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署表示,去年共接到1,288宗冷氣滴水投訴個案,跟進後未有改善而被檢控的有505宗,佔總數的39.2%,情況頗為嚴重。 市政管理委員會上周五(26日)舉行記者招待會介紹近期工作。列席的市政管理委員會委員馬錦強表示,即將進入夏季,不少市民已開始使用冷氣機,呼籲市民在使用冷氣機前,先檢查冷氣機會否出現滴水,倘發現有滴水情況,建議盡快邀請專業冷氣技師作出檢查及維修,以免影響公共環境衛生。市政署亦已加強相關巡查及檢控工作。 市政署指,市民往往忽略檢查冷氣機的排水喉管是否已經妥善接駁,從而衍生滴水問題,冷氣機水滴落簷蓬的聲音不但滋擾他人,所造成的積水亦有機會孳生蚊蟲。呼籲市民在使用冷氣機前先作檢查,如有滴水問題應盡快邀請專業冷氣技師維修,相信透過市民的積極配合,處理好冷氣機滴水問題,定能進一步改善社區環境衛生,共同構建和諧整潔的社區。
有本地大學研究指出,達三成七歲的學童有近視問題,九成大學生是近視人士。由於佩戴眼鏡會造成生活上很多不便,很多人會選擇佩戴隱形眼鏡,惟長期佩戴卻可能引致眼乾或紅筋的問題,加上佩戴隱形眼鏡始終是治標不治本的方法。隨著科技的發展和進步,近年,一些人會選擇激光矯視手術來回復清晰視力。激光矯視手術的原理,是透過改變角膜弧度,矯正近視、遠視、散光或老花等問題。可以減少對眼鏡與隱形眼鏡的依賴, 對熱愛運動的人士尤為方便。
「世紀工程」港珠澳大橋自去年10月24日正式通車後,標誌著香港、珠海、澳門三地進一步互通的有機結合,然而,鑑於大橋長達55公里,倘若發生交通意外或其他事故,救援搶險遂成為三地共同面對的重大挑戰。 雖然根據三地「屬地原則」處理橋面事故,但一方有事,其他兩方亦不會罷手不管,是以如何三地相互配合,在實戰中尤其顯得重要。繼香港於去年6月完成大橋香港段的消防駐站部署後,本澳港珠澳大橋消防行動站昨(25)日早上揭幕,雖然本澳「屬地」管轄的範圍在三地中最少,但裝備及駐守消防員數目絕不「輸蝕」。消防局局長梁毓森昨日稱,本澳消防局會定期檢視機制並進行跨區演習。
保安司司長黃少澤昨(25)日主持港珠澳大橋消防行動站揭幕禮後受訪時表示,保安當局非常重視人員的紀律監督工作,以司警為例,職業道德培訓是必修課,並設內部監督及司法機關與其他執法部門監督,以及媒體與居民監督,還有澳門保安部隊及保安部門紀律監察委員會發揮作用。同時,當局正研究透過行政長官批示,在不需要修改法律的前提下,將紀監會監督紀律權力進一步擴大,估計今年6 月協助完成修改行政長官批示。 黃少澤又指,保安司將重新探討透過立法賦予紀監會更多權力,令紀監會在進行監督工作時可更針對性及提升紀律管理水平。但由於立法程序繁複,估計未必能在現屆政府完成。 另外,日前一名當值司警偵查員在外出工作期間酒駕,保安司司長黃少澤表示,司警已即時展開紀律程序,並在「警鐘長鳴」網頁上公布事件,若調查結果出爐會盡快公布。他強調,保安司對此類案件態度非常明確,絕不姑息並會嚴肅處理。他補充,從他上任至今,「警鐘長鳴」案件共有53宗,當中2016 年13 宗、2017 年16 宗、2018 年10宗,今年至現時為止有兩宗,數字逐漸減少。
