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信(澳門)有限公司推出全新大灣區預付費產品——「大灣區卡」,實現全方位「三地一網」無縫銜接,滿足不同客戶需求。「中國電信大灣區預付卡上市發布會」上周五(9日)假金沙酒店舉行,澳門中聯辦經濟部副部長級助理徐俊、澳門郵電局局長劉惠明、澳門旅遊局局長文綺華等嘉賓見證下,「大灣區卡」隆重推出,投放三地通訊產品市場。 中國電信總經理歐岩在發布會上表示,中國電信自2006年開通澳門本地移動通訊服務業務至今,在澳門已經邁進第13年,在保持既有兩地優勢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升網速、服務及三地通訊能力,再次推出覆蓋澳門、香港、內地三地的通訊產品,令澳門市民行走三地更便捷,助力政府更好地發揮澳門在粵港澳大灣區中的區位優勢,充分發揮澳門獨特的中心和平台作用。 大灣區卡在保持原有澳門與內地通訊優勢的基礎上,增加了更完善的澳門、香港、內地三地劃一體驗元素,三地上網劃一$0.1/1MB, 三地通話劃一$0.39/分鐘,三地跨區域通話劃一$0.78/分鐘,其中澳門打往內地更低至$0.19/ 分鐘。(梁啟迪攝)
澳門最大規模的年度文學盛事「雋文不朽」澳門文學節,於本月10日至25日舉行。今年的「雋文不朽」再度為澳門帶來多位屢獲殊榮的國際知名作家、詩人、電影人、音樂人及視覺藝術家,通過舉辦作家研討會、工作坊、音樂會、展覽等系列活動,打造文學盛宴。 為期半個月的第七屆澳門文學節,前(10)日下午於澳門舊法院大樓開幕,社會文化司司長代表旅遊局局長文綺華、文化局副局長楊子健、葡萄牙駐港澳總領事Vitor Sereno 等出席。 澳門文學節主辦方今年將舉辦系列特別活動,包括詩歌朗誦會、講座、詩樂即興表演等,另將舉辦兩場音樂表演、視覺藝術展覽以及放映五部電影。其中一場音樂表演將於18日晚在崗頂劇院舉行; 視覺藝術展覽將於南灣舊法院舉行,由MariaJose de Freitas、Ung Vai Meng、Carmo Correia等眾多本土藝術家及建築師參與,展出多類作品;五部電影將於戀愛電影館及葡萄牙總領事館進行放映。(歐陽振華攝)
本月初望廈「龍園」一大廈發生升降機將12歲男童「夾著」半天吊事件,再次引發坊間倡議多年對升降機「強制年檢」立法的訴求,繼日前中區社區服務諮詢委員發出呼聲後,傳新澳門協會昨日更公布一項有關升降機的調查報告,強烈質疑目前全澳8,000多部升降機中,僅有2,500部向工務局作《升降機類設備審批、驗收及營運制度指引》(下稱《指引》)登記,只約佔三成,遠較2013年訂出《指引》時的九成為低,足見《指引》已失效! 這還不止,在僅有2,500部有登記的升降機中,貼出的「升降機類設備安全運作證明書」(下稱「證明書」)亦存在諸多漏洞,以協會抽查七幢貼有「證明書」的私人大廈為例,只有一份在工務局網站核實成功,其餘六份均是「不存在」!換言之,市民乘坐貼有「證明書」的升降機不能掉以輕心,以「龍園」為例,肇事升降機的「證明書」,原來已經過期!
世界衛生組織(WHO)研究指出,到了2030年,道路交通事故將成為全球第七大死因,聯合國更為此訂定到2020年將道路交通事故傷亡人數減半的目標,全球多家車廠也為增加道路安全投入研發經費,推出更實用、精密的安全科技,供消費者選擇。然而交通安全的提升,需要仰賴更全面、系統性的道路安全規劃,也應結合新科技與大數據應用,整體提升道路交通安全。澳門科學館昨日舉行「智能交通及安全」講座,有出席的科技公司表示,正在研發新的系統,透過數據蒐集分析駕駛者的行為,找出澳門潛在交通黑點,協助澳門提升道路交通安全。
澳門科技大學昨(8)日下午舉辦「澳門空間發展規劃研討會」,邀請多位學者從各領域分享粵港澳大灣區規劃背景下,澳門未來城市空間發展研究。 澳科大社會和文化研究所所長林廣志(圓圖)表示, 隨著人口增長,澳門有拓展空間需要; 現時「大灣區發展規劃」即將出台,對於澳門拓展空間是個良機;參考其他城市拓展空間經驗,尤其需要考慮經濟及人口因素,根據澳門「一個中心」定位,可利用新空間擴展旅遊休閒元素。 早前特區政府政策研究室「城市發展策略(2016 至2030)」報告提出,在澳門半島、氹仔島和路環島外建設「第四空間」新概念。林廣志稱,由於澳門是鄰海城市,拓展空間有兩個方案,向北拓展陸地或向南拓展海域;他舉例,可與廣東省合作向橫琴、中山等地區發展。 科大人文藝術學院院長張志慶表示,科大長期致力澳門城市社會發展的教學和研究,目前已經申報開設建築學碩士和博士學位課程;相信在國家對本澳「一中心一平台」的發展定位指引下,相關人才會有著迫切的需求。張志慶表示,建築學、建築人類學、城市規劃和建設等領域的學者、研究者和從業人員在澳門大有可為。
