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交通事務局擬大幅度增加違例泊車罰款因市民反對而擱置後,政府擬在氹仔沙崗墳場興建火葬場亦因市民反對而擱置。市民反對主要都是因資訊透明度不足,事前未作任何公眾諮詢,突然推出,引起社會反彈。多位議員日前在立法會大會上發言,批抨政府施政缺乏透明度,近期推出多項民生政策,因引起社會爭議而擱置,其原因不乏理據不清、資訊公布含糊、缺乏透明度,敦促政府吸取教訓,陽光施政。 興建火葬場澳門確有需求,大約三年前,有市民及殯儀業界投訴運送先人遺體到珠海火葬,手續煩瑣,過程亦令人尷尬,認為澳門有需要興建火葬場。政府在2016 年已表示要興建火葬場,但選址一直秘而不宣,稱要待有關部門確定用地屬性沒 有問題方公布,上月5日在離島社區服務諮詢委員會閉門會議上,政府透露火葬場初步選定在離島,正向工務部門申請用地和規劃條件草圖。 上月中,工務局在新一批公示規劃條件圖草案中,出現一份用途為「墳場及配套設施」草案,項目位於氹仔沙崗市政墳場新骨殖骨灰樓側。工務局被追問方證實規劃條件草圖屬民署申請擬設立火葬場,規劃條件圖公示徵求意見上月22日結束,火葬場選址沙崗市政墳場確定後,市民群起反對,指摘政府事前未作任何公眾諮詢,資訊透明度低。 火葬場涉及公共衛生問題, 應對可能發生的傳染病疫情。澳門人口密度高,加上每年有逾3,000 萬旅客,人口流動密集,澳門是旅遊城市,經濟相當依賴旅遊業,一旦公共衛生出現狀況,勢必衝擊澳門旅遊業,嚴重影響經濟,政府有必要採取措施預防傳染病散播。火葬場是每個地區或城市必要的其中一個公共安全防護體系,災難性疫情不可預計,火葬場是防疫其中一個手段。 十年前,本澳只有869宗運往內地火化,去年上升至1590宗,火化佔死亡數字 75%,面對人口增長和老齡社會,社會對火葬需求會持續增長;內地去年實施《出入境屍體骸骨衛生檢疫管理辦法》 規定,傳染病死者遺體禁止出入境,同時必須就近火化,避免遠距離運送存在傳染風險。在公共衛生層面,澳門有需要興建一座火葬場,社會宜理性討論,政府應以高透明度,在選址、規模、設備等,開誠布公,公布所有資料,資訊愈透明,讓公眾討論,從詳計議,愈易達至共識。
澳門理工學院與澳門電腦學會聯合承辦「2018泛珠三角大學生計算機作品賽總決賽」,昨(3)日於理工體育館舉行開幕儀式。理工學院院長李向玉稱,今年賽事將範圍擴大到15個省市地區,決賽隊伍達到60個。相信賽事將促進澳門與泛珠三角區域高等教育及資訊科技合作,形成共贏局面。 本澳參賽隊伍陳同學表示,他們所研發的系統可廣泛應用於世界文化遺產的監察及保育工作上,系統由多個環境監察器及後台雲端服務器組成,根據世遺建築的室內布局及設計,針對污染源頭,實現環境數據收集。 目前正與葡國科英布拉大學合作,用研發系統監察擁有300 年歷史的大學圖書館。 理工院長李向玉表示,該比賽有來自兩岸四地200多所大專院校的師生參與,影響範圍甚廣,亦對澳門發展計算機教育科研,強調面向社會市場應用起相當作用,同時也是對大灣區發展及澳門可持續發展所作出的努力。李向玉又稱,未來理工會繼續發展中葡葡中翻譯,初步成果已成立世界首創的雙語互譯大數據庫,在此基礎上將繼續更多翻譯系統,為特區政府部門服務。 他又認為本澳學生的競爭力在整個泛珠三角中不輸其他地區,這亦有賴於本澳一向重視計算機教育。
