」假澳門漁人碼頭會議展覽中心正式開幕
新常態下,遠端工作需求、數位通路開展、多方面的資源限制,已成為各企業必先面對的挑戰。如何節省資源、維持效益,並為業務擴展作準備?從架構上作出改變,非聚合超融合基建(dHCI)會是首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