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持公務人員招聘制度暢通有效,是一個政府能夠持續引進優秀人才、推動政府發展、提升管治效能的關鍵,更是一個政府是否科學施政的重要指標,假如人才的引進出現阻礙,即使有再好的政策與機遇,也沒有人去執行。 審計署昨(3)日發布衡工量值式審計報告,披露行政公職局為改善招聘弊端,先後推出「中央招聘」及「統一管理」開考制度,兩制度不但令人員錯配及開考時間冗長的舊問題再次出現,甚至出現更嚴重的情況,開考開支涉3,000多萬元,較過往公職開考金額倍升,花費大量公帑,各用人部門缺額仍未得到有效補充。報告痛批行政公職局對所負責統籌和協調的招聘工作,「效率低得有違常理」,需改變管理陋習,作深刻而徹底的檢討,革除種種罔顧前線執行情況的流弊
行政公職局混亂的招聘制度,影響各個政府用人部門。審計署表示,曾向39個用人部門作問卷調查,不少用人部門向審計署大吐苦水,批評公職局對開考的協調及支援工作存在不足,尤其在考試場地及監考人力資源、電子報考服務平台、典試委員會專用系統,以及資訊的統一發布四方面,增加了部門的工作量及所需投入的資源。 部門難覓考試場地容納近4,000考生有用人部門表示,由於是次綑綁式開考各部門於相若的時間開展專業或職務能力考試,為避免同一範疇開考出現撞期的情況,加上投考人數眾多,導致部門在租借考試場地方面產生極大的困難。然而,公職局只對部門的考試日期進行簡單的協調,公職局更表示澳門實際上可供租借考試場地的學校共有100多所,因此應不會出現租場困難。但有用人部門反映,為應付3,983名考生的考試座位,曾向本澳20多間院校尋求合適的考試場地以容納所有考生,然而大部分較大型場地均未能借出。 此外,部門亦反映監考的人力資源同樣相當缺乏,為了解決監考人手不足的問題,部分部門更需要自行聘請學校的老師擔任監考人員,令多個用人部門同一時間開考而引起的招聘成本上漲。 聘請369 人 總報考人次超24萬在報考方式方面,由於電子報考過於便利,沒有成本,甚至設有「一鍵全選」報考所有部門的功能,令投考人以「漁翁撒網」或「全選」的方式進行報名,導致各職位空缺的報考人數大大提高。 審計署發現,公職局按「統考」制進行高級技術員、技術輔導員及勤雜人員職程三個開考,合共聘請369人,進行146個專業或職務能力試,總報考人次卻超過24萬。造成總投考人次大增,可選拔人數沒有實際上升的原因,是公職局對職務內容或技術共通性較高、無細化專業分工職程,沒有進行合作開考。 電子報考方便 但一半不符資格審計署指出,有19個招聘一般行政技術輔助範疇技術輔導員,卻需進行19個職務能力考試,實際考生數為5,756人,當中有60%、即3,343人報考全部19 個部門,衍生63,517 人次。報考率高,筆試出席率卻偏低。2018年10月31日為止,該三個職程除勤雜人員外,其餘部門試出席率平均只有30%至40%。當中更出現部門只聘請一人卻有4,160人報考,經資格審查後確定符合資格3,626人中,最終出席筆試只有969 人,出席率26.72%。 另一方面,高級技術員職程的96 個專業能力考試共有10萬1,039 人次報考,經對報考人的專業所屬範疇進行資格審查後,超過一半報考人不符合要求,確定符合專業範疇的只有 48,465 人次。部門反映,由於透過電子報考服務平台進行報考時沒有資歷限制,報考人可報考不同專業範疇的職缺,導致部門需要花大量時間去檢視所有投考人的學歷資料,最終卻發現不少投考人不符合資格,消耗部門人力資源。
行政法務司司長陳海帆昨(3)日在公開場合回應相關審計報告。她表示,行政法務司重視審計署的《公務人員的招聘及甄選制度》衡工量值式審計報告,並根據行政長官的指示,責成行政公職局全面深入檢討制度,以提高效率,解決深層次問
