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預防青少年酗酒,社會文化司司長譚俊榮透露考慮明年立法規管向青少年出售含酒精飲品。青少年酗酒如同濫藥一樣已成世界性問題,不少地區早已立法管制青少年飲酒,但澳門一直沒有相關法例,青少年可輕易買到酒精類飲品,問題值得社會關注。立法規管青少年飲酒刻不容緩,尤其規管向青少年售賣含酒精飲品。青少年愈早接觸酒精飲品,將來酗酒機會愈大,需及早預防。 世界衛生組織資料顯示,酒精是全球疾病負擔的第三大風險因素,酗酒對青少年身體及精神健康會造成嚴重影響,產生治療成本、生產力下降,壽命減少等問題,為社會帶來一定成本負擔。歐美國家以至中國的醫學研究均指出,人體大腦要到20歲後方發育完成,青少年時期接觸酒精及長期受酒精刺激可使人感覺遲鈍,視力、聽力、觸覺都變得不靈敏。青春期是身體成長時期,是感覺功能發展時期,過度飲酒會阻礙感知覺發展。酒精對大腦皮層有抑制作用,能影響人的思維和注意力,使人注意力不集中,影響青少年學習和休息。青少年如長期接觸酒精,對身體造成不可逆轉的傷害,更可能出現暴力行為或過早死亡。 《澳門青年指標2016 社會調查》數據顯示,澳門青少年平均開始飲酒年齡為15.75 歲,41.07%開始飲酒的青少年為在15歲或之前。受訪青少年每月平均飲酒6.35 次,但澳門目前針對向青少年售賣酒精類飲品的限制,法律依然一片空白,法例只限制未成年人士進入卡拉OK、酒吧等場所,基本上任何人在市面的超市、雜貨店、便利店都可輕易買到酒精類飲品。 不少國家及地區早已立法禁止向18歲以下青少年出售含酒精飲品,歐美及大洋洲一些城市更不准向21歲以下人士售賣含酒精飲品。香港現有法例訂明,酒吧、餐廳等領有酒牌場所,不准18歲以下人士飲用「令人醺醉的酒類」,更修例在下(11)月底起,任何人不准以零售、郵購或網購形式向未成年人士售酒。法例內「令人醺醉的酒類」定義是含乙醇多於1.2% 並適合或擬作為飲品飲用的酒類 。青少年過早接觸酒精類飲品,容易使他們出現酗酒,及早立法規管向青少年售賣酒精類飲品,可以降低酒精對青少年的危害。
街頭又見裸女!繼早前一名台灣豪放女在本澳多處脫褲拍攝裸照後,昨早在人潮如鯽的關閘廣場,赫然出現更徹底的裸女行街事件。 昨早網上流傳一段視頻,一名全身赤裸的中年女子,現身關閘廣場噴水池附近,期間不停徘徊並滋擾途人,其後往關閘廣場地下停車場方向離去,期間多名途經的男子亦被突如其來的狀況嚇得有點不知所措。 涉事女子最後步行至關閘廣場停車場附近的行車道時,被巡經的治安警員發現,立即將她送往醫院接受檢查,事件起因仍有待警方進一步調查。 治安警昨日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事發昨早8時14分,警員巡經關閘廣場地下停車場對出行車道時,發現有一名女子全身赤裸,即時派遣女警到場協助,之後由消防救護員將她送往山頂醫院接受治療,事件無人受傷。警方稱,該女子年約50 歲,越南籍,持外地僱員身份認別證。
針對本澳近期發生多宗在賭場外毆鬥事件,司警昨日表示,為持續淨化社區,以及打擊娛樂場周邊衍生的不法活動,司法警察局於昨日傍晚6時出動共30多名刑事偵查員,在路氹城的五間娛樂場進行反罪惡行動,行動中共截查136 名人士(108 男28 女)。 司警又指,經初步調查後,其中15男九女涉及從事俗稱「換錢黨」的非法兌換外幣活動,另外七男兩女從事俗稱「扒仔」的不法活動,上述33名可疑人士已被帶返司警局作進一步調查。司警強調,將持續進行反罪惡行動,淨化社區及治安環境。
為期兩天的「世界旅遊經濟論壇·澳門2018 」昨(23) 日假澳門美獅美高梅舉行開幕典禮。今屆「論壇」以「新時代戰略夥伴 新動力互利共贏」為主題,迎來合作地區歐盟及主賓省廣東,分別探討中國與歐盟雙邊關係的新動力及聚焦粵港澳大灣區的合作;來自全球多個國家及地區逾1,500 位旅遊及相關部長級官員、業界領袖、專家學者及嘉賓出席,包括歐盟28 個成員國及廣東省的代表團。
