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議員蘇嘉豪早前因非法集會及示威罪成立,判處120 日罰金,雖然已撤回上訴,但昨(2)日仍未恢復行使議員職務,原因是立法會尚未收到法院的確定性判決通知。立法會主席賀一誠表示,現時本澳沒有《網絡安全法》,不能單憑網絡上的消息就相信網站,一定要收到法院的正式公函,方可啟動程序恢復蘇嘉豪的議員職務。 立法會昨日召開全體會議,蘇嘉豪仍然只能坐在旁聽席上。他向傳媒表示,涉及自己的案件已完結並已繳交罰金。相關資料已提交立法會完成核實,現時唯有等立法會接獲法院確定性判決後,方可復職。他希望盡快完成有關程序,自己已經寫好書面質詢以及辯論動議,獲立法會通知復職之後會即刻提交。 至於蘇嘉豪早前聲稱自己可能涉及另外四宗「加重違令罪」,被問及會否就此擔心?他則坦言「無得擔心」,自己一直處於不確定的事情和壓力之下工作,當日工作都作為最後一日工作。至於會否消磨鬥志?他認為,風浪都要經歷,當做磨礪鬥志。
治安警察局為糾正新《的士規章》未通過法例前的亂象,上周五(29日)推出24小時電話28374214熱線,提供舉報的士違規服務,實施三天已接獲十宗濫收車資及拒載等舉報。另外,警方上月共錄得的士違規個案達399宗,其中濫收車資237宗及拒載94宗,佔總數約八成(331宗)。
治安警察局日前收到懷疑是酒店舉報,指有「雞頭」及妓女在酒店內從事賣淫活動。警員到場調查帶走四名內地人士,四人承認以酒店房間作為賣淫場所,目前已被治安警以相關罪名移送法辦。 案中涉嫌操「扯皮條」男子姓田(32歲)。三名來澳進行不道德交易女子分別姓朱(23 歲),姓徐(27 歲)及姓鄭(29 歲);四人均為內地居民,持通行證來澳。 案情指,治安警接獲懷疑賣淫舉報,上月28日在新口岸一酒店間客房內截獲上述一男三女。田男供稱,在珠海受人所託,收受2,100 元人民幣後,上月23日帶領三女來澳。惟三女供稱,田男為嫖客介紹人,通常使用「微信」為三女尋找客人,每次的1,000港元「肉金」均會被他扣起一半。三女又稱,其中以朱女生意最好,至今以賺取30,000港元,另外兩女就分別賺取5,000 元及4,000 元。
治安警察局上周五(29日)在路環石排灣圓形地及雞頸馬路進行打擊非法改裝車輛行動,多輛形同電影飛車黨的「型格」鐵騎被警員截獲,但這些造形彪悍的電單車全部有問題,包括噪音超出法定許可規定、沒有安裝倒後鏡、車牌不合規格、沒有安裝前車牌、尾車牌沒有安裝反光牌,以及頭盔鏡不透明等15宗違規行為,治安警察局已對違規人士作出檢控。(治安警察局圖片)
鄰埠香港日前推一系列新房屋政策措拖,除了一手空置稅之外,為免地產商繼續以「唧牙膏」方式賣樓,即時修改銷售樓花手法,規定每次賣樓均要推出項目總數兩成,即以往僅推出少量單位招標或開售的「試價」將成歷史,一眾香港地產商形容為比一手空置稅更辣。目前香港尚有約13,000伙樓花待批,即意味著往後獲批售樓紙的項目,勢必大批推出,地產商將難再以囤積居奇。這方面,港澳樓價同樣已到巿民難以負擔水平,澳門「唧牙膏」賣樓亂象亦人盡皆知,經常聽到今日單位不多,過多幾日就打倒昨日的我表示要加推,加上強調「下一批單位只會更貴」,這明顯是托巿行為,為求盡量推高樓價,普羅大眾為一層樓可能背上20多年的「樓奴」生涯,地產商卻仍以這種方式「賺到盡」,所以不論是樓花或現樓,本澳都應及早採取方法應對。 過往政府多次出招,多在按揭成數上著手,年初最近一次的加辣亦一樣,增「取得印花稅」及下調首置按揭成數,結果至今沒有令到樓價有調整至合理購買水平,只有繼續升,近期新盤定價更已超過每呎售15,000元。據統計局資料顯示,2至4月整體住宅樓價指數雖較上期(今年1至3月)下跌0.7%,主要因樓花指數下跌7%所致,但現貨住宅指數上升3.1%。 5月整體住宅成交量,按月計更是量價齊升,分別錄得8.9%及10.4%的升幅,住宅實用面積每平方米按月上升10,666元至113,150元。證明早前的加辣已失焦。 澳門應參照香港,盡快推出措施應對「唧牙膏式」賣樓,由於本澳非依賴地產業,政策可以更進取,樓花或現樓至少分五次出售仍有足夠次數予地產商試價,應考慮局限在二至三次,然後再強化空置稅,同時提高囤貨成本,以平衡買家的利益。 環球正步入加息周期,流動資金勢必逐漸減少,對樓市的不利影響將慢慢浮現,但本澳房屋供不應求則是令到樓價高居不下的原因之一。澳門大眾能在居住一環上安心本是政府最應優先處理的,但目前房屋供應長期失衡,所謂辣招卻令樓巿成交增加,難以完全有效平抑樓價,實在有必要好好再檢討,同時增加房屋供應,才有望緩解澳門人一屋之渴。
