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港澳居民在內地將有新的身份證件可申領,享有的權利與服務也將增加。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昨(16)日正式公布,自下(9)月1 日起,符合條件的港澳台居民將可申請內地「居住證」,享受勞動就業、社會保險、繳存提取住房公積金等三項權利,以及六項基本公共服務與九項便利措施,而「居住證」上將載有公民身份號碼,澳門為「820000 」開頭,這是內地首次明確港澳居民的公民身份號碼。 特區政府昨日表示,實施港澳台居民「居住證」制度,是為港澳台居民在內地學習、創業、就業、生活提供便利,特區政府向中央表示衷心感謝。
今年10月10日是善豐花園「爆柱」事件六周年,縱然有行政長官崔世安「拍心口」表示,無論小業主要拆卸重建或加固重修,政府都全力支持,而江門同鄉會亦已墊支一億元協助重建,可謂「萬事俱備」。惟司法取證程序已開展逾兩年仍未完成,檢察院還未有透露完成時間表,一眾小業主只能繼續無限期等待,不知何時何月才能回到昔日溫馨的家。
黑沙環東北大馬路治安警察局第二警務警司處分站外,昨(16)日凌晨發生交通意外,兩部的士在十字路口猛烈撞擊後,其中一部餘勢未了,衝上行人道直衝向警司處,撞向警司處門外騎樓底大廈一條石柱停下,事件中兩名乘客受傷,警方懷疑其中一部的士衝紅燈引致意外。 事發在昨日凌晨3時許,兩部的士在治安警察局第二警務警司處分站對開十字路口發生猛烈相撞,其中一部失控衝上行人道直衝向警司處分站,險撞入分站,最後勁撞向分站門口旁邊一條大廈石柱才停下,車頭嚴重損毁,警司處分站玻璃大門亦遭損毀,玻璃碎片散滿地;而另一輛的士亦撞向行人道邊燈柱後停下,車頭撞至變形,安全氣袋彈出。事發後現場滿布汽車零件,一片凌亂,被撞行人道邊燈柱及警署門口的天眼柱亦被撞至折斷,警方需在現場一度拉起封鎖線。 事件中兩部的士事發時共接載五名乘客,事發後有兩名乘客報稱受傷,需由救護車送往醫院接受治理,兩名涉事的士司機通過酒精測試。治安警交通警員隨後接報到場進行調查,治安警指,事件中初步懷疑其中一部的士衝紅燈引致是次交通意外,事件有待警方進一步調查。
立法會議員麥瑞權及鄭安庭昨日總結第六屆立法會第一會期工作,兩人合共提出81份書面質詢,十份口頭質詢,以及33份議程前發言。在接收市民求助個案方面,兩人議員辦事處於會期內接收到1,138個個案,當中有77%個案已完成,正在跟進當中的個案約有265 個。 對於行政長官早前於立法會答問大會上表示,正就新《土地法》引起的問題進行研究,但沒有確定修法時間表。議員麥瑞權認為,現時只能透過司法程序解決土地批給爭議,單單一個「海一居」事件已有過1,000宗司法訴訟,憂慮隨著仍有土地陸續被收回,將引發更多司法訴訟,長期影響民生。 長期關注「海一居」業主權益及新《土地法》問題的鄭安庭則表示,一直與多名前議員及法律界人士商議,尋找解決新《土地法》漏洞的方法。他強調,不是希望透過修法讓發展商取回某一土地的發展權,而是希望堵塞法律漏洞。