行政長官崔世安昨(3)日上午在政府總部會見沙梨頭坊眾學校校董會代表,就完善教育發展交換意見。行政長官表示,從過去的工作中認識到沙梨頭坊眾學校的辦學歷程,該校過往支持了不少基層學子求學和成長,半世紀以來為澳門的教育事業付出努力。他認為,教育發展對社會影響長遠,因此自澳門特別行政區成立以來,政府一直有序加大對教育資源的投入,從基礎教育至高等教育階段均全力支持,教育系統的建設和發展至今可說取得新的進步。 立法會議員兼校董會顧問何潤生、校董會主席黃華強、校董會副主席吳仕明和區天香先後介紹了該校的發展構思,主要指出該校已經歷50年辦學變遷,校舍需要適時的更新,加上現時考慮 到沙梨頭一帶的人口發展,未來數年對幼小學額的需求將有所增加,因此校董會計劃在校內擴建校舍,可配合將來招生和增加教育設施的需要,服務居民,為此希望政府予以支持。 行政長官表明支持教育發展是政府施政的重點工作,該校有意在校舍擴建是完善教育設施,服務社會公益,政府樂意關心和支持,同時也希望該校了解周邊環境的建設規範,因應現代教育的理念和要求,對擴建校舍作出前瞻規劃,保證教學條件和質量。
踏入仲夏,鼠患問題勢惡化。鼠患是現代化城市公共衛生危害問題,老鼠橫行主因是居民隨處拋垃圾,廚餘亂棄,食物沒放好,垃圾桶沒蓋好,老鼠覓食容易,助長老鼠繁殖,有必要持續滅鼠工作。 澳門鼠患持續,究竟有多少老鼠?沒有一個確實數字。但據互聯網上資料,1995年時曾有人作出估計,當年澳門老鼠有100萬至200萬隻,經過20多年繁衍,數目可能更驚人。
廉政公署由於近年不斷收到「重大投資移民」和「技術移民」有關的舉報和投訴,有跡象顯示相關政策在制度和實施層面皆存在問題,廉政專員因此批示就貿易投資促進局審批「重大投資移民」和「技術移民」的內部程序進行專案調查,並於昨日公布調查報告。 報告指出,貿促局在審批「重大投資移民」申請時,欠缺嚴謹的審批及查核機制、部分獲批項目投資金額過低或過於側重不動產投資;在審批「技術移民」申請時,同樣存在審批問題,包括逾百申請人長期不在澳門以及有人透過虛假聘用取得臨時居留等問題。
廉政公署公布調查報告指貿易投資促進局在審批「重大投資移民」及「技術移民」申請時,欠缺嚴謹的審批及查核機制、部分獲批項目投資金額過低或過於側重不動產投資。經濟財政司司長梁維特昨日回應指,認同報告中有關建議,並要求貿促局於本月內提交短中長期完善機制的詳細報告。 梁維特(右圖)表示,認同廉署在在報告中指出,不能因在執行過程中有完善空間,而去否定技術居留制度的重要性和需要性,尤其不能抱著「斬腳趾避沙蟲」心態。他續指,隨著大灣區及眾多新形勢的出現,全世界均在「搶人才」,而為配合特區政府適度多元發展,因此如何能正確、適時且適量地引入人才是非常重要,因此會在往後工作冀透過跨司部門溝通並作出相應完善策略。 梁維特又稱,將來無論修法或改變做法也好,原則是要增加透明度,訂定相關標準,根據人才發展委員會訂定五個行業所需人才。而在廉署報告中所指出的個案,是貿促局在複查或審查過程中發現,將來貿促局會加大複查審核力度嚴格把關,而現時會就報告的建議而做好審慎批核。