台灣來澳觀光旅客去年達106萬餘人次,是澳門第三大客源地,澳門居民去年赴台人次,較前年增加約8%,超過15萬人次,達歷史新高,台澳兩地往來日益密切,澳門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陳雪懷主任昨(8)日稱,台灣觀光局將持續與澳門旅遊局合作推廣兩地旅遊。 台灣觀光局香港辦事處昨日來澳舉辦「2018澳門赴台旅遊計劃說明會」,辦事處主任周欣毅表示,近年赴台的港澳旅客有年輕化趨勢,逾90%自由行,冀未來推動更多元化觀光元素,如美食、文創等,吸引旅客多次到訪,亦鼓勵航空公司開辦到台北、高雄等大城市以外的航班,吸引旅客多次訪台,到更多不同地區旅遊。 觀光局短期內將推出「機票三送一」活動,凡今年1到8月份去台灣三次的港澳旅客,憑機票及入台證可獲贈一張在今年11月底前使用的來回台灣機票,限量送出5,000份。周欣毅提到,今年觀光局將致力推廣「海灣旅遊年」,推動旅客到綠島、馬祖等具特色生態景色的地方,期望今年澳門赴台人數能有增長。
受一股冬季季候風影響,本澳氣溫連續兩日下降,氣象局預料今(9)日氣溫再進一步下跌,呼籲市民注意氣溫變化,注意保暖。 氣象局昨日早上 9時錄得最低溫為11.7℃, 並預測今日最低溫度會降至10℃,溫度指數為黃色寒冷,大致天晴,吹五至六級偏北風及有陣風,後轉三至四級東北風,相對濕度介乎40%至80%之間,預測最高紫外線指數約為六,級別屬於高。 昨日走在街上,氣溫明顯寒冷,市民紛紛出動厚褸、羽絨、頸巾等禦寒衣物,社會工作局位於青洲收容所街的避寒中心昨日對外開放,中心內備有棉被、食物及飲品供避寒人士使用。社會工作局並提醒長者及長期病患者,在天氣變化時注意身體狀況,做好防寒保暖的準備。 氣象局預料明日天氣開始回暖,最低溫度回升至12℃,下周初氣溫開始回升至15℃至18℃。
2018年1月30日一名半歲男嬰疑遭越家傭虐待,在氹仔住所突然昏迷,送山頂醫院搶救,醫生檢查發現男嬰雙側眼底和顱內出血,懷疑被猛力搖晃所致,事件引起社會關注虐兒及外籍家傭質素問題。 北區社區服務諮詢委員會昨(8)日召開平常會議,勞工事務局、社會工作局及治安警察局代表出席,探討本澳家傭質素監管及虐兒問題。有委員建議政府盡快完成家傭相關法案的修訂,並從源頭加強對家傭素質監管,同時繼續加強學校與當局的聯繫,有效保障學童身心健康。
天氣寒冷,加上雨路滑,林茂海邊大馬路昨(8)日下午發生電單車失事奪命交通意外,一名21歲大學生頭部重創身亡,成為今年第二宗奪命交通意外亡魂,治安警正調查意外起因,並呼籲目擊意外人士致電交通廳提供資料,電話熱線2837 4214。 死者為21歲王姓男子,本澳居民,據悉為一名大學生。事發昨日下午1時許,現場消息指,死者王姓男子駕駛其電單車沿林茂海邊大馬路往水上街市方向行駛,當駛至加德士油站對開時突然失控「自炒」,鐵騎士車翻人仰,懷疑頭部撞向路中花圃,重傷倒地。 途人見狀立即報警求助,消防接報到場發現鐵騎士頭部受重傷,口鼻出血,當時已沒有呼吸心跳,立即由消防救護車將其送往山頂醫院搶救室進行搶救,可惜最終傷重不治,成為今年至今第二宗奪命交通意外下亡魂。 事發後,交通警員到場調查,拍照存檔並用尺量度撞擊點距離等,失事電單車由被警方吊走作進一步調查。
北區社諮會昨日召開平常會議,有委員在議程前發言要求治安警加強對俗稱「天眼」的監控系統對北區交通的管理及執法,以及向公眾說明監控系統執行的準則。 委員蔡思偉表示,全澳目前共有19個違泊偵測系統運作,負責判別車輛是否違例停泊車,配合警方管理交通秩序。但日前接獲市民反映,在短短泊車上落樓的時間內已收到違泊通知,但路面未有違泊偵測指示,亦未有警員開處罰單,同時交通暢順,質疑警方執法標準。委員建議政府進一步說明視頻監察系統是否容易出錯,以及判別準則等,同時加強宣傳,減少駕駛者的疑慮及埋怨。 疑有人漁翁街深夜賽車委員洪偉東反映, 漁翁街在過去一個月內發生兩宗嚴重交通事故,造成多人受傷,而兩宗交通事故都是因司機快速駕駛而造成意外;另外,漁翁街至友誼馬路為一大直路段,不少附近居民反映深夜時段有汽車尾喉的巨響,懷疑有人非法賽車,建議政府在該路段增設測速器,以法律法規約束駕駛者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