審計署報告中提及特區政府2016年舉行的統考制度問題,以「浪費資源、效率低下」概括。公務人員體育會會長葛萬金昨日回應稱,認為審計報告內容「精準」,有參與2016年統考人士,至今仍在考評當中,加上當年招聘的369個職缺,花費3,163多萬元公帑,笑言「可以列入健力士紀錄」。 葛萬金認為2016年招聘存在多個問題,首先是第一階段統考的筆試,合格率高達90%,無法達到篩選效果;另外各部門間的招聘又各自開考,一位考生投考多部門的情況比比皆是,令考核次數遠超報考人次;加上現時考試結果採合格制,並無高低分數排序,難以做到「擇優而用」。 至於招考浪費公帑方面,葛萬金指,現時考試的確存在「報名不考試」的情況,有40人考試的課室,考試當日「一個人都無」。他認為當局可以考慮收取考試保證金,如果投考人出席考試可以退回,如果無出席則當收行政費用沒收。
曾是資深公務員的傳新澳門協會會長韋浩風受訪時,亦認同審計報告的內容。他認為相關問題當局責無旁貸,並有推卸責任之嫌。他建議招聘制度中的兩階段考試,應同時由行政公職局統籌負責,協調各部門的考試時間,避免資源浪費。 有意見反映報考人數多但應試率低的問題。 韋浩風解釋,由於眾多部門均在同一時間內各自開展專業或職務能力評估程序,加上報考時不會顯示考試時間,考試前才會通知,若不同的部門考試安排在同一日,考生如何能「分身」去應試? 他認為,若當局能統一去協調各部門考試時間,可避免以上問題的出現,惟當局從未有作出協助,如同審計報告中批評,行政公職局多年來一直邊學邊做,統籌工作亦有欠積極。最終演變成各部門合力協助公職局完成職責,本末倒置。
保安司昨(3)日公布今年(2019年)上半年的罪案統計數字。保安司司長黃少澤表示,上半年開立刑事專案調查案件共6,920宗,較去年同期減少196宗,下降2.8%,主要是侵犯人身、妨害社會生活和妨害本地區罪案減少。黃少澤總結時稱,本澳現時的總體治安態勢保持穩定,嚴重暴力犯罪繼續保持零案發率或低案發率。
保安司司長黃少澤昨日上午公布本澳今年上半年的博彩業發展對治安影響評估。根據司法警察局數據顯示,今年首兩季開立有關博彩犯罪(專案調查和檢舉)共968 宗,同比增加128 宗,升幅15.2%。根據案件資料顯示上述兩類案件的嫌疑人和受害人絕大部分不是本澳居民,其中剝奪他人行動自由罪的非本地居民的嫌疑人和受害人分別佔總數98.6%及100%,而高利貸罪案件的非本地居民的嫌疑人和受害人亦分別佔總數94.6%及98.6%。 黃少澤表示,雖然上半年有關涉及博彩犯罪案件數量增加,但升幅明顯放緩,以今年第一季「非法禁錮」犯罪為例,同比升幅37.7%,第二季增幅則為11.8%,升幅較少,顯示警方持續加強有關巡查和打擊取得一定成效,亦暫無跡象顯示相關犯罪擴散至賭場外。說明這兩類案件目前並未對賭場外的社會治安造成明顯威脅。 他表示,警方亦注意到今年上半年發生的個別與博彩相關的嚴重暴力犯罪,在全力偵破案件的同時,警察總局統籌治安警察局和司法警察局,自今年6月至今每天都組織大規模的掃場行動,取得一定的成效。 黃少澤總結時稱,儘管現時博彩業和旅遊業發展未對本澳整體治安形勢帶來負面影響,但隨著下半年各項慶典和大型活動舉行,旅客人數增多,更多影響本澳治安的不確定因素或將持續增加。為此,保安當局將繼續保持高度警惕,並加強與博監局及業界的溝通與合作,全力預防與打擊相關犯罪,保障社會安寧和穩定。
在保安司罪案數據新聞發布會上,司長黃少澤被問及8 月19 日有人士申請在議事亭(噴水池)進行集會以及警方的巡查和處理手法。 保安司司長黃少澤回應時表示,不認同用「捉」這個字眼,警方邀請相關人士協助調查,有關做法符合法律法規;而被查的七名人士均為成年人,期間可自由與家人聯絡,有需要警方主動提供協助,並非警方禁止他們與家人或律師聯絡,而七名人士被警方邀請協助調查於六小時內已離開。黃少澤指出,事件中警方無違反法律規定。 相關集會涉誹謗 有違刑法黃少澤又指出,有關集會活動申請時明確表明主題為反對香港警察使用過分武力對付示威者,但至今沒有任何香港權力或監督機關證實或認定香港警方過分使用武力,而香港法院已對部分涉嫌犯罪及被捕人士採取拒准保釋、還押候審、臨時禁制令等司法決定。相關主題示威是濫用權利,活動涉嫌有誹謗性質,並具很大煽動性和冒犯性,本身已違反刑法規定。
香港居民走私舊智能電話來澳門及拱北屢禁不止,過去一星期,澳門海關及拱北海關共查獲六宗港客走私舊智能電話,共撿獲334部舊手機,拘捕三男三女共六名香港旅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