按照逸園賽狗場早前公布,領養格力犬人士,必須於本周四(5日)或之前將領養狗隻帶走,但根據昨日舉辦的最後一場領養格力犬同樂日,加上前兩周的領養數字,總數不過100多頭而已,那麼剩下的400多頭如何處置? 雖然民署強調未被領養的格力犬,不會遭人道毀滅,又指政府已有應變方案,但無論是民署或狗會,離本周四還有四日,前者仍然在「賣關子」,後者甚至乾脆不回應;換言之,未被領養的格力犬,是否有幸「逃出生天」,仍是未知之數。另外,有成功領養的港人憂慮,港澳兩地部門聲稱正商討加快檢疫程序,同樣只聞樓梯響,港人養主目前為如何暫安置狗隻而傷透腦筋。
逸園賽狗場遷離大限本月21日將至,坊間盛傳前天6月30日晚為最後一次賽狗,而逸園網站上的賽程顯示亦只安排至6月30日。首場賽事於前晚8時開跑,未開賽前逸園門外已出現人龍,市民爭相購票進場一睹格力犬最後的風采,有資深賽狗迷更指平日只有20多人,但前晚記者現場所見,起碼有300多人進場,但與全盛時期一晚2,000多人進場比較,依舊是凋零得讓人難堪。 前夜是逸園賽狗最後一場,共有12場賽事進行,第一場賽事於當晚8時開賽,7時許已有大批市民在門外排隊購票入場,不少發燒友更帶備長短炮鏡頭前來,為格力犬的馳騁英姿留最後倩影。 當晚前來的市民年齡層老中青均有,因聽聞是最後一次比賽慕名而來的黃先生表示,雖然是澳門人,但都是第一次現場觀看賽狗,對賽狗雖未有太大感覺,但知道是本澳一項傳統文化或將消失而略感可惜。有資深賽狗迷指,對賽狗將成絕響相當不捨,由澳門有賽狗開始,已捧場至今,若非政府要收地重建,只要有得賭,定必晚晚來捧場。 「噹噹噹.」隨著開賽鐘聲響起,一眾格力犬是最後一次入閘,於賽道上上演最後的馳騁。
雖然格力犬賽事自上周六(30日)完成最後一場後,已正式退下本澳歷史舞台,但格力犬的留置問題仍未解決。行政法務司司長陳海帆上周五(29日)表示,民政總署一直與逸園賽狗會和動物保護團體保持溝通,賽狗場使用期即將屆滿,政府會持續督促逸園處理犬隻安置工作。 陳海帆(右圓圖)稱,民政總署作為《動物保護法》的執法部門,一直有監察逸園安置格力犬和相關領養事宜的進展,政府目前知悉有數十隻格力犬已被領養,相關人士現正辦理領養手續,同時亦知悉有動保團體向逸園遞交了領養表格。 民署仍與港方溝通陳海帆重申,作為格力犬的主人,逸園有責任解決犬隻的安置問題,賽狗場的使用期結束後,逸園也有責任另覓場所安置未被領養的犬隻,就此,民署會持續予以監察和督促。她又稱,逸園也一直就解決方案與民署進行討論,倘逸園的方案可行,民署將在檢疫工作上盡最大力度提供協助;至於被領養犬隻的離境程序和安排,民署正與香港方面進行磋商。 賽馬會未收到狗會申請另一方面,經濟財政司司長梁維特(左圓圖)上周六(30日)表示,關注狗隻的安置、生活環境等情況,但兩年前已知會賽狗公司需要遷離的時間,而相關部門一直與賽狗公司保持良好溝通,但博彩監察管理局至今還沒有收到賽狗公司任何關於將狗隻暫時安置到別處的申請。 梁維特又稱,賽狗場的用途由土地權限部門決定,政府樂見多元博彩元素,但都要「實事求是」,考慮賽事是否影響居民、狗隻飼養是否達標、符合社會期望等,多方面考量未來此模式能否存在於澳門。 港人養主「兩頭唔到岸」與此同時,外界最關心未能被領養的格力犬,會否遭人道毀滅的下場?民政總署管理委員會主席戴祖義日前稱,即使賽狗場到期,格力犬亦不會遭人道毀滅,政府已準備應對方案,惟暫時未能公布。但他則透露,政府的方案不會延長狗場的使用期,亦不會把狗隻安置於狗房,因為狗房地方有限。 戴祖義表示,民署目前就簡化格力犬出口到港的檢疫程序進行風險評估,暫未有任何結論。他又稱,據悉約有20隻格力犬被港人領養,暫時由狗會照顧至本月5日,其後領養的主人需找地方安置格力犬;惟現時狗主在香港方面未完成申請手續,澳門又未找到隔離地方,成為港人領養困難。
政府計劃在氹仔沙崗市政墳場內建設火葬場,但選址引發附近居民及學校家長反對,政府宣布擱置計劃,現行法規規定火葬場必須要設於墳場,政府評估社會對選址意見後,考慮在法律法規作出修改,擴大選址範圍。一名立法會議員及一名市民昨(1)日發起遊行,反對澳門興建火葬場。
新馬路排水系統改善及路面重鋪工程於前天(6月30日)展開。交通事務局早前已表明,預計工程展開後該區交通情況會相當嚴峻,新馬路坊會常務副會長李偉堅昨日出席澳廣視時事節目「澳門論壇」時亦表示,施工路段今日交通情況或會相當嚴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