71名本澳居民投資香港「創元香港公司」及「鍛匠科技公司」的「多重加密虛擬貨幣礦務計劃」懷疑受騙事件,司警已立案調查,並會繼續與香港警方緊密合作調查案件的真實性。 司警昨(16)日在新聞發報會稱,直至昨日為止,已主動聯絡到其中32名事主,報稱合共損失1,240 萬港元;而該32 人中,只有一人聲稱不追究,其餘31人均表示要追究有關刑事責任。司警稱將繼續聯絡參與投資的事主,案件現時正在跟進中。 司警電信詐騙罪案調查科職務主管蔡昕暉早前受訪時曾表示,不能透過未經證實或聲稱被害人在香港自行表述的方式去確認事件的存在性和犯罪情況,司警現時正跟進調查。而由今年至今,司警共接獲14宗涉及外地投資的案件,騙徙的作案手法多以「低成本、高回報」吸引投資者,通常以在投資賭廳、金融產品、虛擬貨幣,甚至物業為主;亦有以俗稱「隔山打牛」的投資方式,以圖令事主未能親身前往當地,又或未能證實項目的真假從而蒙騙事主金錢。為此,司警呼籲居民在投資前先了解產品,有懷疑可致電司警局查詢。
四年一度的亞運會,明天(18日)於印尼雅加達市舉行,首批已抵達雅加達市參加「第18屆亞洲運動會」的中國澳門體育代表團,包括游泳、跆拳道、劍擊、武術及羽毛球在安頓後已陸續開始投入訓練。代表團團長潘永權、副團長崔世健、中國澳門體育暨奧林匹克委員會理事會主席盧景昭和一眾代表團運動員,昨午於亞運選手村參加歡迎及升旗儀式,同場舉行升旗禮的代表隊還有馬來西亞、吉爾吉斯坦、伊拉克和蒙古。
過去兩日四位立法會議員總結立法會過去一會期的工作報告,最令筆者認同的是,本澳高級官員們「官本位」的習性,真的較狗皮膏貼還要難纏,要不是有議員再提起善豐花園這四字,大眾可能真的忘記了有這麼一回事,但200多戶800多人,在接近過去六年時間的流離失所,可是天天糾纏在「不能忘懷,但又不想記起」的痛苦、矛盾邊緣。歸根究底,是熟令致之?筆者敢大膽說,一字記之曰「拖」! 善豐花園不是沒有金錢重建,江門同鄉會慷慨解囊墊支一億元,再加上商人胡順謙掏出5,000萬元,合計達到重建費用約八成之強,餘下兩成,由200多戶各自籌錢,平均每戶出資40至60萬元,即湊足一億7,000萬元的重建費用。 但不要忘記,這是去年初的估算,隨著建材價格又上漲,原本今年4月可啟動的重建大計,約為二億1,000萬元。換言之,工程啟動拖得愈久,成本愈會上升。這就是「拖字訣」的巨大威力。 行政長官在去年8月2日及今年8月9日的兩次立法會答問大會中,都先後提到善豐花園的問題,長官去年「拍心口」表示,無論小業主要拆卸重建,或加固重修,政府都全力支持。 今年,崔世安表示,目前善豐花園涉及兩宗司法訴訟,其中一宗鑑定措施的案件已經完成,另一宗正處於展開鑑定措施中,而司法機關對善豐花園鑑定程序完結前,不容許和不適宜開展拆卸工程,因此政府會密切關注鑑定程序的進展,一具備條件就會積極協助推動早日能夠拆建。 我們當然相長官的話,他亦沒有必要隱瞞甚麼。但我們不明白的是,既然長官去年已承諾可以「特事特辦」,那麼各部門就應該配合長官意思,從速辦理才對。所謂鑑定取證,都已經取了兩年,為甚麼還取不完?承建商在本澳,跑不掉,大廈有問題樁柱,就在那裡擺著,事件真的那麼複雜難查嗎? 好了, 即使真的很難取證, 就不能雙線進行嗎,事有輕重緩急,一邊調查是那個承建商出錯,一邊拆卸重建,真的不可行嗎?政府及承建商之間的爭拗,其實就是因為政府要追回向居民墊支的公帑,所以要對大廈進行司法鑑定取證。這筆費用,難道還怕承建商「著草」走數嗎?為甚麼不以民生疾苦為先? 於是乎,一條先追數後重建的「依法施政」繩子,就緊緊地拖著政府自己的步伐,同時,亦把800多人拖得死死的。麥議員昨日說,官員好應換位思考,就是這層意思。
