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會各界聲嘶力竭「追殺」聲中, 氣象局前局長馮瑞權終於得到應有「報應」!政府發言人辦公室昨日公布馮瑞權及副局長梁嘉靜的紀律程序調查,科處馮瑞權撤職,但由於他已退休,故會中止支付其退休金四年,約400多萬元,而科處「神婆」副局長停職130日,但兩人仍可向行政長官提出聲明異議,或司法上訴。 馮瑞權由澳葡時代到特區政府,服務社會30年, 他2014年接受傳媒專訪時,提到自己進入氣象局不久,就遇上一個颱風,他為了趕回氣象局,「爬過一棵又一棵倒下的大榕樹,吃力地前行……」又稱:「幹這一行,無論颳風下雨,都必須堅守崗位,各項監測工作必須如常進行!」惟他後期卻變成躲在家中電腦桌前「監測風雨」,當年不懼風雨的豪情,漸被顢頇侵蝕,終成為特區成立以來,首位被撤職的局長。
政府終於出手嚴懲氣象局前局長馮瑞權在「天鴿」風災中嚴重失職一事,傳新澳門協會會長韋浩風昨日受訪時表示,有關公務員紀律程序制度已沿用30 多年,有關制度需要更新修訂。他認為,應在法律上為調查時間設上限,如果廉政公署或檢察院等相關機構已有足夠理據證明事件涉違紀,作出處分的委員會就必重新調查事件,避免讓事件拖延太久。 現時退休制度上只要工齡足夠30 年及年滿55 歲,提早90 天申請便可退休。韋浩風稱,若在退休期間涉及調查程序,應暫時中止退休申請,直至有結果才再作決定會較合理。
運輸工務司司長羅立文昨日到澳門大學與學生對話。 會上,有學生問到已退休的氣象局前局長馮瑞權的處分只是中止發放四年退休金,處分會否對「天鴿」風災期間十名死者不公。 羅立文稱,目前未有證據證明該十名死者與馮瑞權有直接關係,他又稱,自己也曾做過年輕人,明白以年輕人的想法或會草率地覺得馮瑞權造成十條人命死亡,但他認為不應如此簡單的將兩者總結在一起。 他最後稱,自己作為司長,對昨日公布的有關處分「沒有任何回應」,但歡迎該學生在他卸任後再與他討論。 羅立文在會後表示,會上的回應,只是想強調馮瑞權與風災期間身亡的十名死者沒有直接關係,但否認會就十名死者的死因進行其他內部調查。
澳門輕軌氹仔線預計明年通車營運,運輸基建辦公室昨(11)日發出新聞稿,宣布委託香港鐵路有限公司(下稱港鐵)提供「協助澳門輕軌系統氹仔線營運及維護服務」,為期80個月。服務內容包括氹仔線通車前測試及系統啟用、組成營運團隊及培訓、列車、信號等基建維修保養等,整個項目判給金額為澳門幣58.8 億元。
前氣象局局長馮瑞權被撤職,只處罰中止四年退休金,坊間普遍認為問責過輕。對於如何平衡官員的問責及退休福利問題,行政公職局、退休基金會及地球物理暨氣象局於昨(11)日,舉行「講解公務人員退休撫卹制度及紀律程序」記者會,對有關制度作出解釋。 公職局代局長曹錦俊表示,政府將檢討及完善領導及主管人員的問責制,預計今屆政府內完成檢討;他稱,為配合整體問責制的檢討,政府將檢討有關公務人員紀律制度,完善領導及主管人員問責,尤其是領導主管的法定職權及相應特定責任;他又稱,從能力與績效導向,推行公務人員管理的改革,特別會細化能力與評核要素,清晰對領導主管人員的能力要求,在加強對主管問責的同時,促進人才培養及領導主管人員職業發展。 另外,社會上亦有聲音擔憂有部分存在嚴重過失的官員,可以通過提早退休程序來避過應負的責任,曹錦俊回應指,在將來會研究領導主管通則、紀律責任和退休制度有否需要互相聯繫,亦是未來訂定修法的方向之一。