為期兩個月的新馬路排水系統工程進入第三日,也迎來了工程期間的首個上班日。據本報記者昨(2)日上午現場所見,交通情況大致順暢,有交通警員指揮,亦有路牌指示巴士改道。大部分受訪者亦表示未有太大影響,但亦有市民表示不知道新馬路施工,直到記者提醒才知道要乘坐的巴士已經改道。 在金碧文娛中心候車的趙小姐(圓圖)認為昨日交通情況良好,她因應工程提早約15 分鐘出門,惟近十六浦轉入新馬路位置有少許塞車,但大致都算暢順,未覺有太大影響;她又稱當局有提早在網上及其他渠道發布改道安排,提示清晰,認為在學生放假期間展開工程,安排妥當。亦有市民指,知道工程期間會有巴士改道,因此不擔心會造成大塞車,而事實上也沒有,只比平時提早五分鐘出門也沒 有影響。 但等候3A 巴士路線、在皇朝上班的潘先生表示,由於巴士改道,原本十多分鐘的車程增至20 至30 分鐘,他需要提前20 分鐘出門。 新馬路部分路段進行排水系统及路面工程由6 月30 日起至8 月31 日分兩部份展開, 期間將有15 條巴士改道,多個巴士站停用,日均受影響人次預計超過16 萬。
《司法組織綱要法》生效18 年,期間經歷三次修改,立法會於昨(2)日舉行會議,一般性通過修改第9/1999號法律《司法組織綱要法》法案,距上一次修改已經超過九年。行政法務司司長陳海帆從九個方面引介法案,有議員關注法案當中有關「特別情況下刑事管轄權」規定,認為涉及國安案件,由中國籍法官審理,質疑是否已經有案件因外籍法官審理而令國家利益受到損失?亦或者是歧視外籍法官。
由多名立法會議員組成的「海一居」事件關注組,昨(2)日會見行政法務司司長陳海帆及銀行業代表,反映「海一居」小業主的情況和訴求。 關注組指出,有小業主聽到傳言,稱若收取保利達的退款和政府退稅款項,就不能獲得政府的「置換房」安排。陳海帆指出,特區政府推出「置換房」方案,是為回應「海一居」樓花購買者上樓及改善居住環境的訴求,包括退還相關印花稅等,這是政府「善意」的體現,與依法收回已付的樓花款是「兩回事」。陳海帆強調,「特區政府承諾不變」,希望小業主不要聽信不實的傳言。 而在銀行方面,關注組轉達小業主訴求,希望銀行能提供適當的協助,與小業主一起要求發展商清償有關銀行債務。昨日出席會議的還有廉政公署專員張永春。 鄭安庭:政府有過失需負責此外,議員鄭安庭(圓圖)昨日在立法會全體會議的議程前發言中,亦關注「海一居」事件。他指出,有小業主反映,2013年8月至2015年12月期間,政府明知保利達洋行在兩年內未能完成興建,為何還可以合法購買樓花、可以向銀行借錢買樓?政府亦照常收稅、地產中介還能合法進行業務?認為政府也需為損失負責。 他指出,終審法院在保利達案判決書中明確指出,根據新《土地法》 第48條,政府收地不須查明延遲發展的責任歸屬,或是有其他原因未能完成利用。「不查明就收地,這種做法在香港或內地都是沒有,對發展商也是不公平」。他認為須引入歸責條款,根據過錯歸屬來收地,才能填補新《土地法》漏洞,同時保障「海一居」小業主
格力犬的命運進入倒計時階段,民政總署昨(2)日再次去函逸園狗會,要求下周二(10日)前以書面方式提交退場後格力犬遷址安排。民署強調,特區政府早於2016 年公布及通知逸園須於今年7 月21 日前遷離狗場的決定,應有充分時間進行格力犬安置工作,將持續跟進有關情況。 經過三次領養活動,目前仍待領養的格力犬約有400 多隻,不斷強調早有方案的逸園狗會至今未有公布安排。民署昨日在新聞稿中表示,作為負責監察《動物保護法》遵守情況的部門,民署不支持任何企業或個人放棄飼養屬於他們的犬隻或其他寵物,要求逸園遵守相關規定,讓所有格力犬都能得到適當的安置或領養,履行企業應盡的責任和義務,否則民署將依法進行檢控,並追究相關法律責任及追討可能產生的費用。 立法會議員林倫偉昨(2)日也在立法會全體會議議程前發言時關注事件,敦促狗會妥善安置員工及狗隻,並希望民署提供必要協助。