為應對颱風期間風暴潮可能對低窪地區居民造成的水浸威脅,特區政府積極在全澳籌設16個避險中心及四個集合點/ 緊急疏散停留點。由社會工作局、教育暨青年局、體育局和民政總署組成的避險中心工作小組,負責籌設避險中心和集合點/ 緊急疏散停留點。 避險中心工作小組昨(16)日下午向傳媒介紹設於塔石體育館的避險中心,讓公眾了解避險中心的設施及運作。社工局表示,當颱風期間遇上風暴潮,特區政府頒令緊急疏散低窪地區居民時,避險中心會全面對外開放。 老弱傷殘人士可在集合點乘坐專車,前往設有無障礙設施的塔石體育館避險中心。集合點樓上亦設有緊急疏散停留點,方便有需要人士在水浸時向高處避險。 避險中心提供飲用水、乾糧、床墊、衛生設備、充電設施等基本物資,並設有哺乳室及無障礙設施。此外,場內設有中、葡、英三種語言的符號指示,方便不同國籍人士獲悉場內設施。 避險中心工作小組成員部門、社工局副局長韓衛表示,全澳16 個避險中心設備設施、場地安排、物流及物資安排等的基本設置已經完成。各避險中心工作人員由多個政府部門、學校及民間機構組成,輪值人員逾600 人,每個開放時段當值人員有190 人,而16 個避險中心收容量達24,000 人,整體投入費用約澳門幣350 萬元。 韓衛(左圓圖)亦介紹設於何東中葡小學的避險中心總協調臨時辦公室,當避險中心運作時,避險中心工作小組及設於北安的民防行動中心可透過避險中心資訊系統,掌握全澳避險中心實時數據,如入住情況、物資供應、輪值人員安排等,有助統籌及協調各間避險中心的運作。 本澳的16 個避險中心分別是青洲避風中心、塔石體育館B 館、塔石體育館A 館、理工學院體育館、中葡職中體育館、慈幼中學、海星中學、培正中學、利瑪竇中學、氹仔及路環社會工作中心(氹仔分站)、氹仔創福運動培訓中心、氹仔奧林匹克體育中心、氹仔及路環社會工作中心、澳門東亞運動會體育館、路環保安高校、路環少年飛鷹培訓基地;4 個集合點/ 緊急疏散停留點為青洲避風中心、下環街市、沙梨頭街市、營地街市。
新馬路下水道維修工程比預期提早半個月完工,於昨午4 時起恢復雙向行車,有數名交通警員在新馬路各個路口指揮交通。位於新馬路與龍嵩正街交界的新設交通燈亦同日投入運作,同時美基街、草堆街、庇山耶街、營地大街、高園街、西墳馬路恢復原來的行車安排。 另外,因工程改道的15 條巴士路線於今天凌晨起,夜間巴士首班車陸續恢復原線行駛,26AT 及88T 路線結束服務。 駕駛私家車的馮先生(左圓圖)表示,早前封路感覺比較混亂,現在開通後路面情況不錯,尚算暢順,但事前沒有收到任何恢復通車的消息。電單車駕駛者李先生亦稱,恢復通車首日的指示尚算清晰,交通亦算暢順,之前封路期間新馬路周邊多條街道的行車方向被改動,較為混亂。他又稱讚政府今次工程的效率不錯,樂見可於開學前提早完工。 平日用自行車代步的市民黃先生(右圓圖)表示,早前封路改道的指示尚算清晰,並沒有帶來太大的不方便,但對於今日重新開路就表示事前沒有收到任何消息。經營街市生意的伍先生則表示,早前從新聞得知今日會重新開路,對於工程提早完工也感到十分開心,因為封路期間交通不方便,少了市民過來買餸,生意受到了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