上月, 氣象局前局長馮瑞權涉及的紀律程序仍未公布結果,退休基金會已刊登批示馮瑞權將每月可獲發近80,000 元的退休金。運輸工務司司長辦公室當晚發出新聞稿表示, 馮瑞權與其他實位公務員一樣,因此按法律享有收取退休金的權利。 直至昨日, 政府終於「結案陳詞」公布馮瑞權的紀律調查結果, 決定對他予以撤職,但由於他已退休,處分為中止支付退休金四年, 相等於扣減384 萬元退休金。這已經是所謂的「最高處罰」,社會都認為罰則對發揮紀律處分作用不足,「退休保護傘」再一次令違規的官員享清福。 不知是巧合還是刻意安排,昨日新鮮出爐的廉政公署年報再次揭發多宗涉及不同政府部門領導及主管人員的荒唐問題,包括民署主管獲續任兩天,可多收取高達20,000元補償、文化局涉未經許可聘用外僱,種種個案性質就如同馮瑞權當日以「個人判斷」,而非科學性質決定懸掛風球一樣,沒有依法行事、科學決策。 因此廉署報告強調,特區政府應檢討有關公職人員紀律處分的法律規定,及早完善領導及主管人員的問責制度,真正做到「有權必有責」。 行政長官已批示行政法務司司長成立工作小組研究,完善特區政府的官員問責制度。有意見指出,特區政府有必要修訂現行的公務人員通則制度,限制正處於紀律程序的公務員申請退休金的權利。同時,應大幅提升現行紀律程序內的處罰方式,可考慮以違規行為對特區造成的經濟損失為量化指標,按損失金額的多少制訂不同程度的罰則,包括提升扣減退休金的金額; 對於嚴重違紀者,更可參考美國及俄羅斯政府的做法,處以剝奪退休金的處罰,做到具阻嚇性的「有責必罰」,打破這把以退休為名,逃避責罰的保護傘。
一艘漁船偷運1,100多公斤海產來澳,被海關聯同民政總署截獲,兩名漁民被海關拘捕及起訴。 澳門海關聯同民政總署,對進口本澳海產食品進行聯合稽查行動期間,揭發一艘漁船在未具備准照情況下,先後於本月8日及10日,分別將130公斤生蠔肉及1,023公斤貝殼類海產偷運進入本澳,澳門海關已立案追查海產偷運進入本澳後的用途,根據《對外貿易法》對兩名涉案漁民作出起訴,一旦罪成,可被科處罰款澳門幣5,000至十萬元,被扣查貨物已移交權限實體作銷毀處理。 海關呼籲市民,不要購買來歷不明及未經檢疫海產,如市民懷疑有任何走私活動,請即與澳門海關聯絡,24小時舉報熱線: 2896 5001。(海關圖片)
「2018 五一黑沙海灘迎夏日康體活動」將於5 月1 日舉行,活動當日設有九項康體項目,其中四項需預先報名,包括「沙灘足球公開賽」、「沙灘排球公開賽」、「沙灘手球公開賽」及「堆沙比賽」,報名日期由今(12)日至24 日每日下午4 時至晚上8 時,先到先得,額滿即止。有興趣人士,可登入體育局網頁下載,或到體育局、塔石體育館及奧林匹克體育中心戶外天地索取表格,填妥後交回塔石體育館運動易服務台。 活動由體育局聯同民政總署、海事及水務局及其他民間團體舉辦,主辦方體育局昨(11)日在記者會上表示,希望透過活動,鼓勵市民持續鍛煉,增強體魄,積極參與各類體育運動,達到終身體育的健康生活模式。 除了需要預先報名的四項活動外,舉辦方亦設五項無需預先報名活動,包括球類體驗區、沙灘遊戲、攤位遊戲、大型充氣玩具及水上活動項目(香蕉船、水上電單車及風帆遊船河)等。
廉政專員張永春根據《廉政公署組織法》 的規定,於今年3月向行政長官崔世安遞交《2017澳門廉政公署工作報告》,報告昨天(11日)於《澳門特別行政區公報》 刊登。《報告》指出,2017年廉署共接獲 1,264宗投訴及舉報個案,較2016年增加38.9%。 其中屬反貪範疇545宗;屬行政申訴範疇719 宗,部分涉及公職人員利用職務之便以權謀私、濫用職權、巨額詐騙,亦有多宗涉及政府部門審批「重大投資移民」、資助項目及公共服務等,偽造文件及詐騙公帑的犯罪行為,反映部門審批程序不嚴謹、查核機制不健全,需要特區政府及各個公共部門高度重視,政府應檢討有關公職人員紀律處分的法律規定,及早完善領導及主管人員問責制度,真正做到「有權必有責」。
文化局轄下的音樂學校舉辦音樂會,由於售票情況不理想,校方強迫教師先行出資購買門票,然後再向學生、家長及親友推銷,試圖提高音樂會上座率。廉署接到舉報後進行調查發現,涉事音樂學校於2017年4月在文化中心舉辦一場由該校學生演出的音樂會,直至演出前兩天,售票情況仍不理想,因此校方要求各教師視乎所教學生數量,先行購買五張到20張不等門票。然後向學生、家長及親友推銷。最終16名教師共購買195張音樂會門票,每張澳門幣60元,總值11,7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