澳門貿易投資促進局於「第23屆澳門國際貿易投資展覽會」及「2018年葡語國家產品及服務展(澳門) 」在澳圓滿舉行後,自本周日(21日)至昨天(23日)一連三日組織一行近60人葡語國家及澳門企業家代表團,走進中山及深圳這兩個大灣區城市。 是次代表團企業涵蓋旅遊、文創、貿易、法律、餐飲、物流等領域
統計暨普查局資料顯示,9月入境旅客有256萬1,274人次,按年上升3.0%,按月則減少24.7%。留宿旅客140 萬8,326人次,不過夜旅客115 萬2,948人次,同比分別增加1.9% 及4.4%。 中國內地旅客182萬零269人次,同比上升5.7%,當中個人遊旅客上升10.3%至78 萬8,426人次。內地旅客主要來自廣東省,有71 萬9,062 人次,湖南省91,921人次、香港44 萬4,005人次,台灣地區旅客82,999人次,分別下跌1.6% 及3.7%。韓國58,246人次,下跌4.4%。 今年首九個月,入境旅客共2,581萬3,264 人次, 同比增加8.3%;留宿旅客1,361 萬2,547人次,不過夜旅客1,220萬零717 人次)分別上升7.7%及9.0%。 (資料圖片)
「2018濠江盛匯——澳門汽車、遊艇、公務航空展」將於下月(2日)揭幕,屆時陸、海、空三個展覽將於本澳不同地區展出。主辦方昨日表示,今年展覽場地總面積超過12萬平方米,預計入場觀眾超過15萬人次,其中專業觀眾約30,000多人,同期十多場高端論壇、配套活動30多個。
澳門建材企業商會主辦的「粵港澳大灣區面向未來創新納米技術推廣會」,於上周六「第23 屆澳門國際貿易投資展覽會」(MIF)上舉行,並與雲浮市政府簽署合作協議。建材企業商會會長陳俊杰希望透過活動,在「澳門建材企業商會環保建築材料展示區」,為政府部門、中外企業及專家打造研究探討建材發展新模式、新理念、探索合作新路徑平台,成為企業產品展示、技術交流的載體,「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橋樑。 推廣會由綠色環境學會、華濠環保建材發展有限公司、百亮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協辦,澳門建材企業商會並與雲浮市政府簽署合作協議。貿促局高級經理黃伊琳,教青局青年結社培訓暨輔導處處長黃嘉祺,生產力暨科技轉移中心高級經理曾澤瑤,雲浮市雲城區副區長李文生,廣東省郁南縣經濟和信息化局長楊青,英國特許建築工程師學會主席陳華岳等出席。 陳俊杰表示,在新形勢下,建材工業將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用發展理念,著力壓減過剩產能,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大力發展綠色建材和建材部品部件,壯大先進無機非金屬材料、複合材料和建材生產性服務業,推進「一帶一路」國際合作, 拓展發展新空間,推動產業轉型升級,走高端發展之路。此次引進新型環保納米系列產品,希望通過展會讓居民更了解納米新型技
澳廣視與葡萄牙廣播電視公司簽訂合作協議,加強多媒體方面合作。葡萄牙廣播電視公司
九年的施工、千億元的投入,飛渡伶仃洋兩岸的港珠澳大橋今日上午9時正式舉行開通儀式。大橋的開通,不僅是又一中國奇蹟的面世,亦代表著粵港澳灣區新時代的來臨,港珠澳大橋連通灣區南面水路,構建了大灣區九市二區的三小時城市群,亦形成港珠澳三地一小時生活圈,成為首座連接「一國兩制」三地的世界級跨海大橋。這座跨越有形與無形界線的大橋,勾勒出灣區願景最重要的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