「水晶魚2019 」大型颱風演習將於明(27)日舉行,今年演習範圍擴大至青洲區、筷子基區、下環街區、內港區及路環市區一帶低窪區域,並開放450個名額接受市民以個人名義報名參加,希望提升市民對疏散撤離計劃的熟悉度與配合度。不過,社工局昨(25)日回覆本報查詢時表示,報名期限至本月22 日截止,報名人數僅為409 人。
早前有立法會議員接到市民反映,指祐漢一帶賣淫活動屢禁不絕,甚至有學校課室能看到賣淫場所內的情況,司警昨(25)日即針對有關流鶯活動在祐漢區展開巡查,帶走七名疑似涉及賣淫的內地女子,七人中年齡最大為55歲,並截獲一名30 歲本地嫖客。 司警於昨日傍晚6時許,在祐漢新村第五街巡查時截獲七名懷疑賣淫女子,司警發言人陳煥文表示,七名女子全部持內地證件合法逗留,年齡介於30至55歲之間,供稱收取費用100 元至150 元不等。 陳煥文稱,警方早前收到相關投訴,於是針對祐漢區的情況展開特別巡查。是次行動共出動12 名偵查員,有關行動將持續進行。 此外,治安警亦於本月8 日同樣在祐漢區搗破一個賣淫架步,於祐漢新村第一街某大廈拘捕三名涉嫌操控賣淫男女及六名涉嫌賣淫的內地女子,期間在大廈某單位內搜出安全套、潤滑劑及紙巾等大量賣淫工具,並截獲一名嫖客。
颱風季節將至,為加強政府各部門之間的溝通協調,確保在突發情況下能即時採取疏導交通措施,同時讓駕駛者及早熟習在八號風球等惡劣天氣情況下,西灣大橋(左圖)下層緊急通道及附近路段的行車安排,土地工務運輸局、交通事務局、治安警察局及消防局於4月28日(周日)下午1時至5時開放西灣大橋下層車道予輕型客車行駛,其他車輛禁止通行。呼籲駕駛者留意。 輕型客車駕駛者在使用下層車道時須留意附近道路的臨時交通標誌及聽從交通警員現場指揮,儘量取道颱風期間的行車路徑,即由河邊新街或民國大馬路進入大橋下層入口。同時,須遵守車道內每小時40公里的最高車速限制及注意與前車保持安全距離,避免發生意外。(交通局圖片)
前(24)日晚上約11 時10 分,路環竹灣馬路發生一宗嚴重交通 事故,一輛重型電單車沿竹灣馬路往黑沙馬路方向行駛時懷疑自 炒,導致該名男駕駛者受傷,經送院搶救後不治。治安警呼籲有關 事故發生經過之目擊者,或能提供對該宗交通事故的有關任何資料 之人士,可致電治安警交通廳,電話:28374214,與值日官聯絡。 前日深夜時分,一名24歲本澳男子駕駛電單車駛經路環竹灣 馬路近燒烤公園對開,疑失控自炒,意外發生後男子倒臥地上,車 輛亦損毀嚴重。救護員接報後隨即趕至,初步檢查後懷疑頭顱骨 折,送院時已無心跳呼吸。涉事男子最終經搶救無效,延至昨日凌 晨終告不治。警方目前正對意外展開調查。
今年是「五四運動」100 周年,教育暨青年局與多個團體聯合組成的「紀念『五四』青年節系列活動籌備委員會」,將合辦「青年論壇2019 」活動,包括周年巡迴展揭幕式、「粵港澳大灣區青年社團結盟計劃」簽約儀式、「五四運動」100 周年紀念郵品發行儀式及「五四青年大灣區定向比賽」等。 教青局副局長龔志明昨日表示,希望透過活動讓本澳青年社團代表和青年學生聚首一堂,傳承及弘揚「五四精神」,並進一步了解國家和澳門社會的發展新形勢。同時,鼓勵青年積極創新求變,抓住發展機遇,發揮個人優勢,積極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他又稱,今年活動預算約為110 萬元,與去年相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